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五

關燈
高宗純皇帝禦極六十年,壽寓宏開,笃生人瑞。

    各直省奏報耆民五世同堂、親見七代八代者,屢見邸抄,然未有如長洲蔣氏之盛者。

    乾隆丙寅春,内閣中書應焻之祖文源年九十,配張氏年八十九。

    翰林院編修元益之祖文涵年八十九,配顧氏年八十八。

    俱五世同堂,親見八代。

    應焻、元益同日給假,回籍祝壽,海内榮之。

    時徐雨峰士林為巡撫,制聯稱祝雲:“登甲登科,五代兒孫繞膝。

    難兄難弟,九旬夫婦齊眉。

    ”洵為熙朝盛事。

     乾隆庚戌,恭逢高宗純皇帝八旬萬壽。

    先期有诏,以戊申鄉試己酉會試為正科,己酉鄉試庚戌會試為恩科。

    己酉典江南試者胡閣學高望、賀考功賢志選士公明。

    闱中向例,于萬壽節将各房考首先呈薦之卷,取中一名,名曰恩卷。

    然間有二三場疵累或事故不到,不能入彀者。

    是科金山令奉天于滄來鳌圖房中首薦一卷,主司亟加稱賞,即時批中。

    及填榜,拆閱彌封姓名,乃知是卷為元和王壽祺。

    主司監臨及監試簾官輩,無不額手稱慶。

    聖天子壽考作入,髦士嘉名适符瑞應也。

     長洲錢宮聲中諧,康熙己未博學鴻詞科,官翰林院編修。

     時湯文正公為江蘇巡撫,贈以題額曰“奎壁凝晖”。

    乾隆己亥,宮聲元孫棨以第一人舉于鄉。

    辛醜公車北上時,夢五色雲自空飛下,中有蒼龍直前蟠舞,因以左手持龍角,右手取筆,大書熙朝新語。

    “奎壁凝晖”四字于龍頭上,龍即騰空去。

    尋中會狀。

    自前明正統商文毅公辂後,三百三十六年來一人,自唐元和張公又新至是,九百七十六年中第八人也。

    高宗純皇帝禦制三元詩賜之,有“王曾如可繼,違弼我心存”之句。

    草茅新進,而簡在帝心如此,豈非厚幸與? 乾隆甲辰,餘在四川成都府城隍廟見一道士,清癯如鶴,發半白,問其年,曰:“不知也。

    ”因言今歲聖駕南巡,惜未得瞻仰天顔。

    餘異其言,因問:“吾師曾至江浙否?”道士備述聖祖六幸江浙諸慶典,并沿途景亭名勝所在,曆曆如繪。

    非躬逢其盛者不能道,殆二百歲人也。

     崇化屯屬之刮耳岩,為大金川要道,蜿蜒線棧,約長三裡。

     山岩如削,石壁崚。

    ,俯聳作欲堕狀。

    下視大江,蒼茫無際,濤聲雷動,往來者扪壁附石,轉側伛偻,勢與俱傾,苟一瞑眩,颠蹶無底。

    王師平定噶拉依,循岩築石為欄。

    行人過此,鹹誦阿文成公之偉烈。

    北行七十裡,名龍登碉,即福貝子駐兵處。

     福貝子康安,後追封郡王,大學士傅忠勇公次子。

    年十九,以頭等侍衛統兵,随定西溫将軍福征大金川叛酋莎羅奔,進駐龍登碉。

    木果木兵潰,貝子以衆寡不敵,且戰且退。

    行至刮耳岩,痧脹墜馬,家人恐懼,委之而遁。

    重慶營戰兵王貴見貝子呻吟草中,奇其狀貌,負而疾馳七十裡,抵沃什站。

    适阿文成公自西路撤兵至沃,一面饬令随營太醫診視,立遣将備以安輿,送入關。

    五十年,貝子節制全蜀,閱兵至渝,憶及王貴刮耳岩之功,立谕鎮将查訪。

    時王貴辭糧已久,孑然一身,補履為業以自給。

    貝子既憫其邁,又感其勞,欲官千夫長以酬之。

    王因年老力辭,貝子知其性耽麹蘖,為置千金之産,俾得醉飽終其身。

    蜀人鹹稱王之淳樸,而多貝子之勇于報德也。

     乾隆辛未四月,聖駕南巡至山東,撫臣準泰奏稱:“山東熙朝新語。

    之沂州府,舊為琅琊郡地,嗣号臨沂,本朝因之曰沂州,尋升為郡。

    考之《通志》,該地為漢臣諸葛亮及晉臣王祥、王覽,唐臣顔杲卿、顔真卿故裡,是以城内舊有景賢祠,為合祀亮與祥、覽及杲卿、真卿等五臣之所。

    及忠孝祠專祀亮、祥于内。

     今各祠宇雖皆年久堙圮,而志乘載之,裡民思之,并有諸葛城、孝感河諸遺迹存焉。

    此五臣者,如諸葛亮之鞠躬盡瘁,殚忠漢室,偉業豐功,史冊炳然。

    至如王祥之純孝格天,王覽之友于感母,洵皆至性出于醇笃,非僅為一代名臣已也。

    若夫顔杲卿、顔真卿之節烈萃于一門,孤忠标于千古,尤為正氣凜然。

    是亮等不獨學術事功,彪炳載籍,且其忠孝友悌,實為千古人倫坊表。

    今事遠年湮,各迹雖沈榛莽,然裡民之懷想芳徽,猶昭昭可考。

    茲當我皇上翠華巡狩,聿修慶典。

    可否仰懇天恩,将此五臣,或賜匾額,或賜詩章。

    一經聖主褒嘉,則五臣之忠孝亮節,既得上随奎藻天章,永垂不朽,而聖主表忠教孝之化,益覺光昭萬祀矣。

    “奏上,蒙賜七言詩一首,曠典也。

     浙江蕭山張氏觀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