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李子樹·兒
關燈
小
中
大
1
父親的歸來,使我們走入了更加無法忍受的日子。
因為父親,也因為老師的消失,上學是不可能了。
最後,為了一線生路,更為一個突如其來的變故,我不得不匆匆逃離。
從此,流浪他鄉的日子就開始了…… 在路上,在孤苦一人的時刻,我無論走到哪裡都要頻頻回望。
就像仍然在茅屋四周的原野上遊玩似的,無論走多麼遠,都忍不住要回頭去找那棵大李子樹的梢頭。
可是我後來越走越遠,終于再也望不到它了。
不過我走在路上,總能感到一雙目光在背後遙遙注視,我知道,那是大李子樹在目送我的遠行啊。
旅途上,每到了午夜會倍加思念媽媽和外祖母,可是天一亮依舊要奔向陌生的遠方。
我真的走向了難以返回的遠方了。
三十年後的今天,每當回想往昔,讓我最為感激的就是那個夜晚,是我在疲憊的奔波中接受的那一聲召喚——那一聲聲莫名而清晰的召喚對我來說至今還是一個謎。
那是媽媽去世前的一段日子。
當時她在那個小茅屋裡已經病危,可是我卻仍舊一無所知地行走在大山裡。
有一天半夜,我剛剛找了個懸石下面的草窩宿了,正似睡未睡呢,突然有什麼聲音驚了我一下,讓我一個骨碌爬起來。
一顆心怦怦亂跳,滿身都是冷汗,一陣驚懼像波浪般逼過來。
我大氣不出地呆坐着,隻用心傾聽着夜聲,捕捉剛才傳過來的那種聲音。
北風裡好像隐隐傳來了恸哭,而且一陣大似一陣。
這其中有揪心的什麼夾雜其中……我聽着聽着,天哪,我聽到了媽媽的呼喚!是的,确定無疑,就是她的聲音,盡管已經極其微弱:“我的孩子,你回呀,快回呀……” 我不顧一切地一蹿而起,抓住背囊往後背上一掄,一腳就跨進了夜色裡…… 我奔跑不息,一直向着北方。
一路都聽見嗚嗚的哭聲……我恍惚看到小茅屋已被人團團圍住,深棕色的屋頂在悲恸中晃動起來。
呼喚一陣比一陣急促。
我心中有個催促:快跑,快跑啊,因為眼看就來不及了。
“我的孩子,快回呀,回呀……” 跑啊跑啊,媽媽等我,媽媽等我啊。
跑啊跑啊,我終于在黎明時分踏上了那條灌木叢中的小路……鞋子脫落了,荊棘刺破了我的腳,腳背上的靜脈血管在呻吟,血一滴滴淌出來。
我隻管低頭往前,躲避着大李子樹責備的目光。
嗚嗚的哭聲越來越響。
媽媽!我覺得自己在迎着她張開的手臂撲過去。
我看見了大李子樹,看見外祖母在大李子樹下焦急地遙望,頂着一頭白發——她不是已經去世了嗎?她為什麼又坐在了這兒? 就在看到大李子樹的那一刻,我的心中突然一悸:我是千裡迢迢趕回來送媽媽的。
一腳踏進院門,哭聲驟停。
幾個人閃開一條路,讓這個滿臉蒼黑的、惟一的兒子跨進茅屋。
一個蒼老的聲音,不知是慶幸還是責怪:“你來晚了,你,什麼都晚了……” 這是媽媽惟一的鄰居老駱,他目光沉沉地看着我。
他已經站在門口,像是預先知道了什麼似的,憤憤地站在那兒等我。
我的腿軟下來,不得不扶住門框。
“按規矩辦吧,先買一些黃紙、香。
要紮紙人紙馬。
要做一些元寶……”老駱的老伴已經出不來了,她快要生孩子了。
她在屋裡指使老駱,為母親安排後事。
我把眼淚全灑在路上了,這會兒在母親床邊竟然一滴眼淚也流不出。
媽媽,我握着她冰涼的手,把臉伏上。
所有的人都離開了。
不知過了多久,我覺得身上披了一件衣服,這時候才發現已經是半夜了。
即将臨盆的達子嫂站在旁邊。
大李子樹哭了一夜,它泣哭的聲音除了我誰也聽不懂。
風冰涼冰涼吹透了茅屋。
我一刻也不能離開,一刻也不願離開——我害怕在這片孤獨的原野上,隻讓媽媽一個人安睡。
她因孤獨而死。
當年她親手把我送走,從此就失去了自己的兒子。
從那一天起她天天盼我回來,盼我踏上那條小路。
她等啊等啊,望眼欲穿。
大李子樹哭了一夜。
黎明時分我走出來,一眼看見大李子樹低着頭,身邊坐着一位老奶奶——外祖母的魂靈為什麼偏偏在這個時候出現?這時我才明白:她是來領媽媽的,時候到了,她要領走這個獨守茅屋的女兒:現在要做的事隻此一樁。
她憤怒了,所以她不再理我。
“我來領自己的孩子,日後你的媽媽也會來領你的……”這是我聽到的外祖母最重要的一句話,是她摻在風中的聲音,然而非常清晰。
老駱跑來跑去。
他聽妻子的話,固執地要按照當地葬儀來落實一個個事項,特别看重紙錢。
我忍不住告訴老駱:不必了,媽媽苦寒一生,她花不慣那麼多錢,就讓她這樣走吧。
隻要她能和外祖母在一起,就比什麼都好。
“這對受苦受難的人哪,到地下去會合吧,”老駱抹着眼睛。
我知道他在說父親,掃了他一眼。
“孩子你不該回這麼晚,”我仿佛看到外祖母從大李子樹下站起,開始
因為父親,也因為老師的消失,上學是不可能了。
最後,為了一線生路,更為一個突如其來的變故,我不得不匆匆逃離。
從此,流浪他鄉的日子就開始了…… 在路上,在孤苦一人的時刻,我無論走到哪裡都要頻頻回望。
就像仍然在茅屋四周的原野上遊玩似的,無論走多麼遠,都忍不住要回頭去找那棵大李子樹的梢頭。
可是我後來越走越遠,終于再也望不到它了。
不過我走在路上,總能感到一雙目光在背後遙遙注視,我知道,那是大李子樹在目送我的遠行啊。
旅途上,每到了午夜會倍加思念媽媽和外祖母,可是天一亮依舊要奔向陌生的遠方。
我真的走向了難以返回的遠方了。
三十年後的今天,每當回想往昔,讓我最為感激的就是那個夜晚,是我在疲憊的奔波中接受的那一聲召喚——那一聲聲莫名而清晰的召喚對我來說至今還是一個謎。
那是媽媽去世前的一段日子。
當時她在那個小茅屋裡已經病危,可是我卻仍舊一無所知地行走在大山裡。
有一天半夜,我剛剛找了個懸石下面的草窩宿了,正似睡未睡呢,突然有什麼聲音驚了我一下,讓我一個骨碌爬起來。
一顆心怦怦亂跳,滿身都是冷汗,一陣驚懼像波浪般逼過來。
我大氣不出地呆坐着,隻用心傾聽着夜聲,捕捉剛才傳過來的那種聲音。
北風裡好像隐隐傳來了恸哭,而且一陣大似一陣。
這其中有揪心的什麼夾雜其中……我聽着聽着,天哪,我聽到了媽媽的呼喚!是的,确定無疑,就是她的聲音,盡管已經極其微弱:“我的孩子,你回呀,快回呀……” 我不顧一切地一蹿而起,抓住背囊往後背上一掄,一腳就跨進了夜色裡…… 我奔跑不息,一直向着北方。
一路都聽見嗚嗚的哭聲……我恍惚看到小茅屋已被人團團圍住,深棕色的屋頂在悲恸中晃動起來。
呼喚一陣比一陣急促。
我心中有個催促:快跑,快跑啊,因為眼看就來不及了。
“我的孩子,快回呀,回呀……” 跑啊跑啊,媽媽等我,媽媽等我啊。
跑啊跑啊,我終于在黎明時分踏上了那條灌木叢中的小路……鞋子脫落了,荊棘刺破了我的腳,腳背上的靜脈血管在呻吟,血一滴滴淌出來。
我隻管低頭往前,躲避着大李子樹責備的目光。
嗚嗚的哭聲越來越響。
媽媽!我覺得自己在迎着她張開的手臂撲過去。
我看見了大李子樹,看見外祖母在大李子樹下焦急地遙望,頂着一頭白發——她不是已經去世了嗎?她為什麼又坐在了這兒? 就在看到大李子樹的那一刻,我的心中突然一悸:我是千裡迢迢趕回來送媽媽的。
一腳踏進院門,哭聲驟停。
幾個人閃開一條路,讓這個滿臉蒼黑的、惟一的兒子跨進茅屋。
一個蒼老的聲音,不知是慶幸還是責怪:“你來晚了,你,什麼都晚了……” 這是媽媽惟一的鄰居老駱,他目光沉沉地看着我。
他已經站在門口,像是預先知道了什麼似的,憤憤地站在那兒等我。
我的腿軟下來,不得不扶住門框。
“按規矩辦吧,先買一些黃紙、香。
要紮紙人紙馬。
要做一些元寶……”老駱的老伴已經出不來了,她快要生孩子了。
她在屋裡指使老駱,為母親安排後事。
我把眼淚全灑在路上了,這會兒在母親床邊竟然一滴眼淚也流不出。
媽媽,我握着她冰涼的手,把臉伏上。
所有的人都離開了。
不知過了多久,我覺得身上披了一件衣服,這時候才發現已經是半夜了。
即将臨盆的達子嫂站在旁邊。
大李子樹哭了一夜,它泣哭的聲音除了我誰也聽不懂。
風冰涼冰涼吹透了茅屋。
我一刻也不能離開,一刻也不願離開——我害怕在這片孤獨的原野上,隻讓媽媽一個人安睡。
她因孤獨而死。
當年她親手把我送走,從此就失去了自己的兒子。
從那一天起她天天盼我回來,盼我踏上那條小路。
她等啊等啊,望眼欲穿。
大李子樹哭了一夜。
黎明時分我走出來,一眼看見大李子樹低着頭,身邊坐着一位老奶奶——外祖母的魂靈為什麼偏偏在這個時候出現?這時我才明白:她是來領媽媽的,時候到了,她要領走這個獨守茅屋的女兒:現在要做的事隻此一樁。
她憤怒了,所以她不再理我。
“我來領自己的孩子,日後你的媽媽也會來領你的……”這是我聽到的外祖母最重要的一句話,是她摻在風中的聲音,然而非常清晰。
老駱跑來跑去。
他聽妻子的話,固執地要按照當地葬儀來落實一個個事項,特别看重紙錢。
我忍不住告訴老駱:不必了,媽媽苦寒一生,她花不慣那麼多錢,就讓她這樣走吧。
隻要她能和外祖母在一起,就比什麼都好。
“這對受苦受難的人哪,到地下去會合吧,”老駱抹着眼睛。
我知道他在說父親,掃了他一眼。
“孩子你不該回這麼晚,”我仿佛看到外祖母從大李子樹下站起,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