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論雷峰塔的倒掉①
關燈
小
中
大
毀壞的原因,則非如革除者的志在掃除,也非如寇盜的志在掠奪或單是破壞,僅因目前極小的自利,也肯對于完整的大物暗暗的加一個創傷。
人數既多,創傷自然極大,而倒敗之後,卻難于知道加害的究竟是誰。
正如雷峰塔倒掉以後,我們單知道由于鄉下人的迷信。
共有的塔失去了,鄉下人的所得,卻不過一塊磚,這磚,将來又将為别一自利者所藏,終究至于滅盡。
倘在民康物阜時候,因為十景病的發作,新的雷峰塔也會再造的罷。
但将來的運命,不也就可以推想而知麼?如果鄉下人還是這樣的鄉下人,老例還是這樣的老例。
這一種奴才式的破壞,結果也隻能留下一片瓦礫,與建設無關。
豈但鄉下人之于雷峰塔,日日偷挖中華民國的柱石的奴才們,現在正不知有多少! 瓦礫場上還不足悲,在瓦礫場上修補老例是可悲的。
我們要革新的破壞者,因為他内心有理想的光。
我們應該知道他和寇盜奴才的分别;應該留心自己堕入後兩種。
這區别并不煩難,隻要觀人,省己,凡言動中,思想中,含有借此據為己有的朕兆者是寇盜,含有借此占些目前的小便宜的朕兆者是奴才,無論在前面打着的是怎樣鮮明好看的旗子。
(一九二五年二月六日。
) ①本片最初發表于一九二五年二月二十三日《語絲》周刊第十五期。
②崇軒的通信,指刊登于一九二五年二月二日《京報副刊》第四十九号上的胡崇軒給編者孫伏園的信《雷峰塔倒掉的原因》。
信中有如下一段話:“那雷峰塔不知在何時已倒掉了一半,隻剩着下半截,很破爛的,可是我們那裡的鄉下人差不多都有這樣的迷信,說是能夠把雷峰塔的磚拿一塊放在家裡必定平安,如意,無論什麼兇事都能夠化吉,所以一到雷峰塔去關瞻的鄉下人,都要偷偷的把塔磚挖一塊帶家去,——我的表兄曾這樣做過的,——你想,一人一塊,久而久之,那雷峰塔裡的磚都給人家挖空了,塔豈有不倒掉的道理?現在雷峰塔是已經倒掉了,唉,西湖十景這可缺了啊!”胡崇軒,即胡也頻,當時是《京報》附刊《民衆文藝》周刊的編者之一。
③亡國病菌:當時的一種奇怪論調。
一九二四年四月《心理》雜志第三卷第二号載有張耀翔的《新詩人的情緒》一文,把當時出版的一些新詩集裡的驚歎号(!)加以統計,說這種符号“縮小看像許多細菌,放大看像幾排彈丸”,認為這是消極、悲觀、厭世等情緒的表示,因而說多用驚歎号的白話詩都是“亡國之音”。
④十番:又稱“十番鼓”,“十番鑼鼓”,由若幹曲牌與鑼鼓段連綴而成的一種套曲。
流行于福建、江蘇、浙江等地。
據清代李鬥《揚洲畫舫》錄卷十一記:十番鼓是用笛,管,箫,弦,提琴,雲鑼,湯鑼,目魚,檀闆,大鼓等十種樂器更番合奏。
⑤“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語見《中庸》:“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
曰:修身也,尊賢也,親親也,敬大臣也,體群臣也,子庶民也,來百工也,柔遠人也,懷諸侯也。
”意思是治理天下國家有九項應做的事。
這裡隻取“經”“景”兩字同音。
⑥孔丘(前551-前479)春秋時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論語·述而》有“子不語怪力亂神”的記述。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語見《論語·八佾》。
他曾修訂過《春秋》,後來的經學家認為他用一字褒貶表示微言大義,稱為“春秋筆法”。
他對弟子子路賭咒的事,見《論語·雍也》:“子見南子,子路不說(悅)。
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按南子是衛靈公的夫人。
⑦《衡論》:發表在一九二五年一月十八日《晨報副刊》第十二号上的一篇文章,作者署名TY。
他反對寫批評文章,其中有這樣一段話:“這種人(按指寫批評文章的人),真不知其心何居。
說是想賺錢吧,有時還要賠子兒去出版。
說是想引誘女人吧,他那朱元璋的臉子也沒有印在文章上。
說是想邀名吧,别人看見他那尖刻的文章就夠了,誰還敢相信他?”這裡是魯迅對該文的順筆諷刺。
⑧猃狁:我國古代北方民族之一,周代稱猃狁,秦漢時稱匈奴。
周成王,宣王時都曾和他們有過戰争。
⑨五胡:曆史上對匈奴、羯、鮮卑、氐、羌五個少數民族的合稱。
⑩張獻忠(1606-1646)延安柳樹澗(今陝西定邊東)人,明末農民起義領袖。
崇祯三年(1630)起義,轉戰陝、豫各地;崇祯十七年(1644)入川,在成都建立大西國;清順治三年(1646)出川,行至川北鹽亭界,猝遇清兵,于鳳凰坡重箭墜馬而死。
舊史書(包括野史和雜記)中多有關于他殺人的誇大記載。
人數既多,創傷自然極大,而倒敗之後,卻難于知道加害的究竟是誰。
正如雷峰塔倒掉以後,我們單知道由于鄉下人的迷信。
共有的塔失去了,鄉下人的所得,卻不過一塊磚,這磚,将來又将為别一自利者所藏,終究至于滅盡。
倘在民康物阜時候,因為十景病的發作,新的雷峰塔也會再造的罷。
但将來的運命,不也就可以推想而知麼?如果鄉下人還是這樣的鄉下人,老例還是這樣的老例。
這一種奴才式的破壞,結果也隻能留下一片瓦礫,與建設無關。
豈但鄉下人之于雷峰塔,日日偷挖中華民國的柱石的奴才們,現在正不知有多少! 瓦礫場上還不足悲,在瓦礫場上修補老例是可悲的。
我們要革新的破壞者,因為他内心有理想的光。
我們應該知道他和寇盜奴才的分别;應該留心自己堕入後兩種。
這區别并不煩難,隻要觀人,省己,凡言動中,思想中,含有借此據為己有的朕兆者是寇盜,含有借此占些目前的小便宜的朕兆者是奴才,無論在前面打着的是怎樣鮮明好看的旗子。
(一九二五年二月六日。
) ①本片最初發表于一九二五年二月二十三日《語絲》周刊第十五期。
②崇軒的通信,指刊登于一九二五年二月二日《京報副刊》第四十九号上的胡崇軒給編者孫伏園的信《雷峰塔倒掉的原因》。
信中有如下一段話:“那雷峰塔不知在何時已倒掉了一半,隻剩着下半截,很破爛的,可是我們那裡的鄉下人差不多都有這樣的迷信,說是能夠把雷峰塔的磚拿一塊放在家裡必定平安,如意,無論什麼兇事都能夠化吉,所以一到雷峰塔去關瞻的鄉下人,都要偷偷的把塔磚挖一塊帶家去,——我的表兄曾這樣做過的,——你想,一人一塊,久而久之,那雷峰塔裡的磚都給人家挖空了,塔豈有不倒掉的道理?現在雷峰塔是已經倒掉了,唉,西湖十景這可缺了啊!”胡崇軒,即胡也頻,當時是《京報》附刊《民衆文藝》周刊的編者之一。
③亡國病菌:當時的一種奇怪論調。
一九二四年四月《心理》雜志第三卷第二号載有張耀翔的《新詩人的情緒》一文,把當時出版的一些新詩集裡的驚歎号(!)加以統計,說這種符号“縮小看像許多細菌,放大看像幾排彈丸”,認為這是消極、悲觀、厭世等情緒的表示,因而說多用驚歎号的白話詩都是“亡國之音”。
④十番:又稱“十番鼓”,“十番鑼鼓”,由若幹曲牌與鑼鼓段連綴而成的一種套曲。
流行于福建、江蘇、浙江等地。
據清代李鬥《揚洲畫舫》錄卷十一記:十番鼓是用笛,管,箫,弦,提琴,雲鑼,湯鑼,目魚,檀闆,大鼓等十種樂器更番合奏。
⑤“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語見《中庸》:“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
曰:修身也,尊賢也,親親也,敬大臣也,體群臣也,子庶民也,來百工也,柔遠人也,懷諸侯也。
”意思是治理天下國家有九項應做的事。
這裡隻取“經”“景”兩字同音。
⑥孔丘(前551-前479)春秋時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論語·述而》有“子不語怪力亂神”的記述。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語見《論語·八佾》。
他曾修訂過《春秋》,後來的經學家認為他用一字褒貶表示微言大義,稱為“春秋筆法”。
他對弟子子路賭咒的事,見《論語·雍也》:“子見南子,子路不說(悅)。
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按南子是衛靈公的夫人。
⑦《衡論》:發表在一九二五年一月十八日《晨報副刊》第十二号上的一篇文章,作者署名TY。
他反對寫批評文章,其中有這樣一段話:“這種人(按指寫批評文章的人),真不知其心何居。
說是想賺錢吧,有時還要賠子兒去出版。
說是想引誘女人吧,他那朱元璋的臉子也沒有印在文章上。
說是想邀名吧,别人看見他那尖刻的文章就夠了,誰還敢相信他?”這裡是魯迅對該文的順筆諷刺。
⑧猃狁:我國古代北方民族之一,周代稱猃狁,秦漢時稱匈奴。
周成王,宣王時都曾和他們有過戰争。
⑨五胡:曆史上對匈奴、羯、鮮卑、氐、羌五個少數民族的合稱。
⑩張獻忠(1606-1646)延安柳樹澗(今陝西定邊東)人,明末農民起義領袖。
崇祯三年(1630)起義,轉戰陝、豫各地;崇祯十七年(1644)入川,在成都建立大西國;清順治三年(1646)出川,行至川北鹽亭界,猝遇清兵,于鳳凰坡重箭墜馬而死。
舊史書(包括野史和雜記)中多有關于他殺人的誇大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