●卷十五

關燈
文思沛然,援筆立成三藝,如宿構然。

    是科中式第四十二名。

     蘇州府城圓妙觀之東,為臨頓裡。

    有錢某者以賣藥為業,謹願性成,市價不二,裡人重之。

    一日,錢方據櫃闆修治藥料。

     忽有一癞道士,抱一臃腫幼童置櫃上,撫弄之間,三遺其矢。

     店夥大恚,将加诟谇,錢谕止之。

    道士曰:“居士善人,吾令吾徒自己收拾可耳。

    ”即呼童俯拾所遺矢納口中,錢察其異,亟奪之。

    道士已肩此童去,步如飛,遙望之,所負非幼童,乃一葫蘆耳。

    因悟此道士必呂祖也。

    櫃上遺矢之處,異香經月不散。

    人有異疾不能瘳者,試刮闆屑少許,和藥以進,病良已。

     不逾月,櫃闆洞焉。

    時人鹹以錢家藥店呂祖曾到,利市三倍雲。

     梁溪俞蓉汀大鴻幼警悟,嗜學工詩畫,得唐宋人意。

    及長,循例入太學肄業。

    歲需膏火,自顧弗遑也。

    有吉水某,與俞素相善,遊學至都,遘疾不起。

    俞經紀其喪,盡罄己資,且撫育其十歲孤兒。

    延師課讀數年,學大就。

    适俞以考職發河工,将出都,以某尚未歸葬,其子不能獨留都下,急托其鄉人,給資令扶榇同歸。

    其子旋遊庠食饩,感俞高義,至今屍祝之。

    俞年四十九,無疾卒。

    著有《蓉湖吟草》。

     定州唐河近村,為西山衆水所歸,驟長丈計,依阜而居者時遭水厄。

    有王某者耕于田,見水忽至,急趨至家,遇妻在戶,熙朝新語。

    即負之走。

    妻大聲呼止之曰:“母在内,何先顧我也。

    ”某舍而負母,置之阜。

    歸救妻,則水已及丈,居毀而妻無迹矣。

    奔告母,母痛甚,望水泣不已。

    尋見一屍浮近阜,某力挽出之,即妻也。

    母痛益,撫屍大恸,某亦視而泣,妻忽蘇,張目如夢醒然,形氣無恙。

    母子告以故,始覺再生。

    未幾水落,仍安居如故。

    蓋造物嘉其孝,特活之數外也。

     容城張進士南川,父某以歲貢铨恒山學博,食俸十二年,積金八十。

    孺人以公年屆六旬,己年亦五十有七,子嗣無望,力勸歸田。

    公從之,乞休返,行裝蕭索,不及一肩。

    次保陽旅邸,聞鄰婦老少相泣,異而詢之。

    知老婦有子,為催科役,虧官糧三十餘金,限甚追。

    其妻計無所出,将自鬻以償,是以悲耳。

    公恻然欲解囊以濟,慮孺人中沮,太息不止。

    孺人先亦詢知始末,亦以力薄,斂容不敢請。

    公會其意,以告孺人,慨然如數代償,全其骨肉焉。

    次早,車過西城舊石坊下,聞空中雲:“該死者至矣。

    ”又有人雲:“昨以積善免,且有一子登第。

    ”語甫畢,石坊崩,去車尾僅尺許。

    既歸,孺人以車中所聞語告公,曰:“一念感天,君或者其有後乎?”勸之置妾,不可。

     未幾,孺人信水複至,居然生子,即南川也,遠近聞而異之。

     南川幼聰穎,年十七成進士,出宰百裡。

    二老人就養任所,俱享大年,積善之報也。

     江北張某為人經紀,收債于江甯。

    歲暮将歸,黎明肩行李出城,門未啟,立市檐以待。

    倦甚,以置金之布搭坐身下,方閉目,城遽啟,忘攜身上布搭,僅肩行李趨出。

    行裡許,始覺,急返覓舊所,已各肆俱張,人如雲集,而布搭不知去向矣。

    于此愁眉觀望,徘徊不已。

    一老者詢故,以實告。

    邀張入曰:“今早啟門,得有遣物,未識相符否。

    ”張曰:“為東人歸者兩大封,其小封則己物也,錠數分量各若幹。

    ”老者驗系原物,熙朝新語。

    即還之。

    張感泣,願以己金奉。

    老者笑曰:“吾果愛财,頃則不言矣。

    君何不諒也?”張不敢強,因拜謝,各道姓名而别。

     張紙江待渡,而風大作,渡舟多覆,溺人無算。

    張恻然曰:“吾所攜之金失而複得,吾命亦屬再生矣。

    ”悉出己金,買救生者操舟往救,立拯數十人。

    皆感謝,彼此通姓氏。

    中有一少年,江甯人,往江北貿易,回家度歲,即還金老者之子也。

    張異而告以故,聞者莫不歎息。

    後二氏結婚姻焉。

    可見濟人即自濟也。

     元和施季子漋,性至孝。

    父病目翳,以舌餂之,二十日盡去,目複明。

    母病痢,五月不止,割臂肉和藥以進,病立起。

     母思食梨,時尚未有,忽來一老妪遺之。

    漋上有三兄,伯早卒,仲叔常客遊,漋奉父母。

    索逋于東昌,一夕夢黃衣老人曰:“爾父病亟。

    ”漋驚起,即刻束裝歸。

    至江口,陰雲四合,将有大風,舟人相戒無渡。

    漋涕泣叩頭,一老篙工哀其誠,渡之。

     中流舡幾覆,忽聞空中語雲:“謹護施孝子。

    ”厥後其孫文燽舉于鄉,請旌如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