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癡唱
關燈
小
中
大
由得四下裡瞥一瞥。
天色灰暗,這兒一個人也沒有。
不過我想,我對付這麼一個瘦幹幹的人還是綽綽有餘的,要知道我背囊裡就有一把刀,這會兒伸手可及。
可是看看他包在皺紋裡的那對細長眼,又覺得他不會是那一類惡人。
談下去我才明白,他的意思是:一個男人在路上走“怪悶得慌”,應該有一點消遣的東西,比如說像他一樣,帶一把胡琴——“俺高興了就随拉随唱”,說着伸手摘下了胡琴上的弓子,吱吱呀呀地拉起來。
那調子說不上好聽,但卻流暢連貫。
拉了一會兒他就唱起來,潤濕的嘴唇口水豐富,邊唱邊流,讓人想起一個老太太。
不過他的牙齒非常整齊,不知為什麼吐字卻極其含混。
他一唱歌的時候就把身子轉向了東方,看着那兒,笑吟吟的。
他這副表情總是不變。
不過那調子卻在不停地變化。
那是一種懷念的調子——有時簡直不是唱,而是念。
我不得不懷疑這個家夥的腦子多少有點毛病。
不過後來我想:流浪漢當中什麼人都有,他們一個人走慣了,放浪形骸,已經不能用常人的眼光去打量他們了。
我對他們的判斷标準應該換一下才是。
他這樣唱了一會兒,又把身子轉過來:現在他的歌才是唱給我的。
但他唱了些什麼,我還是聽不明白。
不過我總能從中感受到一點暖融融的情誼。
他越唱越來勁兒,慢慢虛汗從額頭那兒流下來,鼻尖上也沁出了米粒大的汗珠。
唱了約有半個鐘頭,他把弓子往上一甩,右手把琴杆一攬,這才算告一段落。
他揉揉鼻子,收收嘴巴,說:“怎麼樣?我一個人到了晚間就這樣拉拉唱唱。
也有人聽我的歌,唱到心裡去了呢,就扔下幾個銅闆;唱不到心裡去呢,就一轉身走開——就算是唱給自己聽的吧。
” 這句話的意思很明白,他是一個流浪藝人。
我于是去掏衣兜,掏出了幾塊錢。
他卻連連擺手:“哎哎,你想到哪兒去了!我是指走街串巷的時候。
咱夥計兩個怎麼能鬧這一手?” 我不好意思地把錢收起。
接着談了一會兒我才知道,他幾乎從來不從事田裡勞動,謀生的手段就靠這一把胡琴。
有時候在人多的地方他可以唱上半天,一口氣可以收好幾十塊錢呢。
進村過市,他都是一邊走一邊拉胡琴,身後總是跟着一群孩子。
我問他唱些什麼詞兒?他說他從來不唱詞兒。
我吃了一驚:還有這樣的歌手嗎?他說隻是随便唱,唱的都是自己的心事……我說:“那也總得有詞兒啊,沒有詞兒怎麼能唱出心事來呢?” 他聽了,長長的眼角瞥着我,有點不以為然:“我不識字哩!我哪有詞兒?” 原來他都是把看到的一些東西,比如把一些名兒串在一塊兒,随着曲子調門哼呀出來。
看到什麼唱什麼,“唱的時候想着自己的心事——心事也就唱出來了……” 這是多麼奇特的一種表達。
我覺得有點好笑,但笑不出,因為我感到這其中有什麼更深奧的東西。
他又問:“你知道我是怎麼弄了這把胡琴?” 我看着他。
“俺那個伴兒‘羞羞’走了的時候,忒難受,就琢磨出這麼件家夥什……” 我想“羞羞”大概是他老婆,問了問,才知道那是一個鎮子上數一數二的美女。
他開始絮叨:他十七八歲的時候在鎮子上打工,猛地看見了“羞羞”,兩眼頓時一亮。
“我那時真想伸手把她搶走。
那時候我年輕,身上的肉一棱一棱的,刀都砍不動!你想一想,打工的人,哪個不是野性子?這女孩家像個皮球一樣,一戳亂蹦,摸一摸軟軟的也像皮球。
那頭發呀,油亮亮從肩上披下來,然後又拖到屁股。
你想拍她的屁股,一伸手是烏油油的頭發,你就攥住用力一拉,‘吭哧’一聲,順勁兒把她拉倒在懷裡……” 年過半百的漢子笑起來,像個小孩兒。
“‘羞羞’這閨女見了誰都敢罵,皮打皮鬧,和她這名兒可全不一樣。
她哪裡知道害羞!後來問了問才知道,她是鎮上頭兒的閨女。
我一聽害了怕,頭兒咱敢招惹?然後我就想躲着‘羞羞’了。
可是越想躲越躲不開,晚上睡不着哇。
那時候我給鎮上的窯場脫坯,咱力氣大幹活麻利,一人抵他仨倆。
我把想念‘羞羞’的勁兒全摻在了土坯裡,呼啦啦脫下一大片。
嘿,我聽見‘呱哒呱哒’有人走路哩,回身一看,‘羞羞’頭上綁着個花手絹,一跳一跳和蝴蝶一樣過來了。
我心裡說一聲:‘糟!磨難當頭!’吓得直吸冷氣兒,天哩,你想想頭兒知道了,一場磨難你還逃得過?正琢磨着,那禍害走過來,手抄在胸口上……哎呀媽呀,我一點也不敢看她。
她端量着我,胡亂罵起來,說昨兒個晚上你哪去了?我知道她到我住過的草棚子裡去找了。
那是我躲了,躲到房東二大娘家去歇着了。
我不告訴她。
我知道這孩子被我三拍兩拍拍出了火星,離不開我了。
說心裡話,我這輩子也不打譜娶老婆了。
咱娶不上女人,身上有躁氣。
幹脆就拼着勁幹活,脫土坯!這是一個好辦法。
吭吭哧哧幹一氣,蹲在那兒像頭憋氣的牛。
到了夜間全身骨節一疼,哼哼呀呀一叫,仰着一躺就睡過去了。
誰知道後來有那麼幾個賤種,把‘羞羞’到窯場裡找我的事兒報告了鎮頭兒。
鎮頭兒長得,哼,說起來你不信,像我一樣細細
天色灰暗,這兒一個人也沒有。
不過我想,我對付這麼一個瘦幹幹的人還是綽綽有餘的,要知道我背囊裡就有一把刀,這會兒伸手可及。
可是看看他包在皺紋裡的那對細長眼,又覺得他不會是那一類惡人。
談下去我才明白,他的意思是:一個男人在路上走“怪悶得慌”,應該有一點消遣的東西,比如說像他一樣,帶一把胡琴——“俺高興了就随拉随唱”,說着伸手摘下了胡琴上的弓子,吱吱呀呀地拉起來。
那調子說不上好聽,但卻流暢連貫。
拉了一會兒他就唱起來,潤濕的嘴唇口水豐富,邊唱邊流,讓人想起一個老太太。
不過他的牙齒非常整齊,不知為什麼吐字卻極其含混。
他一唱歌的時候就把身子轉向了東方,看着那兒,笑吟吟的。
他這副表情總是不變。
不過那調子卻在不停地變化。
那是一種懷念的調子——有時簡直不是唱,而是念。
我不得不懷疑這個家夥的腦子多少有點毛病。
不過後來我想:流浪漢當中什麼人都有,他們一個人走慣了,放浪形骸,已經不能用常人的眼光去打量他們了。
我對他們的判斷标準應該換一下才是。
他這樣唱了一會兒,又把身子轉過來:現在他的歌才是唱給我的。
但他唱了些什麼,我還是聽不明白。
不過我總能從中感受到一點暖融融的情誼。
他越唱越來勁兒,慢慢虛汗從額頭那兒流下來,鼻尖上也沁出了米粒大的汗珠。
唱了約有半個鐘頭,他把弓子往上一甩,右手把琴杆一攬,這才算告一段落。
他揉揉鼻子,收收嘴巴,說:“怎麼樣?我一個人到了晚間就這樣拉拉唱唱。
也有人聽我的歌,唱到心裡去了呢,就扔下幾個銅闆;唱不到心裡去呢,就一轉身走開——就算是唱給自己聽的吧。
” 這句話的意思很明白,他是一個流浪藝人。
我于是去掏衣兜,掏出了幾塊錢。
他卻連連擺手:“哎哎,你想到哪兒去了!我是指走街串巷的時候。
咱夥計兩個怎麼能鬧這一手?” 我不好意思地把錢收起。
接着談了一會兒我才知道,他幾乎從來不從事田裡勞動,謀生的手段就靠這一把胡琴。
有時候在人多的地方他可以唱上半天,一口氣可以收好幾十塊錢呢。
進村過市,他都是一邊走一邊拉胡琴,身後總是跟着一群孩子。
我問他唱些什麼詞兒?他說他從來不唱詞兒。
我吃了一驚:還有這樣的歌手嗎?他說隻是随便唱,唱的都是自己的心事……我說:“那也總得有詞兒啊,沒有詞兒怎麼能唱出心事來呢?” 他聽了,長長的眼角瞥着我,有點不以為然:“我不識字哩!我哪有詞兒?” 原來他都是把看到的一些東西,比如把一些名兒串在一塊兒,随着曲子調門哼呀出來。
看到什麼唱什麼,“唱的時候想着自己的心事——心事也就唱出來了……” 這是多麼奇特的一種表達。
我覺得有點好笑,但笑不出,因為我感到這其中有什麼更深奧的東西。
他又問:“你知道我是怎麼弄了這把胡琴?” 我看着他。
“俺那個伴兒‘羞羞’走了的時候,忒難受,就琢磨出這麼件家夥什……” 我想“羞羞”大概是他老婆,問了問,才知道那是一個鎮子上數一數二的美女。
他開始絮叨:他十七八歲的時候在鎮子上打工,猛地看見了“羞羞”,兩眼頓時一亮。
“我那時真想伸手把她搶走。
那時候我年輕,身上的肉一棱一棱的,刀都砍不動!你想一想,打工的人,哪個不是野性子?這女孩家像個皮球一樣,一戳亂蹦,摸一摸軟軟的也像皮球。
那頭發呀,油亮亮從肩上披下來,然後又拖到屁股。
你想拍她的屁股,一伸手是烏油油的頭發,你就攥住用力一拉,‘吭哧’一聲,順勁兒把她拉倒在懷裡……” 年過半百的漢子笑起來,像個小孩兒。
“‘羞羞’這閨女見了誰都敢罵,皮打皮鬧,和她這名兒可全不一樣。
她哪裡知道害羞!後來問了問才知道,她是鎮上頭兒的閨女。
我一聽害了怕,頭兒咱敢招惹?然後我就想躲着‘羞羞’了。
可是越想躲越躲不開,晚上睡不着哇。
那時候我給鎮上的窯場脫坯,咱力氣大幹活麻利,一人抵他仨倆。
我把想念‘羞羞’的勁兒全摻在了土坯裡,呼啦啦脫下一大片。
嘿,我聽見‘呱哒呱哒’有人走路哩,回身一看,‘羞羞’頭上綁着個花手絹,一跳一跳和蝴蝶一樣過來了。
我心裡說一聲:‘糟!磨難當頭!’吓得直吸冷氣兒,天哩,你想想頭兒知道了,一場磨難你還逃得過?正琢磨着,那禍害走過來,手抄在胸口上……哎呀媽呀,我一點也不敢看她。
她端量着我,胡亂罵起來,說昨兒個晚上你哪去了?我知道她到我住過的草棚子裡去找了。
那是我躲了,躲到房東二大娘家去歇着了。
我不告訴她。
我知道這孩子被我三拍兩拍拍出了火星,離不開我了。
說心裡話,我這輩子也不打譜娶老婆了。
咱娶不上女人,身上有躁氣。
幹脆就拼着勁幹活,脫土坯!這是一個好辦法。
吭吭哧哧幹一氣,蹲在那兒像頭憋氣的牛。
到了夜間全身骨節一疼,哼哼呀呀一叫,仰着一躺就睡過去了。
誰知道後來有那麼幾個賤種,把‘羞羞’到窯場裡找我的事兒報告了鎮頭兒。
鎮頭兒長得,哼,說起來你不信,像我一樣細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