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關燈
小
中
大
康熙三十九年十月,皇太後六秩聖壽,上恭進佛三尊、禦制萬壽無疆賦圍屏一架、禦制萬壽如意太平花一枝、禦制龜鶴遐齡花一對、珊瑚進貢一千四百四十分、自鳴鐘一架、壽山石群仙拱壽一堂、千秋洋鏡一架、百花洋鏡一架、東珠珊瑚金珀禦風石等念珠一九、皮裘一九、羽緞一九、哆啰呢一九、哔叽緞一九、沉香一九、白檀一九、降香一九、雲香一九、通天犀珍珠漢玉瑪瑙雕漆官窯等古玩九九、宋元明書冊卷九九、攢香九九、大号手帖九九、小号手帖九九、金九九、銀九九、緞九九、連鞍馬六疋,并令膳房粒米一萬粒作萬國玉粒飯及肴馔等物進獻。
四十九年,皇太後七旬大慶,先期谕禮部:“蟒式舞者,乃滿洲筵宴大禮,至隆重歡慶之盛典。
向來皆諸王大臣行之,今朕欲親舞稱觞。
”壬午進宴,上近前起舞進爵。
聖天子大孝尊親,誠曠古未有也。
聖祖谕大學士等曰:“書冊所載,有不可盡信者。
如風不鳴條,雨不破塊。
風不鳴條,何以散天地抑郁之氣,鼓蕩萬物?雨不破塊,何以播種?又雲囊螢讀書,朕曾取百枚,盛以大囊照書,字畫竟不能辨。
此書之不可盡信者。
亦有似乎荒謬而竟實有其事者。
東方朔記北方有層冰千尺,冬夏不消。
今年鄂羅斯來朝雲,其地去北極二十度以上,名為冰海,堅冰凝結,人不能至。
始知東方朔所雲不謬。
又從前有書吏三人,遍傳西熙朝新語。
邊異獸形圖,部議重罪具奏,朕從寬免死,令其往覓是獸。
後将軍祁裡德等來自軍前,奏雲,果有是獸,目在乳傍,口在臍傍,巡哨侍衛等曾親見之。
蒙古名其獸曰鄂布。
又有飛者名曰積布,蒙古名惡人為鄂布泰積布泰,是即《山海經》所謂刑天無首,以乳為目,以臍為口也。
故将發遣書吏放還。
又《神異經》雲:北方層冰之下有大鼠,肉重千斤,名為鼢鼠,穿地而行,見日月光即死。
今鄂羅斯近海北地,有鼠如象,穴地以行,見風日即斃,其骨類象牙,土人以制碗碟梳篦,朕親見其器,方信為實。
又古人以天市垣為中國分野,朕始疑其說,細玩天球,合以地圖,中國去赤道二十度至四十度,在谷雨、立夏、小滿三節氣,上天市垣亦去赤道二十度,恰與中國對照。
始知古人分野之說确有所據,此又書之不可信而可信者也。
” 康熙五十四年,谕大學士等曰:“朕常立小旗占風,并令直省,凡起風下雨之時一一奏報。
見有京師是日西北風,而山東是日東南風者,古人雲隔裡不同風,此言最确。
又嘗考驗雷聲,不出百裡之外,《易》雲震驚百裡,若霹靂則不過七八裡也。
至于炮聲竟可聞于二三百裡,從前盧溝橋演炮,天津皆聞之,此其驗也。
書中雲北方苦寒之地,冰結十丈,春夏不消。
今果有其地。
又《淵鑒類函》有雲,鼢鼠有重至萬斤者。
今亦有之,其身如象,牙亦似象牙,但稍黃耳。
此皆與古書相符者也。
又地理上應天文,中國山脈皆由昆侖而來,彼地四面有江,土人呼昆侖為枯隴。
推算天象,中國與瀚海俱在赤道四十五度之西,四十五度之南,水皆向南而東流,四十五度之北,俱向北流。
此皆天文地理之相合者也。
“聖學淵深,非管窺蠡測者所能拟議矣。
杭州柴南屏謙作中書時,恭和聖祖禦制《冬至詩》有“雪花欲共梅花落,春意還同臘意舒”之句。
上嘉賞,謂有翰苑才,熙朝新語。
尋升禦史。
杜雲川送友之官天長,仆馬已戒,口占一絕贈行雲:招尋有約竟何嘗,判袂匆匆語未遑。
半晌花前嫌日短,至第四句屬思未就,少頃,疾書曰:一帆江上到天長。
真巧對也。
明季,士大夫争立門戶,互相傾軋,不特賢奸如水火之不相入,即賢與賢、奸與奸,又複龂龂不已。
本朝定鼎後,屢奉谕旨,痛改明季陋習,此風漸息。
郭瑞卿琇為禦史,參明珠、餘國柱等,可謂不避權貴,铮铮有聲者矣。
然如靳文襄公輔治河,功業昭然,言官多有指摘,郭亦不免訾議。
康熙二十七年,聖祖谕大學士曰:“近來議論靳輔者甚多,靳輔為總河有年,挑河築堤,漕運并未遲誤,謂之毫無效力不可。
但屯田下河之事,亦難逃罪,即欲置之重典,亦須留七八年。
朕曾閱《河防一覽》,于治河洞悉,凡事皆慮永久”等谕。
于是浮議始息。
仰見聖明在上,幹濟之臣得以保全祿位,長享榮名,不可謂非厚幸也。
靳文襄公過邯鄲呂祖祠,見壁有題詩雲:“富貴榮華五十秋,縱然一夢也風流。
而今落拓邯鄲道,要與先生借枕頭。
” 墨迹未幹。
蹤迹
四十九年,皇太後七旬大慶,先期谕禮部:“蟒式舞者,乃滿洲筵宴大禮,至隆重歡慶之盛典。
向來皆諸王大臣行之,今朕欲親舞稱觞。
”壬午進宴,上近前起舞進爵。
聖天子大孝尊親,誠曠古未有也。
聖祖谕大學士等曰:“書冊所載,有不可盡信者。
如風不鳴條,雨不破塊。
風不鳴條,何以散天地抑郁之氣,鼓蕩萬物?雨不破塊,何以播種?又雲囊螢讀書,朕曾取百枚,盛以大囊照書,字畫竟不能辨。
此書之不可盡信者。
亦有似乎荒謬而竟實有其事者。
東方朔記北方有層冰千尺,冬夏不消。
今年鄂羅斯來朝雲,其地去北極二十度以上,名為冰海,堅冰凝結,人不能至。
始知東方朔所雲不謬。
又從前有書吏三人,遍傳西熙朝新語。
邊異獸形圖,部議重罪具奏,朕從寬免死,令其往覓是獸。
後将軍祁裡德等來自軍前,奏雲,果有是獸,目在乳傍,口在臍傍,巡哨侍衛等曾親見之。
蒙古名其獸曰鄂布。
又有飛者名曰積布,蒙古名惡人為鄂布泰積布泰,是即《山海經》所謂刑天無首,以乳為目,以臍為口也。
故将發遣書吏放還。
又《神異經》雲:北方層冰之下有大鼠,肉重千斤,名為鼢鼠,穿地而行,見日月光即死。
今鄂羅斯近海北地,有鼠如象,穴地以行,見風日即斃,其骨類象牙,土人以制碗碟梳篦,朕親見其器,方信為實。
又古人以天市垣為中國分野,朕始疑其說,細玩天球,合以地圖,中國去赤道二十度至四十度,在谷雨、立夏、小滿三節氣,上天市垣亦去赤道二十度,恰與中國對照。
始知古人分野之說确有所據,此又書之不可信而可信者也。
” 康熙五十四年,谕大學士等曰:“朕常立小旗占風,并令直省,凡起風下雨之時一一奏報。
見有京師是日西北風,而山東是日東南風者,古人雲隔裡不同風,此言最确。
又嘗考驗雷聲,不出百裡之外,《易》雲震驚百裡,若霹靂則不過七八裡也。
至于炮聲竟可聞于二三百裡,從前盧溝橋演炮,天津皆聞之,此其驗也。
書中雲北方苦寒之地,冰結十丈,春夏不消。
今果有其地。
又《淵鑒類函》有雲,鼢鼠有重至萬斤者。
今亦有之,其身如象,牙亦似象牙,但稍黃耳。
此皆與古書相符者也。
又地理上應天文,中國山脈皆由昆侖而來,彼地四面有江,土人呼昆侖為枯隴。
推算天象,中國與瀚海俱在赤道四十五度之西,四十五度之南,水皆向南而東流,四十五度之北,俱向北流。
此皆天文地理之相合者也。
“聖學淵深,非管窺蠡測者所能拟議矣。
杭州柴南屏謙作中書時,恭和聖祖禦制《冬至詩》有“雪花欲共梅花落,春意還同臘意舒”之句。
上嘉賞,謂有翰苑才,熙朝新語。
尋升禦史。
杜雲川送友之官天長,仆馬已戒,口占一絕贈行雲:招尋有約竟何嘗,判袂匆匆語未遑。
半晌花前嫌日短,至第四句屬思未就,少頃,疾書曰:一帆江上到天長。
真巧對也。
明季,士大夫争立門戶,互相傾軋,不特賢奸如水火之不相入,即賢與賢、奸與奸,又複龂龂不已。
本朝定鼎後,屢奉谕旨,痛改明季陋習,此風漸息。
郭瑞卿琇為禦史,參明珠、餘國柱等,可謂不避權貴,铮铮有聲者矣。
然如靳文襄公輔治河,功業昭然,言官多有指摘,郭亦不免訾議。
康熙二十七年,聖祖谕大學士曰:“近來議論靳輔者甚多,靳輔為總河有年,挑河築堤,漕運并未遲誤,謂之毫無效力不可。
但屯田下河之事,亦難逃罪,即欲置之重典,亦須留七八年。
朕曾閱《河防一覽》,于治河洞悉,凡事皆慮永久”等谕。
于是浮議始息。
仰見聖明在上,幹濟之臣得以保全祿位,長享榮名,不可謂非厚幸也。
靳文襄公過邯鄲呂祖祠,見壁有題詩雲:“富貴榮華五十秋,縱然一夢也風流。
而今落拓邯鄲道,要與先生借枕頭。
” 墨迹未幹。
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