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東巡·一

關燈
也就在那不久,始皇傳下了一個旨令:海内金器一并收起,鑄成金人。

    一道旨令迅速傳遍全國,士兵逐門逐戶搜查金屬鐵器。

    除了必要的農具之外,所有的兵器悉數收起。

    白天黑夜,車輛辘辘不停駛往鹹陽。

    接着那些化鐵匠也應召而來。

    所有的兵器都投入化鐵爐,化成鐵水,澆鑄金人。

    一溜兒巨大的金人聳立在廣場上,令人歎為觀止。

     隻有小宦官知道,整個事件或許起因于一隻小小的挖耳勺。

     得一詞條·殺 好個大鲛!此乃東海神靈所遣,蓋因神靈不待見咱凡人尋覓仙山,一路上自然麻煩連連。

    這大鲛紅翅甩撻,扁口一丈,長須數尺,巨尾大若船帆,體長七丈六尺有餘,眼如銅盆。

    莫說是氣力超絕,萬夫不抵,單說這模樣,也将人吓個半死。

    故出海者每每為其所傷,或被活活吞下,或于巨浪拍擊之中船毀人亡。

    嗚呼,可憐我徐福先人手下勇士無數,仍不敵這水中大怪。

    無論春夏秋冬,隻要船隊入海,行不出六裡,即有大鲛翩翩而至,領隊者砰砰打炮,盡是水炮;縱隊橫隊,一溜兒拉開,好不威武。

    先人徐福下令以槳做劍,以橹代矛,結果是拼個魚死網破,船隊盡散。

    一連數日徘徊于近海,不得遠行。

    原本是風平浪靜,順風順水,一旦揚帆,不出三刻即有大鲛來襲。

     近代研究者多半将大鲛判為鲸類,抑或巨鲨,更有甚者一口咬定是海豚無疑。

    錯矣哉!錯矣哉!君不見東萊海域,坦坦蕩蕩,漁事興隆,真可謂國泰民安,一片歡樂景象。

    誰料知一旦求仙入海,即有大鲛糾纏,可見神仙早已知曉,心有靈犀,莫可混迹。

    如此思度其中奧妙,不言自明。

    咱徐福先人何等明智,諸事了然在胸,隻不過巧裝糊塗,拖延時日以騙秦王。

     徐福聞聽秦王一怒殺方士于琅琊台下,風吹淚絕,面無懼色。

    他頭戴黑色四棱帽,腰紮青絲長圍巾,腳穿方口黛幫千層底,上系寬幅手紡棉布腿帶,手持鵝毛羽扇,不亢不卑,面見秦王。

    先施一彎躬大禮,而後侍立。

    秦王微眯雙目,鼻垂懸膽,口噴惡氣。

    宦官喝道:“好個方士竟敢不跪?”徐福長揖:“官家莫惱,東萊夷人禮數不同,跪拜者惟祭奠鬼神父母也。

    今見陛下無怠慢耳。

    ”秦王吭一聲:“我來問你,朕命你入海求仙多有時日,為何不見績效,難道成心捉弄與朕不成?”徐福美目一揚:“大王錯矣,自臣接受重托,即不敢片刻松懈,日思夜想皆為尋仙,惟苦苦不得矣。

    ”“那又為何?”徐福上前一步:“啊嘿陛下,咱數次出海,都被大鲛所阻,皆因神仙知曉心事,故百般刁難!可見大鲛攔路,今生仙山無望也!”秦始皇聽個明白,轉身默默不語,暗自雙淚長流。

     始皇哭時,四周文武莫不低頭噤聲。

    自從秦王身體糟朽,少不得幾聲啜泣,下雨陰天則放聲嚎哭。

    有一宮娥平時獲寵,嬌聲纏綿,令大王怒生膽邊,伸手抓住扔下高樓。

    四周大氣不出,惟有徐福朗聲說道: “陛下休得悲傷,在下自有妙計!” 始皇隼目大睜:“從頭細細說來!” “依臣看來,神靈厭嫌吾等誠心不足;再說仙山之藥價值連城,豈能輕取!竊以為欲取得海道便利,大王還需破費……” 始皇死死盯住徐福,大氣不喘,暗自盤算:狡黠儒生巧言令色,欺騙與朕。

    大鲛何在?朕得親眼一見,如若有詐,爾等必要身首異處! 秦始皇不曾直接道破心機,隻眯起雙眼:“既有如此大鲛,勿需慌促,朕與爾等前抵東海,一探究竟便可。

    ” 秦始皇起身揮手,文武百官一齊出動。

    浩蕩車隊從琅琊出發,直趨東海。

    海上巨浪翻滾,茫茫蒼蒼,片鱗不見,大王一瞥徐福,愠色難掩。

    徐福急忙施禮:“大王,大鲛原在東萊海域,那裡才是大河出海之口!吾等還須忍耐心性,由此往前……” 車隊一直前,沿海周轉,不曾停息。

    徐福被喚至始皇辇上,同車者還有趙高、李斯。

    車隊行至芝罘,隻見碧波翻湧,寒色青蒼。

    海面若有動靜,頃刻間紅翅拱起,掀巨浪高達丈許!徐福急急喊道:“陛下快看大鲛!”始皇兩眼昏花,趙高一旁指點,呼聲連連:“陛下正是,那厮紅翅拍打不已,真真大鲛!”始皇立即發令:“弓弩手,給朕射殺!” 弓弩手紛紛蹿至海邊,一瞬間弓弦齊鳴,箭如雨下。

    隻可惜風疾浪高,大鲛跳躍不止歡騰而去,一霎時蹤影全無。

     車隊繼續往前。

     行至黃陲。

    該地海灘平展,水浪洶湧不若芝罘。

    徐福一直盯住海面,不敢稍有閃失。

    正這時一隊大鲛複又出現,耀武揚威遊往岸邊,嗵嗵水炮排空而擊!徐福正欲呼喊,始皇已經抄起大弓,斷然棄辇,踉跄奔往海邊,立定引弓。

    大鲛中箭,卻能戲水如舊!呐喊中弓弩手聚攏一處,箭矢如雨……一大鲛翅斜翻扭于淺灘之上,全體将士齊呼萬歲! 徐福侍立一旁,待喧嚣漸漸平息之後,脫口呼道:“陛下好箭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