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
關燈
小
中
大
式,先是情報人員給你收集相應素材,然後你依據素材作種種猜想,那感覺就像用無數把鑰匙去開啟無數扇門,門和鑰匙都是你自己設計和打造的,其無數的限度既取決于素材的多少,又取決于你對密碼的敏覺度。
應該說,這是一種很原始而笨拙的方法,卻也是最安全、最保險、最有效的,尤其是對破譯高級密碼,其成功率一直居于其他方法之上,所以才得以沿襲至今。
但容金珍,你知道,他已從這世襲的方法中滑出去,膽大包天地闖入禁區,将破譯之手伸入史林,搭在前輩肩膀上,其結果我剛才說過,是危險的,可怕的。
當然,如果成功,即如果進去後他的心靈沒給前輩吃掉,那絕對是了不起的,那樣起碼可以極大地縮小搜索的範圍。
比如說如果我們面前有一萬條小公式岔路,那他很可能隻剩下一半乃至更少,少的程度取決于他成功的大小,取決于他對兩條線把握的力度和深度。
不過,說實話,這種成功率極低,以緻嘗試者極少,成功者更是寥若晨星。
在破譯界,隻有兩種人敢冒如此大險,一種是真正的天才、大天才,一種是瘋子。
瘋子無所畏懼,因為他們不知什麼叫可怕;天才也是無所畏懼,因為他們有一口上好的牙和一顆堅硬的心,一切可怕都會被他們鋒利的牙咬掉,或被堅硬的心彈開。
說真的,當時我不能肯定容金珍到底是天才還是瘋子,但有一點我已肯定,就是:容金珍今後不論是輝煌還是廢棄,不論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壯舉還是悲劇,我都不會吃驚。
所以,他後來一聲不響地破譯紫密後,我一點也不感到奇怪,隻是替他舒了口氣,同時我靈魂的雙腳乖乖地跪倒在了他腳下。
再說,當容金珍破譯紫密後,我們發現希伊斯給這邊提供的破譯紫密的思路完全是錯誤的。
這就是說,幸虧當時紫密破譯小組鬼鬼地把容金珍排斥在外,否則誰知道他會不會誤入歧途而無緣破譯紫密呢?世上的事情就是這樣說不清楚,本來把他排斥在外是對他很不公平的,但結果卻成全了他,有點塞翁失馬的意思。
至于希伊斯提供的思路為什麼是錯誤的,這應該說有兩種可能,一個是有意的,他存心想害我們,再一個是無意的,是他本身在破譯中犯了這樣的錯誤。
從當時的情況看,後一種可能性更大,因為他開始就表示過,紫密是不可破譯的——(未完待續)破譯紫密啊!是容金珍啊!不用說,在以後的歲月裡,這個神秘的年輕人理所當然地開始大把大把收獲了,盡管他還是一如既往地孤僻,孤僻地生活,孤僻地工作;還是手不釋卷,跟人下棋,替人圓夢,寡言寡語,不冷不熱,榮辱不驚——凡此種種,他全都不變樣地保留了下來。
但人們的認識卻已變地為天,人們相信,這就是他的神秘,他的魅力,他的運氣。
在701,沒有一個男人或女人不認識他,不尊敬他,因為經常一個人獨來獨往,甚至連每一條狗都認識他。
大家知道,天上的星星會墜落,而他這顆星星卻永遠不會,因為他獲得的榮譽是任何一個人一輩子都享用不盡的。
一個秋天接着一個秋天,人們眼見他步步高升:組長、副科長、科長、副處長……他總是一貫地甯靜地接受着一切,既不因此狂妄,也不因此謙卑,一切感覺就如水消失在水中。
人們的感覺也是如此,羨慕而不妒忌,感歎而不喪氣。
因為,人們已自覺地将他獨立出來,承認他是特殊的,不可攀比的。
10年後(1966年),當他以别人一半甚至更少的時間輕巧地坐上破譯處長的位置時,人們似乎早料到會這樣,因而一點也沒有誇張的感覺。
人們甚至還滿有把握地認為,總有一天,701會成為容金珍的天下,局長的頭銜正在他以後一個必然中的偶然時間裡等待着這個沉默的年輕人。
也許,人們的想法或願望是容易變成事實的,因為在701,在這個特别的神秘的機構裡,幾乎所有領導都不容置疑地将由那些業務尖子擔任,何況容金珍礁石一般沉默而冷峻的性格,似乎也非常适合做一個秘密組織的頭腦。
然而,在1969年年底的幾天時間裡,發生了一件至今也許仍有不少人記得的事情,叙述這件事的前後經過,便有了第四篇的故事。
①猶大:《聖經》中人物,因自己利益出賣老師耶稣的不義之人。
應該說,這是一種很原始而笨拙的方法,卻也是最安全、最保險、最有效的,尤其是對破譯高級密碼,其成功率一直居于其他方法之上,所以才得以沿襲至今。
但容金珍,你知道,他已從這世襲的方法中滑出去,膽大包天地闖入禁區,将破譯之手伸入史林,搭在前輩肩膀上,其結果我剛才說過,是危險的,可怕的。
當然,如果成功,即如果進去後他的心靈沒給前輩吃掉,那絕對是了不起的,那樣起碼可以極大地縮小搜索的範圍。
比如說如果我們面前有一萬條小公式岔路,那他很可能隻剩下一半乃至更少,少的程度取決于他成功的大小,取決于他對兩條線把握的力度和深度。
不過,說實話,這種成功率極低,以緻嘗試者極少,成功者更是寥若晨星。
在破譯界,隻有兩種人敢冒如此大險,一種是真正的天才、大天才,一種是瘋子。
瘋子無所畏懼,因為他們不知什麼叫可怕;天才也是無所畏懼,因為他們有一口上好的牙和一顆堅硬的心,一切可怕都會被他們鋒利的牙咬掉,或被堅硬的心彈開。
說真的,當時我不能肯定容金珍到底是天才還是瘋子,但有一點我已肯定,就是:容金珍今後不論是輝煌還是廢棄,不論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壯舉還是悲劇,我都不會吃驚。
所以,他後來一聲不響地破譯紫密後,我一點也不感到奇怪,隻是替他舒了口氣,同時我靈魂的雙腳乖乖地跪倒在了他腳下。
再說,當容金珍破譯紫密後,我們發現希伊斯給這邊提供的破譯紫密的思路完全是錯誤的。
這就是說,幸虧當時紫密破譯小組鬼鬼地把容金珍排斥在外,否則誰知道他會不會誤入歧途而無緣破譯紫密呢?世上的事情就是這樣說不清楚,本來把他排斥在外是對他很不公平的,但結果卻成全了他,有點塞翁失馬的意思。
至于希伊斯提供的思路為什麼是錯誤的,這應該說有兩種可能,一個是有意的,他存心想害我們,再一個是無意的,是他本身在破譯中犯了這樣的錯誤。
從當時的情況看,後一種可能性更大,因為他開始就表示過,紫密是不可破譯的——(未完待續)破譯紫密啊!是容金珍啊!不用說,在以後的歲月裡,這個神秘的年輕人理所當然地開始大把大把收獲了,盡管他還是一如既往地孤僻,孤僻地生活,孤僻地工作;還是手不釋卷,跟人下棋,替人圓夢,寡言寡語,不冷不熱,榮辱不驚——凡此種種,他全都不變樣地保留了下來。
但人們的認識卻已變地為天,人們相信,這就是他的神秘,他的魅力,他的運氣。
在701,沒有一個男人或女人不認識他,不尊敬他,因為經常一個人獨來獨往,甚至連每一條狗都認識他。
大家知道,天上的星星會墜落,而他這顆星星卻永遠不會,因為他獲得的榮譽是任何一個人一輩子都享用不盡的。
一個秋天接着一個秋天,人們眼見他步步高升:組長、副科長、科長、副處長……他總是一貫地甯靜地接受着一切,既不因此狂妄,也不因此謙卑,一切感覺就如水消失在水中。
人們的感覺也是如此,羨慕而不妒忌,感歎而不喪氣。
因為,人們已自覺地将他獨立出來,承認他是特殊的,不可攀比的。
10年後(1966年),當他以别人一半甚至更少的時間輕巧地坐上破譯處長的位置時,人們似乎早料到會這樣,因而一點也沒有誇張的感覺。
人們甚至還滿有把握地認為,總有一天,701會成為容金珍的天下,局長的頭銜正在他以後一個必然中的偶然時間裡等待着這個沉默的年輕人。
也許,人們的想法或願望是容易變成事實的,因為在701,在這個特别的神秘的機構裡,幾乎所有領導都不容置疑地将由那些業務尖子擔任,何況容金珍礁石一般沉默而冷峻的性格,似乎也非常适合做一個秘密組織的頭腦。
然而,在1969年年底的幾天時間裡,發生了一件至今也許仍有不少人記得的事情,叙述這件事的前後經過,便有了第四篇的故事。
①猶大:《聖經》中人物,因自己利益出賣老師耶稣的不義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