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關燈
小
中
大
兒黑得像個土匪。
” “馬呢?” “大紅馬,拴在公家廄裡。
它想主人,老要叫。
” “我想我爸。
” 阿萍就摟緊他,臉靠着他圓圓的頭頂說:“你爸,你還是忘了你爸吧。
他太喜歡南方的那道菜——太喜歡醉蝦了……” 他曾偷偷地要求阿萍奶奶做一次醉蝦,阿萍奶奶做了。
醉蝦扣在一隻藍花小缽中,一掀蓋子就有幾隻蹦到桌上……甯珂絕不會将它們吞進肚裡。
他隻是一動不動地看着。
他在想自己一去不歸的父親。
幾乎每天都要做關于那個人的夢。
其實他連他的模樣都記不太清晰,因為自他懂事那天起父親就成了騎士,來去匆匆。
他印象最深的隻是那匹馬和那枝槍,他至今還記得父親一出大院就鞭打快馬,奔馳在東邊那條馬路上的情形。
馬尾巴飄起來,陽光把它照得真美。
父親的身個多高?臉是什麼顔色?他都模模糊糊。
身處這座熙熙攘攘的大城市,他時常想起父親。
人好像都有這麼一段——專門琢磨自己的父親。
他回憶着母親斷斷續續講過的父親。
母親并不太責備那個人,最多的隻是牽挂。
她擔心他一路上風塵仆仆弄壞了身子,還怕他遭遇其他危險,比如劫匪、從馬上栽下來,等等。
她抱着小甯珂,眼睛凝視一個方向:他知道她的心思并不在自己身上。
母親多麼漂亮,他認為她是天下最美麗的一個人,他也聽人說過這樣的話。
誰有過這樣一個不幸而美麗的母親?她的大眼睛清明純淨如水,亮而深;她從不施脂粉,因為稍稍一動一遮就破壞了那種完美;她高高的身材,像一棵秀挺的紅木樹。
母親的形象什麼時候想起來都清清楚楚。
也許正因為父親的模糊難辨,他才永遠追逐着他。
馬蹄,踏醒了他的夢。
他有時正睡着,突然喊一聲就坐起來,大聲地喊。
叔伯爺爺和阿萍奶奶都走進來,驚訝地望着他。
“我要一枝槍……” 叔伯爺爺笑了。
他伸手撫摸着孫子的頭發,這頭發真是光滑得讓人感動。
他安撫了一會兒孩子,臨走開時說:“最強大的人身上可不一定要帶槍……” 甯珂中學畢業了。
當時甯周義對他的未來有兩種打算:一是送到國外深造,二是留在身邊,讓其盡快進入自己的事業。
本來他老人家是極傾向于前一種設計的,可是到了這一天又有些舍不得。
最怕孫子離去的是阿萍,她一說到這上邊就流淚。
當時還有一個緊迫事情,就是分布在各地的産業越來越需要照料,需要有一個更可靠的介入者。
将來風雲變幻,有這樣一個人上下進出就方便多了。
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退路、一個繼承。
甯周義惟一的小女兒是老家的妻子生的,叫甯缬,平常隻喚做“缬子”。
她這時也來到父親身邊,小小年紀就傲橫逼人,指着比她還大的甯珂說:“快叫姑姑!”甯珂馬上叫道:“姑姑。
”她差不多從來不主動喊阿萍媽媽,背後還說阿萍長得像貓,就叫她“阿貓媽”。
父親有一次聽到了,沒有聽出意思,還以為女兒在撒嬌,并未在意;後來看到阿萍哭起來,問了問才知道是怎麼回事,就呵斥了女兒。
女兒惱惱地看着阿萍。
沒有别人時她對阿萍說:“我長大了也不會對你好。
” 阿萍于是更為傷心,也更為愛護孫子甯珂。
她堅決不主張孫子到國外去,害怕他将一去不歸——誰料得到出洋的風險呢? 就這樣甯珂留下來,并到甯周義的一個大錢莊上去做事;每年裡,他還要拿出幾個月的時間跑跑其他幾個城市,凡是有買賣産業的地方他都要去。
有一段時間他俨若成為甯家的全權代理,其實甯周義隻是讓他當一陣實習生。
在甯珂到錢莊做事的第二年,甯周義開始了他一生中最困難的時期。
他認識到人生的一個轉折來到了:也許對于任何人都存在着某種轉折。
轉折不是轉機,轉折是逼迫人做出選擇。
他知道自己長期投入的政治生涯,其實是一場毫無希望的事業。
現在正陪伴一幫毫無意義的人,耗失了熱情。
無窮無盡的追逐和競争讓他說不出的厭惡。
在一場分明是沒有前途的求索中,維持一個局部一個細節的完美既無可能也無意義。
他提出了辭呈,非但沒有被接受,而且還被委以更重要的職位。
他成了名義上的三兩位政要之一,實際上卻不怎麼問事。
他心裡明白,在當時這種人人苟且、勉強維持的局面下,有人不過是想借重他在政界軍界、特别是民衆中的一點點威望罷了。
而這種威望本身也許就非常脆弱。
有一次他回老家小住,不知怎麼走漏了風聲,一入縣境就看到縣長在領人迎接,而且一群人還拿着小彩旗。
他心裡厭煩透了,隻是忍着。
人群歡迎歡迎地叫,他笑得很艱澀。
好不容易才挨過這一場。
他很快了解到,所有參加歡迎的民衆事先都得到了縣長的一塊大洋。
從那次起,他再也沒有理那個縣長。
甯周義這一段最重視的反倒是自己的實業和家庭。
他把大量時間花費在四姨太和孩子身上,再就是帶領孫子甯珂到幾個城市走走:他要以身示範,教導這個聰慧過人的青年。
有一天甯珂從一個海邊城市歸來,第一次穿了一套西服,結了領帶。
阿萍見了就說:“快換上長衫吧,爺爺最讨厭洋服。
”甯珂于是動手換衣服。
正換着叔伯爺爺邁進門來,說:“讓我看看。
”他看過了,點點頭:“你覺得好就穿吧。
不要在乎别人怎麼看,要依照自己的興趣,做事情就是這樣。
”說完回書房去了。
甯珂長久地記住了那個場景,叔伯爺爺的那句話。
甯周義最寵愛的是身邊的阿萍,對她有不倦的熱情。
他們第一次見面時他剛剛三十歲,阿萍跟随一個當小官僚的遠房親戚來北方這個省城謀事,其實是想讓他出錢求學。
小官僚極為吝啬,她的飯錢、在大街上買冰棍解渴的錢,他都一一記下,專等有一天讓她償還。
沒有辦法,她在南方已經沒有了親人。
那雙漆黑的、羞澀的眼睛,甯周義簡直不敢直視。
他渴望她能留在身邊做點雜事——當時他身邊沒有家眷,他可以為她出資上學……就這樣,阿萍上了僅僅兩三年學,他們就再也分不開了。
她不上學了,她說他就是最好的老師,她一輩子伺候他了。
甯周義明媒正娶,并真的做了她的老師。
直到很久以後,他們兩人在一起時,阿萍偶爾還稱他為“老師”。
缬子很快長高了,也胖了,喜歡打扮,專門模仿一些彩色圖片上的時髦女人,濃濃的脂粉味兒嗆鼻子。
她仍然叫阿萍為“阿貓媽”,還把一些油頭粉面的少年領到家裡,向他們介紹阿萍說:“這是我的阿貓媽。
” 甯珂已經是個英俊的小夥子了。
他顯然正在成為甯家最優秀的人物。
甯周義一些重要的事情就直接交給他去辦理,讓其穿梭往來于幾個大城市,還有機會到東部平原那個海濱城市,因為甯周義要與那裡的海港打交道。
甯珂從那個城市的海港帶回一些舶來品,總是挑選最好的一兩件交給阿萍奶奶。
阿萍奶奶在他歸來後就一連幾天歡天喜地,為他做好吃的,給他鋪一個松軟舒适的床。
她眼裡,他永遠是個長不大的孩子。
他躺下了,她還在旁邊坐一會兒,問他一些外面的事情。
他讓她像過去那樣講故事,講那個一輩子在馬背上奔走的人——多麼奇怪啊,老甯家竟然有一個人物走進了童話。
我的父親!你騎上紅馬奔馳,從古到今,再到永遠永遠…… 3 我夢見一片紅木樹,它的葉子像你的頭發,在霞光下閃動鮮豔的顔色。
風吹動着它搖動搖動,如同你在頑皮地轉動面龐。
你有一雙迷離的眼睛,微鼓的前額,白皙的肌膚。
我站在最高的那個山峰上向你遙望,你遠遠的會把我當成一棵樹。
是的,我有深深的根脈,它提供我養料,也給我自尊。
這無用的自尊阻止了我走過去,隻讓我一生遙望着……聽到了嗒嗒的馬蹄聲嗎?那是從天際飛來的,是穿越了曆史塵埃的聲音。
那匹馬也許會飛馳進你的紅木林,然後就開始飄飄奔躍。
它是一首歌、一幅畫、一行長長的詩。
我從紅木樹、從早霞的金絲光束、從那個漫遊的身影上汲取力量。
我渴望一個泉,它滋潤我充實我。
我渴了一生,我的泉。
我對我的泉祈禱,斂住母親給我的眼淚。
我的泉,我的泉。
我的父親,我的父親。
你騎在紅色的駿馬上飛馳而去,帶去了所有的家族的浪漫和希望,你是家族的永恒的父親。
你是那一段神奇傳說的父親了…… 誰知道一個男子伫立在掩去了屈辱的幕布旁?他長大了有多少悲傷?誰知道我悄悄掀開了幕布,瞥見了那一切。
然後我就睜大了一雙讓人注視和歆羨的黑眼睛看這個世界了。
到處都隐下了可怕的故事,到處都埋葬了可愛的玫瑰。
少女的睫毛像夜合歡的葉子一樣輕輕閉合,再也不能睜開。
我第一次看見海時已經什麼都懂了。
我忍着。
這片水太大了,可它是苦澀的水,它壯美浩蕩而不能飲用。
我渴望自己的泉。
我長大了。
我記得捧起你的葉子時有一種奇妙的感覺,它光滑如絲,撲撲的像有脈動。
我把臉貼在上面,後來讓它披遮在頭部。
滿鼻孔裡都是野生生的香氣。
我沉入了你生成的溫馨之夜。
我就想這樣一直睡去。
屬于我的隻有很短暫很短暫的時間,雖然一切才剛剛開始。
我踏的路與别人大同小異,我正為此而無望,而激動,為此而吞淚入心。
我不知該冷如冰塊還是熱如赤炭?我的質疑又該對誰傾訴? 你也找不到傾訴之地,所以你才拍打着紅馬。
那真是個好生靈,它的美目是讓人世間感歎不止的一個窗戶,一個源泉。
我相信你就從它那兒尋找永久的支持和鼓舞,漫漫長路也能夠窮穿。
但你仍然找不到傾訴之地,你懷上了一個冰涼的心情奔赴天涯。
天際是一抹光、一片蒼然,你直着走進去,像走進一片塵埃。
時光是一片未知的塵埃,它融去了多少好男兒?你告訴我起意那一刻的思念,你告訴我…… 一片沉默。
我的視網上隻有一匹飛揚的紅馬。
它是族徽,是運動跳躍、獻給未來的鮮花,是生命之花。
當我長大了,懂得了焦渴與獨守的同時,也就開始了一個幻想。
我想象融進和融入的那一天,想象着你起意那一刻的思念。
你舍下的是什麼,心裡明明白白。
神靈用他萬能的手像撒種子似的播下了一地蒼耳,它們在潔白的沙子上濃旺濃旺地展放葉片。
可是沒有任何一個人見過蒼耳開花,隻是見到了果實。
它們是在哪一刻承接了領受了?世人隻看見一片不孕的葉子…… 當那些身懷絕技的“大師”擁入一座古老的宅院時,我們卻無緣謀面。
他們沒有潔癖,散發着上一個世紀的膻氣。
這些特異的生命在大地上遊蕩,自由而無望,貧窮是他們的徽章,猖狂是他們的衣冠。
一個個身疲志靡,真是百無一用。
誰也想不到在高山之間的宅院,在殼鬥科樹木繁茂生長的一個谷地,有一天會大師雲集。
他敬畏着大師,他們則敬畏着他。
媽媽的柔發罩住了我的面龐,我躲在媽媽身邊,微微喘息。
媽媽,她的手按在我的脊背上,像要數一下骨節似的,一點一點撫摸。
她黑白分明的眼睛此刻被一片溟濛遮住,一直望着窗外。
她也許在詢問這一切:聚與散、合與分、生與死、來與去?一世一代的繁華像春天茂盛的牡丹,它隻與芍藥毗鄰,可是凋謝的那一天很快到來。
有人嫌它凋謝得太慢,牽進園中一匹三歲小馬,讓它盡情地折騰。
我伏在你的胸前,忍受着。
你讓我一遍又一遍地思念媽媽。
我追逐着媽媽的目光,那目光卻在追逐奔馳的馬蹄,她的耳朵也在傾聽。
我再也沒有母親了,她的魂靈飛走了,跟去了。
那狂急焦躁的節奏啊,她一生都沒能合上那個節拍。
這兒就留下了我,一個人,沉沒在黑夜裡。
你的柔長的雙臂像索一樣捆緊了我,怕我也随了去。
我是一個含而不露的、微微帶幾分羞澀的年輕人,那馬蹄聲離我何等遙遠。
你長時間伫立床前,呼吸輕輕的。
你在暗中注視我,也許在看我緊緊合攏的眼睫。
你終于忍不住,掀開剛剛焐熱的被子,把手放在我的皮膚上。
手在全身移動。
我閉着眼睛。
你的手碰到了我的下颌,我緊緊咬着牙關。
*的臂彎攏住了我的臉龐,你的濃重的氣息像大雨之中蘑菇的清香,鋪天蓋地而來。
我仿佛看到了杏紅色的一片甜薯在陽光下,散着淡淡的亮色。
我不知不覺中啟開嘴唇,咬住了你的胳膊。
我輕輕地咬,我用力地咬了一下。
你的淚水灑下來,像雨澆在向日葵的葉子上。
我松開嘴。
你的手向上移動,撫過了我閉合的眼睛、額頭,它在額頭那兒停了一瞬,又向上。
它最終停留在黑色的叢林中。
這叢林茂密得深不見底,它在其中久久徘徊、搜尋、探覓。
該結束了。
你把軟軟的、散發着太陽味兒的被子拉一下,掖緊了邊角,然後匆匆親了一下我的額頭——剛才它就在那兒多停留了一會兒,仿佛在盤算和計劃最後這一吻的位置和時間。
實行起來卻是如此的短暫。
你這之後總是飛快地離去,腳步聲像貓一樣輕巧。
我的淚水嘩一下流出。
我不能忍受。
想起必然到來的那一天我就不能忍受。
可是那一天之前我也不能忍受。
嗒嗒馬蹄将踏碎一切鋪地的卵石。
我告訴自己:開始了,我自己的事情開始了,我長大了。
我不代表誰,不代表那個英俊高大神采飛揚的男人,但我可以崇拜一匹紅馬。
它的嘴巴和鼻孔從來沒有發出過凡俗之聲,含蓄完美到隻剩下一個精神。
這難以消逝的激揚鼓勵隻有一次我就會牢牢地記住。
那個不同凡響的人,就讓它飛起的蹄子把一個精緻的窩踏碎了,揚長而去。
想到這裡我才灑下淚水。
這是給你的最後的淚水。
或許我要背叛了。
一個人不會沒有背
” “馬呢?” “大紅馬,拴在公家廄裡。
它想主人,老要叫。
” “我想我爸。
” 阿萍就摟緊他,臉靠着他圓圓的頭頂說:“你爸,你還是忘了你爸吧。
他太喜歡南方的那道菜——太喜歡醉蝦了……” 他曾偷偷地要求阿萍奶奶做一次醉蝦,阿萍奶奶做了。
醉蝦扣在一隻藍花小缽中,一掀蓋子就有幾隻蹦到桌上……甯珂絕不會将它們吞進肚裡。
他隻是一動不動地看着。
他在想自己一去不歸的父親。
幾乎每天都要做關于那個人的夢。
其實他連他的模樣都記不太清晰,因為自他懂事那天起父親就成了騎士,來去匆匆。
他印象最深的隻是那匹馬和那枝槍,他至今還記得父親一出大院就鞭打快馬,奔馳在東邊那條馬路上的情形。
馬尾巴飄起來,陽光把它照得真美。
父親的身個多高?臉是什麼顔色?他都模模糊糊。
身處這座熙熙攘攘的大城市,他時常想起父親。
人好像都有這麼一段——專門琢磨自己的父親。
他回憶着母親斷斷續續講過的父親。
母親并不太責備那個人,最多的隻是牽挂。
她擔心他一路上風塵仆仆弄壞了身子,還怕他遭遇其他危險,比如劫匪、從馬上栽下來,等等。
她抱着小甯珂,眼睛凝視一個方向:他知道她的心思并不在自己身上。
母親多麼漂亮,他認為她是天下最美麗的一個人,他也聽人說過這樣的話。
誰有過這樣一個不幸而美麗的母親?她的大眼睛清明純淨如水,亮而深;她從不施脂粉,因為稍稍一動一遮就破壞了那種完美;她高高的身材,像一棵秀挺的紅木樹。
母親的形象什麼時候想起來都清清楚楚。
也許正因為父親的模糊難辨,他才永遠追逐着他。
馬蹄,踏醒了他的夢。
他有時正睡着,突然喊一聲就坐起來,大聲地喊。
叔伯爺爺和阿萍奶奶都走進來,驚訝地望着他。
“我要一枝槍……” 叔伯爺爺笑了。
他伸手撫摸着孫子的頭發,這頭發真是光滑得讓人感動。
他安撫了一會兒孩子,臨走開時說:“最強大的人身上可不一定要帶槍……” 甯珂中學畢業了。
當時甯周義對他的未來有兩種打算:一是送到國外深造,二是留在身邊,讓其盡快進入自己的事業。
本來他老人家是極傾向于前一種設計的,可是到了這一天又有些舍不得。
最怕孫子離去的是阿萍,她一說到這上邊就流淚。
當時還有一個緊迫事情,就是分布在各地的産業越來越需要照料,需要有一個更可靠的介入者。
将來風雲變幻,有這樣一個人上下進出就方便多了。
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退路、一個繼承。
甯周義惟一的小女兒是老家的妻子生的,叫甯缬,平常隻喚做“缬子”。
她這時也來到父親身邊,小小年紀就傲橫逼人,指着比她還大的甯珂說:“快叫姑姑!”甯珂馬上叫道:“姑姑。
”她差不多從來不主動喊阿萍媽媽,背後還說阿萍長得像貓,就叫她“阿貓媽”。
父親有一次聽到了,沒有聽出意思,還以為女兒在撒嬌,并未在意;後來看到阿萍哭起來,問了問才知道是怎麼回事,就呵斥了女兒。
女兒惱惱地看着阿萍。
沒有别人時她對阿萍說:“我長大了也不會對你好。
” 阿萍于是更為傷心,也更為愛護孫子甯珂。
她堅決不主張孫子到國外去,害怕他将一去不歸——誰料得到出洋的風險呢? 就這樣甯珂留下來,并到甯周義的一個大錢莊上去做事;每年裡,他還要拿出幾個月的時間跑跑其他幾個城市,凡是有買賣産業的地方他都要去。
有一段時間他俨若成為甯家的全權代理,其實甯周義隻是讓他當一陣實習生。
在甯珂到錢莊做事的第二年,甯周義開始了他一生中最困難的時期。
他認識到人生的一個轉折來到了:也許對于任何人都存在着某種轉折。
轉折不是轉機,轉折是逼迫人做出選擇。
他知道自己長期投入的政治生涯,其實是一場毫無希望的事業。
現在正陪伴一幫毫無意義的人,耗失了熱情。
無窮無盡的追逐和競争讓他說不出的厭惡。
在一場分明是沒有前途的求索中,維持一個局部一個細節的完美既無可能也無意義。
他提出了辭呈,非但沒有被接受,而且還被委以更重要的職位。
他成了名義上的三兩位政要之一,實際上卻不怎麼問事。
他心裡明白,在當時這種人人苟且、勉強維持的局面下,有人不過是想借重他在政界軍界、特别是民衆中的一點點威望罷了。
而這種威望本身也許就非常脆弱。
有一次他回老家小住,不知怎麼走漏了風聲,一入縣境就看到縣長在領人迎接,而且一群人還拿着小彩旗。
他心裡厭煩透了,隻是忍着。
人群歡迎歡迎地叫,他笑得很艱澀。
好不容易才挨過這一場。
他很快了解到,所有參加歡迎的民衆事先都得到了縣長的一塊大洋。
從那次起,他再也沒有理那個縣長。
甯周義這一段最重視的反倒是自己的實業和家庭。
他把大量時間花費在四姨太和孩子身上,再就是帶領孫子甯珂到幾個城市走走:他要以身示範,教導這個聰慧過人的青年。
有一天甯珂從一個海邊城市歸來,第一次穿了一套西服,結了領帶。
阿萍見了就說:“快換上長衫吧,爺爺最讨厭洋服。
”甯珂于是動手換衣服。
正換着叔伯爺爺邁進門來,說:“讓我看看。
”他看過了,點點頭:“你覺得好就穿吧。
不要在乎别人怎麼看,要依照自己的興趣,做事情就是這樣。
”說完回書房去了。
甯珂長久地記住了那個場景,叔伯爺爺的那句話。
甯周義最寵愛的是身邊的阿萍,對她有不倦的熱情。
他們第一次見面時他剛剛三十歲,阿萍跟随一個當小官僚的遠房親戚來北方這個省城謀事,其實是想讓他出錢求學。
小官僚極為吝啬,她的飯錢、在大街上買冰棍解渴的錢,他都一一記下,專等有一天讓她償還。
沒有辦法,她在南方已經沒有了親人。
那雙漆黑的、羞澀的眼睛,甯周義簡直不敢直視。
他渴望她能留在身邊做點雜事——當時他身邊沒有家眷,他可以為她出資上學……就這樣,阿萍上了僅僅兩三年學,他們就再也分不開了。
她不上學了,她說他就是最好的老師,她一輩子伺候他了。
甯周義明媒正娶,并真的做了她的老師。
直到很久以後,他們兩人在一起時,阿萍偶爾還稱他為“老師”。
缬子很快長高了,也胖了,喜歡打扮,專門模仿一些彩色圖片上的時髦女人,濃濃的脂粉味兒嗆鼻子。
她仍然叫阿萍為“阿貓媽”,還把一些油頭粉面的少年領到家裡,向他們介紹阿萍說:“這是我的阿貓媽。
” 甯珂已經是個英俊的小夥子了。
他顯然正在成為甯家最優秀的人物。
甯周義一些重要的事情就直接交給他去辦理,讓其穿梭往來于幾個大城市,還有機會到東部平原那個海濱城市,因為甯周義要與那裡的海港打交道。
甯珂從那個城市的海港帶回一些舶來品,總是挑選最好的一兩件交給阿萍奶奶。
阿萍奶奶在他歸來後就一連幾天歡天喜地,為他做好吃的,給他鋪一個松軟舒适的床。
她眼裡,他永遠是個長不大的孩子。
他躺下了,她還在旁邊坐一會兒,問他一些外面的事情。
他讓她像過去那樣講故事,講那個一輩子在馬背上奔走的人——多麼奇怪啊,老甯家竟然有一個人物走進了童話。
我的父親!你騎上紅馬奔馳,從古到今,再到永遠永遠…… 3 我夢見一片紅木樹,它的葉子像你的頭發,在霞光下閃動鮮豔的顔色。
風吹動着它搖動搖動,如同你在頑皮地轉動面龐。
你有一雙迷離的眼睛,微鼓的前額,白皙的肌膚。
我站在最高的那個山峰上向你遙望,你遠遠的會把我當成一棵樹。
是的,我有深深的根脈,它提供我養料,也給我自尊。
這無用的自尊阻止了我走過去,隻讓我一生遙望着……聽到了嗒嗒的馬蹄聲嗎?那是從天際飛來的,是穿越了曆史塵埃的聲音。
那匹馬也許會飛馳進你的紅木林,然後就開始飄飄奔躍。
它是一首歌、一幅畫、一行長長的詩。
我從紅木樹、從早霞的金絲光束、從那個漫遊的身影上汲取力量。
我渴望一個泉,它滋潤我充實我。
我渴了一生,我的泉。
我對我的泉祈禱,斂住母親給我的眼淚。
我的泉,我的泉。
我的父親,我的父親。
你騎在紅色的駿馬上飛馳而去,帶去了所有的家族的浪漫和希望,你是家族的永恒的父親。
你是那一段神奇傳說的父親了…… 誰知道一個男子伫立在掩去了屈辱的幕布旁?他長大了有多少悲傷?誰知道我悄悄掀開了幕布,瞥見了那一切。
然後我就睜大了一雙讓人注視和歆羨的黑眼睛看這個世界了。
到處都隐下了可怕的故事,到處都埋葬了可愛的玫瑰。
少女的睫毛像夜合歡的葉子一樣輕輕閉合,再也不能睜開。
我第一次看見海時已經什麼都懂了。
我忍着。
這片水太大了,可它是苦澀的水,它壯美浩蕩而不能飲用。
我渴望自己的泉。
我長大了。
我記得捧起你的葉子時有一種奇妙的感覺,它光滑如絲,撲撲的像有脈動。
我把臉貼在上面,後來讓它披遮在頭部。
滿鼻孔裡都是野生生的香氣。
我沉入了你生成的溫馨之夜。
我就想這樣一直睡去。
屬于我的隻有很短暫很短暫的時間,雖然一切才剛剛開始。
我踏的路與别人大同小異,我正為此而無望,而激動,為此而吞淚入心。
我不知該冷如冰塊還是熱如赤炭?我的質疑又該對誰傾訴? 你也找不到傾訴之地,所以你才拍打着紅馬。
那真是個好生靈,它的美目是讓人世間感歎不止的一個窗戶,一個源泉。
我相信你就從它那兒尋找永久的支持和鼓舞,漫漫長路也能夠窮穿。
但你仍然找不到傾訴之地,你懷上了一個冰涼的心情奔赴天涯。
天際是一抹光、一片蒼然,你直着走進去,像走進一片塵埃。
時光是一片未知的塵埃,它融去了多少好男兒?你告訴我起意那一刻的思念,你告訴我…… 一片沉默。
我的視網上隻有一匹飛揚的紅馬。
它是族徽,是運動跳躍、獻給未來的鮮花,是生命之花。
當我長大了,懂得了焦渴與獨守的同時,也就開始了一個幻想。
我想象融進和融入的那一天,想象着你起意那一刻的思念。
你舍下的是什麼,心裡明明白白。
神靈用他萬能的手像撒種子似的播下了一地蒼耳,它們在潔白的沙子上濃旺濃旺地展放葉片。
可是沒有任何一個人見過蒼耳開花,隻是見到了果實。
它們是在哪一刻承接了領受了?世人隻看見一片不孕的葉子…… 當那些身懷絕技的“大師”擁入一座古老的宅院時,我們卻無緣謀面。
他們沒有潔癖,散發着上一個世紀的膻氣。
這些特異的生命在大地上遊蕩,自由而無望,貧窮是他們的徽章,猖狂是他們的衣冠。
一個個身疲志靡,真是百無一用。
誰也想不到在高山之間的宅院,在殼鬥科樹木繁茂生長的一個谷地,有一天會大師雲集。
他敬畏着大師,他們則敬畏着他。
媽媽的柔發罩住了我的面龐,我躲在媽媽身邊,微微喘息。
媽媽,她的手按在我的脊背上,像要數一下骨節似的,一點一點撫摸。
她黑白分明的眼睛此刻被一片溟濛遮住,一直望着窗外。
她也許在詢問這一切:聚與散、合與分、生與死、來與去?一世一代的繁華像春天茂盛的牡丹,它隻與芍藥毗鄰,可是凋謝的那一天很快到來。
有人嫌它凋謝得太慢,牽進園中一匹三歲小馬,讓它盡情地折騰。
我伏在你的胸前,忍受着。
你讓我一遍又一遍地思念媽媽。
我追逐着媽媽的目光,那目光卻在追逐奔馳的馬蹄,她的耳朵也在傾聽。
我再也沒有母親了,她的魂靈飛走了,跟去了。
那狂急焦躁的節奏啊,她一生都沒能合上那個節拍。
這兒就留下了我,一個人,沉沒在黑夜裡。
你的柔長的雙臂像索一樣捆緊了我,怕我也随了去。
我是一個含而不露的、微微帶幾分羞澀的年輕人,那馬蹄聲離我何等遙遠。
你長時間伫立床前,呼吸輕輕的。
你在暗中注視我,也許在看我緊緊合攏的眼睫。
你終于忍不住,掀開剛剛焐熱的被子,把手放在我的皮膚上。
手在全身移動。
我閉着眼睛。
你的手碰到了我的下颌,我緊緊咬着牙關。
*的臂彎攏住了我的臉龐,你的濃重的氣息像大雨之中蘑菇的清香,鋪天蓋地而來。
我仿佛看到了杏紅色的一片甜薯在陽光下,散着淡淡的亮色。
我不知不覺中啟開嘴唇,咬住了你的胳膊。
我輕輕地咬,我用力地咬了一下。
你的淚水灑下來,像雨澆在向日葵的葉子上。
我松開嘴。
你的手向上移動,撫過了我閉合的眼睛、額頭,它在額頭那兒停了一瞬,又向上。
它最終停留在黑色的叢林中。
這叢林茂密得深不見底,它在其中久久徘徊、搜尋、探覓。
該結束了。
你把軟軟的、散發着太陽味兒的被子拉一下,掖緊了邊角,然後匆匆親了一下我的額頭——剛才它就在那兒多停留了一會兒,仿佛在盤算和計劃最後這一吻的位置和時間。
實行起來卻是如此的短暫。
你這之後總是飛快地離去,腳步聲像貓一樣輕巧。
我的淚水嘩一下流出。
我不能忍受。
想起必然到來的那一天我就不能忍受。
可是那一天之前我也不能忍受。
嗒嗒馬蹄将踏碎一切鋪地的卵石。
我告訴自己:開始了,我自己的事情開始了,我長大了。
我不代表誰,不代表那個英俊高大神采飛揚的男人,但我可以崇拜一匹紅馬。
它的嘴巴和鼻孔從來沒有發出過凡俗之聲,含蓄完美到隻剩下一個精神。
這難以消逝的激揚鼓勵隻有一次我就會牢牢地記住。
那個不同凡響的人,就讓它飛起的蹄子把一個精緻的窩踏碎了,揚長而去。
想到這裡我才灑下淚水。
這是給你的最後的淚水。
或許我要背叛了。
一個人不會沒有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