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序
關燈
小
中
大
世宗莊憲大王實錄
○世宗莊憲英文睿武仁聖明孝大王諱裪,字元正,太宗恭定大王第三子也。
母元敬王後閔氏,以太祖六年丁醜四月壬辰,生於漢陽俊秀坊潛邸,實大明太祖高皇帝洪武三十年也。
英明剛果,沈毅重厚,寬裕仁慈,恭儉孝友,出於天性。
太宗八年戊子二月,封忠寧君,娶右副代言沈溫之女,封敬淑翁主。
十三年壬辰五月,進封忠寧大君。
十八年戊戌六月壬午,太宗在開京,文武百官以世子禔失德,合辭請廢,太宗欲立禔長子爲嗣,群臣鹹曰:「殿下敎養世子,無所不至,尙且如此,今立幼孫,寧能保異日乎?況廢父立子,於義何如?請擇賢以立之。
」太宗曰:「卿等宜擇賢以聞。
」群臣鹹曰:「知子知臣,莫如君父,簡在聖心。
」太宗曰:「忠寧大君天性聰敏,好學不倦,雖盛寒極暑,終夜讀書,且識治體,每於大事獻議,皆出於意料之外,又其子有將大有爲之資。
予欲以忠寧定爲世子。
」群臣鹹曰:「臣等所謂擇賢,亦指忠寧大君也。
」議旣定,卽立爲王世子,趣百官入賀,遣長川君李從茂,告于宗廟。
下敎宥中外曰: 建儲以賢,乃古今之大義;有罪當廢,惟國家之恒規。
事非一槪,期於當理而已。
予嘗建嫡長禔爲世子,迨年旣冠,不好學問,沈于聲色。
予以其少也,庶幾長成改過自新,年踰二十,顧乃私通群小,恣行非義,往歲之春事覺,伏誅者數人。
禔乃悉書其過,告于宗廟,上書於予,似自悔責,未幾又入姦臣漢老之陰謀,復踵前轍。
予以父子之恩,止黜漢老,禔乃罔有悛心,反懷怨怒,憤然上書,辭甚悖慢,全無臣子之義。
政府、勳臣、六曹、臺諫、文武百官合辭署狀以爲:『世子之行,不可以承祧主鬯,以任付托之重。
伏望仰思太祖草創之艱難,又念宗社萬世之大計,俯循大小臣僚之所望,斷以公義,許廢世子,放之于外,擇宗室之賢者,卽建儲貳,以定人心。
』且謂:『忠寧大君英明恭儉,孝友溫仁,好學不倦,允符儲副之望。
』予不獲已,放禔于外,建忠寧大君爲王世子。
嗚呼!古人有言曰:『禍福無不自己求者。
』予豈有一毫愛憎之私心哉? 甲申,賜世子官敎,封夫人敬淑翁主爲敬嬪。
丙申,太宗禦正殿,冊世子曰: 建儲貳、係人心,實爲大典;擇元良、端國本,惟在至公。
爰正名位之隆,式擧封崇之禮。
咨爾忠寧大君裪,寬弘莊重,孝悌謙恭,愛敬事親,居常翼翼,聰明好學,惟日孜孜,付托是宜,臣民屬望,是用冊爾爲王世子。
嗚呼!天祚明德,神享克誠。
主鬯承祧,尙念負荷之艱大;臨深履薄,永膺祿福之綏將。
冊敬嬪曰: 順公義而建元良,儲副卽定;重配匹以承宗社,位號宜崇。
爰擧徽稱,用遵彜典。
咨爾沈氏,貞嘉稟性,端正飭躬。
常存敬長之心,夙著勤儉之德。
克敦婦道,允孚家人。
穀旦于差,縟禮斯備。
今遣臣某,冊爲敬嬪。
肅雍內助,誠恒切於鷄鳴;黽勉相承,祥益膺於麟趾。
又下敎宥中外曰: 建儲端本,所以承宗廟、係人心,爲萬世計也。
昔者周文王舍伯邑考而立武王,惟其賢也。
詢諸臣僚,乃立子裪爲王世子,已嘗布告中外。
若稽典禮,當行冊命,肆於永樂十六年六月十七日,授以冊寶,屬玆盛擧,宜布寬條。
嗚呼,旣建元良,以慰神人之望;載滌瑕垢,旁施廣蕩之恩。
上上箋謝曰: 負扆當陽,誕布冊命,建儲端本,謬及臣身,良切悚兢,冞增感激。
伏念臣裪,識見淺陋,性稟愚蒙。
視膳東廂,罔知順承之道;傳經外傅,未究蘊奧之精。
何期睿恩邃霑陋質?玆蓋主上殿下齊莊中正,濬哲文明,謂主器必有攸歸,而人心所當預定,遂命庸品,獲荷崇儀。
臣謹當思付托之匪輕,無斁亦保;奉訓戒之至切,永矢不諼。
七月壬子,太宗命上,如漢京謁宗廟。
太宗密有內禪之志,六代言泣曰:「非臣僚之所望也。
」太宗曰:「勿露此意。
」丁醜,太宗自開京還漢京。
八月乙酉,太宗禦慶會樓下,召知申事李明德等曰:「予在位今已十九年矣。
夙夜祗懼,不
母元敬王後閔氏,以太祖六年丁醜四月壬辰,生於漢陽俊秀坊潛邸,實大明太祖高皇帝洪武三十年也。
英明剛果,沈毅重厚,寬裕仁慈,恭儉孝友,出於天性。
太宗八年戊子二月,封忠寧君,娶右副代言沈溫之女,封敬淑翁主。
十三年壬辰五月,進封忠寧大君。
十八年戊戌六月壬午,太宗在開京,文武百官以世子禔失德,合辭請廢,太宗欲立禔長子爲嗣,群臣鹹曰:「殿下敎養世子,無所不至,尙且如此,今立幼孫,寧能保異日乎?況廢父立子,於義何如?請擇賢以立之。
」太宗曰:「卿等宜擇賢以聞。
」群臣鹹曰:「知子知臣,莫如君父,簡在聖心。
」太宗曰:「忠寧大君天性聰敏,好學不倦,雖盛寒極暑,終夜讀書,且識治體,每於大事獻議,皆出於意料之外,又其子有將大有爲之資。
予欲以忠寧定爲世子。
」群臣鹹曰:「臣等所謂擇賢,亦指忠寧大君也。
」議旣定,卽立爲王世子,趣百官入賀,遣長川君李從茂,告于宗廟。
下敎宥中外曰: 建儲以賢,乃古今之大義;有罪當廢,惟國家之恒規。
事非一槪,期於當理而已。
予嘗建嫡長禔爲世子,迨年旣冠,不好學問,沈于聲色。
予以其少也,庶幾長成改過自新,年踰二十,顧乃私通群小,恣行非義,往歲之春事覺,伏誅者數人。
禔乃悉書其過,告于宗廟,上書於予,似自悔責,未幾又入姦臣漢老之陰謀,復踵前轍。
予以父子之恩,止黜漢老,禔乃罔有悛心,反懷怨怒,憤然上書,辭甚悖慢,全無臣子之義。
政府、勳臣、六曹、臺諫、文武百官合辭署狀以爲:『世子之行,不可以承祧主鬯,以任付托之重。
伏望仰思太祖草創之艱難,又念宗社萬世之大計,俯循大小臣僚之所望,斷以公義,許廢世子,放之于外,擇宗室之賢者,卽建儲貳,以定人心。
』且謂:『忠寧大君英明恭儉,孝友溫仁,好學不倦,允符儲副之望。
』予不獲已,放禔于外,建忠寧大君爲王世子。
嗚呼!古人有言曰:『禍福無不自己求者。
』予豈有一毫愛憎之私心哉? 甲申,賜世子官敎,封夫人敬淑翁主爲敬嬪。
丙申,太宗禦正殿,冊世子曰: 建儲貳、係人心,實爲大典;擇元良、端國本,惟在至公。
爰正名位之隆,式擧封崇之禮。
咨爾忠寧大君裪,寬弘莊重,孝悌謙恭,愛敬事親,居常翼翼,聰明好學,惟日孜孜,付托是宜,臣民屬望,是用冊爾爲王世子。
嗚呼!天祚明德,神享克誠。
主鬯承祧,尙念負荷之艱大;臨深履薄,永膺祿福之綏將。
冊敬嬪曰: 順公義而建元良,儲副卽定;重配匹以承宗社,位號宜崇。
爰擧徽稱,用遵彜典。
咨爾沈氏,貞嘉稟性,端正飭躬。
常存敬長之心,夙著勤儉之德。
克敦婦道,允孚家人。
穀旦于差,縟禮斯備。
今遣臣某,冊爲敬嬪。
肅雍內助,誠恒切於鷄鳴;黽勉相承,祥益膺於麟趾。
又下敎宥中外曰: 建儲端本,所以承宗廟、係人心,爲萬世計也。
昔者周文王舍伯邑考而立武王,惟其賢也。
詢諸臣僚,乃立子裪爲王世子,已嘗布告中外。
若稽典禮,當行冊命,肆於永樂十六年六月十七日,授以冊寶,屬玆盛擧,宜布寬條。
嗚呼,旣建元良,以慰神人之望;載滌瑕垢,旁施廣蕩之恩。
上上箋謝曰: 負扆當陽,誕布冊命,建儲端本,謬及臣身,良切悚兢,冞增感激。
伏念臣裪,識見淺陋,性稟愚蒙。
視膳東廂,罔知順承之道;傳經外傅,未究蘊奧之精。
何期睿恩邃霑陋質?玆蓋主上殿下齊莊中正,濬哲文明,謂主器必有攸歸,而人心所當預定,遂命庸品,獲荷崇儀。
臣謹當思付托之匪輕,無斁亦保;奉訓戒之至切,永矢不諼。
七月壬子,太宗命上,如漢京謁宗廟。
太宗密有內禪之志,六代言泣曰:「非臣僚之所望也。
」太宗曰:「勿露此意。
」丁醜,太宗自開京還漢京。
八月乙酉,太宗禦慶會樓下,召知申事李明德等曰:「予在位今已十九年矣。
夙夜祗懼,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