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諸戎傳

關燈
波斯國 波斯國,其先祖有波斯匿王,子孫以祖父之字為氏,于是以之為國号。

    國中有城,環城三十二裡。

    城高四丈。

    均有樓觀。

    城内屋宇有數百千間,城外佛寺二三百所。

    往西離城十五裡有土山,山不太高,山勢連接綿長,山中有鹫以羊為食,土人深以為患害。

    國中有優缽昙花,鮮豔華麗十分喜人。

    出産龍駒馬。

    鹹池中生珊瑚樹,長一二尺。

    也有琥珀、瑪瑙、珍珠、玫王回等,國内不以為珍貴。

    買賣使用金銀。

    婚姻之法:下聘完畢,女婿率數十人迎婦,新婿穿金線錦袍,獅子錦衤誇,頭戴天冠,新婦也是如此。

    婦之兄弟又來握手相托付,夫婦之禮,至此結束。

    國東與滑國相接,西與南均與婆羅門國相接,北與泛眎國相接。

    中大通二年(530),派使者獻佛牙。

     宕昌國 宕昌國,在河南之東南,益州之西北,隴西之西,乃是羌族。

    宋孝武帝時,其王梁..忽初次獻土産。

    天監四年(505),王梁彌博前來獻甘草、當歸,诏為使持節、都督河涼二州諸軍事、安西将軍、車羌校尉、河涼二州刺史、隴西公、宕昌王,給他佩帶金章。

    彌博死,子彌泰立,大同七年(541),又以其父之爵位授予他。

    其衣服、風俗與河南大體相同。

     鄧至國 鄧至國,位于西涼州邊界,羌之旁支。

    世号持節、平北将軍、西涼州刺史。

    宋文帝時,王象屈耽派使者獻馬。

    天監元年(502),诏以鄧至王象舒彭為督西涼州諸軍事,号安北将軍。

    五年(506),舒彭派使者獻黃芪四百斤,馬四匹。

    其俗稱帽為突何。

    其衣服與宕昌相同。

     武興國 武興國,本為仇池。

    楊難當自立為秦王,宋文帝派裴方明征讨之,難當逃奔魏國。

    其兄子文德又聚衆于茄盧,宋于是授之以爵位,魏又攻之,文德逃奔漢中。

    從弟僧嗣又自立,再守茄盧。

    僧嗣卒,文德弟文度立,以弟文洪為白水太守,駐守武興,宋代以之為武都王。

    武興之國,始于此。

    難當族弟廣香又攻殺文度,自立為陰平王、茄盧鎮主。

    香卒,子炅立。

    炅死,子崇祖立。

    崇祖死,子孟孫立。

    齊永明年間,北魏南梁州刺史仇池公楊靈珍據泥功山歸附,齊朝以靈珍為北梁州刺史、仇池公。

    文洪死,以族人集始為北秦州刺史、武都王。

    天監初年,以集始為使持節、都督秦雍二州諸軍事、輔國将軍、平羌校尉、北秦州刺史、武都王;以靈珍為冠軍将軍;以孟孫為假節、督沙州刺史、陰平王。

    集始死,子紹先承襲爵位。

    二年(503),以靈珍為持節、督隴右諸軍事、左将軍、北梁州刺史、仇池王。

    十年(511),孟孫死,诏追贈安沙将軍、北雍州刺史。

    子定襲封其爵。

    紹先死,子智慧立。

    大同元年(535),克複漢中,智慧遣使者上表,請求率四千戶歸國,诏許之,即以漢中為東益州。

     其國東連秦嶺,西接宕昌,距宕昌八百裡,距漢中四百裡,北距岐州三百裡,東距長安九百裡。

    本有十萬戶,代代減少。

    其大姓有苻氏、姜氏。

    言語與中國相同。

    戴烏卑突騎帽,穿長身小袖袍,小口褲,皮靴。

    其地種植各種谷物。

    婚姻之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六禮齊備。

    懂得文字書劄。

    種桑麻。

    出産纟由、絹、精布、漆、蠟、椒等。

    山中出産銅、鐵。

     芮芮國 芮芮國,大抵為匈奴旁支。

    魏、晉之時,匈奴分為數百千部,各有名号,芮芮為其中一部。

    自從元魏南遷,便占據其故地。

    無城郭,逐水草放牧,以穹廬為居室。

    辮發,穿錦布,小袖袍,小口褲,深雍靴。

    其地寒冷無比,七月裡解凍之冰塊堵塞河道。

    宋升明年間,派王洪軌出使之,引導他們一道攻伐魏國。

    齊建元元年(479),洪軌才到達其國,國王率三十萬騎兵,出燕然山東南三千餘裡,魏人閉關不敢出戰。

    後漸漸衰弱。

    永明年間,為丁零所破,又成為小柄而向南移居。

    天監年間,才擊敗丁零,恢複其舊土。

    開始修築城郭,名為木末城。

    十四年(515),派使者獻烏貂裘。

    普通元年(520),又派使者獻土産。

    此後每幾年來一次。

    大同七年(541),又獻馬一匹,金一斤。

     其國能以法術祭天而喚至風雪,先前面對皎皎白日,祭後便是泥水橫流,所以其人戰敗後不會被追及。

    有人在中原行之,卻見天色陰暗,隻是不下雨,這是因為過于溫暖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