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隻是點頭,沒有回答。
我憑直覺懂得了什麼。
但我絕不急于信任一個人,無論他是誰。
我就出生在這座近在咫尺的城市,大約一落地就濺上了海浪。
可惜我面對大海卻視而不見。
我不記得以前見過海,沒有印象,沒有輪廓。
我長到七八歲,第一次看到了父親時,仿佛才看到了大海。
我的心狂跳不停,我不敢去認這個從大山深處歸來的人。
讓母親一夜夜盼望的人就是我的父親,并且又有這樣一雙冰冷的眼睛和……紙一般黃的面孔。
他身上、臉上都是傷痕。
臉上那道發紫的斜着的疤痕是世上最可怕最可恥的一道記号。
我想吐。
一個人怎麼可以有這樣的父親。
瘦弱而幹硬的父親被人趕到了大海邊上。
那是一種單調的苦役在等着他。
焦烤的白沙之上、火毒的太陽之下,夾着一群渾身*的男人,他們都伏在一條粗長的網绠上。
海上老大手持一根棍子,有時擊打绠繩,有時直接把拉大網的人****。
驚天動地的号子聲壓平了海浪,在駭人的号子聲中,那些人像蠕動的螞蟻。
除了一個人,其餘的全都是黑亮的顔色。
老大命令他*,他最後還留下一條短褲;老大揮動棍子嚷叫,他才褪下了最後的一絲布绺。
我那時和一幫野孩子伏在海灘上,讓滾燙的沙子烙着腹部。
媽媽總是驅趕我離開小茅屋到海灘上去,姥姥也呵斥說:“到那個人那兒去吧。
”她跟父親幾乎不怎麼說話。
我心裡憎惡而又好奇,還有一絲奇怪的關切。
我必須這樣看着,雙手捧腮,直盯盯地看。
他每一次被海上老大擊倒我都有一種怪異的感覺,一方面怨老大的棍子不狠,另一方面又嫌他仰倒的姿勢太醜了。
我因為這醜真想大哭一場。
大網靠岸了。
網浮圍住的半圓開始沸騰,我們老遠就能聽到噗噗的聲音。
跑上去,圍上去,老大一聲怒吼,我們又退回來。
大刀一樣的魚垂直跳起,它的身子在陽光下像電火一樣。
蝦、烏賊,各種認識和不認識的海中魔鬼一齊尖聲大叫,那吱吱的聲音震人耳膜。
有一種又大又粗糙的灰皮魚被人拖到一邊,三五下把血淋淋的皮剝下來,噗一聲扔在沙子上。
有人去搶,搶來後找一個破了底的木桶蒙上,成了一面鼓。
太陽越曬鼓皮越緊,兩根柴棒就是鼓槌。
到後來我們每人都有了這樣的一面鼓。
咚咚的魚皮鼓越敲越狂,我們瘋了一般敲,像那群拉網人同樣地賣力。
鼓皮敲裂了再換一面,反正有得是魚皮。
粗長網绠上的人又弓成了一溜,他們在松軟的沙子上掙紮,腳踝骨都陷進了烙鐵般燙人的沙土中。
那個人由于用力,身子差不多要貼到地上了。
汗水像雨一樣奔流,洗着他滿身的疤痕。
我跳起來敲鼓,汗水滲進了我的眼眶,我看不見了。
我去搓眼睛,我必須看見他——媽媽和姥姥是讓我來看着他的。
我必須看着他敲鼓。
7 朱亞倒下了。
他一大早就覺得嗓子裡發腥,還要挎上那個皮包随船進海,可是一邁步,吐血了。
他的臉由青變黃,哼了一聲,倒在門邊。
我把他抱在懷裡,大聲呼叫。
一群人跑過來。
沒有醫生。
随隊的衛生員住在城裡——我這時才覺得這有多麼荒唐,城裡本來就有醫院……我們把朱亞擡到一輛小鬥子雜貨車上。
我護送着他向城裡疾馳。
太颠簸了,可是我不忍讓司機放慢速度。
一條白手帕染得通紅,我攥在手中等着。
他留在了城裡一家醫院。
一個星期之後又不得不轉回省會。
我難過極了。
回到駐地才發現,他屋裡的東西一點也沒收拾。
我從中間那個抽屜裡發現了一個油漬漬的布面筆記本,猶豫了一下,還是打開了。
那是幾十首歌子。
我貪婪地讀下來,什麼都忘記了。
整個一天我都沉浸在那些詞句中。
我突然明白了什麼才是歌。
我過去寫了些什麼?天哪,什麼也不是!我多麼思念這個臉色鐵青、肅穆得令人懼怕的人。
黃湘罵咧咧地來了。
車子一停,他沖下來就罵。
不知他罵誰。
一開始我還以為他鬥膽罵朱亞,後來才發現他在罵“這個鬼地方”。
他懂得這是個什麼地方嗎?他如果一直罵下去,我說不定會一棒子打碎他的頭。
我瞥了瞥,發現他的頭很大,顯出一副蠢相。
朱亞病了,他來替班。
我讓黃湘住在原來朱亞的屋子裡,因為那間稍大一些。
他鼻子一吭謝絕了。
我知道他是嫌别人腌臜。
黃湘接手這份工作之後脾氣很大,埋怨進度太慢,說他負責的那一攤已經時間過半任務過大半。
後來他又淡淡一歎:朱亞就是這麼個人。
他與朱亞的做法正好相反:到工作面去的次數寥寥可數,主要是翻資料。
這使我明白了他的“進度”是怎麼來的。
每個星期都要放一兩天假。
理由是天氣有問題。
黃湘還有個特殊的領導方法:小段包工,讓隊員們分頭出去,不願出去抄資料也行。
反正最後“得把活兒拿回來”。
等大家分頭去做時,他就回城去,回來時顯得異常疲憊。
黃湘也喜歡熬夜,但不是工作,而是瞎聊。
他從來不管我睡着還是醒着,隻要高興了就推門。
他歪在我的床上,把我逼到案前椅子上聽他胡扯。
這個很早以前就在所裡工作的副研究員竟絲毫也喚不起我專業上的崇敬感。
他喜歡穿一條灰色燈芯絨睡褲,甚至不怕海風。
他多半在講他的童年,剩下時間就講這座城市可笑的民風和可愛的姑娘——“她們個個姿色超人,可就是不懂得打扮,胭脂搽得也太多。
有一個好辦法,就是放到水裡搓一下,像搓水蘿蔔一樣……”他想出一些奇特的比喻,之後大笑。
講到所裡的事情,黃湘有着不能抑制的激動。
他不停地贊揚所長裴濟,說他功底好,著作等身,人也好——“看看那個模樣你就知道,簡直是慈父般的心腸……可惜就是太軟弱了,太軟弱了。
”我聽不明白他指什麼。
他總是小心地提到朱亞,談到對方的病,他就一聲不吭。
他像是随便地問了一句:“朱副所長對裴所長怎麼看?他談過裴所長的著作嗎?” 我搖搖頭。
對方的目光死死地盯了我一瞬。
我被盯過的地方疼了一下。
他趕緊把臉轉開,談一些輕松的話題。
他說所裡年輕人開始多了,而這在前些年是根本不可能的。
也好,這樣一來就生氣勃勃了。
特别是女孩子多了,這是個創舉。
女人也是半邊天,沒有女人還想使一個單位一個部門健康發展?做夢去吧。
不過他對蘇圓評價不高,似乎還隐含着什麼惡意。
我倒極想聽聽他對這個姑娘的評價,哪怕是多提幾遍她的名字也好。
我忍不住總是将話題引到她的身上,誰知他說火就火,大聲叫着:“那個蘇圓,狗東西準是個小騷家夥!” 我覺得有什麼割傷了我。
我不能容忍一個人在我面前如此粗暴無禮。
我有點後悔提到她……濃烈的丁香氣味擁住了我。
哦,不幸的丁香。
我捧住了頭。
在火車上遇到的那個女記者來了。
談話中我才知道她以前還到城裡找過黃湘。
她的臉更黃了,與上次不同的是,她搽了濃濃的口紅。
那雙眼睛仍然充滿了微笑。
黃湘讓她住到一間空屋子裡,還找來味美思讓她喝:“喝吧,裡面有藏紅花,它對你們女人有好處。
” 其實那女人根本用不着勸,她是個飲酒的好手,這讓我們大吃一驚。
她喝過酒變得一切都不在乎,主動說要獻上一段黑人舞,接着噼裡啪啦把外套脫下,把首飾也取下,看來要大練一場。
可實際跳起來動作幅度很小,不過是兩腳動一動,撚撚手指。
我懷疑這就是黑人舞蹈。
黃湘卻大聲叫好,完全像個在城裡泡劇院的痞子。
女記者住了三天。
她走後黃湘一陣沮喪。
我問她寫了報道嗎?黃湘一撇嘴:“臭娘們兒,耍嘴皮子行,實幹精神一點也沒有。
” 我獨自一人離開駐地,進入了平原正北方那片叢林。
我來尋找那些沙丘鍊,關于它的記述和勘測要由我一手完成。
我差不多是把這一任務搶到手的。
穿過叢林就會看到那三三兩兩的大沙丘,它們像巨人的墳墓。
叢林比記憶中的疏淡多了。
但一地芳草依然那麼柔軟。
這些溫柔的草,幾十年前曾經安慰了一輛逃難的馬車。
它們頂着晨露,眼睜睜地看着從車上下來幾個不幸的人……風中的草在凄婉地歌唱,我蹲下來撫摸它們。
它們像火焰一樣燎我的手,我趕緊縮回。
走出叢林,登上沙丘鍊,流沙灌滿了鞋子。
站在丘頂遙望大海:藍藍的,沒有幾個帆影;拉魚的人稀稀疏疏。
海邊上多了一些閑逛的人,他們穿了方格布衫,戴了雪白的太陽帽。
我一直走到大海邊上。
海水沖積物多極了,雜亂得讓人費解:小木塊、破碗、枕頭、一截自行車鍊子、胸罩、手電筒、石油凝塊、燈泡、長長的發辮……死魚爛蝦多得目不暇接,連鷗鳥也不願揀食它們。
嘎嘎大叫的海鳥在前頭翻飛,像是在進行一場最後的舞蹈。
過去的痕迹幾乎再也看不到了。
我離開這裡太久了。
要不是刻在心上,不是這樣的一份銘記,我絕不可能準确無誤地踏上一條蕪草中的小路——我記得再往西會看到一排洋槐,槐樹西邊是一些殼鬥科植物,是灌木叢……那兒有幾座長滿了荒草的墳墓。
它們在荒原上顯得小極了,它們可不是風成沙丘,它們真實地埋葬着。
媽媽和姥姥長眠于此,還有另一個人。
除了她們和他,還有我的父親…… 從那兒返回駐地的路漫長無邊,我直走了好久好久…… 邁進小屋,眼前的情景差點使我嚷出來——朱亞半卧在小床上!他見了我沒有坐起,隻是笑着。
原來他的病稍微好些,就立刻趕了回來。
這既令我高興又令我擔憂——我一想起那些殷紅的血就心驚肉跳。
他說:“不要緊,那不過是胃中一根小靜脈破了,注意一些就行。
”我将信将疑。
黃湘已經回城了。
他在此留下的工作是可怕的,朱亞說它們幾乎沒有任何用處,他領人搞下的所有數據幾乎都是錯誤的,它們大多來自陳舊的資料,有的甚至是臆造的。
朱亞在說這些時竟非常平靜,他怎麼能夠平靜呢? 我把收起的東西還給他,包括那個布面本子。
我沒有說自己讀過它。
在整個半天的談話中,他都沒有離開小床。
我終于明白他有多麼虛弱。
夜晚,他的屋子一直亮着燈。
我催促他睡覺,他隻是點頭。
後來我過去陪他。
有一刻鐘他隻是盯着台燈座子,使勁咬着牙。
我想他在忍受疼痛。
我提醒他吃藥,他拍拍衣兜說吃過了。
他的兩個衣兜都是藥,以便随時服用。
他轉過臉,笑了。
難得的笑。
詢問起這幾天的收獲,我講起了這片平原的變化——消失的拉魚号子和大片的叢林、葡萄園……我不慎說出了一個不願提及的事實——我是這座城市出生的。
朱亞“啊”了一聲,正了正微側的身子,連連說:“講講這兒的過去,講一講……” 我告訴他這裡的四季是怎樣的。
冬天的雪嶺,河冰下的魚,還有穿着翻毛皮襖漁獵的老人;春天的叢林,各種野花,特别是像小山一樣疊起的洋槐花,它們濃烈的香氣怎樣招引來全世界的蜜蜂;秋天滿地都是果實,因為無論如何也采摘不完,就必然要留給冬天;那些野物用前爪小心地扒開雪封,掏出冰凍的紅果,咬得嘎嘎脆亮;夏天是躲閃太陽、鑽河入海的日子,是深夜躺在河邊沙地點一堆火聽故事、仰臉看月亮和星星的日子…… 朱亞在我的叙說中一聲不吭。
他深深地沉浸其中。
那時的叢林無邊無際,各種各樣的北方樹種在這兒都能找到。
林中的各種動物都有,隻要從林中走一趟,它們就一齊探頭觀望,然後鬧着叫着跑開…… “後來怎麼了?它怎麼到了今天這一步?” “後來有了戰争。
數不清的戰争。
死了很多人。
這片平原是被血泡透的,真的,那片林子……” 朱亞一聲不吭。
停了一會兒他喃喃自語:“現在看這裡根本不适合搞那個大工程。
不要講别的,地下水就不夠用。
到時候一個好地方會變成一片不毛之地……還有,怎麼排污?那不是一般的污染……” 我目不轉睛地看他。
“大概我們隻會提出一份否定報告……” 我看到他的眼睛中似乎有什麼閃爍了一下。
他伸手到衣兜裡抓藥,又停住了。
他突然問: “老家這兒還有什麼人?父親在嗎?” 我的心一陣急跳,條件反射般的叫道: “父親?不不不……” 我用力搖頭。
我憑直覺懂得了什麼。
但我絕不急于信任一個人,無論他是誰。
我就出生在這座近在咫尺的城市,大約一落地就濺上了海浪。
可惜我面對大海卻視而不見。
我不記得以前見過海,沒有印象,沒有輪廓。
我長到七八歲,第一次看到了父親時,仿佛才看到了大海。
我的心狂跳不停,我不敢去認這個從大山深處歸來的人。
讓母親一夜夜盼望的人就是我的父親,并且又有這樣一雙冰冷的眼睛和……紙一般黃的面孔。
他身上、臉上都是傷痕。
臉上那道發紫的斜着的疤痕是世上最可怕最可恥的一道記号。
我想吐。
一個人怎麼可以有這樣的父親。
瘦弱而幹硬的父親被人趕到了大海邊上。
那是一種單調的苦役在等着他。
焦烤的白沙之上、火毒的太陽之下,夾着一群渾身*的男人,他們都伏在一條粗長的網绠上。
海上老大手持一根棍子,有時擊打绠繩,有時直接把拉大網的人****。
驚天動地的号子聲壓平了海浪,在駭人的号子聲中,那些人像蠕動的螞蟻。
除了一個人,其餘的全都是黑亮的顔色。
老大命令他*,他最後還留下一條短褲;老大揮動棍子嚷叫,他才褪下了最後的一絲布绺。
我那時和一幫野孩子伏在海灘上,讓滾燙的沙子烙着腹部。
媽媽總是驅趕我離開小茅屋到海灘上去,姥姥也呵斥說:“到那個人那兒去吧。
”她跟父親幾乎不怎麼說話。
我心裡憎惡而又好奇,還有一絲奇怪的關切。
我必須這樣看着,雙手捧腮,直盯盯地看。
他每一次被海上老大擊倒我都有一種怪異的感覺,一方面怨老大的棍子不狠,另一方面又嫌他仰倒的姿勢太醜了。
我因為這醜真想大哭一場。
大網靠岸了。
網浮圍住的半圓開始沸騰,我們老遠就能聽到噗噗的聲音。
跑上去,圍上去,老大一聲怒吼,我們又退回來。
大刀一樣的魚垂直跳起,它的身子在陽光下像電火一樣。
蝦、烏賊,各種認識和不認識的海中魔鬼一齊尖聲大叫,那吱吱的聲音震人耳膜。
有一種又大又粗糙的灰皮魚被人拖到一邊,三五下把血淋淋的皮剝下來,噗一聲扔在沙子上。
有人去搶,搶來後找一個破了底的木桶蒙上,成了一面鼓。
太陽越曬鼓皮越緊,兩根柴棒就是鼓槌。
到後來我們每人都有了這樣的一面鼓。
咚咚的魚皮鼓越敲越狂,我們瘋了一般敲,像那群拉網人同樣地賣力。
鼓皮敲裂了再換一面,反正有得是魚皮。
粗長網绠上的人又弓成了一溜,他們在松軟的沙子上掙紮,腳踝骨都陷進了烙鐵般燙人的沙土中。
那個人由于用力,身子差不多要貼到地上了。
汗水像雨一樣奔流,洗着他滿身的疤痕。
我跳起來敲鼓,汗水滲進了我的眼眶,我看不見了。
我去搓眼睛,我必須看見他——媽媽和姥姥是讓我來看着他的。
我必須看着他敲鼓。
7 朱亞倒下了。
他一大早就覺得嗓子裡發腥,還要挎上那個皮包随船進海,可是一邁步,吐血了。
他的臉由青變黃,哼了一聲,倒在門邊。
我把他抱在懷裡,大聲呼叫。
一群人跑過來。
沒有醫生。
随隊的衛生員住在城裡——我這時才覺得這有多麼荒唐,城裡本來就有醫院……我們把朱亞擡到一輛小鬥子雜貨車上。
我護送着他向城裡疾馳。
太颠簸了,可是我不忍讓司機放慢速度。
一條白手帕染得通紅,我攥在手中等着。
他留在了城裡一家醫院。
一個星期之後又不得不轉回省會。
我難過極了。
回到駐地才發現,他屋裡的東西一點也沒收拾。
我從中間那個抽屜裡發現了一個油漬漬的布面筆記本,猶豫了一下,還是打開了。
那是幾十首歌子。
我貪婪地讀下來,什麼都忘記了。
整個一天我都沉浸在那些詞句中。
我突然明白了什麼才是歌。
我過去寫了些什麼?天哪,什麼也不是!我多麼思念這個臉色鐵青、肅穆得令人懼怕的人。
黃湘罵咧咧地來了。
車子一停,他沖下來就罵。
不知他罵誰。
一開始我還以為他鬥膽罵朱亞,後來才發現他在罵“這個鬼地方”。
他懂得這是個什麼地方嗎?他如果一直罵下去,我說不定會一棒子打碎他的頭。
我瞥了瞥,發現他的頭很大,顯出一副蠢相。
朱亞病了,他來替班。
我讓黃湘住在原來朱亞的屋子裡,因為那間稍大一些。
他鼻子一吭謝絕了。
我知道他是嫌别人腌臜。
黃湘接手這份工作之後脾氣很大,埋怨進度太慢,說他負責的那一攤已經時間過半任務過大半。
後來他又淡淡一歎:朱亞就是這麼個人。
他與朱亞的做法正好相反:到工作面去的次數寥寥可數,主要是翻資料。
這使我明白了他的“進度”是怎麼來的。
每個星期都要放一兩天假。
理由是天氣有問題。
黃湘還有個特殊的領導方法:小段包工,讓隊員們分頭出去,不願出去抄資料也行。
反正最後“得把活兒拿回來”。
等大家分頭去做時,他就回城去,回來時顯得異常疲憊。
黃湘也喜歡熬夜,但不是工作,而是瞎聊。
他從來不管我睡着還是醒着,隻要高興了就推門。
他歪在我的床上,把我逼到案前椅子上聽他胡扯。
這個很早以前就在所裡工作的副研究員竟絲毫也喚不起我專業上的崇敬感。
他喜歡穿一條灰色燈芯絨睡褲,甚至不怕海風。
他多半在講他的童年,剩下時間就講這座城市可笑的民風和可愛的姑娘——“她們個個姿色超人,可就是不懂得打扮,胭脂搽得也太多。
有一個好辦法,就是放到水裡搓一下,像搓水蘿蔔一樣……”他想出一些奇特的比喻,之後大笑。
講到所裡的事情,黃湘有着不能抑制的激動。
他不停地贊揚所長裴濟,說他功底好,著作等身,人也好——“看看那個模樣你就知道,簡直是慈父般的心腸……可惜就是太軟弱了,太軟弱了。
”我聽不明白他指什麼。
他總是小心地提到朱亞,談到對方的病,他就一聲不吭。
他像是随便地問了一句:“朱副所長對裴所長怎麼看?他談過裴所長的著作嗎?” 我搖搖頭。
對方的目光死死地盯了我一瞬。
我被盯過的地方疼了一下。
他趕緊把臉轉開,談一些輕松的話題。
他說所裡年輕人開始多了,而這在前些年是根本不可能的。
也好,這樣一來就生氣勃勃了。
特别是女孩子多了,這是個創舉。
女人也是半邊天,沒有女人還想使一個單位一個部門健康發展?做夢去吧。
不過他對蘇圓評價不高,似乎還隐含着什麼惡意。
我倒極想聽聽他對這個姑娘的評價,哪怕是多提幾遍她的名字也好。
我忍不住總是将話題引到她的身上,誰知他說火就火,大聲叫着:“那個蘇圓,狗東西準是個小騷家夥!” 我覺得有什麼割傷了我。
我不能容忍一個人在我面前如此粗暴無禮。
我有點後悔提到她……濃烈的丁香氣味擁住了我。
哦,不幸的丁香。
我捧住了頭。
在火車上遇到的那個女記者來了。
談話中我才知道她以前還到城裡找過黃湘。
她的臉更黃了,與上次不同的是,她搽了濃濃的口紅。
那雙眼睛仍然充滿了微笑。
黃湘讓她住到一間空屋子裡,還找來味美思讓她喝:“喝吧,裡面有藏紅花,它對你們女人有好處。
” 其實那女人根本用不着勸,她是個飲酒的好手,這讓我們大吃一驚。
她喝過酒變得一切都不在乎,主動說要獻上一段黑人舞,接着噼裡啪啦把外套脫下,把首飾也取下,看來要大練一場。
可實際跳起來動作幅度很小,不過是兩腳動一動,撚撚手指。
我懷疑這就是黑人舞蹈。
黃湘卻大聲叫好,完全像個在城裡泡劇院的痞子。
女記者住了三天。
她走後黃湘一陣沮喪。
我問她寫了報道嗎?黃湘一撇嘴:“臭娘們兒,耍嘴皮子行,實幹精神一點也沒有。
” 我獨自一人離開駐地,進入了平原正北方那片叢林。
我來尋找那些沙丘鍊,關于它的記述和勘測要由我一手完成。
我差不多是把這一任務搶到手的。
穿過叢林就會看到那三三兩兩的大沙丘,它們像巨人的墳墓。
叢林比記憶中的疏淡多了。
但一地芳草依然那麼柔軟。
這些溫柔的草,幾十年前曾經安慰了一輛逃難的馬車。
它們頂着晨露,眼睜睜地看着從車上下來幾個不幸的人……風中的草在凄婉地歌唱,我蹲下來撫摸它們。
它們像火焰一樣燎我的手,我趕緊縮回。
走出叢林,登上沙丘鍊,流沙灌滿了鞋子。
站在丘頂遙望大海:藍藍的,沒有幾個帆影;拉魚的人稀稀疏疏。
海邊上多了一些閑逛的人,他們穿了方格布衫,戴了雪白的太陽帽。
我一直走到大海邊上。
海水沖積物多極了,雜亂得讓人費解:小木塊、破碗、枕頭、一截自行車鍊子、胸罩、手電筒、石油凝塊、燈泡、長長的發辮……死魚爛蝦多得目不暇接,連鷗鳥也不願揀食它們。
嘎嘎大叫的海鳥在前頭翻飛,像是在進行一場最後的舞蹈。
過去的痕迹幾乎再也看不到了。
我離開這裡太久了。
要不是刻在心上,不是這樣的一份銘記,我絕不可能準确無誤地踏上一條蕪草中的小路——我記得再往西會看到一排洋槐,槐樹西邊是一些殼鬥科植物,是灌木叢……那兒有幾座長滿了荒草的墳墓。
它們在荒原上顯得小極了,它們可不是風成沙丘,它們真實地埋葬着。
媽媽和姥姥長眠于此,還有另一個人。
除了她們和他,還有我的父親…… 從那兒返回駐地的路漫長無邊,我直走了好久好久…… 邁進小屋,眼前的情景差點使我嚷出來——朱亞半卧在小床上!他見了我沒有坐起,隻是笑着。
原來他的病稍微好些,就立刻趕了回來。
這既令我高興又令我擔憂——我一想起那些殷紅的血就心驚肉跳。
他說:“不要緊,那不過是胃中一根小靜脈破了,注意一些就行。
”我将信将疑。
黃湘已經回城了。
他在此留下的工作是可怕的,朱亞說它們幾乎沒有任何用處,他領人搞下的所有數據幾乎都是錯誤的,它們大多來自陳舊的資料,有的甚至是臆造的。
朱亞在說這些時竟非常平靜,他怎麼能夠平靜呢? 我把收起的東西還給他,包括那個布面本子。
我沒有說自己讀過它。
在整個半天的談話中,他都沒有離開小床。
我終于明白他有多麼虛弱。
夜晚,他的屋子一直亮着燈。
我催促他睡覺,他隻是點頭。
後來我過去陪他。
有一刻鐘他隻是盯着台燈座子,使勁咬着牙。
我想他在忍受疼痛。
我提醒他吃藥,他拍拍衣兜說吃過了。
他的兩個衣兜都是藥,以便随時服用。
他轉過臉,笑了。
難得的笑。
詢問起這幾天的收獲,我講起了這片平原的變化——消失的拉魚号子和大片的叢林、葡萄園……我不慎說出了一個不願提及的事實——我是這座城市出生的。
朱亞“啊”了一聲,正了正微側的身子,連連說:“講講這兒的過去,講一講……” 我告訴他這裡的四季是怎樣的。
冬天的雪嶺,河冰下的魚,還有穿着翻毛皮襖漁獵的老人;春天的叢林,各種野花,特别是像小山一樣疊起的洋槐花,它們濃烈的香氣怎樣招引來全世界的蜜蜂;秋天滿地都是果實,因為無論如何也采摘不完,就必然要留給冬天;那些野物用前爪小心地扒開雪封,掏出冰凍的紅果,咬得嘎嘎脆亮;夏天是躲閃太陽、鑽河入海的日子,是深夜躺在河邊沙地點一堆火聽故事、仰臉看月亮和星星的日子…… 朱亞在我的叙說中一聲不吭。
他深深地沉浸其中。
那時的叢林無邊無際,各種各樣的北方樹種在這兒都能找到。
林中的各種動物都有,隻要從林中走一趟,它們就一齊探頭觀望,然後鬧着叫着跑開…… “後來怎麼了?它怎麼到了今天這一步?” “後來有了戰争。
數不清的戰争。
死了很多人。
這片平原是被血泡透的,真的,那片林子……” 朱亞一聲不吭。
停了一會兒他喃喃自語:“現在看這裡根本不适合搞那個大工程。
不要講别的,地下水就不夠用。
到時候一個好地方會變成一片不毛之地……還有,怎麼排污?那不是一般的污染……” 我目不轉睛地看他。
“大概我們隻會提出一份否定報告……” 我看到他的眼睛中似乎有什麼閃爍了一下。
他伸手到衣兜裡抓藥,又停住了。
他突然問: “老家這兒還有什麼人?父親在嗎?” 我的心一陣急跳,條件反射般的叫道: “父親?不不不……” 我用力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