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鳥志
關燈
小
中
大
以大鳥作為自己的圖騰。
在許多人看來,一個大的氏族其實就是一個龐大的鳥群,他們與鳥有着不可分割的緊密關系。
人即鳥,鳥即人——人和鳥如果互相換形以至于換靈,不但不是一件丢人的事,反而令人豔羨。
所以說鳥屬于某個人的來世或前世,這一點都不奇怪。
海邊上的人最熟悉的一種說法就是:有的人将死之時,常常會聽到空中有大鳥飛過的扇動翅膀的聲音。
這個說法從未受到懷疑,它的意思是說,這個人的前世是一隻大鳥,他的魂魄即将離去之時,又還原成一隻鳥兒飛去了。
海邊上罵一個品行不端的人,最常用的一個說法就是:“不是一個好鳥!”可見這裡也将其界定為鳥。
果真如此,在海邊平原一帶,沒有什麼比鳥與人的關系再接近的了,以至于在生活中常常将二者互為替代。
這是在漫長的人類生存的曆史中,由無數的經驗形成的一個共識。
至于說多少人與鳥發生了聯系、有過怎樣的交往、生成了什麼故事、有益還是有害、是榮耀還是醜聞,這倒也花花黧黧,不一而足。
周圍村子裡至今還可以看到長了一雙鷹眼的人,人們背後就說他是鷹的後代,至少在他的祖輩裡有鷹的血液——這不僅不是醜聞,而且還是榮光。
因為作為久遠的先祖,其父系或母系與一隻雄鷹發生了肉體關系,那必定是因為非同一般的能力和意志。
那當然不會是一般的鷹,無論是體量或心智,都必定有與人類一較高下的本錢。
這樣的鷹首先是有幻化****形的大能,它要以人的姿态與一女子或男子接觸,而後才是卿卿我我的愛情,才能孕育出下一代。
可想而知,如果它不能幻化為人形,縱然有再大的神力,渾身上下毛疵疵的也無法與人親熱啊!親熱尚且不能,又遑論生出下一代呢?的确,一個村子裡真的不乏模樣像鳥的人:除了鷹眼,還有老鷹鼻子、鹦鹉嘴、貓頭臉、秃鹫脖子……就在前幾年,有一戶人家還生了這樣一個孩子:剛剛兩歲,額頂就長出了羽狀毛發,于是村裡人就判定他祖上一定有大鳥血統,說白了這不過是一種返祖現象。
近年類似的傳聞銳減,完全可能是因為人煙越來越密,大鳥的栖息地遭到了破壞,一隻大鳥可以落腳的地方越來越少了,所以人與它們過往的條件也就受到了限制,于是關于大鳥的各種故事也就稀少罕見了。
但這絲毫也無損于鳥類與人類關系親密這樣的事實。
這種情況也許是暫時的。
既然它們與人的關系是極為古老的一個傳統,那就遲早還會繼續下去——它們與人糾纏不清的故事說不定在某個早晨就會呼啦一下冒出來。
最近的一個例子,就是那個看魚鋪的老頭所講述的親身經曆了。
那個村子就離我的出生地不遠,就在海邊。
因為冬天魚事暫停,所以打魚的鋪子就要留下一個老人看守,喚作“鋪老”。
他們一般都是孤身老人或願意獨處的人,反正一定上了年紀。
鋪老一個人在鋪子裡吃魚喝酒,雖然滿身自在,但孤獨寂寞也在所難免。
他們仍然喜歡客人。
如果長達一個冬天都沒有誰光顧他的鋪子,那也夠他受的。
但這樣的情形絕不是沒有。
因為極惡劣的天氣,大雪封灘時茫茫雪野上連個兔子都看不見,又怎麼會有人呢?那些遠途跋涉的獵人、趕海的人,全都銷聲匿迹了。
這時候老人沒有辦法,也隻能不停地喝酒,半醒半醉地打發日子。
他們變着法兒改善生活,用盡心思做出一些奇怪的海邊菜肴,把平時悶在瓷壇裡的吃物全都搬弄出來。
就是這樣的一位老人、在這樣的日子裡,有一天突然迎來了一個和他一樣老的老人。
這個老人踏着厚厚的積雪而來,手裡攜着一條長長的魚——鋪老一看是條深水魚,而且是剛捕的,歡喜中又有些怪異:這樣的天氣裡海上沒有一條船,你怎麼就會拿來這樣的大魚呢?不管怎樣,大雪天裡能吃上這樣的深水大魚,真是一件美事!這樣的大魚已經有多半年沒有吃了!來的老人說是趕海的,這讓鋪老心生敬意:老天爺,天底下還有這樣生猛的老頭子,好樣的!他馬上将魚收拾一下炖在鍋裡,然後搬出了一壇好酒。
兩個人于是有了一場好喝,可惜對方是個熱情有餘酒量不足的人,隻喝了兩碗就醉倒了。
他躺在鋪子裡呼呼大睡,睡着睡着兩隻胳膊扇動起來,扇了一會兒鋪子裡的風就大了——鋪老嫌他扇得爐子火星四濺,剛要阻止,一擡眼愣住了:扇動不停的是兩隻老大的翅膀!再看這個家夥,分明是一隻大鳥,身子有鹿那麼大,兩隻長腿細細的有三尺長……鋪老吓得一聲不吭,手都抖了。
人見了鳥就想逮住它,這是一種自然而然的沖動。
他鎮定之後,揪起了旁邊的一塊漁網,想用它将這隻鳥罩住,這樣它就逃不脫了。
可是他剛把網扯開心裡又活動起來:它能幻化****形兒,可見不是一般的大鳥,是鳥仙呢,我怎麼敢随便捉它?再就是做人得講信譽,人家大冷天裡送我一條這麼好的大魚,我怎麼能這樣幹呢? 鋪老目不轉睛地看着它酣睡,直到它醒來。
那時它又是一個老人的形貌了,打着哈欠坐起來,連連說自己酒量太小。
為了給對方醒酒,鋪老搬出了自制的桑葉茶,兩個人又喝起來。
鋪老故意忍住了,問他一些海上事情——他料定這隻大
在許多人看來,一個大的氏族其實就是一個龐大的鳥群,他們與鳥有着不可分割的緊密關系。
人即鳥,鳥即人——人和鳥如果互相換形以至于換靈,不但不是一件丢人的事,反而令人豔羨。
所以說鳥屬于某個人的來世或前世,這一點都不奇怪。
海邊上的人最熟悉的一種說法就是:有的人将死之時,常常會聽到空中有大鳥飛過的扇動翅膀的聲音。
這個說法從未受到懷疑,它的意思是說,這個人的前世是一隻大鳥,他的魂魄即将離去之時,又還原成一隻鳥兒飛去了。
海邊上罵一個品行不端的人,最常用的一個說法就是:“不是一個好鳥!”可見這裡也将其界定為鳥。
果真如此,在海邊平原一帶,沒有什麼比鳥與人的關系再接近的了,以至于在生活中常常将二者互為替代。
這是在漫長的人類生存的曆史中,由無數的經驗形成的一個共識。
至于說多少人與鳥發生了聯系、有過怎樣的交往、生成了什麼故事、有益還是有害、是榮耀還是醜聞,這倒也花花黧黧,不一而足。
周圍村子裡至今還可以看到長了一雙鷹眼的人,人們背後就說他是鷹的後代,至少在他的祖輩裡有鷹的血液——這不僅不是醜聞,而且還是榮光。
因為作為久遠的先祖,其父系或母系與一隻雄鷹發生了肉體關系,那必定是因為非同一般的能力和意志。
那當然不會是一般的鷹,無論是體量或心智,都必定有與人類一較高下的本錢。
這樣的鷹首先是有幻化****形的大能,它要以人的姿态與一女子或男子接觸,而後才是卿卿我我的愛情,才能孕育出下一代。
可想而知,如果它不能幻化為人形,縱然有再大的神力,渾身上下毛疵疵的也無法與人親熱啊!親熱尚且不能,又遑論生出下一代呢?的确,一個村子裡真的不乏模樣像鳥的人:除了鷹眼,還有老鷹鼻子、鹦鹉嘴、貓頭臉、秃鹫脖子……就在前幾年,有一戶人家還生了這樣一個孩子:剛剛兩歲,額頂就長出了羽狀毛發,于是村裡人就判定他祖上一定有大鳥血統,說白了這不過是一種返祖現象。
近年類似的傳聞銳減,完全可能是因為人煙越來越密,大鳥的栖息地遭到了破壞,一隻大鳥可以落腳的地方越來越少了,所以人與它們過往的條件也就受到了限制,于是關于大鳥的各種故事也就稀少罕見了。
但這絲毫也無損于鳥類與人類關系親密這樣的事實。
這種情況也許是暫時的。
既然它們與人的關系是極為古老的一個傳統,那就遲早還會繼續下去——它們與人糾纏不清的故事說不定在某個早晨就會呼啦一下冒出來。
最近的一個例子,就是那個看魚鋪的老頭所講述的親身經曆了。
那個村子就離我的出生地不遠,就在海邊。
因為冬天魚事暫停,所以打魚的鋪子就要留下一個老人看守,喚作“鋪老”。
他們一般都是孤身老人或願意獨處的人,反正一定上了年紀。
鋪老一個人在鋪子裡吃魚喝酒,雖然滿身自在,但孤獨寂寞也在所難免。
他們仍然喜歡客人。
如果長達一個冬天都沒有誰光顧他的鋪子,那也夠他受的。
但這樣的情形絕不是沒有。
因為極惡劣的天氣,大雪封灘時茫茫雪野上連個兔子都看不見,又怎麼會有人呢?那些遠途跋涉的獵人、趕海的人,全都銷聲匿迹了。
這時候老人沒有辦法,也隻能不停地喝酒,半醒半醉地打發日子。
他們變着法兒改善生活,用盡心思做出一些奇怪的海邊菜肴,把平時悶在瓷壇裡的吃物全都搬弄出來。
就是這樣的一位老人、在這樣的日子裡,有一天突然迎來了一個和他一樣老的老人。
這個老人踏着厚厚的積雪而來,手裡攜着一條長長的魚——鋪老一看是條深水魚,而且是剛捕的,歡喜中又有些怪異:這樣的天氣裡海上沒有一條船,你怎麼就會拿來這樣的大魚呢?不管怎樣,大雪天裡能吃上這樣的深水大魚,真是一件美事!這樣的大魚已經有多半年沒有吃了!來的老人說是趕海的,這讓鋪老心生敬意:老天爺,天底下還有這樣生猛的老頭子,好樣的!他馬上将魚收拾一下炖在鍋裡,然後搬出了一壇好酒。
兩個人于是有了一場好喝,可惜對方是個熱情有餘酒量不足的人,隻喝了兩碗就醉倒了。
他躺在鋪子裡呼呼大睡,睡着睡着兩隻胳膊扇動起來,扇了一會兒鋪子裡的風就大了——鋪老嫌他扇得爐子火星四濺,剛要阻止,一擡眼愣住了:扇動不停的是兩隻老大的翅膀!再看這個家夥,分明是一隻大鳥,身子有鹿那麼大,兩隻長腿細細的有三尺長……鋪老吓得一聲不吭,手都抖了。
人見了鳥就想逮住它,這是一種自然而然的沖動。
他鎮定之後,揪起了旁邊的一塊漁網,想用它将這隻鳥罩住,這樣它就逃不脫了。
可是他剛把網扯開心裡又活動起來:它能幻化****形兒,可見不是一般的大鳥,是鳥仙呢,我怎麼敢随便捉它?再就是做人得講信譽,人家大冷天裡送我一條這麼好的大魚,我怎麼能這樣幹呢? 鋪老目不轉睛地看着它酣睡,直到它醒來。
那時它又是一個老人的形貌了,打着哈欠坐起來,連連說自己酒量太小。
為了給對方醒酒,鋪老搬出了自制的桑葉茶,兩個人又喝起來。
鋪老故意忍住了,問他一些海上事情——他料定這隻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