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年譜
關燈
小
中
大
女子師範大學,先生與多數教職員有校務維持會之組織,被章士钊違法免職。
十一月,雜感第一集《熱風》印成。
十二月譯成日本廚川白村著《出了象牙之塔》。
是年仍為《語絲》撰文,并編輯《國民新報》副刊及《莽原》雜志。
是年秋起,兼任北京大學,北京女子師範大學,中國大學講師,黎明中學教員。
十五年(一九二六年)四十六歲 一月女子師範大學恢複,新校長易培基就職,先生始卸卻職責。
同月教育部佥事恢複,到部任事。
三月,&ldquo三一八&rdquo慘案後,避難入山本醫院,德國醫院,法國醫院等,至五月始回寓。
七月起,逐日往中央公園,與齊宗頤同譯《小約翰》。
八月底,離北京向廈門,任廈門大學文科教授。
九月《彷徨》印成。
十二月因不滿于學校,辭職。
十六年(一九二七年)四十七歲 一月至廣州,任中山大學文學系主任兼教務主任。
二月往香港演說,題為:《無聲的中國》,次日演題:《老調子已經唱完!》三月黃花節,往嶺南大學講演。
同日移居白雲樓。
四月至黃埔政治學校講演。
同月十五日,赴中山大學各主任緊急會議,營救被捕學生,無效,辭職。
七月演講于知用中學,及市教育局主持之&ldquo學術講演會&rdquo,題目為《讀書雜談》,《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系》。
八月開始編纂《唐宋傳奇集》。
十月抵上海。
八日,移寓景雲裡二十三号,與番禺許廣平女士同居。
同月《野草》印成。
滬上學界,聞先生至,紛紛請往講演,如勞動大學,立達學園,複旦大學,暨南大學,大夏大學,中華大學,光華大學等。
十二月應大學院院長蔡元培之聘,任特約著作員。
同月《唐宋傳奇集》上冊出版。
十七年(一九二八年)四十八歲 二月《小約翰》印成。
同月為《北新月刊》譯《近代美術潮論》,及《語絲》編輯。
《唐宋傳奇集》下冊印成。
五月往江灣實驗中學講演,題曰:《老而不死論》。
六月《思想·山水·人物》譯本出。
《奔流》創刊号出版。
十一月短評《而已集》印成。
十八年(一九二九年)四十九歲 一月與王方仁,崔真吾,柔石等合資印刷文藝書籍及木刻《藝苑朝花》,簡稱朝花社。
五月《壁下譯叢》印成。
同月十三,北上省親。
并應燕京大學,北京大學,第二師範學院,第一師範學院等校講演。
六月五日回抵滬上。
同月盧那卡爾斯基作《藝術論》譯成出版。
九月二十七日晨,生一男。
十月一日名孩子曰海嬰。
同月為柔石校訂中篇小說《二月》。
同月盧那卡爾斯基作《文藝與批評》譯本印成。
十二月往暨南大學講演。
十九年(一九三零年)五十歲 一月朝花社告終。
同月與友人合編《萌芽》月刊出版。
開始譯《毀滅》。
二月&ldquo自由大同盟&rdquo開成立會。
三月二日參加&ldquo左翼作家連盟成立會&rdquo。
此時浙江省黨部呈請通輯&ldquo反動文人魯迅&rdquo。
&ldquo自由大同盟&rdquo被嚴壓,先生離寓避難。
同時牙齒腫痛,全行撥去,易以義齒。
四月回寓。
與神州光社訂約編譯《現代文藝叢書》。
五月十二日遷入北四川路樓寓。
八月往&ldquo夏期文藝講習會&rdquo講演。
同月譯雅各武萊夫長篇小說《十月》訖。
九月為賀非校訂《靜靜的頓河》畢,過勞發熱。
同月十七日,在荷蘭西菜室,赴數友發起之先生五十歲紀念會。
十月四五兩日,與内山完造同開&ldquo版畫展覽會&rdquo于北四川路&ldquo購買組合&rdquo第一店樓上。
同月譯《藥用植物》訖。
十一月修正《中國小說史略》。
二十年(一九三一年)五十一歲 一月二十日柔石被逮,先生離寓避難。
二月梅斐爾德《士敏土之圖》印成。
同月二十八日回舊寓。
三月,先生主持&ldquo左聯&rdquo機關雜志《前哨》出版。
四月往同
十一月,雜感第一集《熱風》印成。
十二月譯成日本廚川白村著《出了象牙之塔》。
是年仍為《語絲》撰文,并編輯《國民新報》副刊及《莽原》雜志。
是年秋起,兼任北京大學,北京女子師範大學,中國大學講師,黎明中學教員。
十五年(一九二六年)四十六歲 一月女子師範大學恢複,新校長易培基就職,先生始卸卻職責。
同月教育部佥事恢複,到部任事。
三月,&ldquo三一八&rdquo慘案後,避難入山本醫院,德國醫院,法國醫院等,至五月始回寓。
七月起,逐日往中央公園,與齊宗頤同譯《小約翰》。
八月底,離北京向廈門,任廈門大學文科教授。
九月《彷徨》印成。
十二月因不滿于學校,辭職。
十六年(一九二七年)四十七歲 一月至廣州,任中山大學文學系主任兼教務主任。
二月往香港演說,題為:《無聲的中國》,次日演題:《老調子已經唱完!》三月黃花節,往嶺南大學講演。
同日移居白雲樓。
四月至黃埔政治學校講演。
同月十五日,赴中山大學各主任緊急會議,營救被捕學生,無效,辭職。
七月演講于知用中學,及市教育局主持之&ldquo學術講演會&rdquo,題目為《讀書雜談》,《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系》。
八月開始編纂《唐宋傳奇集》。
十月抵上海。
八日,移寓景雲裡二十三号,與番禺許廣平女士同居。
同月《野草》印成。
滬上學界,聞先生至,紛紛請往講演,如勞動大學,立達學園,複旦大學,暨南大學,大夏大學,中華大學,光華大學等。
十二月應大學院院長蔡元培之聘,任特約著作員。
同月《唐宋傳奇集》上冊出版。
十七年(一九二八年)四十八歲 二月《小約翰》印成。
同月為《北新月刊》譯《近代美術潮論》,及《語絲》編輯。
《唐宋傳奇集》下冊印成。
五月往江灣實驗中學講演,題曰:《老而不死論》。
六月《思想·山水·人物》譯本出。
《奔流》創刊号出版。
十一月短評《而已集》印成。
十八年(一九二九年)四十九歲 一月與王方仁,崔真吾,柔石等合資印刷文藝書籍及木刻《藝苑朝花》,簡稱朝花社。
五月《壁下譯叢》印成。
同月十三,北上省親。
并應燕京大學,北京大學,第二師範學院,第一師範學院等校講演。
六月五日回抵滬上。
同月盧那卡爾斯基作《藝術論》譯成出版。
九月二十七日晨,生一男。
十月一日名孩子曰海嬰。
同月為柔石校訂中篇小說《二月》。
同月盧那卡爾斯基作《文藝與批評》譯本印成。
十二月往暨南大學講演。
十九年(一九三零年)五十歲 一月朝花社告終。
同月與友人合編《萌芽》月刊出版。
開始譯《毀滅》。
二月&ldquo自由大同盟&rdquo開成立會。
三月二日參加&ldquo左翼作家連盟成立會&rdquo。
此時浙江省黨部呈請通輯&ldquo反動文人魯迅&rdquo。
&ldquo自由大同盟&rdquo被嚴壓,先生離寓避難。
同時牙齒腫痛,全行撥去,易以義齒。
四月回寓。
與神州光社訂約編譯《現代文藝叢書》。
五月十二日遷入北四川路樓寓。
八月往&ldquo夏期文藝講習會&rdquo講演。
同月譯雅各武萊夫長篇小說《十月》訖。
九月為賀非校訂《靜靜的頓河》畢,過勞發熱。
同月十七日,在荷蘭西菜室,赴數友發起之先生五十歲紀念會。
十月四五兩日,與内山完造同開&ldquo版畫展覽會&rdquo于北四川路&ldquo購買組合&rdquo第一店樓上。
同月譯《藥用植物》訖。
十一月修正《中國小說史略》。
二十年(一九三一年)五十一歲 一月二十日柔石被逮,先生離寓避難。
二月梅斐爾德《士敏土之圖》印成。
同月二十八日回舊寓。
三月,先生主持&ldquo左聯&rdquo機關雜志《前哨》出版。
四月往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