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走失的王子
關燈
小
中
大
取名為“創收部”。
創收部的人都是很有辦法的小夥子或姑娘,一個個夏天穿着圓領衫、牛仔褲,戴着變色眼鏡,駕車在鬧市區和郊區來複竄奔。
他們腰上挎着傳呼機,手抓便攜電話,在亂轟轟的城市裡遙相呼應。
莊周沉默的時間越來越長。
隻有幾個朋友知道他有多苦。
他不願發出牢騷,可一旦發出,那就是快要支撐不住了。
有一次他說:“我平均一分鐘得罪一個人!” 開始我不明白,因為在我眼裡,由于他父親的緣故,文教界的老老少少都跟他有深厚的關系;後來才知道,像所有“浮出水面”的人物一樣,他的對手其實也多得很,有的直接就是從橡樹路出來的子弟。
莊周平時極其收斂、謙恭,不得不做許多極不願做的事。
有人寫了幾篇東西、畫了幾幅畫,就纏着莊周開讨論會、舉辦“個展”。
莊周因為對藝術酷愛,對這類人物當中的一部分人喜歡得要命。
而這樣的人,在這座城市裡往往都是程度不同的倒黴蛋。
莊周要伸開兩手保護他們,并且永遠嫌自己的兩臂不夠長。
他不求父親,因為父親對他和他的這些朋友從來存有偏見,而且年齡愈大偏見愈深。
除了莊明,在文化界具有重要影響的另一個人物是呂南老。
呂南老平時深居簡出,影響力卻無法低估。
莊明離職後,呂南老身邊的人更加神氣活現了。
他們當中有一個人最嫉恨莊周,外号叫“烏頭”。
烏頭年近五十,會畫幾筆畫,擅長與别人“合作”。
這個人幾年來做夢都想取代莊周,處心積慮地接近呂南老。
在曆經諸多周折之後,烏頭終于結識了呂南老的外甥“山颉”。
此人是一個機關的處長,素有兩大嗜好:字畫和女人。
烏頭恰好在兩方面都能滿足山颉,兩人于是成了“鐵哥們”。
山颉常為烏頭的事去求呂南老,如果不能得手,就直接去找另一些頭兒,每次都暗示是“舅舅的意思”……烏頭依靠山颉,幾年時間升為副局長,又開始琢磨其他。
他發誓說:這輩子就是什麼都不幹,也要把官做到“三至四品”! 有一個人越來越讓莊周操心了。
這個人就是畫家桤林。
桤林本來在藝委會下邊的一個刊物做美術編輯,不久前才調到畫院。
桤林從心裡感謝莊周,因為正是莊周力排衆議才把他調過去。
許多人認為要當一個專業畫家,桤林的年紀還小了點兒。
他是從邊遠山區考到這座城市的,由于學業突出,畢業後就留在了城裡。
他前後換了三四個單位,最後才在一個刊物落下腳來。
他現在是專業畫家當中最年輕的一個——據說在幾十年的畫院曆史上也是最年輕的一個。
桤林長得細細高高,頭發很長,有時又剪得差不多成了光秃。
他不是故意這樣,因為除了畫畫,他對一切都無心無緒,幾乎從來不懂得照料自己。
他畫油畫,一天到晚關在密室中,差不多達到了瘋迷狀态。
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做夢也想不到會得罪烏頭。
起因是為參加一個大型展覽的事:烏頭千方百計要使自己的畫作入選,結果卻是桤林被挑中。
烏頭先是串通評委們重來一遍,沒成,就逼桤林自己撤回作品。
桤林還沒有來得及照他說的去做,選送的畫已經被拿走了——這一下烏頭心底起火,一拍桌子說:桤林這小子完了。
從此桤林真的麻煩不斷,幹什麼都不順。
接下去的幾年中,桤林幾乎每年都有一二次受挫:作品隻要參加展覽或刊出,立刻會招來嚴厲批評,而且調子高得吓人。
最後許多人都不知桤林為什麼成了個“敏感人物”。
除此之外,每隔一段時間還會莫名其妙地吹來一股冷風,說桤林生活或其他方面又出事了,不得了啦,上邊又要追查了;結果有時真的就有厚厚的“批件”轉下來。
雖然每次查下來都是無聊的瞎忙,但還是有不少人害怕。
桤林作畫的地方經常有人光顧,這些人像是很有來曆,拿着一個小本子,翻翻記記,嘴裡的大雪茄像一根*一樣翹着,差點都要觸到桤林的臉上了。
他們把他十幾年前的習作都找出來了,所有的*素描都挑選編号。
有一個臉上滿是橫肉的家夥從兜裡不慌不忙地掏出一支紅筆,在這些畫的胸部和兩腿之間都狠狠地打上了大叉。
桤林開始愣着,後來再也忍不住,一下子撲在了自己的畫上。
幾個人一齊按住了他,一個戴眼鏡的瘦子厲聲說:“正給你造冊呢,害怕了?别急,小淫棍。
”桤林被他的兇相吓呆了。
因為有人不停地騷擾,畫室顯然成了最可怕的地方。
桤林不得不舍下一切,在深冬裡躲到了朋友一間沒有暖氣的小屋子裡。
他在這兒瑟瑟打抖,半是因為嚴寒,半是因為害怕。
他在傾聽恐懼的消息——什麼動靜也沒有。
但他知道,除非是這個春天早些來到,不然再也無法工作了。
那間曾給他無限歡樂的小小密室如今就是囚室,他不敢走近那兒半步。
而在這個冷窖裡,簡直就是度日如年。
就這樣,好不容易熬過了一個嚴冬,在一個挺好的春天的早晨,他蹑手蹑腳地回到了那個畫室,開門一看,裡面除了一團破紙,就是跑來竄去的耗子。
二十多年的心血啊,幾乎全不見了。
也就在這個春天,桤林被嗚嗚嚎叫的警車抓走了,罪名是搜出了許多*品,是一個流氓集團的重要成員…… 整整有一年多的時間他都給關在看守所。
九月的槍聲響過了,滿城死寂,莊周卻在用盡最後的一點力氣将他救出。
他好不容易出來了,可是人也廢了:既不能畫畫也不能參加展出,像個傻子一樣在大街上走來走去,不一定什麼時候回到那間小屋,一頭倒在那團破紙上就睡着了。
最奇怪的是,他竟然避而不見自己的大恩人莊周,總是設法躲開他。
有一天桤林走着,一擡頭看到了一個機關的牌子,就啞着嗓
創收部的人都是很有辦法的小夥子或姑娘,一個個夏天穿着圓領衫、牛仔褲,戴着變色眼鏡,駕車在鬧市區和郊區來複竄奔。
他們腰上挎着傳呼機,手抓便攜電話,在亂轟轟的城市裡遙相呼應。
莊周沉默的時間越來越長。
隻有幾個朋友知道他有多苦。
他不願發出牢騷,可一旦發出,那就是快要支撐不住了。
有一次他說:“我平均一分鐘得罪一個人!” 開始我不明白,因為在我眼裡,由于他父親的緣故,文教界的老老少少都跟他有深厚的關系;後來才知道,像所有“浮出水面”的人物一樣,他的對手其實也多得很,有的直接就是從橡樹路出來的子弟。
莊周平時極其收斂、謙恭,不得不做許多極不願做的事。
有人寫了幾篇東西、畫了幾幅畫,就纏着莊周開讨論會、舉辦“個展”。
莊周因為對藝術酷愛,對這類人物當中的一部分人喜歡得要命。
而這樣的人,在這座城市裡往往都是程度不同的倒黴蛋。
莊周要伸開兩手保護他們,并且永遠嫌自己的兩臂不夠長。
他不求父親,因為父親對他和他的這些朋友從來存有偏見,而且年齡愈大偏見愈深。
除了莊明,在文化界具有重要影響的另一個人物是呂南老。
呂南老平時深居簡出,影響力卻無法低估。
莊明離職後,呂南老身邊的人更加神氣活現了。
他們當中有一個人最嫉恨莊周,外号叫“烏頭”。
烏頭年近五十,會畫幾筆畫,擅長與别人“合作”。
這個人幾年來做夢都想取代莊周,處心積慮地接近呂南老。
在曆經諸多周折之後,烏頭終于結識了呂南老的外甥“山颉”。
此人是一個機關的處長,素有兩大嗜好:字畫和女人。
烏頭恰好在兩方面都能滿足山颉,兩人于是成了“鐵哥們”。
山颉常為烏頭的事去求呂南老,如果不能得手,就直接去找另一些頭兒,每次都暗示是“舅舅的意思”……烏頭依靠山颉,幾年時間升為副局長,又開始琢磨其他。
他發誓說:這輩子就是什麼都不幹,也要把官做到“三至四品”! 有一個人越來越讓莊周操心了。
這個人就是畫家桤林。
桤林本來在藝委會下邊的一個刊物做美術編輯,不久前才調到畫院。
桤林從心裡感謝莊周,因為正是莊周力排衆議才把他調過去。
許多人認為要當一個專業畫家,桤林的年紀還小了點兒。
他是從邊遠山區考到這座城市的,由于學業突出,畢業後就留在了城裡。
他前後換了三四個單位,最後才在一個刊物落下腳來。
他現在是專業畫家當中最年輕的一個——據說在幾十年的畫院曆史上也是最年輕的一個。
桤林長得細細高高,頭發很長,有時又剪得差不多成了光秃。
他不是故意這樣,因為除了畫畫,他對一切都無心無緒,幾乎從來不懂得照料自己。
他畫油畫,一天到晚關在密室中,差不多達到了瘋迷狀态。
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做夢也想不到會得罪烏頭。
起因是為參加一個大型展覽的事:烏頭千方百計要使自己的畫作入選,結果卻是桤林被挑中。
烏頭先是串通評委們重來一遍,沒成,就逼桤林自己撤回作品。
桤林還沒有來得及照他說的去做,選送的畫已經被拿走了——這一下烏頭心底起火,一拍桌子說:桤林這小子完了。
從此桤林真的麻煩不斷,幹什麼都不順。
接下去的幾年中,桤林幾乎每年都有一二次受挫:作品隻要參加展覽或刊出,立刻會招來嚴厲批評,而且調子高得吓人。
最後許多人都不知桤林為什麼成了個“敏感人物”。
除此之外,每隔一段時間還會莫名其妙地吹來一股冷風,說桤林生活或其他方面又出事了,不得了啦,上邊又要追查了;結果有時真的就有厚厚的“批件”轉下來。
雖然每次查下來都是無聊的瞎忙,但還是有不少人害怕。
桤林作畫的地方經常有人光顧,這些人像是很有來曆,拿着一個小本子,翻翻記記,嘴裡的大雪茄像一根*一樣翹着,差點都要觸到桤林的臉上了。
他們把他十幾年前的習作都找出來了,所有的*素描都挑選編号。
有一個臉上滿是橫肉的家夥從兜裡不慌不忙地掏出一支紅筆,在這些畫的胸部和兩腿之間都狠狠地打上了大叉。
桤林開始愣着,後來再也忍不住,一下子撲在了自己的畫上。
幾個人一齊按住了他,一個戴眼鏡的瘦子厲聲說:“正給你造冊呢,害怕了?别急,小淫棍。
”桤林被他的兇相吓呆了。
因為有人不停地騷擾,畫室顯然成了最可怕的地方。
桤林不得不舍下一切,在深冬裡躲到了朋友一間沒有暖氣的小屋子裡。
他在這兒瑟瑟打抖,半是因為嚴寒,半是因為害怕。
他在傾聽恐懼的消息——什麼動靜也沒有。
但他知道,除非是這個春天早些來到,不然再也無法工作了。
那間曾給他無限歡樂的小小密室如今就是囚室,他不敢走近那兒半步。
而在這個冷窖裡,簡直就是度日如年。
就這樣,好不容易熬過了一個嚴冬,在一個挺好的春天的早晨,他蹑手蹑腳地回到了那個畫室,開門一看,裡面除了一團破紙,就是跑來竄去的耗子。
二十多年的心血啊,幾乎全不見了。
也就在這個春天,桤林被嗚嗚嚎叫的警車抓走了,罪名是搜出了許多*品,是一個流氓集團的重要成員…… 整整有一年多的時間他都給關在看守所。
九月的槍聲響過了,滿城死寂,莊周卻在用盡最後的一點力氣将他救出。
他好不容易出來了,可是人也廢了:既不能畫畫也不能參加展出,像個傻子一樣在大街上走來走去,不一定什麼時候回到那間小屋,一頭倒在那團破紙上就睡着了。
最奇怪的是,他竟然避而不見自己的大恩人莊周,總是設法躲開他。
有一天桤林走着,一擡頭看到了一個機關的牌子,就啞着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