裙钗之下
關燈
小
中
大
忙将栗姬立為皇後是對的,其他女人對她評價極為不好。
再有,這個女人最近對我也不那麼親熱了。
” 景帝一定這麼想。
館陶公主的策劃也在順利地進行。
館陶公主不是采用過分誇獎王夫人使其成為皇後的那種露骨的方法,而是以王夫人所生的孩子多麼可愛、多麼聰明為重點,不斷地向景帝灌輸。
“像阿徹這樣聰明的孩子很少見呀!” 因為是自己的孩子,當聽到這種誇獎時,景帝不會不高興。
“這麼說,這孩子似乎有前途。
” 在随聲附和中,似乎景帝自己也這麼認為了。
事實上,王夫人的兒子徹——後來的漢武帝,從幼年時就已展露出非凡的才華。
一次景帝生病,他将皇太子之母栗姬叫到床前說道:“朕萬一有三長兩短,你要給我好好照顧其他王子們。
” 栗姬是個愚蠢的女人,不!應該說她過于忠實自己的感情,是一個老實的女人。
“不行,為什麼我必須照顧其他女人生的孩子?我辦不到。
” 栗姬拒絕了。
聽後,景帝在床上就大動肝火。
一直在密切觀察景帝動态的王夫人娡想:機會終于來了! 她作出這種判斷。
她所采取的行動是唆使大臣向皇帝奏言将栗姬立為皇後。
這是先下手為強,有預謀的布局。
也就是帝王之言,驷馬難追。
在公衆面前,天子之言是不能撤回的。
當時景帝對栗姬正在氣頭上,這種時候如提出立栗姬為皇後一事,不用說立即會遭到景帝的拒絕。
一旦在公開場合被拒絕,那栗姬将永遠失去升為皇後的機會。
掌管典禮的叫大行的大臣向皇帝奏本:子以母為貴,母以子為貴。
今太子母無後,宜立為皇後。
結果不出王夫人所料,不!應說大大超出預料。
“這豈是汝輩所當言!” 景帝怒發沖冠。
最為可憐的是大行,因僭越之罪遭誅殺。
還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景帝作出決定:“如皇太子之母不能成為皇後,就應廢除皇太子。
” 于是,景帝廢除栗姬所生之子榮的皇太子地位,降格為普通王子,這就是臨江王。
栗姬對此雖進行了激烈地歇斯底裡地反抗,但景帝卻置之不理。
不久栗姬死去,人們謠傳她因悲憤而死。
栗姬死後,景帝立王夫人娡為皇後,立其子徹為皇太子。
徹當時年僅七歲,在景帝13個兒子中排行第九位。
——他就是武帝。
由館陶公主和王夫人娡合演的戰術取得徹底的勝利。
宋代的呂祖謙對這一事件評論道: “利之所激深宮之女皆儀秦也。
” 所謂儀秦,是指戰國時代的大謀略家,即提倡連橫的張儀和主張合縱的蘇秦。
阿嬌成為皇太子妃之事,不言而喻。
有“金屋藏嬌”這個成語。
“如果我娶阿嬌,要造一間很大的金屋,把她放進去。
” 這是年幼的武帝去長公主家玩耍時說的話。
可是,他們的婚姻卻沒有令人向往的童謠般浪漫結局。
女人之間激烈的競争,事實上竟将兩個年幼的孩子卷進漩渦。
“上(武帝)之得為嗣,大長公主有力焉。
” 司馬遷也這麼認為。
武帝具有“雄才大略”,然而這種雄才大略也隻有成為皇帝後才能發揮出來。
如果隻是原來的膠東王,恐怕隻能在領地内狩獵逐兔虛度一生。
吳楚七國之亂後,作為地方諸侯,領地不僅被削減,還得接受從中央政府派來官員的嚴格監督,什麼大事也做不了。
即使武帝再有才能,充其量也就是振興地方産業。
為龍鳳開辟道路的是時代,龍鳳之雛卻如此這般從女流裙钗下誕生。
從王夫人和長公主的事迹中,我感到了采桑少女羅敷的機智。
在她們英勇搏鬥的形象中似乎有共同的東西,也許為獲得利益,也許為保持貞節,盡管目的不一樣。
然而,在那些深宮女流陰謀家身上,絲毫也沒有田園羅敷那種即興幽默和健康的清新氣息。
再有,這個女人最近對我也不那麼親熱了。
” 景帝一定這麼想。
館陶公主的策劃也在順利地進行。
館陶公主不是采用過分誇獎王夫人使其成為皇後的那種露骨的方法,而是以王夫人所生的孩子多麼可愛、多麼聰明為重點,不斷地向景帝灌輸。
“像阿徹這樣聰明的孩子很少見呀!” 因為是自己的孩子,當聽到這種誇獎時,景帝不會不高興。
“這麼說,這孩子似乎有前途。
” 在随聲附和中,似乎景帝自己也這麼認為了。
事實上,王夫人的兒子徹——後來的漢武帝,從幼年時就已展露出非凡的才華。
一次景帝生病,他将皇太子之母栗姬叫到床前說道:“朕萬一有三長兩短,你要給我好好照顧其他王子們。
” 栗姬是個愚蠢的女人,不!應該說她過于忠實自己的感情,是一個老實的女人。
“不行,為什麼我必須照顧其他女人生的孩子?我辦不到。
” 栗姬拒絕了。
聽後,景帝在床上就大動肝火。
一直在密切觀察景帝動态的王夫人娡想:機會終于來了! 她作出這種判斷。
她所采取的行動是唆使大臣向皇帝奏言将栗姬立為皇後。
這是先下手為強,有預謀的布局。
也就是帝王之言,驷馬難追。
在公衆面前,天子之言是不能撤回的。
當時景帝對栗姬正在氣頭上,這種時候如提出立栗姬為皇後一事,不用說立即會遭到景帝的拒絕。
一旦在公開場合被拒絕,那栗姬将永遠失去升為皇後的機會。
掌管典禮的叫大行的大臣向皇帝奏本:子以母為貴,母以子為貴。
今太子母無後,宜立為皇後。
結果不出王夫人所料,不!應說大大超出預料。
“這豈是汝輩所當言!” 景帝怒發沖冠。
最為可憐的是大行,因僭越之罪遭誅殺。
還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景帝作出決定:“如皇太子之母不能成為皇後,就應廢除皇太子。
” 于是,景帝廢除栗姬所生之子榮的皇太子地位,降格為普通王子,這就是臨江王。
栗姬對此雖進行了激烈地歇斯底裡地反抗,但景帝卻置之不理。
不久栗姬死去,人們謠傳她因悲憤而死。
栗姬死後,景帝立王夫人娡為皇後,立其子徹為皇太子。
徹當時年僅七歲,在景帝13個兒子中排行第九位。
——他就是武帝。
由館陶公主和王夫人娡合演的戰術取得徹底的勝利。
宋代的呂祖謙對這一事件評論道: “利之所激深宮之女皆儀秦也。
” 所謂儀秦,是指戰國時代的大謀略家,即提倡連橫的張儀和主張合縱的蘇秦。
阿嬌成為皇太子妃之事,不言而喻。
有“金屋藏嬌”這個成語。
“如果我娶阿嬌,要造一間很大的金屋,把她放進去。
” 這是年幼的武帝去長公主家玩耍時說的話。
可是,他們的婚姻卻沒有令人向往的童謠般浪漫結局。
女人之間激烈的競争,事實上竟将兩個年幼的孩子卷進漩渦。
“上(武帝)之得為嗣,大長公主有力焉。
” 司馬遷也這麼認為。
武帝具有“雄才大略”,然而這種雄才大略也隻有成為皇帝後才能發揮出來。
如果隻是原來的膠東王,恐怕隻能在領地内狩獵逐兔虛度一生。
吳楚七國之亂後,作為地方諸侯,領地不僅被削減,還得接受從中央政府派來官員的嚴格監督,什麼大事也做不了。
即使武帝再有才能,充其量也就是振興地方産業。
為龍鳳開辟道路的是時代,龍鳳之雛卻如此這般從女流裙钗下誕生。
從王夫人和長公主的事迹中,我感到了采桑少女羅敷的機智。
在她們英勇搏鬥的形象中似乎有共同的東西,也許為獲得利益,也許為保持貞節,盡管目的不一樣。
然而,在那些深宮女流陰謀家身上,絲毫也沒有田園羅敷那種即興幽默和健康的清新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