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粲傳
關燈
小
中
大
大督軍,主要是由于他長期以來捍衛邊疆,先前侯景就畏懼他;而且兵馬精銳,沒有人能超過他。
若論官位大小,柳仲禮比我韋粲要低;論其年齡,也比我小,完全是為社稷着想,不準再讨論,現在的形勢,将士和睦為貴;如果人心各異,大事便完了。
裴公您是朝廷的元老,年歲威望很高,怎麼能夠帶着私人的情緒,影響救國大計。
韋粲請求替各位将帥解釋清楚這件事。
”于是單舟駛向裴之高營地,懇切地勸他說:“以前各位将領的意見,豫州您有些不同的想法,現在京城危急,賊寇滔天,大臣們應同心盡力,怎麼能相互争鬥,您如果想自立門戶,衆人的矛頭将會指向您。
”裴之高流着淚說:“我深蒙國家的恩惠榮澤,自應身先士卒,隻是恨自己衰老,不能效命,企望柳仲禮一同平定兇禍叛賊,各位意見一緻,不要顧及老夫。
如果還不相信,我當剖開心窩給你們看。
”于是衆将領一緻同意,柳仲禮才得以進軍。
大軍至新亭,賊兵在中興寺布下戰陣,兩軍相持一直到晚上,各自收兵回營。
當晚,柳仲禮到韋粲的營地,布置分配各路軍隊,次日天明将與敵作戰,各位将帥各有據守之地,令韋粲留守青塘。
青塘正在石頭城的通道上,韋粲擔心營寨未紮穩,賊敵必然争奪這一要沖,很是害怕,便對柳仲禮說:“下官沒有禦侮的才幹,隻想以身殉國。
節下您應考慮妥當,不能招緻大的損傷。
”柳仲禮說:“青塘安營紮寨,靠近淮水灘頭,想把儲備糧草的船隻全部停泊在那裡,這是大事,非兄不可。
如果害怕兵力不夠,可再派兵增援。
”于是又派直閣将軍劉叔胤所部增援韋粲,率領所部水陸官兵一起前進。
不巧當天傍晚大霧,部隊迷失道路,等到了青塘,已過半夜,工事堡壘營寨天亮時尚未修好,侯景登上禅靈寺門樓,看到韋粲營寨沒有紮穩,便率精銳部隊來攻打,軍副王長茂勸韋粲依憑營寨迎戰侯景軍隊,韋粲不聽,命令軍主鄭逸出兵阻擊敵軍,命劉叔胤率水軍斷絕敵軍的後路。
劉叔胤畏懼怯懦不敢前進,鄭逸也因此失敗。
賊兵乘勝攻入營寨,左右侍衛拉韋粲躲避敵軍,韋粲堅決不走,仍然吼着讓子弟拼力迎戰,兵士差不多全都戰死,韋粲也被殺害,終年五十四歲。
韋粲的兒子韋尼和他的三個弟弟韋助、韋警、韋構、從弟韋昂都在戰鬥中陣亡。
親戚中有幾百人戰死。
敵軍将韋粲的頭顱傳到城下,以警告城内守軍,太宗聽說後流着眼淚說:“社稷的希望,隻寄托在韋公身上,為何不幸,在戰鬥中陣亡。
”下诏追贈護軍将軍。
世祖平定侯景叛亂後,追贈韋粲谥号為忠貞,并追贈韋助、韋警、韋構及韋尼都為中書郎,韋昂為員外散騎常侍。
韋粲的長子韋臧,字君理,曆任尚書三公郎、太子洗馬、東宮領直。
侯景攻下京城,韋臧率兵屯駐西華門,京城失陷後,突圍逃至江州,收集舊部,占據豫章,被其部下殺害。
若論官位大小,柳仲禮比我韋粲要低;論其年齡,也比我小,完全是為社稷着想,不準再讨論,現在的形勢,将士和睦為貴;如果人心各異,大事便完了。
裴公您是朝廷的元老,年歲威望很高,怎麼能夠帶着私人的情緒,影響救國大計。
韋粲請求替各位将帥解釋清楚這件事。
”于是單舟駛向裴之高營地,懇切地勸他說:“以前各位将領的意見,豫州您有些不同的想法,現在京城危急,賊寇滔天,大臣們應同心盡力,怎麼能相互争鬥,您如果想自立門戶,衆人的矛頭将會指向您。
”裴之高流着淚說:“我深蒙國家的恩惠榮澤,自應身先士卒,隻是恨自己衰老,不能效命,企望柳仲禮一同平定兇禍叛賊,各位意見一緻,不要顧及老夫。
如果還不相信,我當剖開心窩給你們看。
”于是衆将領一緻同意,柳仲禮才得以進軍。
大軍至新亭,賊兵在中興寺布下戰陣,兩軍相持一直到晚上,各自收兵回營。
當晚,柳仲禮到韋粲的營地,布置分配各路軍隊,次日天明将與敵作戰,各位将帥各有據守之地,令韋粲留守青塘。
青塘正在石頭城的通道上,韋粲擔心營寨未紮穩,賊敵必然争奪這一要沖,很是害怕,便對柳仲禮說:“下官沒有禦侮的才幹,隻想以身殉國。
節下您應考慮妥當,不能招緻大的損傷。
”柳仲禮說:“青塘安營紮寨,靠近淮水灘頭,想把儲備糧草的船隻全部停泊在那裡,這是大事,非兄不可。
如果害怕兵力不夠,可再派兵增援。
”于是又派直閣将軍劉叔胤所部增援韋粲,率領所部水陸官兵一起前進。
不巧當天傍晚大霧,部隊迷失道路,等到了青塘,已過半夜,工事堡壘營寨天亮時尚未修好,侯景登上禅靈寺門樓,看到韋粲營寨沒有紮穩,便率精銳部隊來攻打,軍副王長茂勸韋粲依憑營寨迎戰侯景軍隊,韋粲不聽,命令軍主鄭逸出兵阻擊敵軍,命劉叔胤率水軍斷絕敵軍的後路。
劉叔胤畏懼怯懦不敢前進,鄭逸也因此失敗。
賊兵乘勝攻入營寨,左右侍衛拉韋粲躲避敵軍,韋粲堅決不走,仍然吼着讓子弟拼力迎戰,兵士差不多全都戰死,韋粲也被殺害,終年五十四歲。
韋粲的兒子韋尼和他的三個弟弟韋助、韋警、韋構、從弟韋昂都在戰鬥中陣亡。
親戚中有幾百人戰死。
敵軍将韋粲的頭顱傳到城下,以警告城内守軍,太宗聽說後流着眼淚說:“社稷的希望,隻寄托在韋公身上,為何不幸,在戰鬥中陣亡。
”下诏追贈護軍将軍。
世祖平定侯景叛亂後,追贈韋粲谥号為忠貞,并追贈韋助、韋警、韋構及韋尼都為中書郎,韋昂為員外散騎常侍。
韋粲的長子韋臧,字君理,曆任尚書三公郎、太子洗馬、東宮領直。
侯景攻下京城,韋臧率兵屯駐西華門,京城失陷後,突圍逃至江州,收集舊部,占據豫章,被其部下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