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五千年的湯
關燈
小
中
大
”“幹什麼?”小夥子驚訝極了,盯着我:“學,學啊……”“學怎樣騙秦始皇嗎?”小夥子點頭又搖頭:“也不全是學這些,他們還要學徐福的學問——他的學問當時全國最大哩……”
我發現我們這樣一問一答時,一旁的紀及隻看着窗外,就像沒有聽到一樣。
路旁閃過的村子全都一樣:矮小,灰色或棕色,緊緊伏在廣袤的田野上。
楊樹的綠正變得深沉,它們挺拔向上,像在守護甯靜的村莊。
麥地美極了,暮春的麥地和稀稀的楊樹簡直是絕配。
狗簡單地吠叫幾聲,目送大路上的車隊。
一兩隻喜鵲立在樹上,尾巴有節奏地翹動。
偶爾有嘶叫的警車趕超我們,陪同的小夥子就向我們解釋:“這是執行任務的,可能又有首長來了。
” 一個村子旁邊早有一群人在等待。
車隊停下,許多人從車上跳下。
最後下來的才是藍老,他的白胡子在春末的田野上十分醒目,我的眼睛可以毫不費力地跟蹤他。
我發現無論有多少人圍擁他,無論對方多麼熱情,老人隻是同一個聲音同一個節奏,說:“好啊,好啊,高興啊,真好啊!”我和紀及接着被介紹給迎候的人,原來他們是當地鎮政府負責人,外加幾個當地考古人員。
由人引導,我們一起來到了一個被繩子圍起的大坑前。
我注意到這坑是新掘不久的,它修葺得好極了,鏟痕像刀切豆腐一樣齊整,這使剖面上的每一點變化都顯露無遺。
粗略看去,長方形的坑溝共分兩大層,五小層,最上面第一大層厚約四十公分,分為耕土和近代兩小層;下面為第二大層,厚約兩米,依次分為上中下三層——解說員手持揚聲器出現了,她解釋說最上層為西漢地層,曾出土大量西漢文物;中層為戰國層,可由出土的戰國時期陶片和豆盤等為證;最下層為春秋地層,發現過一些春秋晚期陶片。
“這是一個相當大的村鎮——或幹脆說就是一座小城!為什麼?因為你們可以發現城牆就在這裡,是夯土牆,城南北有好幾百米呢!”陪同的小夥子耐不住性子,直接對我們說起來。
紀及不吱一聲,隻是看,後來又掏出本子記錄。
“你們看,秦始皇當年能不能來這兒呢?”小夥子直直地盯住我,又看紀及。
我如實回答:“這怎麼知道?” “他要找徐福辦事嘛,他也就不能有那麼大的架子啦!” 我順着小夥子的思路想了想,點點頭:“這也可能。
” “這太可能了!想想看,秦始皇還要去海上射大鲛魚呢,他射完了,還不順路就溜達過來了?” 我看着小夥子:“你說的也是,反正是順路的事兒,費不了多少工夫。
” 因為人群又開始移動,我們的交談也就中斷了。
整個人流以藍老為中心,我總是發現那撮白色的胡須在人群中間飄動。
由于人們把他包裹了,我和紀及要湊近一些往往很難。
最後終于讓陪同的小夥子看不下去,他幾次撥開人群,把我們塞到中心去。
這使我們有機會就近觀察和傾聽藍老。
老人一直笑眯眯的,提着拐杖往前慢慢挪動,偶爾擡頭遙望一下。
他走着走着站住了,一手拤腰,一手揚拐,在半空裡畫了個半圓說: “不錯,徐福當年——他就在這一帶活動啊!” 人群吐出了一口長氣。
我身旁的小夥子趕緊掏出一個小本子,飛快地記下了老人的話。
藍老的拐杖落下時碰到了一個瓦塊,這使他低下頭認真地看起來,直看了許久。
老人皺皺眉頭,倏又展開,用拐杖乒乒乓乓敲着地上的磚瓦碎塊,敲得節奏分明,并随着這節奏說道:“秦磚—漢瓦、秦磚—漢瓦!” 人們相互看看,随即伏下身,一撿到磚瓦碎塊就趕緊塞到了兜裡。
4 我和紀及很快發現,幾乎所有的遺址地點都離我們的下榻地較遠,工作起來極不方便,而且這裡也太奢華。
于是我們對唐副秘書長提出離開這兒,到市裡去住。
唐連連搖頭說:“這不成,這怎麼成呢。
遠些怕什麼,咱反正有車。
”最後我們還是堅持,他就說,“那也好,不過得跟領導彙報了才成,二位等等吧。
”這種從未有過的重視和禮遇讓人難以習慣,并引起深深的愧疚和不安。
紀及的話很少,但我心裡明白他再也待不下去了,正為這種生活而極端厭惡自己。
除了剛住到溫泉第一個夜晚的宴請,再就是分别由部裡或其他什麼人陪餐,三兩個人坐到一個華麗的單間裡,每餐都有豐盛的菜肴和酒水。
我和紀及後來不顧陪餐人有多麼熱情,隻取一點飯菜在自己碟裡,抓緊時間吃完算完,結果惹得主人很尴尬很不高興。
我們把各種各樣的服務卡片都堆在一邊。
夜裡,總有上門服務的電話打到房間裡,說是特勤部的,問我們是否需要特别服務?紀及開始冷冷拒絕,後來幹脆罵了一句“無恥”,對方卻甜甜地回答:“不客氣,謝謝!” 我說:“咱們簡直像來到了一個虛拟世界,讓人覺得這裡整個都是一種杜撰出來的生活。
” 紀及臉紅到脖子,吭吭着憋出一句:“一種末日感。
” 我們終于等來了回答,說有關領導批準了,同意我們搬到市裡賓館住。
于是我們立刻收拾東西。
紀及隻用了十幾分鐘就把簡單的行李提到門口,站在那兒等我一起離開。
可這時一個陪員過來了,說:“喲,不能這樣急的,不能的,那要過了今晚才走——晚上有部長宴請你們二位呢!”我還沒有開口,紀及馬上拒絕道:“不,我們馬上就走。
”對方卻不由分說抓起地上的東西:“不不,等等,還有其他重要客人呢——新來這裡的客人知道你們二位在這兒,特意趕來看你們哩,部長就一起宴請了……” 我和紀及愣了一下,問新來的客人是誰? “我也不太清楚,聽說也是科學院的,是一位專家和夫人……” 我腦
路旁閃過的村子全都一樣:矮小,灰色或棕色,緊緊伏在廣袤的田野上。
楊樹的綠正變得深沉,它們挺拔向上,像在守護甯靜的村莊。
麥地美極了,暮春的麥地和稀稀的楊樹簡直是絕配。
狗簡單地吠叫幾聲,目送大路上的車隊。
一兩隻喜鵲立在樹上,尾巴有節奏地翹動。
偶爾有嘶叫的警車趕超我們,陪同的小夥子就向我們解釋:“這是執行任務的,可能又有首長來了。
” 一個村子旁邊早有一群人在等待。
車隊停下,許多人從車上跳下。
最後下來的才是藍老,他的白胡子在春末的田野上十分醒目,我的眼睛可以毫不費力地跟蹤他。
我發現無論有多少人圍擁他,無論對方多麼熱情,老人隻是同一個聲音同一個節奏,說:“好啊,好啊,高興啊,真好啊!”我和紀及接着被介紹給迎候的人,原來他們是當地鎮政府負責人,外加幾個當地考古人員。
由人引導,我們一起來到了一個被繩子圍起的大坑前。
我注意到這坑是新掘不久的,它修葺得好極了,鏟痕像刀切豆腐一樣齊整,這使剖面上的每一點變化都顯露無遺。
粗略看去,長方形的坑溝共分兩大層,五小層,最上面第一大層厚約四十公分,分為耕土和近代兩小層;下面為第二大層,厚約兩米,依次分為上中下三層——解說員手持揚聲器出現了,她解釋說最上層為西漢地層,曾出土大量西漢文物;中層為戰國層,可由出土的戰國時期陶片和豆盤等為證;最下層為春秋地層,發現過一些春秋晚期陶片。
“這是一個相當大的村鎮——或幹脆說就是一座小城!為什麼?因為你們可以發現城牆就在這裡,是夯土牆,城南北有好幾百米呢!”陪同的小夥子耐不住性子,直接對我們說起來。
紀及不吱一聲,隻是看,後來又掏出本子記錄。
“你們看,秦始皇當年能不能來這兒呢?”小夥子直直地盯住我,又看紀及。
我如實回答:“這怎麼知道?” “他要找徐福辦事嘛,他也就不能有那麼大的架子啦!” 我順着小夥子的思路想了想,點點頭:“這也可能。
” “這太可能了!想想看,秦始皇還要去海上射大鲛魚呢,他射完了,還不順路就溜達過來了?” 我看着小夥子:“你說的也是,反正是順路的事兒,費不了多少工夫。
” 因為人群又開始移動,我們的交談也就中斷了。
整個人流以藍老為中心,我總是發現那撮白色的胡須在人群中間飄動。
由于人們把他包裹了,我和紀及要湊近一些往往很難。
最後終于讓陪同的小夥子看不下去,他幾次撥開人群,把我們塞到中心去。
這使我們有機會就近觀察和傾聽藍老。
老人一直笑眯眯的,提着拐杖往前慢慢挪動,偶爾擡頭遙望一下。
他走着走着站住了,一手拤腰,一手揚拐,在半空裡畫了個半圓說: “不錯,徐福當年——他就在這一帶活動啊!” 人群吐出了一口長氣。
我身旁的小夥子趕緊掏出一個小本子,飛快地記下了老人的話。
藍老的拐杖落下時碰到了一個瓦塊,這使他低下頭認真地看起來,直看了許久。
老人皺皺眉頭,倏又展開,用拐杖乒乒乓乓敲着地上的磚瓦碎塊,敲得節奏分明,并随着這節奏說道:“秦磚—漢瓦、秦磚—漢瓦!” 人們相互看看,随即伏下身,一撿到磚瓦碎塊就趕緊塞到了兜裡。
4 我和紀及很快發現,幾乎所有的遺址地點都離我們的下榻地較遠,工作起來極不方便,而且這裡也太奢華。
于是我們對唐副秘書長提出離開這兒,到市裡去住。
唐連連搖頭說:“這不成,這怎麼成呢。
遠些怕什麼,咱反正有車。
”最後我們還是堅持,他就說,“那也好,不過得跟領導彙報了才成,二位等等吧。
”這種從未有過的重視和禮遇讓人難以習慣,并引起深深的愧疚和不安。
紀及的話很少,但我心裡明白他再也待不下去了,正為這種生活而極端厭惡自己。
除了剛住到溫泉第一個夜晚的宴請,再就是分别由部裡或其他什麼人陪餐,三兩個人坐到一個華麗的單間裡,每餐都有豐盛的菜肴和酒水。
我和紀及後來不顧陪餐人有多麼熱情,隻取一點飯菜在自己碟裡,抓緊時間吃完算完,結果惹得主人很尴尬很不高興。
我們把各種各樣的服務卡片都堆在一邊。
夜裡,總有上門服務的電話打到房間裡,說是特勤部的,問我們是否需要特别服務?紀及開始冷冷拒絕,後來幹脆罵了一句“無恥”,對方卻甜甜地回答:“不客氣,謝謝!” 我說:“咱們簡直像來到了一個虛拟世界,讓人覺得這裡整個都是一種杜撰出來的生活。
” 紀及臉紅到脖子,吭吭着憋出一句:“一種末日感。
” 我們終于等來了回答,說有關領導批準了,同意我們搬到市裡賓館住。
于是我們立刻收拾東西。
紀及隻用了十幾分鐘就把簡單的行李提到門口,站在那兒等我一起離開。
可這時一個陪員過來了,說:“喲,不能這樣急的,不能的,那要過了今晚才走——晚上有部長宴請你們二位呢!”我還沒有開口,紀及馬上拒絕道:“不,我們馬上就走。
”對方卻不由分說抓起地上的東西:“不不,等等,還有其他重要客人呢——新來這裡的客人知道你們二位在這兒,特意趕來看你們哩,部長就一起宴請了……” 我和紀及愣了一下,問新來的客人是誰? “我也不太清楚,聽說也是科學院的,是一位專家和夫人……” 我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