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關燈
祭,蓋西海遙遠,循宋明之舊,而望祭之宜也。

     至北海則仍祭于懷慶。

    夫宋都于汴而懷慶在其北,彼時幽燕皆非宋土,即出國門而望北一祭,亦權宜之計。

    有明定鼎燕京,仍往南而祭北海。

    我朝因之,殆非宅中以莅四海之義。

    伏查北鎮醫無闾山在奉天府屬,今為北鎮。

    山海關迤北之海非北海乎?況盛京發祥重地,土厚水深,源流綿邈,皇上聲教四訖,幅員之大從古未有。

    長白山水并烏龍鴨綠諸江,亦盡朝宗于海。

     則北海之祭,不應仍在懷慶。

    此祀典之急宜厘正者。

    伏查順治十七年科臣粘本盛題請改祭北嶽于渾源州,祈下部議,嗣後告祭更定于迤北近海地界雲雲。

    奉旨九卿詹事科道會議上言,明臣邱濬言:京師東北乃古碣石淪海之地,于此立祠,就海而祭為宜。

    濬所雲碣石,今在永平府。

    但我朝幅員廣大,混同江水發源長白,流入北海。

    今北海之祭應改混同江邊望祭可也。

    “ 奉旨準行。

     康熙二十二年二月,駕幸五台,駐跸完縣,召父老慰問賜金。

    有蔡丹桂者,自陳縣學生員,家貧無以為養。

    上命講“飛龍在天,利見大人”及“德輶如毛,毛猶有倫”句,稱旨。

    賜白金五兩、金盤蘋婆果六枚。

    谕曰:“爾當努力讀書,開卷有益也。

    ” 陳鐵山常夏家貧力學,嘗為人傭書。

    順治辛醜會元,授米脂令。

    孫子未襄幼孤貧,鬻某家為伴讀,代主人子作文。

    師廉知之,以告主人,遂加禮焉。

    後中康熙乙醜進士,官至通政司熙朝新語。

    參議。

    人顧可不自立耶? 尤西堂嘗戲作浴乎沂、風乎舞雩二句題詩雲:“洗耳自同高士潔,披襟不讓大王雄。

    ”後山左李少詹呈祥谪塞外,有人以此二語贈之。

    及到遼東,解官為高姓名士潔者,抵戍所即有王侍郎名舜踵至,舜原名雄。

    二語适與相符,亦奇。

     孫子未襄,嘗于其師徐華隐坐中見一貧客,乃徐年家子也。

     仰體師意,招緻家中,遇之甚厚。

    一日,忽謂孫曰:“受恩未報,明年當生公家。

    ”未幾卒。

    孫生一女,六歲時,戲抱之語家人曰:“此華隐師客也,雲來報恩,乃是女兒,安所望報耶?”女勃然曰:“爺憎我女耶?當再生為男。

    ”逾十日以痘殇。

     明年果舉一子,頂有痘瘢,名于簠,字莊夫,後中雍正乙卯舉人。

     濰縣姜雲一國霖,少有至性。

    父遊京師遘疾,雲一往省,則已殁。

    貧不能市棺,乞于市以斂之。

    複以其喪乞食而還,族黨憐之,為醵金以葬。

    母善怒,怒則緻疾,雲一百計解之。

    一日怒甚,雲一跪膝前,作小兒嬉戲狀,持母手撻其面,母笑而罷,自是不複怒。

    時雲一年五十矣。

    昌樂閻懷庭循觀與之善,問喜讀何書,曰:“《論語》,終身味之不盡也。

    ”嘗自述生平學力,年四十始能不以貧富撄其心,五十始能不以死生動其心。

    懷庭為作《姜先生言行記》。

     施愚山閏章官湖西道時,新淦有虎患。

    愚山為文禱于山神,翌日有虎曳尾入村中。

    一婦人以舂杵擲而殺之,虎患遂絕。

     濰縣劉衍泗繼聖,由教職升湖南慈利縣,時滇寇甫平,人民凋敝。

    劉以寬為政,不忍輕用刑杖,與民語常呼為兒。

    有人被罪法當笞,劉便戚然曰:“兒何苦忍痛耶?”慈利人感之。

     尋引疾去,民籲留不得,群醵金送之。

    劉不受,民固請。

    始人受一錢,凡數萬。

    時謂今之劉寵雲。

     諸城劉弢子棨,文正公之父也。

    年十一補諸生,康熙乙醜登進士第,出知長沙縣。

    三十七年,遷甯羌州。

    是歲關中大饑,劉請于監司,假廳倉粟以活州民。

    甯羌民故貧,多逋稅。

    遂聽民便,密栗筍蕨悉充稅,而自賣家中田代之輸。

    下車之日,城中居民僅七家,期年而輻湊矣。

    一日出郭,見出多槲樹,宜蠶。

     乃募裡中善蠶者載繭種數萬至,教民蠶繭成,複教之織,州人利之,名曰劉公綢。

     吳江計甫草東,順治丁酉舉人,少負奇氣。

    過順德府,知歸震川先生嘗佐是郡,有《廳記》二篇,訪求遺碑不得,入置旁廢圃中瓣香再拜。

    又嘗至吳中,知黃向堅之孝,投刺稱門生焉。

    真奇人奇事也。

     長洲褚蒼書篆,學問淹博,天爵自尊。

    韓文懿公以父執敬禮之。

    康熙己巳。

    聖祖南巡。

    召見于行在所,命書箋二幅,禦書“海鶴風姿”四字賜之。

    時年已九十六矣。

    人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