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黃先生
關燈
小
中
大
。
” 他仍然站着,臉上依舊是肅穆的神色,聲音平直而且低沉:“早聽雨子和濱介紹過你,很高興認識你,歡迎參加我們的沙龍。
” 說完他并不想啰嗦什麼,轉身穿過客廳向前走去了。
客廳的小門沒有關,我看見他的身影在走廊裡拐了一下,消失在另一間屋裡。
一會兒傳來撥電話的聲音,接着是黃先生低沉的、平直的聲音。
我聽不清他在說什麼。
就這樣,好長時間我和雨子都被留在客廳裡,隻有老婦人和濱一會兒過來一次。
老婦人拿來了酒杯,還有四五種飲料和葡萄酒。
雨子和濱這時都不太講話,老婦人更是緘口不語。
客廳裡的氣氛有點沉悶。
黃先生打完電話出來時,雨子好像不失時機地說了一句: “甯先生很想看一下您的書房。
” 黃先生略有不快地看一眼雨子,雨子不做聲了。
黃先生垂下眼睫,好像在看自己的一雙腳。
這樣停了一兩分鐘,他擡起頭來:“那好吧,請,甯先生。
” 他的左手仍然插在褲兜裡,右手做出了禮讓的姿勢。
2 走出客廳,黃先生把我引到左邊。
繞過一道綠色的屏風,是一個小廳,裡面擺了兩張沙發。
穿過小廳再往前,就是一個雕花的棕色木門,黃先生輕輕推了一下,門縮到牆内去了。
他又伸手在牆上一按,亮起了淺綠色的燈光:原來這是兩間相連的大書房,面積相加起來不小于七十多個平米,書架擺得比較密集:它們不是貼牆而放,而是每隔兩米遠就放上一排,清一色深黃,是柞木或楸木做成,閃閃發光。
書架上的書大都是整齊的套書,一排又一排,有畫冊,有翻譯作品,有外版書籍,還有很多線裝書。
我心裡有說不出的驚喜,不由得急急走到書架前。
架上的書一塵不染,看得出這兒的主人多麼珍愛它們。
這些書由于特别整齊以至于豪華,就不難使人想到主人是很有錢的。
同時我也明白,這些書很少被人翻過,因為它們差不多都是簇新的——一些精裝套書真是誘人。
黃先生陪伴在旁邊,一聲不吭。
雨子給我作着介紹,說這是一套什麼版本、那又是黃先生從何處搞來的,等等。
看了一圈之後,雨子突然小聲說:“黃先生,你是不是打開一下那個櫃子?” 黃先生又一次不快地斜了雨子一眼,但最後還是從腰帶上刷拉刷拉撥了幾下,取出一個金閃閃的小鑰匙。
我們走到了旁邊——這間書房拐角的地方有一塊淺綠色的木闆,下方有個小孔,黃先生把鑰匙插進去……綠闆無聲無息地縮到牆裡去了。
原來這是一個隐蔽起來的、打扮得特别講究的壁櫥,實際上也是一個内嵌式書架:不大,隻有兩層。
不過擱闆上襯了綠呢,上面擺放的是幾個木頭盒子、鐵盒子,還有幾套線裝書。
他打開了一個鐵盒,裡面除了書,就是一把竹簽:要用竹簽撥動盒裡的殘頁。
那是一些陳舊的紙張,其中有的已經爛掉了半截。
另一個木頭盒子裡裝了一些竹簡,連接這些竹簡的皮條有一部分斷掉了……我的嘴巴張開了,一時驚訝得合不攏。
“秘籍……”我在心裡說道。
雨子在一邊說:“可以了,可以了。
” 黃先生應聲而動,把它們麻利地放好,然後按了一下某個地方,壁櫥門吱悠悠地合上了。
黃先生走在前邊,伸出右手禮讓。
我隻好戀戀不舍地出門。
我們在書房看得太倉促了。
這顯然是一座書籍的寶藏,是我迄今為止見到的最了不起的私人藏書。
我當然知道那個隐藏的壁櫥意味着什麼,毫不誇張地說,那裡面的東西價值連城。
回到客廳時,這兒已經坐了四五個人,大家相互點頭緻意。
我又回到原來的位子上。
剛坐下又進來三個人:他們進門之後就把手按在胸口那兒,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
我覺得他們的舉止有點怪異。
接上是一個留了小胡子的人走進來,他急急地向客廳内掃了一眼,像一個人也沒有看見似的,隻轉身問老婦人:“黃先生呢?”婦人說了句什麼,他才怏怏地坐了。
大家小聲說着什麼。
一會兒門又開了,一個長着大胡子、特别高大的黑臉膛跨進來,身邊還有一個胖胖的小姑娘攙着他。
她像吊在一棵粗壯的老榆樹幹上。
我想這個黑臉家夥的體重至少有一百二十公斤吧? 黃先生進來了,大家都拍起了手。
客廳裡一陣喧鬧。
黃先生笑了。
原來他笑起來這麼頑皮。
但也隻是一笑,随即恢複了原來的肅穆。
他坐在了最中間的一張大沙發上,跷起了二郎腿。
大家交頭接耳,叽叽喳喳地說着什麼,盡量把聲音放得很低。
我小聲問雨子:“沙龍什麼時候開始呢?”“早就開始了,這不已經開始了嘛!” 我真的看不出來。
濱在邊上,她用力地看了我一眼。
老婦人又一次把客廳的門打開,一
” 他仍然站着,臉上依舊是肅穆的神色,聲音平直而且低沉:“早聽雨子和濱介紹過你,很高興認識你,歡迎參加我們的沙龍。
” 說完他并不想啰嗦什麼,轉身穿過客廳向前走去了。
客廳的小門沒有關,我看見他的身影在走廊裡拐了一下,消失在另一間屋裡。
一會兒傳來撥電話的聲音,接着是黃先生低沉的、平直的聲音。
我聽不清他在說什麼。
就這樣,好長時間我和雨子都被留在客廳裡,隻有老婦人和濱一會兒過來一次。
老婦人拿來了酒杯,還有四五種飲料和葡萄酒。
雨子和濱這時都不太講話,老婦人更是緘口不語。
客廳裡的氣氛有點沉悶。
黃先生打完電話出來時,雨子好像不失時機地說了一句: “甯先生很想看一下您的書房。
” 黃先生略有不快地看一眼雨子,雨子不做聲了。
黃先生垂下眼睫,好像在看自己的一雙腳。
這樣停了一兩分鐘,他擡起頭來:“那好吧,請,甯先生。
” 他的左手仍然插在褲兜裡,右手做出了禮讓的姿勢。
2 走出客廳,黃先生把我引到左邊。
繞過一道綠色的屏風,是一個小廳,裡面擺了兩張沙發。
穿過小廳再往前,就是一個雕花的棕色木門,黃先生輕輕推了一下,門縮到牆内去了。
他又伸手在牆上一按,亮起了淺綠色的燈光:原來這是兩間相連的大書房,面積相加起來不小于七十多個平米,書架擺得比較密集:它們不是貼牆而放,而是每隔兩米遠就放上一排,清一色深黃,是柞木或楸木做成,閃閃發光。
書架上的書大都是整齊的套書,一排又一排,有畫冊,有翻譯作品,有外版書籍,還有很多線裝書。
我心裡有說不出的驚喜,不由得急急走到書架前。
架上的書一塵不染,看得出這兒的主人多麼珍愛它們。
這些書由于特别整齊以至于豪華,就不難使人想到主人是很有錢的。
同時我也明白,這些書很少被人翻過,因為它們差不多都是簇新的——一些精裝套書真是誘人。
黃先生陪伴在旁邊,一聲不吭。
雨子給我作着介紹,說這是一套什麼版本、那又是黃先生從何處搞來的,等等。
看了一圈之後,雨子突然小聲說:“黃先生,你是不是打開一下那個櫃子?” 黃先生又一次不快地斜了雨子一眼,但最後還是從腰帶上刷拉刷拉撥了幾下,取出一個金閃閃的小鑰匙。
我們走到了旁邊——這間書房拐角的地方有一塊淺綠色的木闆,下方有個小孔,黃先生把鑰匙插進去……綠闆無聲無息地縮到牆裡去了。
原來這是一個隐蔽起來的、打扮得特别講究的壁櫥,實際上也是一個内嵌式書架:不大,隻有兩層。
不過擱闆上襯了綠呢,上面擺放的是幾個木頭盒子、鐵盒子,還有幾套線裝書。
他打開了一個鐵盒,裡面除了書,就是一把竹簽:要用竹簽撥動盒裡的殘頁。
那是一些陳舊的紙張,其中有的已經爛掉了半截。
另一個木頭盒子裡裝了一些竹簡,連接這些竹簡的皮條有一部分斷掉了……我的嘴巴張開了,一時驚訝得合不攏。
“秘籍……”我在心裡說道。
雨子在一邊說:“可以了,可以了。
” 黃先生應聲而動,把它們麻利地放好,然後按了一下某個地方,壁櫥門吱悠悠地合上了。
黃先生走在前邊,伸出右手禮讓。
我隻好戀戀不舍地出門。
我們在書房看得太倉促了。
這顯然是一座書籍的寶藏,是我迄今為止見到的最了不起的私人藏書。
我當然知道那個隐藏的壁櫥意味着什麼,毫不誇張地說,那裡面的東西價值連城。
回到客廳時,這兒已經坐了四五個人,大家相互點頭緻意。
我又回到原來的位子上。
剛坐下又進來三個人:他們進門之後就把手按在胸口那兒,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
我覺得他們的舉止有點怪異。
接上是一個留了小胡子的人走進來,他急急地向客廳内掃了一眼,像一個人也沒有看見似的,隻轉身問老婦人:“黃先生呢?”婦人說了句什麼,他才怏怏地坐了。
大家小聲說着什麼。
一會兒門又開了,一個長着大胡子、特别高大的黑臉膛跨進來,身邊還有一個胖胖的小姑娘攙着他。
她像吊在一棵粗壯的老榆樹幹上。
我想這個黑臉家夥的體重至少有一百二十公斤吧? 黃先生進來了,大家都拍起了手。
客廳裡一陣喧鬧。
黃先生笑了。
原來他笑起來這麼頑皮。
但也隻是一笑,随即恢複了原來的肅穆。
他坐在了最中間的一張大沙發上,跷起了二郎腿。
大家交頭接耳,叽叽喳喳地說着什麼,盡量把聲音放得很低。
我小聲問雨子:“沙龍什麼時候開始呢?”“早就開始了,這不已經開始了嘛!” 我真的看不出來。
濱在邊上,她用力地看了我一眼。
老婦人又一次把客廳的門打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