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

關燈
雅之正。

    則宮為君、商為臣、角為民、征為事、羽為物,音有五而協氣長調。

    肅時雨、乂時旸、哲時燠、謀時寒、聖時風,疇次八而休征鹹應。

    銀繩玉檢,不數夫七十二君。

    玉燭金瓯,永固于百千萬世矣。

    臣等無任瞻天仰聖,激切屏營之至。

    謹奉表稱謝以聞。

    “按文達公其時年甫弱冠,場屋中乃有此贍麗之文,洵不愧一代作手。

     蔡葛山相國奉敕校四庫全書時,其幼孫誤吞鐵釘,醫家以樸硝等藥攻之不下,奄奄就斃。

    适校至《蘇沈良方》,見有《誤吞鐵物方》雲:“剝新炭皮為末,調粥三碗與食,其鐵自下。

    ”依方試之,果炭屑裹鐵釘而出。

    乃知方技雜書俱有用處。

    蘇沈者,蘇東坡、沈存中也。

    宋人集其所論為此書雲。

     曹來殷仁虎由召試中書,登乾隆辛巳進士。

    在京師時,晝寝,夢一偉丈夫來拜,自稱黃昆圃。

    偕至一處,宮殿巍然,中有尊神,面正方,著本朝衣冠。

    請曹入見,曰:“吾三人皆翰林衙門官,隻行後輩禮,不行僚屬禮。

    ”坐定,目曹曰:“卿十一歲時行一大好事,上帝知之。

    故特召卿到此受職。

    卿可即熙朝新語。

    來。

    ”曹茫然不記幼所行何事,惟力陳家寒子幼,不願來。

    尊神意不怿,向黃曰:“再勸掖之。

    ”語畢而入。

    黃笑謂曹曰:“翰林衙門甚苦,何戀戀不肯來耶?”曹又哀求至再。

    黃曰:“我姑為卿說情,或者可免。

    但卿以後逢火日不可出門,慎無忘也。

    ”曹唯唯。

    因問尊神何人,曰:“張京江相國。

    ”問此間何地,曰:“天曹都察院。

    ”曹驚醒。

    後每出門必避火日,雖慶吊亦不往。

    數年後,漸不記憶。

    乾隆三十三年臘月二十三日,嚴舍人長明邀曹至程太史晉芳家作詩會。

    俗以此日禮竈,遂以為題。

    席間酒數巡,曹伏案睡去,搖之不醒。

    客大驚,疑詩中有侮竈神語,故神示之譴,乃群向竈神禮拜祈請。

    至三鼓,曹始蘇。

    自言恍惚出門,如行泥沙中,身不知所泊,亦了無恐怖。

    忽見黑袍神迎面攔阻去路,因送之歸。

    次日,取時憲書閱之,二十三日乃火日也。

    曹後官至侍讀學士,卒無他異。

     乾隆甲寅,四川解元黃多益,場前夢人示以題,為益者三友章,因改名應之。

    榜發,果得榜首。

     乾隆三十年,高宗純皇帝巡幸江浙。

    訓導王世芳接駕,時年一百七歲,奉旨賞給匾額并賞緞二匹。

    三十六年,入都恭祝皇太後萬壽。

    時世芳年一百十三歲,賜翰林院侍講銜。

    還鄉與第三子同行,白發飄蕭,背轉伛偻,不似乃翁之矍铄。

    問其年,曰:“八十五歲。

    ”又乾隆辛未,聖駕南巡。

    有湖南湯老人來接駕,年一百四十歲。

    上賜扁額雲:古稀再度。

    皆熙朝人瑞也。

     無錫王晉川會汾,乾隆丁巳翰林,官至吏部侍郎。

    家故貧,刻厲讀書,館選後猶鍵戶下帷,勤讀無間。

    人以為難。

    癸亥禦試翰詹第一,一歲三遷。

    洊陟卿貳,立朝蹇蹇,有古大臣風。

     上方倚重,将畀中樞,會京察自陳,舉侍講學士齊召南自代。

     推賢讓能,朝野重之。

     南豐李恭毅公湖,乾隆己未進士,由知縣累官至廣東巡撫。

     時番禺茭塘灣為盜薮,出沒數百人,劫掠官民無數,大吏不敢問。

    恭毅下車,即硒訪得實,商之巴總督延三,委汪臬使新、廣州李知府天培率兵千餘人捕之。

    四面設伏,夜半鼓噪而入,直搗直巢。

    巢名老鼠山,三面臨海,其賊首梁亞香,聞風即率其醜類拒捕。

    官兵踴躍争先,擒其賊百餘人,亞香見勢不敵,即遁至海邊,扳倒枯樹擲之海中,騰身抱樹而逃。

    汪命善泅者駕小舟,追至海中擒之。

    奏聞,上嘉之,命嚴鞫其黨。

    匝月獄成,共審得首從一百八十人,所劫數百案,磔于市。

    令鑄大鐵貓于老鼠山以鎮之,盜風始息。

    粵人為之歌曰:“廣東真樂土,來了李巡撫。

    ”聖眷正隆,而積勞成疾,遂卒于官。

    斂時見其面目手足作黃金色,光耀照人,亦一奇也。

     劉文定公為相時,王司寇述庵以公事詣邸第商酌。

    時夜半,天寒甚,公呼三公子具酒脯,而廚傳已空,僅得白棗數枚以侑酒,公自愧其陋。

    然儉德如此,不可及也。

     丙辰征士武林桑■甫之父文侯,家貧,性至孝。

    父病膈,醫者雲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