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民間之所謂小說及其後來

關燈
瓦子”或“瓦舍”,是宋代伎藝演出場所集中的地方。

     ⑦高宗指宋高宗趙構,南宋第一個皇帝。

    臨安,今浙江杭州,南宋首都。

     ⑧孝光兩朝指宋孝宗趙和宋光宗趙藹兩朝。

     ⑨端平宋理宗趙昀的年号。

     ⑩《都城紀勝》題灌園(一作灌圃)耐得翁撰,一卷。

    書成于南宋端平二年(1285),内容是記述南宋都城杭州的市井風俗雜事,可見南渡以後風習的一斑。

     ⑾《夢粱錄》吳自牧撰,二十卷。

    仿《東京夢華錄》的體裁,記南宋郊廟宮殿及百工雜戲等事。

    吳自牧,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平不詳。

     ⑿《武林舊事》周密撰,十卷。

    記南宋都城杭州雜事。

    其中也保存了不少南渡後的遺聞轶事和文人的斷簡殘篇。

    周密(1232—1298),字公謹,号草窗,濟南人,寓吳興,南宋詞人。

     ⒀武平一名甄,山西太原人。

    唐中宗時曾為修文館直學士。

     ⒁關于宋代“合生”,可參看宋代洪邁《夷堅志·支乙集》的一條記載:“江浙間路歧女,有慧黠,知文墨,能于席上指物題詠,應命辄成者,謂之合生;其滑稽含翫諷者,謂之喬合生,蓋京都遺風也。

    ” ⒂《說郛》筆記叢書,明陶宗儀編,一百卷。

    是撮錄明以前的筆記小說而成。

    《古杭夢遊錄》,即《都城紀勝》的改名,收入《說郛》第三卷中。

    其中有“合生與起令随合相似”的話。

     ⒃“提破”說明故事結局。

    “捏合”,史實與虛構結合。

     ⒄《京本通俗小說》不著作者姓名,現存殘本七卷。

    一九一五年缪荃孫據元人寫本影刻,以後有各種通行本。

    缪荃孫(1844—1919),字筱珊,号藝風,又自稱江東老蟫,江蘇江陰人,藏書家、版本學家。

    《煙畫東堂小品》是他編刻的一部叢書。

     ⒅金海陵王即金朝皇帝完顔亮。

    據缪荃孫在《京本通俗小說》跋語中說,該書尚有“《金主亮荒淫》兩卷,過于穢亵,未敢傳摹”。

    一九一九年葉德輝刻有單行本,題為“《金虜海陵王荒淫》,《京本通俗小說》第二十一卷。

    ”按《醒世恒言》第二十三卷《金海陵縱欲亡身》與葉德輝刻本相同,葉本可能就是根據《醒世恒言》刻印的。

    葉德輝(1864—1927),字負彬,号郋園,湖南湘潭人,藏書家。

     ⒆錢曾(1629—1701)字遵王,号也是翁,江蘇常熟人,清代藏書家。

    《也是園書目》是他的藏書目錄,共十卷。

     ⒇《大唐三藏取經記》日本京都高山寺舊藏,後歸德富蘇峰成篑堂文庫,共三卷。

    《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也是日本高山寺舊藏,後歸大倉喜七郎,共三卷,為巾箱本(小本),所以魯迅稱作“别一小本”。

    二者實為一書,各有殘缺。

    内容是唐僧和猴行者西天取經的故事,略具後來《西遊記》的雛形。

     (21)《五代史平話》不著作者姓名,應是宋代說話人所用的講史底本之一,叙述梁、唐、晉、漢、周五代史事,各代均分上下二卷,内缺梁史和漢史的下卷。

     (22)《三國志傳》即《三國志演義》,明代羅貫中著,現流行的是清代毛宗崗的删改本,共一百二十回。

     (23)《水浒傳》明代施耐庵著,流行的有百回本、百二十回本和清代金聖歎删改的七十一回本。

     (24)韓嬰漢初燕(今北京)人,漢文帝時的博士。

    他所傳《詩經》世稱“韓詩”。

    著有《詩内傳》和《詩外傳》,今僅存《外傳》十卷。

    内容雜記古事古語,每段末引《詩》為證,并不解釋《詩》義,通稱《韓詩外傳》。

     (25)劉向(前77—前6)字子政,沛(今江蘇沛縣)人,西漢學者。

    他所著《列女傳》,七卷,又《續傳》一卷,每傳末大都引《詩經》數句作結。

     (26)關于宋代民間話本,在作者作此文時,尚未發現日本内閣文庫所藏清平山堂所刻話本。

    此書現存殘本三冊,共十五種。

    清平山堂為明嘉靖年間洪楩的書室名。

    馬廉(研究中國古代小說的學者)推定其刊刻年代在嘉靖二十至三十年(1541—1551)之間。

    一九二九年馬氏将此書影印行世。

    以後他又發見同書中的《雨窗》、《欹枕》兩集殘本,計十三種,一九三四年影印。

    其中《簡貼和尚》、《西湖三塔記》、《洛陽三怪記》等均系宋代人作品。

     (27)《大宋宣和遺事》不著作者姓名。

    清代吳縣黃丕烈最初翻刻入《士禮居叢書》中,分二卷,有缺文。

    一九一三年涵芬樓收得“金陵王氏洛川校正重刊本”,分元、亨、利、貞四集,較黃本為佳,無缺文。

     (28)《喻世明言》即《古今小說》,四十卷,收話本四十篇。

    此書在國内久已失傳,一九四七年上海涵芬樓據日本内閣文庫藏明代天許齋刊本排印出版。

    原序稱編者為茂苑野史,按即明人馮夢龍早年的筆名。

    馮夢龍(1574—1646),字猶龍,長洲(今江蘇吳縣)人,明代文學家。

    他編刻的話本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