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東巡·一
關燈
小
中
大
“他們這時候正往谷地裡走呢,用不了半個時辰就能列好陣勢;将士們淋點雨倒不怕,陛下怎麼辦?他年紀大了,快到五十的人了。
” 小宦官笑笑:“你這句話也就是在這兒講吧,讓陛下聽到,要倒黴的。
” 3 大約是十點左右,始皇穿戴齊整。
宮門外早備好車輛,待他出門時立刻有人支起蓋傘為他遮雨。
閃電亮個不停,雷聲轟鳴,滂沱大雨直澆下來。
文武大臣跟在後面,凍得瑟瑟發抖。
始皇神态自若,踏在車上,兩手扶住橫杆。
大家加快了步子。
離谷地很遠,就看到一片旌旗飄動,陣陣鼓聲把雷鳴都淹沒了。
始皇臉上被雷電映得閃閃發亮,雙眉蹙動,兩眼射出火炬一般的光亮。
他下了車辇,一直向着列成長陣的士兵那兒走去。
離隊列還有幾百米遠的時候,大将王贲振臂呼喊着什麼,士兵們揮起了如林的手臂,喊叫着:“陛下!陛下!” 整個山谷都在回蕩。
始皇神色凜然,緊抿嘴角。
他向谷地上的兵士輕輕揮動手臂。
又是一陣驚天動地的呼喊。
大雨澆個不停,風攪動起來,旌旗獵獵,号角鼓聲響成一片,山谷震顫。
始皇在長陣中巡行一遍,然後站在了最高的山包上。
那兒有一棵高大無比的白果樹。
這時大家都看到他拔出盧鹿劍,迎着空中猛力一揮。
好像在刹那間,風停雲止,連雷電也一起消失了。
雨水變緩,淅淅瀝瀝,看樣子将很快收斂。
衆将士又是一陣呼喊。
山谷在喊聲裡再一次抖動。
喊聲畢,丞相李斯率文武大臣從谷地一側而來,在始皇兩邊跪成一片。
始皇垂下眼看了看谷地下坡,望着那連成一片的螞蟻般的士兵、将士,然後轉過身,蹬上了濕淋淋的車子。
始皇離去了。
那個身材高高、面色蠟黃的丞相李斯站起來,輕輕撫了撫衣袖,在始皇剛剛站立的白果樹下待了一會兒。
他發現王贲正在吹動号角,那整整齊齊排列的将士開始移動了。
眼下的陣勢讓他想起了幾年前的一個場景…… 那一天他正随陛下狩獵。
始皇不停地拉響弓弦,收獲最多。
剛剛射了一隻虎,陛下餘興未盡,用力打馬,要攀上一座高峰。
山坡太陡,駿馬裹足不前,文武大臣都替他捏一把汗。
可是這時始皇翻身下馬,徒步往山上登去。
大臣也隻好随他攀登。
那時陛*健,并不像現在這樣又咳又喘;他第一個登上大山之巅。
整個的山川大地盡收眼底,伏雲滾滾,霧霭千裡。
始皇展望大山南北,神情肅穆,看着看着,那雙細長的眼睛射出了逼人的光亮。
他伸手指點着遠處霧霭中的山峰: “何不沿大山築起高城,擋住胡人!” 一個博士喘息着問:“從哪裡修起呀?” 陛下的盧鹿劍往東海之濱指了一下,然後又從空中劃了一道長長的弧線。
那意思再明白也沒有,就是要從東海岸開始,沿着那起伏的高山峻嶺修一座連天接宇的大城。
“天哪!”不知是誰喊了一聲。
始皇用眼角瞥了瞥。
四周再無一點聲息。
丞相李斯看在眼裡,身子莫名地發抖。
回宮後,他立刻命令幾個博士連夜畫圖。
他們在羊皮上大緻根據地理圖形畫好了山脈,又在這山脈之上,按照始皇的意思畫了一條舞動的、長龍一般的巨城。
李斯把這張圖端到始皇面前。
始皇瞥瞥而已。
李斯明白,陛下是不屑于看這張圖的,他隻想面對真正的高山大河。
海内聞聲而動。
大将蒙恬親率大軍督修長城。
亘古未聞的巨大工程就這樣展開了。
就在開修長城不久,始皇又發布命令: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統一車軌,統一錢币。
李斯看着烏雲退去的天空,看着身後茂盛的白果樹,看着谷地裡正在撤退的兵士,口中喃喃一聲:“陛下……” 此刻始皇正躺在卧榻上,他似乎有些疲累了。
小宦官不止一次從始皇的呼吸中嗅到一股怪異的氣味。
這種濃烈的氣味是不久以前才出現的,由此他知道:陛下又開始吞食方士們贈與的丹丸了。
這些丹丸曾一度停過,起因是宮内試丹的宦官中死了一個,死的時候七竅流血,據禦醫說是丹力暴發。
始皇在停止服丹半月之後,隻覺得渾身無力,雙目昏花,無奈隻好重新拾起丹丸。
這讓小宦官為他捏了一把汗,并從心底痛恨那幫齊國的方士。
自從陛下結識了那些方士,就常常與小宦官談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
這些想法他從來不與人傳。
他知道有人聽了會認為荒誕不經:一般人怎麼會理解陛下的奇怪念頭。
有一次一個齊女給始皇掏耳朵,使用的是紅銅做成的挖耳勺。
陛下在這個時刻特别愛聽一些古裡古怪的東海奇聞,她們也就漸漸沒了拘束,一邊講一邊笑,那把挖耳勺竟碰疼了始皇。
陛下痛苦地一皺眉頭,小宦官立刻就奪下了挖耳勺。
始皇一直看着它被小宦官折成了兩截,目光裡好像有些惋惜。
” 小宦官笑笑:“你這句話也就是在這兒講吧,讓陛下聽到,要倒黴的。
” 3 大約是十點左右,始皇穿戴齊整。
宮門外早備好車輛,待他出門時立刻有人支起蓋傘為他遮雨。
閃電亮個不停,雷聲轟鳴,滂沱大雨直澆下來。
文武大臣跟在後面,凍得瑟瑟發抖。
始皇神态自若,踏在車上,兩手扶住橫杆。
大家加快了步子。
離谷地很遠,就看到一片旌旗飄動,陣陣鼓聲把雷鳴都淹沒了。
始皇臉上被雷電映得閃閃發亮,雙眉蹙動,兩眼射出火炬一般的光亮。
他下了車辇,一直向着列成長陣的士兵那兒走去。
離隊列還有幾百米遠的時候,大将王贲振臂呼喊着什麼,士兵們揮起了如林的手臂,喊叫着:“陛下!陛下!” 整個山谷都在回蕩。
始皇神色凜然,緊抿嘴角。
他向谷地上的兵士輕輕揮動手臂。
又是一陣驚天動地的呼喊。
大雨澆個不停,風攪動起來,旌旗獵獵,号角鼓聲響成一片,山谷震顫。
始皇在長陣中巡行一遍,然後站在了最高的山包上。
那兒有一棵高大無比的白果樹。
這時大家都看到他拔出盧鹿劍,迎着空中猛力一揮。
好像在刹那間,風停雲止,連雷電也一起消失了。
雨水變緩,淅淅瀝瀝,看樣子将很快收斂。
衆将士又是一陣呼喊。
山谷在喊聲裡再一次抖動。
喊聲畢,丞相李斯率文武大臣從谷地一側而來,在始皇兩邊跪成一片。
始皇垂下眼看了看谷地下坡,望着那連成一片的螞蟻般的士兵、将士,然後轉過身,蹬上了濕淋淋的車子。
始皇離去了。
那個身材高高、面色蠟黃的丞相李斯站起來,輕輕撫了撫衣袖,在始皇剛剛站立的白果樹下待了一會兒。
他發現王贲正在吹動号角,那整整齊齊排列的将士開始移動了。
眼下的陣勢讓他想起了幾年前的一個場景…… 那一天他正随陛下狩獵。
始皇不停地拉響弓弦,收獲最多。
剛剛射了一隻虎,陛下餘興未盡,用力打馬,要攀上一座高峰。
山坡太陡,駿馬裹足不前,文武大臣都替他捏一把汗。
可是這時始皇翻身下馬,徒步往山上登去。
大臣也隻好随他攀登。
那時陛*健,并不像現在這樣又咳又喘;他第一個登上大山之巅。
整個的山川大地盡收眼底,伏雲滾滾,霧霭千裡。
始皇展望大山南北,神情肅穆,看着看着,那雙細長的眼睛射出了逼人的光亮。
他伸手指點着遠處霧霭中的山峰: “何不沿大山築起高城,擋住胡人!” 一個博士喘息着問:“從哪裡修起呀?” 陛下的盧鹿劍往東海之濱指了一下,然後又從空中劃了一道長長的弧線。
那意思再明白也沒有,就是要從東海岸開始,沿着那起伏的高山峻嶺修一座連天接宇的大城。
“天哪!”不知是誰喊了一聲。
始皇用眼角瞥了瞥。
四周再無一點聲息。
丞相李斯看在眼裡,身子莫名地發抖。
回宮後,他立刻命令幾個博士連夜畫圖。
他們在羊皮上大緻根據地理圖形畫好了山脈,又在這山脈之上,按照始皇的意思畫了一條舞動的、長龍一般的巨城。
李斯把這張圖端到始皇面前。
始皇瞥瞥而已。
李斯明白,陛下是不屑于看這張圖的,他隻想面對真正的高山大河。
海内聞聲而動。
大将蒙恬親率大軍督修長城。
亘古未聞的巨大工程就這樣展開了。
就在開修長城不久,始皇又發布命令: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統一車軌,統一錢币。
李斯看着烏雲退去的天空,看着身後茂盛的白果樹,看着谷地裡正在撤退的兵士,口中喃喃一聲:“陛下……” 此刻始皇正躺在卧榻上,他似乎有些疲累了。
小宦官不止一次從始皇的呼吸中嗅到一股怪異的氣味。
這種濃烈的氣味是不久以前才出現的,由此他知道:陛下又開始吞食方士們贈與的丹丸了。
這些丹丸曾一度停過,起因是宮内試丹的宦官中死了一個,死的時候七竅流血,據禦醫說是丹力暴發。
始皇在停止服丹半月之後,隻覺得渾身無力,雙目昏花,無奈隻好重新拾起丹丸。
這讓小宦官為他捏了一把汗,并從心底痛恨那幫齊國的方士。
自從陛下結識了那些方士,就常常與小宦官談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
這些想法他從來不與人傳。
他知道有人聽了會認為荒誕不經:一般人怎麼會理解陛下的奇怪念頭。
有一次一個齊女給始皇掏耳朵,使用的是紅銅做成的挖耳勺。
陛下在這個時刻特别愛聽一些古裡古怪的東海奇聞,她們也就漸漸沒了拘束,一邊講一邊笑,那把挖耳勺竟碰疼了始皇。
陛下痛苦地一皺眉頭,小宦官立刻就奪下了挖耳勺。
始皇一直看着它被小宦官折成了兩截,目光裡好像有些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