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結識
關燈
小
中
大
1
那一年的九月像一場疾風暴雨般遠去了。
然而它永遠侵入了我的内心,結成了冰冷的一個硬塊。
我大概一生都将懷揣這個硬塊走下去,直到抵達自己的終點。
從此橡樹路也成為了隐秘和恐怖的象征。
一連過去了兩個春天,我幾次路過那兒,看到了它棕色的尖頂、像城堡一樣的老建築、一片片茵茵綠草,心上還是一陣冷肅。
這兒是如此靜谧,與四周的喧嚣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我知道踏上大樹籠起的那條柏油路,一直走下去,就會看到咖啡屋和糖果店。
我竟然無法相信此地發生過的那一切。
我長時間怔怔地站在那裡,再次因為驚訝而默默呆立,直到有人提醒我該離開了。
這座城市從一場可怕的寒流中慢慢走過。
我似乎能夠聽到冰碴在暖風中的咔咔斷裂聲。
就像夢境重現:大街竟然出現了閃爍的霓虹燈,上面是“青春舞會”之類的字樣。
音樂絲絲縷縷地從彩色的窗口傳出,甚至聽到了薩克斯的聲音。
我在霓虹燈下走來走去,卻從未想過要邁進去看上一眼。
有一個聲音在我心裡響起:這些人可真膽大,他們都是一些什麼人哪!各種各樣的茶屋和咖啡屋也越來越多地在城區裡分布開來,它們大多模仿橡樹路的樣子,隻不過更花哨一些,而且大多都放置了室外音箱,用嗡咚嗡咚的音樂聲招徕顧客。
進入這些地方的百分之百是年輕人,他們當中有的男子穿了喇叭褲、留了長發,姑娘則染黃了頭發。
有身背吉他的男子來來去去,他們身邊一般都有一個打扮出眼的姑娘。
年輕人又開始了聚會。
最多的是舞會,但我對這種事連想都不敢想。
另有一些藝術方面的讨論會則強烈地吸引了我。
我甚至認為這是一座城市最了不起的特征,沒有它們就簡直稱不起一座城市!一些最優秀的人、思想最活躍見解最深刻的人,就在這樣的一些場所來往出沒。
我并不健忘,多麼懼怕所謂的聚會,可我還是無法抵禦這些場所的魅力。
最初是由一個叫陽子的青年畫家介紹,我第一次參加了這樣的一個聚會。
陽子比我年齡還小,可是因為他更早地來到這座城市,一度成為了我的都市向導。
最初的藝術聚會有一種新鮮氣息,這是它吸引我的原因。
但它也像高溫之下的一坨美食一樣,很快就變質了,變得令人厭惡,避之惟恐不及。
在最初的這樣一些場合,我結識了一批人,他們有的後來成為我在這個城市裡的摯友。
其中有兩個人甚至就住在橡樹路上,一個叫莊周,與古代那個顯赫人物同名同姓,是整座城市青年藝術家的代表人物,在所謂的“青年藝術委員會”裡工作。
另一個叫呂擎,是一所著名大學的講師。
他們住在那兒當然是因為非同一般的家世和出身。
一開始的印象中,這兩個人從外形到性格都截然不同。
莊周強壯有力,臉色紅潤聲音洪亮,滿頭黑亮的濃發下是一雙清澈的眼睛。
他穿着講究,舉止文雅,鶴立雞群,無論有多少人都無法遮掩其魅力。
呂擎細細高高,更多的時間裡沉默寡言,精神似乎一直有些萎靡。
兩個人的相同之處是全都給人以信任感,質樸而誠懇,絲毫沒有某些青年的志得意滿和盛氣淩人。
陽子告訴我:莊周因為儀表堂堂,才華出衆,被稱為“橡樹路上的王子”。
“這家夥雖然有顯赫的出身,可就是沒有一點惡習,連煙酒都不沾。
他是經受了考驗的人,前些年他身邊那一幫有多少人卷了進去啊,他不僅沒有,還勸止了不少朋友呢——如果沒有他,更多的人就會給逮起來;有的朋友不聽他的勸告,最後就陷進去了。
他急得什麼似的,聽說救出了幾個,但有的還是給判了死刑,這事給他的打擊太大了……”陽子歎息着:“多少姑娘暗戀着他,她們注意他的一舉一動。
隻要聚會上有他出現,姑娘們就會興奮起來……” 我的思緒仍舊停留在那個可怕的九月,打斷他的話:“他能救出他們?” “能啊。
他可能靠了父親的一些關系吧。
直到現在,兩年過去了,他還是在做這事兒,因為還有朋友在裡邊呢。
” 我默不做聲。
我在想凹眼姑娘。
她至今還關着啊!我能否找一下莊周? 當我把這個想法小心翼翼地向陽子提出來,他立刻說:“怎麼說呢,他是個仗義執言的人,一個善良的人。
問題是要他幫的人,一定要是受了冤枉的。
” 我隻好從頭說了凹眼姑娘。
我強調這是一個被誘惑的女孩,充其量是一個受害者;我說這個不幸的人到底去了哪兒、在哪
然而它永遠侵入了我的内心,結成了冰冷的一個硬塊。
我大概一生都将懷揣這個硬塊走下去,直到抵達自己的終點。
從此橡樹路也成為了隐秘和恐怖的象征。
一連過去了兩個春天,我幾次路過那兒,看到了它棕色的尖頂、像城堡一樣的老建築、一片片茵茵綠草,心上還是一陣冷肅。
這兒是如此靜谧,與四周的喧嚣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我知道踏上大樹籠起的那條柏油路,一直走下去,就會看到咖啡屋和糖果店。
我竟然無法相信此地發生過的那一切。
我長時間怔怔地站在那裡,再次因為驚訝而默默呆立,直到有人提醒我該離開了。
這座城市從一場可怕的寒流中慢慢走過。
我似乎能夠聽到冰碴在暖風中的咔咔斷裂聲。
就像夢境重現:大街竟然出現了閃爍的霓虹燈,上面是“青春舞會”之類的字樣。
音樂絲絲縷縷地從彩色的窗口傳出,甚至聽到了薩克斯的聲音。
我在霓虹燈下走來走去,卻從未想過要邁進去看上一眼。
有一個聲音在我心裡響起:這些人可真膽大,他們都是一些什麼人哪!各種各樣的茶屋和咖啡屋也越來越多地在城區裡分布開來,它們大多模仿橡樹路的樣子,隻不過更花哨一些,而且大多都放置了室外音箱,用嗡咚嗡咚的音樂聲招徕顧客。
進入這些地方的百分之百是年輕人,他們當中有的男子穿了喇叭褲、留了長發,姑娘則染黃了頭發。
有身背吉他的男子來來去去,他們身邊一般都有一個打扮出眼的姑娘。
年輕人又開始了聚會。
最多的是舞會,但我對這種事連想都不敢想。
另有一些藝術方面的讨論會則強烈地吸引了我。
我甚至認為這是一座城市最了不起的特征,沒有它們就簡直稱不起一座城市!一些最優秀的人、思想最活躍見解最深刻的人,就在這樣的一些場所來往出沒。
我并不健忘,多麼懼怕所謂的聚會,可我還是無法抵禦這些場所的魅力。
最初是由一個叫陽子的青年畫家介紹,我第一次參加了這樣的一個聚會。
陽子比我年齡還小,可是因為他更早地來到這座城市,一度成為了我的都市向導。
最初的藝術聚會有一種新鮮氣息,這是它吸引我的原因。
但它也像高溫之下的一坨美食一樣,很快就變質了,變得令人厭惡,避之惟恐不及。
在最初的這樣一些場合,我結識了一批人,他們有的後來成為我在這個城市裡的摯友。
其中有兩個人甚至就住在橡樹路上,一個叫莊周,與古代那個顯赫人物同名同姓,是整座城市青年藝術家的代表人物,在所謂的“青年藝術委員會”裡工作。
另一個叫呂擎,是一所著名大學的講師。
他們住在那兒當然是因為非同一般的家世和出身。
一開始的印象中,這兩個人從外形到性格都截然不同。
莊周強壯有力,臉色紅潤聲音洪亮,滿頭黑亮的濃發下是一雙清澈的眼睛。
他穿着講究,舉止文雅,鶴立雞群,無論有多少人都無法遮掩其魅力。
呂擎細細高高,更多的時間裡沉默寡言,精神似乎一直有些萎靡。
兩個人的相同之處是全都給人以信任感,質樸而誠懇,絲毫沒有某些青年的志得意滿和盛氣淩人。
陽子告訴我:莊周因為儀表堂堂,才華出衆,被稱為“橡樹路上的王子”。
“這家夥雖然有顯赫的出身,可就是沒有一點惡習,連煙酒都不沾。
他是經受了考驗的人,前些年他身邊那一幫有多少人卷了進去啊,他不僅沒有,還勸止了不少朋友呢——如果沒有他,更多的人就會給逮起來;有的朋友不聽他的勸告,最後就陷進去了。
他急得什麼似的,聽說救出了幾個,但有的還是給判了死刑,這事給他的打擊太大了……”陽子歎息着:“多少姑娘暗戀着他,她們注意他的一舉一動。
隻要聚會上有他出現,姑娘們就會興奮起來……” 我的思緒仍舊停留在那個可怕的九月,打斷他的話:“他能救出他們?” “能啊。
他可能靠了父親的一些關系吧。
直到現在,兩年過去了,他還是在做這事兒,因為還有朋友在裡邊呢。
” 我默不做聲。
我在想凹眼姑娘。
她至今還關着啊!我能否找一下莊周? 當我把這個想法小心翼翼地向陽子提出來,他立刻說:“怎麼說呢,他是個仗義執言的人,一個善良的人。
問題是要他幫的人,一定要是受了冤枉的。
” 我隻好從頭說了凹眼姑娘。
我強調這是一個被誘惑的女孩,充其量是一個受害者;我說這個不幸的人到底去了哪兒、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