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範君三章

關燈
(1912年)

    風雨飄搖日①,餘懷範愛農。

    華颠萎寥落,白眼看雞蟲。②

    世味秋荼苦③,人間直道窮。

    奈何三月别,竟爾失畸躬。

    海草國門碧④,多年老異鄉。

    狐狸方去穴,桃偶已登場。

    故裡寒雲惡,炎天凜夜長。

    獨沉清冷水,能否滌愁腸?

    把酒論當世,先生小酒人。

    大圜猶茗[艹丁]⑤,微醉自沈淪。

    此别成終古,從茲絕緒言⑥。

    故人雲散盡,我亦等輕塵!

    我于愛農之死,為之不怡累日,至今未能釋然。昨忽成詩三章,随手寫之,而忽将雞蟲做入,真是奇絕妙絕,辟曆一聲,群小之大狼狽。今錄上,希大鑒定家鑒定,如不惡,乃可登諸《民興》也。天下雖未必仰望已久,然我亦能已于言乎?二十三日,樹又言。

    原詩最初發表于1912年8月21日紹興《民興日報》,暑名黃棘。1934年魯迅把第三首編入《集外集》時題作《哭範愛農》,“當世”作“天下”,“自”作“合”,“此别成終古,從茲絕緒言”作“幽谷無窮夜,新宮自在春”。許壽裳《懷舊》:“先兄讀了,很贊美它;我尤其愛‘狐狸方去穴’的兩句,因為他在那時已經看出袁世凱要玩把戲了。”

    ①《詩·鸱[号鳥]》:“風雨所飄搖。”

    ②白眼:《晉書·阮籍》:“(阮籍)見禮俗之士,以白眼對之。”雞蟲:杜甫《縛雞行》:“雞蟲得失無了時,注目寒江倚山閣。”雞蟲暗指排擠範愛蟲的自由黨主持人何幾仲,故“奇絕妙絕”。

    ③荼苦:《詩·谷風》:“誰謂荼苦,其甘如荠。”

    ④李白《早春于江夏送蔡十還家雲夢序》:“海草三綠,不歸國門。”

    ⑤大圜:《呂氏春秋·序意》:“爰有大圜在上。”

    ⑥緒言:《莊子·漁父》:“曩者,先生有緒言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