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婦主義①
關燈
小
中
大
,親生的女兒着想,倒是還在其次的事。
我是不研究教育的,但這種危害,今年卻因為或一機會,深切地感到了,所以就趁《婦女周刊》⒂征文的機會,将我的所感說出。
一九二五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①本篇最初發表于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二十日《京報》附刊《婦女周刊》周年紀念特号。
②範源廉(1874—1934)字靜生,湖南湘陰人。
清末曾在日本創設速成法政、師範諸科,民國以後曾任北洋政府内務總長、教育總長、北京師範大學校長等職。
一九二五年春,因師大經費不足辭校長職,該校學生會曾發動挽留運動。
作者這裡說他為“現在許多青年所欽仰”,大概即指此事。
③軍國民主義也叫軍國主義。
它主張擴充軍備,使國内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教育都為對外擴張的軍事目的服務;從“明治維新”時開始,日本的資産階級和封建勢力便合力推行軍國主義的教育。
尊王攘夷主義,在我國春秋時代稱擁護周王室、排斥異族為尊王攘夷。
它傳入日本後成為一種封建性的改良主義思想:尊王,即擁護以天皇為首的中央集權政府而削弱幕府權力;攘夷,即抵抗外來侵略。
但其後即轉化為對内專制,對外侵略,成為日本帝國主義的特點之一。
下文的賢母良妻主義,是當時在日本和别的國家流行的一種資産階級女子教育思想。
④“奉母命權作道場”清代梁章钜《楹聯叢話》卷一:“陸稼書先生從祀文廟,初議時,或以先生家中曾延僧諷誦為疑。
其後人出先生手書廳事一聯雲:‘讀儒書不奉佛教,遵母命權作道場’。
議乃定。
”作者引用這句話是指當時一般兼信佛教的道學家。
⑤“神道設教”封建統治階級利用迷信以欺騙人民的一種方法。
見《周易·觀卦》:“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
”章士钊在任段祺瑞執政府教育總長時,曾認為這種做法也有理由,他在《甲寅》周刊第一卷第十七号(一九二五年十一月七日)《再疏解車軍義》一文中說:“故神道設教,聖人不得已而為之。
” ⑥《文昌帝君功過格》據迷信傳說,晉時四川梓潼人張亞死後成神,掌管人間功名祿籍,稱為“文昌帝君”。
《功過格》是一種宣傳封建道德、帶有濃厚迷信性質的所謂勸善書。
它将人們的言行列為十類,分别善惡,各定若幹功過,要人們逐日根據自己的言行記錄功過,用這種方法勸人為善以積所謂“陰德”。
《功過格》的“敬慎”類“言語過格”中有這樣一條:“談人閨阃五十過。
” ⑦“若殺其父兄”語見《孟子·梁惠王》。
⑧“儒行”儒家理想中的道德行為。
《禮記》有《儒行》篇,詳細記載孔丘回答魯哀公所問關于儒者道德行為的言論。
⑨邑犬即鄉裡中的狗。
《楚辭·九章·抽思》:“邑犬之群吠兮,吠所怪也。
”這裡說的“跟着一大而群吠的邑犬”,指不辨是非的盲從的人們。
⑩這裡的“寡婦”或“拟寡婦”的校長及舍監,是指當時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校長楊蔭榆和舍監秦竹平一類人。
舍監,是當時學校裡管理寄宿學生生活的職員。
⑾SophieKowalewsky索菲娅·科瓦列夫斯卡雅(1850—獲得巴黎科學院的保爾丹獎金。
她還寫有劇本《為幸福而鬥争》、小說《女虛無主義者》等。
⑿EllenKey愛倫·凱(1849—1926),瑞典思想家、女權運動者。
著有《兒童之世紀》、《愛情與倫理》等。
⒀章士钊呈文指章士钊的《停辦北京女子師範大學呈文》。
作者所引的文句,都是呈文中污辱女學生的詞語。
亵黩,即輕薄玩弄的意思。
見《漢書·枚乘傳》:“亵黩貴幸。
” ⒁“未字先寡”即在未許婚時心情就已同寡婦一樣。
舊時女子許婚叫“字”。
⒂《婦女周刊》當時北京《京報》的附刊之一。
北京女子師範大學薔薇社編輯。
一九二四年十二月十日創刊,至一九二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共出五十期,同年十二月二十日周年紀念特号發行後停刊。
我是不研究教育的,但這種危害,今年卻因為或一機會,深切地感到了,所以就趁《婦女周刊》⒂征文的機會,将我的所感說出。
一九二五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①本篇最初發表于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二十日《京報》附刊《婦女周刊》周年紀念特号。
②範源廉(1874—1934)字靜生,湖南湘陰人。
清末曾在日本創設速成法政、師範諸科,民國以後曾任北洋政府内務總長、教育總長、北京師範大學校長等職。
一九二五年春,因師大經費不足辭校長職,該校學生會曾發動挽留運動。
作者這裡說他為“現在許多青年所欽仰”,大概即指此事。
③軍國民主義也叫軍國主義。
它主張擴充軍備,使國内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教育都為對外擴張的軍事目的服務;從“明治維新”時開始,日本的資産階級和封建勢力便合力推行軍國主義的教育。
尊王攘夷主義,在我國春秋時代稱擁護周王室、排斥異族為尊王攘夷。
它傳入日本後成為一種封建性的改良主義思想:尊王,即擁護以天皇為首的中央集權政府而削弱幕府權力;攘夷,即抵抗外來侵略。
但其後即轉化為對内專制,對外侵略,成為日本帝國主義的特點之一。
下文的賢母良妻主義,是當時在日本和别的國家流行的一種資産階級女子教育思想。
④“奉母命權作道場”清代梁章钜《楹聯叢話》卷一:“陸稼書先生從祀文廟,初議時,或以先生家中曾延僧諷誦為疑。
其後人出先生手書廳事一聯雲:‘讀儒書不奉佛教,遵母命權作道場’。
議乃定。
”作者引用這句話是指當時一般兼信佛教的道學家。
⑤“神道設教”封建統治階級利用迷信以欺騙人民的一種方法。
見《周易·觀卦》:“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
”章士钊在任段祺瑞執政府教育總長時,曾認為這種做法也有理由,他在《甲寅》周刊第一卷第十七号(一九二五年十一月七日)《再疏解車軍義》一文中說:“故神道設教,聖人不得已而為之。
” ⑥《文昌帝君功過格》據迷信傳說,晉時四川梓潼人張亞死後成神,掌管人間功名祿籍,稱為“文昌帝君”。
《功過格》是一種宣傳封建道德、帶有濃厚迷信性質的所謂勸善書。
它将人們的言行列為十類,分别善惡,各定若幹功過,要人們逐日根據自己的言行記錄功過,用這種方法勸人為善以積所謂“陰德”。
《功過格》的“敬慎”類“言語過格”中有這樣一條:“談人閨阃五十過。
” ⑦“若殺其父兄”語見《孟子·梁惠王》。
⑧“儒行”儒家理想中的道德行為。
《禮記》有《儒行》篇,詳細記載孔丘回答魯哀公所問關于儒者道德行為的言論。
⑨邑犬即鄉裡中的狗。
《楚辭·九章·抽思》:“邑犬之群吠兮,吠所怪也。
”這裡說的“跟着一大而群吠的邑犬”,指不辨是非的盲從的人們。
⑩這裡的“寡婦”或“拟寡婦”的校長及舍監,是指當時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校長楊蔭榆和舍監秦竹平一類人。
舍監,是當時學校裡管理寄宿學生生活的職員。
⑾SophieKowalewsky索菲娅·科瓦列夫斯卡雅(1850—獲得巴黎科學院的保爾丹獎金。
她還寫有劇本《為幸福而鬥争》、小說《女虛無主義者》等。
⑿EllenKey愛倫·凱(1849—1926),瑞典思想家、女權運動者。
著有《兒童之世紀》、《愛情與倫理》等。
⒀章士钊呈文指章士钊的《停辦北京女子師範大學呈文》。
作者所引的文句,都是呈文中污辱女學生的詞語。
亵黩,即輕薄玩弄的意思。
見《漢書·枚乘傳》:“亵黩貴幸。
” ⒁“未字先寡”即在未許婚時心情就已同寡婦一樣。
舊時女子許婚叫“字”。
⒂《婦女周刊》當時北京《京報》的附刊之一。
北京女子師範大學薔薇社編輯。
一九二四年十二月十日創刊,至一九二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共出五十期,同年十二月二十日周年紀念特号發行後停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