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關燈
小
中
大
不是出奇的——方法很普通,幾乎所有的人都在用。
出奇的是結果。
就這樣,幾年下來她已經會七國語言,而且每一門語言都可以流利地讀寫。
有一天,她在校園裡遇到一個灰頭發姑娘,後者向她打問事情,她不知所雲,然後她用七句語言跟對方交流也無濟于事。
原來這是一位剛從米蘭來的新生,隻會說意大利語,她知道這後,邀請對方做了新學期的寝友。
就在這學期裡,她開始設計牛頓數學橋。
牛頓數學橋是劍橋大學城裡的一大景觀,全橋由7177根大小不一的木頭銜接而成,有10299個接口,如果以一個接口用一枚鐵釘來計算,那麼至少需要10299枚鐵釘。
但牛頓把所有鐵釘都倒進了河裡,整座橋沒用一枚鐵釘,這就是數學的奇妙。
多少年來,劍橋數學系的高才生們都夢想解破數學橋的奧秘,換句話說就是想在紙頭上造一座跟數學橋一模一樣的橋。
但如願者無一。
多數人設計出來的橋至少需要上千枚鐵釘才能達到原橋同等效果,隻有少數幾人把鐵釘數量減少到千枚數之内。
有個冰島人,他創造了有史以來的最好成績,把鐵釘數減少到561枚。
由著名數學家佩德羅·愛默博士擔任主席的牛頓數學橋評審委員會為此作出承諾,誰隻要在此基數上再減少鐵釘數量,哪怕隻少一枚,就能直接榮獲劍橋大學數學博士學位。
表妹後來就是這樣得到劍橋數學博士學位的,因為她設計的數學橋隻用了388枚鐵釘。
在博士授予儀式上,表妹是用意大利語緻答謝詞的,說明她又在起居間掌握了一門語言。
這是她在劍橋的第五年,時年22歲。
第二年,一對期望把人類帶上天空的兄弟來劍橋會見了她,他們夢一般美好的理想和雄心把她帶到了美國。
兩年後,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郊野,人類将第一架飛機成功地送上藍天。
在這架飛機的小腹底下,刻有一闆淺灰色的銀字,内容包括參與飛機設計、制造的主要人物和時間。
其中第四行是這樣寫的:機翼設計者容算盤·黎黎中國C市人。
容算盤·黎黎即為表妹的洋名字,在容家族譜上,她的名字叫容幼英,系容家第八代後人。
而那兩位把她從劍橋大學請走的人,就是人類飛機史上的第一人:萊特兄弟。
飛機把表妹的名望高舉到天上,表妹又把她母校的名望帶上了天。
辛亥革命後,表妹眼看祖國振興在即,甚至以割斷一段長達數年的姻緣為代價,毅然回國,擔當了母校數學系主任。
此時,黎黎數學堂已更名為N大學。
1913年夏天,牛頓數學橋評審委員會主席、著名數學家佩德羅·愛默博士,帶着一座由表妹親自設計的隻有388枚釘子的牛頓數學橋模型出現在N大學校園裡。
這可以稱得上是給N大學長足了臉面,佩德羅·愛默博士也可以說是給N大學帶來巨大聲望的第三人。
1943年10月的一天,日本鬼子把戰火燒進N大學校園,佩德羅·愛默博士贈送的稀世之寶——牛頓數學橋250∶1模型,毀于一場野蠻又愚蠢的大火中,而橋的設計主人早在29年前,也就是佩德羅·愛默博士訪問N大學的次年,便已辭别人世,終年不到40歲。
出奇的是結果。
就這樣,幾年下來她已經會七國語言,而且每一門語言都可以流利地讀寫。
有一天,她在校園裡遇到一個灰頭發姑娘,後者向她打問事情,她不知所雲,然後她用七句語言跟對方交流也無濟于事。
原來這是一位剛從米蘭來的新生,隻會說意大利語,她知道這後,邀請對方做了新學期的寝友。
就在這學期裡,她開始設計牛頓數學橋。
牛頓數學橋是劍橋大學城裡的一大景觀,全橋由7177根大小不一的木頭銜接而成,有10299個接口,如果以一個接口用一枚鐵釘來計算,那麼至少需要10299枚鐵釘。
但牛頓把所有鐵釘都倒進了河裡,整座橋沒用一枚鐵釘,這就是數學的奇妙。
多少年來,劍橋數學系的高才生們都夢想解破數學橋的奧秘,換句話說就是想在紙頭上造一座跟數學橋一模一樣的橋。
但如願者無一。
多數人設計出來的橋至少需要上千枚鐵釘才能達到原橋同等效果,隻有少數幾人把鐵釘數量減少到千枚數之内。
有個冰島人,他創造了有史以來的最好成績,把鐵釘數減少到561枚。
由著名數學家佩德羅·愛默博士擔任主席的牛頓數學橋評審委員會為此作出承諾,誰隻要在此基數上再減少鐵釘數量,哪怕隻少一枚,就能直接榮獲劍橋大學數學博士學位。
表妹後來就是這樣得到劍橋數學博士學位的,因為她設計的數學橋隻用了388枚鐵釘。
在博士授予儀式上,表妹是用意大利語緻答謝詞的,說明她又在起居間掌握了一門語言。
這是她在劍橋的第五年,時年22歲。
第二年,一對期望把人類帶上天空的兄弟來劍橋會見了她,他們夢一般美好的理想和雄心把她帶到了美國。
兩年後,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郊野,人類将第一架飛機成功地送上藍天。
在這架飛機的小腹底下,刻有一闆淺灰色的銀字,内容包括參與飛機設計、制造的主要人物和時間。
其中第四行是這樣寫的:機翼設計者容算盤·黎黎中國C市人。
容算盤·黎黎即為表妹的洋名字,在容家族譜上,她的名字叫容幼英,系容家第八代後人。
而那兩位把她從劍橋大學請走的人,就是人類飛機史上的第一人:萊特兄弟。
飛機把表妹的名望高舉到天上,表妹又把她母校的名望帶上了天。
辛亥革命後,表妹眼看祖國振興在即,甚至以割斷一段長達數年的姻緣為代價,毅然回國,擔當了母校數學系主任。
此時,黎黎數學堂已更名為N大學。
1913年夏天,牛頓數學橋評審委員會主席、著名數學家佩德羅·愛默博士,帶着一座由表妹親自設計的隻有388枚釘子的牛頓數學橋模型出現在N大學校園裡。
這可以稱得上是給N大學長足了臉面,佩德羅·愛默博士也可以說是給N大學帶來巨大聲望的第三人。
1943年10月的一天,日本鬼子把戰火燒進N大學校園,佩德羅·愛默博士贈送的稀世之寶——牛頓數學橋250∶1模型,毀于一場野蠻又愚蠢的大火中,而橋的設計主人早在29年前,也就是佩德羅·愛默博士訪問N大學的次年,便已辭别人世,終年不到4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