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關燈
小
中
大
缭繞,隻見又一輛挂軍牌照的吉普車風馳般駛來,急停在容金珍他們的車前。
車上鑽出三個人,兩位是穿幹部制服的解放軍,他們下車就走到剛開槍的那人面前耳語幾句,然後把另一人介紹給他認識。
此人是當時學校紅衛兵組織的頭号人物,人稱楊司令。
接着,幾人在車子邊小聲商議一會兒後,隻見楊司令獨自表情肅穆地走到紅衛兵這邊,二話不說,舉起拳頭就高喊毛主席萬歲,下面的人都跟着喊,喊得地動山搖的。
完了,他轉身跳上台階,摘掉容先生的高帽子和大牌子,對下面的人說:“我向毛主席保證,她不是國民黨情婦,而是我們英雄的姐姐,是毛主席最親的人,是我們最革命的同志。
”說着,他又舉起拳頭,連連高喊口号——毛主席萬歲!紅衛兵萬歲!同志們萬歲!喊過幾遍後,他摘下自己的紅衛兵袖章,親自給容先生戴上。
這時,又有人開始高喊口号,不停地喊,像是歡送容先生走似的,其實是掩護她走,通過喊口号來分散大家的注意力。
就這樣,容先生在一浪高過一浪的口号聲中結束了她被革命的曆史——【容先生訪談實錄】說真的,當時我沒能認出珍弟來,10年不見,他變得比以前還要瘦弱,加上又戴着一副比瓶底子還厚的老式眼鏡,活像個小老頭,讓我簡直不敢認,直到他喊我姐後,我才如夢初醒。
但這個夢似乎又是醒不了的,就是現在,我都懷疑那天的事情是不是在夢中。
從發電報到見人才一天時間,他這麼快回來,仿佛真的就在本市,而他回來後的種種權威又神秘的迹象表明,他好像真的成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
他在家期間,那個開槍的人像影子一樣始終寸步不離地跟着他,感覺上既像保镖又像個看守,把珍弟看管得幾乎是沒自由的,哪怕跟我們說什麼,他都要幹預,這個不準問,那個不能說的。
晚上的飯菜是汽車送來的,名義上說是為免除我們辛苦,其實我看是怕我們在飯菜裡下藥。
吃完飯,他便開始催珍弟走,在母親和珍弟再三強烈要求下,他總算同意珍弟在家住一夜。
這對他似乎是個冒險的舉動,為此他調派來兩輛吉普車,布置在我家的門前屋後,車裡面少說有七八個人,有穿軍裝的,也有穿便衣的,他自己則和珍弟睡在一個房間裡,睡之前把我們家每一個角落都巡視了一遍。
第二天,珍弟提出要去給父親上個墳,遭到他斷然拒絕。
就這樣,珍弟像夢一樣的來,像夢一樣的住了一夜,又像夢一樣的走了。
通過這次見面,珍弟對我們依然是個謎,甚至謎底變得更深,我們惟一弄清楚的就是他還活着,而且還結了婚。
說是不久前才結婚的,妻子是他一個單位的,所以我們同樣無法知道她是幹什麼的,在哪裡,隻知道她姓翟,是個北方人。
從帶回來的兩張照片上看,小翟比珍弟還個高塊大,長得結結實實的,隻是目光有點憂郁,跟珍弟一樣,好像也是個不善表達的人。
走之前,珍弟塞給母親一隻信封,很厚,說是小翟要他轉交的,要我們等他走後再看。
後來我們看,裡面有200元錢和一封小翟寫的信,信上主要說組織上不同意她陪珍弟回來看我們,很抱歉什麼的。
和珍弟不一樣,她喊我母親叫媽媽。
親愛的媽媽。
珍弟走後第三天,一個曾多次代表珍弟單位來我家表示節日慰問的人,給我們送來一份由當時省軍區和省革委會聯合下發的大紅頭文件,内容是說:容金珍是受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表彰的革命英雄,其家庭是革命之家、光榮之家,任何單位、組織和個人不得擅自入内,更不能以任何名義對英雄親人采取錯誤的革命行為等。
上面還有一手批示——違者一律以反革命處之!是當時省軍區司令員親筆簽署的。
這不啻是一把尚方寶劍,正是靠着它,我們家後來再沒有遇到任何麻煩,包括我哥,先是靠它調回到N大學,後來他決定出國,也是靠它才出去成的。
我哥是搞超導研究的,當時在國内哪有條件?隻好出去,可你想想,那個時候要出國是多難。
從某種意義上說,在那個特殊的年代,是珍弟給我們提供并創造了正常甚至是理想的生活和工作環境。
但是,珍弟到底為國家作出了什麼巨大的了不起的貢獻,有如此殊榮和神奇的權威,以至時代都在他手上被輕易地翻轉,這對我們來說一直是個謎。
後來,也就是珍弟回來救我後不久,化學系的人傳出一種說法,說珍弟是為我們國家制造原子彈的功勳,說得有鼻子有眼的。
我一聽這個說法忽然覺得很可信,因為——一個從時間上說是符合的,我國是1964年研制成功第一顆原子彈的,恰好在珍弟出去的時間内;二個從專業上說也是說得通的,研制原子彈肯定需要數學家參與;再個就是從感覺上說,我想,也隻有他在幹這個事才會這麼神秘,這麼重要又榮耀。
隻是到80年代,我看國家在表彰兩彈功勳的名單上并沒有珍弟的名字,不知是珍弟改了名,還是僅僅是謠傳而已
車上鑽出三個人,兩位是穿幹部制服的解放軍,他們下車就走到剛開槍的那人面前耳語幾句,然後把另一人介紹給他認識。
此人是當時學校紅衛兵組織的頭号人物,人稱楊司令。
接着,幾人在車子邊小聲商議一會兒後,隻見楊司令獨自表情肅穆地走到紅衛兵這邊,二話不說,舉起拳頭就高喊毛主席萬歲,下面的人都跟着喊,喊得地動山搖的。
完了,他轉身跳上台階,摘掉容先生的高帽子和大牌子,對下面的人說:“我向毛主席保證,她不是國民黨情婦,而是我們英雄的姐姐,是毛主席最親的人,是我們最革命的同志。
”說着,他又舉起拳頭,連連高喊口号——毛主席萬歲!紅衛兵萬歲!同志們萬歲!喊過幾遍後,他摘下自己的紅衛兵袖章,親自給容先生戴上。
這時,又有人開始高喊口号,不停地喊,像是歡送容先生走似的,其實是掩護她走,通過喊口号來分散大家的注意力。
就這樣,容先生在一浪高過一浪的口号聲中結束了她被革命的曆史——【容先生訪談實錄】說真的,當時我沒能認出珍弟來,10年不見,他變得比以前還要瘦弱,加上又戴着一副比瓶底子還厚的老式眼鏡,活像個小老頭,讓我簡直不敢認,直到他喊我姐後,我才如夢初醒。
但這個夢似乎又是醒不了的,就是現在,我都懷疑那天的事情是不是在夢中。
從發電報到見人才一天時間,他這麼快回來,仿佛真的就在本市,而他回來後的種種權威又神秘的迹象表明,他好像真的成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
他在家期間,那個開槍的人像影子一樣始終寸步不離地跟着他,感覺上既像保镖又像個看守,把珍弟看管得幾乎是沒自由的,哪怕跟我們說什麼,他都要幹預,這個不準問,那個不能說的。
晚上的飯菜是汽車送來的,名義上說是為免除我們辛苦,其實我看是怕我們在飯菜裡下藥。
吃完飯,他便開始催珍弟走,在母親和珍弟再三強烈要求下,他總算同意珍弟在家住一夜。
這對他似乎是個冒險的舉動,為此他調派來兩輛吉普車,布置在我家的門前屋後,車裡面少說有七八個人,有穿軍裝的,也有穿便衣的,他自己則和珍弟睡在一個房間裡,睡之前把我們家每一個角落都巡視了一遍。
第二天,珍弟提出要去給父親上個墳,遭到他斷然拒絕。
就這樣,珍弟像夢一樣的來,像夢一樣的住了一夜,又像夢一樣的走了。
通過這次見面,珍弟對我們依然是個謎,甚至謎底變得更深,我們惟一弄清楚的就是他還活着,而且還結了婚。
說是不久前才結婚的,妻子是他一個單位的,所以我們同樣無法知道她是幹什麼的,在哪裡,隻知道她姓翟,是個北方人。
從帶回來的兩張照片上看,小翟比珍弟還個高塊大,長得結結實實的,隻是目光有點憂郁,跟珍弟一樣,好像也是個不善表達的人。
走之前,珍弟塞給母親一隻信封,很厚,說是小翟要他轉交的,要我們等他走後再看。
後來我們看,裡面有200元錢和一封小翟寫的信,信上主要說組織上不同意她陪珍弟回來看我們,很抱歉什麼的。
和珍弟不一樣,她喊我母親叫媽媽。
親愛的媽媽。
珍弟走後第三天,一個曾多次代表珍弟單位來我家表示節日慰問的人,給我們送來一份由當時省軍區和省革委會聯合下發的大紅頭文件,内容是說:容金珍是受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表彰的革命英雄,其家庭是革命之家、光榮之家,任何單位、組織和個人不得擅自入内,更不能以任何名義對英雄親人采取錯誤的革命行為等。
上面還有一手批示——違者一律以反革命處之!是當時省軍區司令員親筆簽署的。
這不啻是一把尚方寶劍,正是靠着它,我們家後來再沒有遇到任何麻煩,包括我哥,先是靠它調回到N大學,後來他決定出國,也是靠它才出去成的。
我哥是搞超導研究的,當時在國内哪有條件?隻好出去,可你想想,那個時候要出國是多難。
從某種意義上說,在那個特殊的年代,是珍弟給我們提供并創造了正常甚至是理想的生活和工作環境。
但是,珍弟到底為國家作出了什麼巨大的了不起的貢獻,有如此殊榮和神奇的權威,以至時代都在他手上被輕易地翻轉,這對我們來說一直是個謎。
後來,也就是珍弟回來救我後不久,化學系的人傳出一種說法,說珍弟是為我們國家制造原子彈的功勳,說得有鼻子有眼的。
我一聽這個說法忽然覺得很可信,因為——一個從時間上說是符合的,我國是1964年研制成功第一顆原子彈的,恰好在珍弟出去的時間内;二個從專業上說也是說得通的,研制原子彈肯定需要數學家參與;再個就是從感覺上說,我想,也隻有他在幹這個事才會這麼神秘,這麼重要又榮耀。
隻是到80年代,我看國家在表彰兩彈功勳的名單上并沒有珍弟的名字,不知是珍弟改了名,還是僅僅是謠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