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關燈
小
中
大
尤速。
此司馬遷所謂天子必視熒惑所在也。
《天文志》曰:”熒惑行無常,出則有兵,入則兵敗。
各以其舍命國為亂為賊,為疾為喪,為饑為民,所居國受殃。
《天官書》曰:熒惑反道二舍以上,居上三月有殃。
殃速至,雖大當小。
久而至,當小反大。
今年十一月十五,火星退度,其在柳土者無可占驗也。
惟自十二月十八,火星退鬼金之宿,二十二,火星退并木之宿。
自三十一度起,直至十八年正月初九退至二十五度而留。
留至正月十七而止。
夫鬼金之分野,貴州平越府是也。
井木三十一度至二十五度之分野,雲南、大理、熙朝新語。
武定、姚安等府是也。
據星占而論。
論其時,則自十二月十八至正月十七止。
論其地,則自貴州平越府起至雲南八府止。
此内當主賊兵自相殘害。
一月之内,端倪必見。
五月之内,消滅無餘。
此必至之應也。
說者曰:火星退度,亦有未必盡應者。
臣以為火星退在四水宿則不應,蓋水能克火,火故不能為厲也。
火星退在四土宿則亦不應,蓋火土相生,火亦不能為厲也。
至于火退鬼金,則火能爍金。
火退井木,則火逢木而愈熾。
況火旺南方,鬼井皆南方之宿也。
雲貴皆南方之地也,反道正居其野,則逆寇之滅亡所必然耳。
臣不知彼地之情形,亦不知兵家之進退,但以星氣之占驗,其理如此。
請敕軍士速應星象,以圖翦滅,則蕩平指日可期矣。
如果臣言不謬,伏乞睿鑒施行。
“ 奉旨:“知道了。
該都知道。
欽此。
”是年吳三桂病死,次年世璠伏誅,雲南平。
歸安嚴侍郎我斯嘗夢至一山僧舍中,見座師及房師諸同年俱僧服,訝之。
諸公曰:“甯忘卻此地耶?”因問山何名,僧雲崧山。
忽悟曾曬鞋于階,視之,尚未燥。
尋寤,數日卒。
口占偈雲:“誤落人間七十年,今朝重返舊林泉。
崧山道侶來相訪,笑指黃花白鶴前。
” 山西衛既齊官檢讨,以言事忤旨,谪霸州州判。
翰林建言,既齊其一也。
曆官至順天府尹。
禦史陸清獻公隴其亦以言事當谪,既齊面奏:“陸為縣令時深得民心,今皆恐其遠谪。
”遂得邀免。
衛與陸初不相識。
自後亦不相往來。
正如祁奚不見叔向之事,人兩賢之。
丹徒張九裁字禮存,九歲通五經,壬午未冠領鄉薦。
丁未對策,直刺部院督撫陋弊。
讀卷者歎曰:“此長沙痛哭書也。
” 既奏,擢一甲二名,授編修。
平原董讷字茲重,康熙丁未探花,由編修曆官至江南總督。
以閱河事镌級,補侍讀學士。
民為立生祠。
次年上南巡,民數千執香祠前,求仍放讷為江南官。
上回銮,召讷至舟前曰:“汝做官好,江南人為汝蓋一小廟矣。
”因大笑。
旋升漕運總督。
德清蔡石公啟僔,領順治甲午鄉薦時,尚未舉子。
夫人私蓄三十金,為置一妾。
妾至垂泣,蔡怪而問之。
曰:“吾夫以負營債,故至此。
”蔡乃夜往其夫家,語之曰:“吾為爾消釋此事。
然我不可歸,歸則心迹不明。
”即補被卧其家。
天明召營卒至,謂曰:“汝輩違法,今不汝較,即繳券付金。
”卒亦感動,不取息。
命轎舁婦還夫,然後歸。
夫人逾年即舉子。
是科公車北上,有妓欲從蔡。
蔡賦《羅江怨詞》雲:“功名念,風月情。
兩般事,日營營。
幾番攪擾心難定。
欲待要倚翠偎紅,舍不得黃卷青燈。
玉堂金馬人欽敬。
欲待要附鳳攀龍,舍不得玉貌花容。
芙蓉帳裡恩情重,怎能兩事都成?遂功名,又遂恩情。
三杯禦酒嫦娥共。
”竟去,不複顧。
康熙庚戍,果以第一人及第。
德清蔡翁築室落成,夢人授以四紅箋,各書大一字。
後孫奕琛官至一品,曾孫啟僔庚戍狀元,元孫升元壬戍狀元,彬辛酉解元,方悟四一字之兆。
翁壽至百八歲。
吳逆叛兵逼建城,鎮帥怯而耄,欲即降。
其屬張遊擊者請戰,數卻賊。
張好著羊絨绛袍,單馬入陣,戰酣辄袒露半袖,骁勇絕倫。
軍中号曰“半邊紅”。
鎮帥忌之,誣陷以死。
一軍皆哭。
後人吊以詩曰:“漢将一身當敵騎,楚歌千古怨蘭叢。
何事茅檐諸故老,負暄閑說半邊紅。
“ 平湖陸閣學葇九歲時,值鼎革。
其父為馬将軍所獲,葇伏草中躍出,求代父死。
将軍愛其文秀,以扇示之曰:“兒能讀扇上詩,即赦汝父。
”葇朗誦曰:“收兵四解降王縛,教子三登上将台。
此宋人贈曹武惠王詩也。
将軍不殺人,即今之武惠熙朝新語。
王矣。
”将軍大喜,釋其父。
乞為己子,葇哭别其父而去。
已而将軍物故,得脫歸。
康熙己未舉鴻博,入詞林。
聖祖愛其才,一日
此司馬遷所謂天子必視熒惑所在也。
《天文志》曰:”熒惑行無常,出則有兵,入則兵敗。
各以其舍命國為亂為賊,為疾為喪,為饑為民,所居國受殃。
《天官書》曰:熒惑反道二舍以上,居上三月有殃。
殃速至,雖大當小。
久而至,當小反大。
今年十一月十五,火星退度,其在柳土者無可占驗也。
惟自十二月十八,火星退鬼金之宿,二十二,火星退并木之宿。
自三十一度起,直至十八年正月初九退至二十五度而留。
留至正月十七而止。
夫鬼金之分野,貴州平越府是也。
井木三十一度至二十五度之分野,雲南、大理、熙朝新語。
武定、姚安等府是也。
據星占而論。
論其時,則自十二月十八至正月十七止。
論其地,則自貴州平越府起至雲南八府止。
此内當主賊兵自相殘害。
一月之内,端倪必見。
五月之内,消滅無餘。
此必至之應也。
說者曰:火星退度,亦有未必盡應者。
臣以為火星退在四水宿則不應,蓋水能克火,火故不能為厲也。
火星退在四土宿則亦不應,蓋火土相生,火亦不能為厲也。
至于火退鬼金,則火能爍金。
火退井木,則火逢木而愈熾。
況火旺南方,鬼井皆南方之宿也。
雲貴皆南方之地也,反道正居其野,則逆寇之滅亡所必然耳。
臣不知彼地之情形,亦不知兵家之進退,但以星氣之占驗,其理如此。
請敕軍士速應星象,以圖翦滅,則蕩平指日可期矣。
如果臣言不謬,伏乞睿鑒施行。
“ 奉旨:“知道了。
該都知道。
欽此。
”是年吳三桂病死,次年世璠伏誅,雲南平。
歸安嚴侍郎我斯嘗夢至一山僧舍中,見座師及房師諸同年俱僧服,訝之。
諸公曰:“甯忘卻此地耶?”因問山何名,僧雲崧山。
忽悟曾曬鞋于階,視之,尚未燥。
尋寤,數日卒。
口占偈雲:“誤落人間七十年,今朝重返舊林泉。
崧山道侶來相訪,笑指黃花白鶴前。
” 山西衛既齊官檢讨,以言事忤旨,谪霸州州判。
翰林建言,既齊其一也。
曆官至順天府尹。
禦史陸清獻公隴其亦以言事當谪,既齊面奏:“陸為縣令時深得民心,今皆恐其遠谪。
”遂得邀免。
衛與陸初不相識。
自後亦不相往來。
正如祁奚不見叔向之事,人兩賢之。
丹徒張九裁字禮存,九歲通五經,壬午未冠領鄉薦。
丁未對策,直刺部院督撫陋弊。
讀卷者歎曰:“此長沙痛哭書也。
” 既奏,擢一甲二名,授編修。
平原董讷字茲重,康熙丁未探花,由編修曆官至江南總督。
以閱河事镌級,補侍讀學士。
民為立生祠。
次年上南巡,民數千執香祠前,求仍放讷為江南官。
上回銮,召讷至舟前曰:“汝做官好,江南人為汝蓋一小廟矣。
”因大笑。
旋升漕運總督。
德清蔡石公啟僔,領順治甲午鄉薦時,尚未舉子。
夫人私蓄三十金,為置一妾。
妾至垂泣,蔡怪而問之。
曰:“吾夫以負營債,故至此。
”蔡乃夜往其夫家,語之曰:“吾為爾消釋此事。
然我不可歸,歸則心迹不明。
”即補被卧其家。
天明召營卒至,謂曰:“汝輩違法,今不汝較,即繳券付金。
”卒亦感動,不取息。
命轎舁婦還夫,然後歸。
夫人逾年即舉子。
是科公車北上,有妓欲從蔡。
蔡賦《羅江怨詞》雲:“功名念,風月情。
兩般事,日營營。
幾番攪擾心難定。
欲待要倚翠偎紅,舍不得黃卷青燈。
玉堂金馬人欽敬。
欲待要附鳳攀龍,舍不得玉貌花容。
芙蓉帳裡恩情重,怎能兩事都成?遂功名,又遂恩情。
三杯禦酒嫦娥共。
”竟去,不複顧。
康熙庚戍,果以第一人及第。
德清蔡翁築室落成,夢人授以四紅箋,各書大一字。
後孫奕琛官至一品,曾孫啟僔庚戍狀元,元孫升元壬戍狀元,彬辛酉解元,方悟四一字之兆。
翁壽至百八歲。
吳逆叛兵逼建城,鎮帥怯而耄,欲即降。
其屬張遊擊者請戰,數卻賊。
張好著羊絨绛袍,單馬入陣,戰酣辄袒露半袖,骁勇絕倫。
軍中号曰“半邊紅”。
鎮帥忌之,誣陷以死。
一軍皆哭。
後人吊以詩曰:“漢将一身當敵騎,楚歌千古怨蘭叢。
何事茅檐諸故老,負暄閑說半邊紅。
“ 平湖陸閣學葇九歲時,值鼎革。
其父為馬将軍所獲,葇伏草中躍出,求代父死。
将軍愛其文秀,以扇示之曰:“兒能讀扇上詩,即赦汝父。
”葇朗誦曰:“收兵四解降王縛,教子三登上将台。
此宋人贈曹武惠王詩也。
将軍不殺人,即今之武惠熙朝新語。
王矣。
”将軍大喜,釋其父。
乞為己子,葇哭别其父而去。
已而将軍物故,得脫歸。
康熙己未舉鴻博,入詞林。
聖祖愛其才,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