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靈歌①
關燈
小
中
大
(1931年)
昔聞湘水碧如染,今聞湘水胭脂痕。
湘靈妝成照湘水,皎如皓月窺彤雲。
高丘寂寞竦中夜②,芳荃零落無餘春。
鼓完瑤瑟人不聞③,太平成象盈秋門④。
三月
這首是寫給片山松元的。《魯迅日記》1931年3月5日,詩中“如”作“于”,“皎”作“皓”,“皓”作“素”。
①湘靈:《後漢書·馬融傳》注:“湘靈,舜妃。”
②高丘:楚國山名。屈原《離騷》:“忽反顧以流涕兮,哀高丘之無女。”
③唐朝錢起《湘靈鼓瑟》:“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④太平成象:《通鑒·唐紀六十》,大和六年,唐文宗問宰相牛僧儒:“天下何時當太平?”牛答:“太平無象。今四夷不至交侵,百姓不至流散,雖非至理,亦謂小康。”秋門:李賀《自昌谷到洛後門》:“蒼岑竦秋門。”曾益注:“洛陽有宜秋門、千秋門。”洛陽是東都,這裡借秋門指南京。
昔聞湘水碧如染,今聞湘水胭脂痕。
湘靈妝成照湘水,皎如皓月窺彤雲。
高丘寂寞竦中夜②,芳荃零落無餘春。
鼓完瑤瑟人不聞③,太平成象盈秋門④。
三月
這首是寫給片山松元的。《魯迅日記》1931年3月5日,詩中“如”作“于”,“皎”作“皓”,“皓”作“素”。
①湘靈:《後漢書·馬融傳》注:“湘靈,舜妃。”
②高丘:楚國山名。屈原《離騷》:“忽反顧以流涕兮,哀高丘之無女。”
③唐朝錢起《湘靈鼓瑟》:“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④太平成象:《通鑒·唐紀六十》,大和六年,唐文宗問宰相牛僧儒:“天下何時當太平?”牛答:“太平無象。今四夷不至交侵,百姓不至流散,雖非至理,亦謂小康。”秋門:李賀《自昌谷到洛後門》:“蒼岑竦秋門。”曾益注:“洛陽有宜秋門、千秋門。”洛陽是東都,這裡借秋門指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