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的
關燈
小
中
大
古寺後的夢談之一
如此的寂寂空庭,澹澹燈花,初涼的秋夕;望影相對,心頭上橫雜着萬千感思,回憶,……凄咽。
有良友似的書籍盈架,但都懶得翻檢。
……我忽來此地獨當此清宵,是何因緣,乃作此夢中之夢。
本想靜裡安養,可耐我心靈的活躍,不能自止在黯然的一刹那中,如潮翻似的;花飛似的;回雪旋飙似的。
我的心靈不曾恐怖病體的糾纏,不曾為紛繁人事所迷失,仍然在沸熱的血絲中迸裂,跳擲,何曾有片刻的甯靜。
回憶一月前的瓜架下的暑夕露坐,剖瓜笑語,碧簟羅帳揮扇撲蚊的生活,又隔一世,為求“生”,求更盡的努力的“生”,重複歸來。
半月的痢疾,受盡了苦痛,艱辛,何足言,更何足數,……隻償了枕上呻吟,夢中轉側的哀泣。
至今尚覺腰膂酸苦;心髒怯弱,每到夜中如同負了多少的巨石,迷朦中都覺有恐怖的心緒充塞着。
如我虛浮的生了二十餘歲,從不知恐怖的陰影能以追逐我自由自在的靈魂,但我要為“自我”覓得複生的道路,為“社會”覓到更明的火炬,我所以不曾否定生活,不曾向反自我,反社會的虛無路上走。
—— 呀,忽來了一陣急激凄緊的街道瞽目的人兒的三弦聲,打破了片時的岑寂,由聲音中感應起我緊張的心弦。
大家庭的兒時夢影;大族制下的父親的犧牲;細雨書院中的松下留痕;浴蠶時候的溫馨的午睡;書室中一年獨過的冥想生活;大明湖畔的遺思浮塵。
一層層過去的心雲,不能淨洗天空,露出一輪皎潔的霁月,照徹我全身;照徹此黃昏時冥冥慘暗的宇宙。
可憐留下的慘咽,興激,迸躍,搏擊,在我這弱體強志的少年的體魄中,又誰能了解?何可稱述?…… 欣欣向榮的群生,我羨爾的天真渾樸,我愛爾的澹靜無為,但我不能因為濁酒數杯,素琴一曲,便以為能奪去了我的人生的迷咒。
它鎖得牢牢的,刻入的深深的,解脫不了,拂拭不去;它使我戀愛,使我尋求,使我向無垠中奮力前走,使我向不可知的鏡中急行拍照。
向榮的群生!一杯白酒,兩片面包,煙草吸起,登床睡覺,好麼?我也願意;而酒中已攪入砒毒,面包中夾着沙礫,平正的木闆床上也有荊棘,你如何能以安入黑甜的鄉土作“華胥國”中的人兒? “人”沒有不解決;“世界”也沒有新舊,好歹,退化與進步,然而為解決生活;為解決如何适應生活;如何更提高生活;為何目的而生活,宇宙雖大,事實雖萬化千分,到頭來造的,播翻的,更正的,一切的一切,總會向生來就“不幸”的“人”,——這怯懦的無知的可憐的動物身上壓下來。
假定蘇格拉底的論理話還可靠,我也為此可憐的動物之一;便不能不由你動魄驚心,将刻煉盡你的骸骨,隳壞盡你的精力了。
然而終古何斯,“客亭門外路東西,多少喧騰事不齊,”世事的回環,矛盾,是這麼樣;心靈的沖擊,馳逐,遊移,說不出,寫不好的在内面的活動,也是一樣。
這是生活的外内兩方,更不必說些“創造”,“懷疑”,“實證”,“因果”的話頭了。
甯為藕花,不作浮萍,這兩句微妙的話,方是了悟生活的真實意義。
“生”之象征,取譬又豈在遠。
就當此寂寞的黃昏中,四鄰無聲,靜如丘墓,而偶然一陣尋埘的栖雞隔離尋伴;偶然我心靈中奏着抑揚沉複的哀調時,内的沖動,外的物象,相融相洽,這迷離難解的象征的顫影,便在搖動。
我昨夜夢摘商星,而今夕秋河畔便缺了一個星座;我昨夜多添一場夢影,今日在現實生活中就多餘了一個我的意識的存在。
萬象如此,萬事如此,說不解他就罷了,更何苦向“管子”中尋求天地。
迷離溫柔
有良友似的書籍盈架,但都懶得翻檢。
……我忽來此地獨當此清宵,是何因緣,乃作此夢中之夢。
本想靜裡安養,可耐我心靈的活躍,不能自止在黯然的一刹那中,如潮翻似的;花飛似的;回雪旋飙似的。
我的心靈不曾恐怖病體的糾纏,不曾為紛繁人事所迷失,仍然在沸熱的血絲中迸裂,跳擲,何曾有片刻的甯靜。
回憶一月前的瓜架下的暑夕露坐,剖瓜笑語,碧簟羅帳揮扇撲蚊的生活,又隔一世,為求“生”,求更盡的努力的“生”,重複歸來。
半月的痢疾,受盡了苦痛,艱辛,何足言,更何足數,……隻償了枕上呻吟,夢中轉側的哀泣。
至今尚覺腰膂酸苦;心髒怯弱,每到夜中如同負了多少的巨石,迷朦中都覺有恐怖的心緒充塞着。
如我虛浮的生了二十餘歲,從不知恐怖的陰影能以追逐我自由自在的靈魂,但我要為“自我”覓得複生的道路,為“社會”覓到更明的火炬,我所以不曾否定生活,不曾向反自我,反社會的虛無路上走。
—— 呀,忽來了一陣急激凄緊的街道瞽目的人兒的三弦聲,打破了片時的岑寂,由聲音中感應起我緊張的心弦。
大家庭的兒時夢影;大族制下的父親的犧牲;細雨書院中的松下留痕;浴蠶時候的溫馨的午睡;書室中一年獨過的冥想生活;大明湖畔的遺思浮塵。
一層層過去的心雲,不能淨洗天空,露出一輪皎潔的霁月,照徹我全身;照徹此黃昏時冥冥慘暗的宇宙。
可憐留下的慘咽,興激,迸躍,搏擊,在我這弱體強志的少年的體魄中,又誰能了解?何可稱述?…… 欣欣向榮的群生,我羨爾的天真渾樸,我愛爾的澹靜無為,但我不能因為濁酒數杯,素琴一曲,便以為能奪去了我的人生的迷咒。
它鎖得牢牢的,刻入的深深的,解脫不了,拂拭不去;它使我戀愛,使我尋求,使我向無垠中奮力前走,使我向不可知的鏡中急行拍照。
向榮的群生!一杯白酒,兩片面包,煙草吸起,登床睡覺,好麼?我也願意;而酒中已攪入砒毒,面包中夾着沙礫,平正的木闆床上也有荊棘,你如何能以安入黑甜的鄉土作“華胥國”中的人兒? “人”沒有不解決;“世界”也沒有新舊,好歹,退化與進步,然而為解決生活;為解決如何适應生活;如何更提高生活;為何目的而生活,宇宙雖大,事實雖萬化千分,到頭來造的,播翻的,更正的,一切的一切,總會向生來就“不幸”的“人”,——這怯懦的無知的可憐的動物身上壓下來。
假定蘇格拉底的論理話還可靠,我也為此可憐的動物之一;便不能不由你動魄驚心,将刻煉盡你的骸骨,隳壞盡你的精力了。
然而終古何斯,“客亭門外路東西,多少喧騰事不齊,”世事的回環,矛盾,是這麼樣;心靈的沖擊,馳逐,遊移,說不出,寫不好的在内面的活動,也是一樣。
這是生活的外内兩方,更不必說些“創造”,“懷疑”,“實證”,“因果”的話頭了。
甯為藕花,不作浮萍,這兩句微妙的話,方是了悟生活的真實意義。
“生”之象征,取譬又豈在遠。
就當此寂寞的黃昏中,四鄰無聲,靜如丘墓,而偶然一陣尋埘的栖雞隔離尋伴;偶然我心靈中奏着抑揚沉複的哀調時,内的沖動,外的物象,相融相洽,這迷離難解的象征的顫影,便在搖動。
我昨夜夢摘商星,而今夕秋河畔便缺了一個星座;我昨夜多添一場夢影,今日在現實生活中就多餘了一個我的意識的存在。
萬象如此,萬事如此,說不解他就罷了,更何苦向“管子”中尋求天地。
迷離溫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