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坦傳

關燈
劉坦字德度,南陽安衆人。晉朝鎮東将軍喬的七世孫。劉坦年幼時為堂兄劉虬所賞識。齊建元初(479),任南郡王國常侍,不久出補孱陵縣令,遷任南中郎錄事參軍,他在那裡因為才幹濟世被稱道。

    南康王任荊州刺史時,劉坦擔任西中郎中兵參軍,兼任長流。義師舉事,遷任咨議參軍。當時輔國将軍楊公則任湘州刺史,率領部隊奔赴夏口,西部朝議代理湘州事務的人,劉坦對衆人說:“湘州人的心情,容易受侵擾而難于相信别人。如果單用武士,那麼老百姓害怕侵掠魚肉;如果派遣文人,則威略不振。要想安定一州一城,兵士百姓足食,沒有人能超過老臣的。先零一戰,我很自信。”于是聽從了劉坦的意見。于是授予劉坦輔國長史、長沙太守、代理湘州事。劉坦曾經在湘州任過職,很多故舊,夾道歡迎他的人很多。到任簡選勝職的官吏,派往十郡,盡征人丁,運租米三十多萬斛給義師,資助義師糧食供給。

    當時東昏侯派遣安成太守劉希祖在平都打敗西部所選太守範僧簡,劉希祖向湘州發布文告,于是始興内史王僧粲響應。邵陵人驅逐内史褚氵存,永陽人周晖起兵攻打始安郡,一同響應王僧粲。桂陽人邵昙弄、鄧道介為報私仇,聚為一黨也跟随起兵。王僧粲自号平西将軍、湘州刺史,用永陽人周舒為謀主,駐軍在建甯。從此之後湘州各郡,都蜂湧而起兵,隻有臨湘、湘陰、浏陽、羅四縣還保全着。州人都想乘船逃走,劉坦将船全部集中起來燒掉,派遣将領尹法略抗擊王僧粲,相持不下,不分勝負。前湘州鎮軍鐘玄紹私下謀劃策應王僧粲,要挾數百士卒,都連名定計,限定日期在州城謀反。劉坦聽說了他們的計謀,假裝不知道,整理文案直至深夜,城門不關閉,以便迷惑他們。鐘玄紹不等舉事,第二天早晨到劉坦處問其中的緣故。劉坦留下鐘玄紹與他長談,秘密派親兵沒收鐘玄紹的家書,鐘玄紹還在同劉坦交談,而沒收家書的人已經報告收得鐘玄紹全部文書的正副本,鐘玄紹當即伏罪,在座位上被斬殺。劉坦燒掉他的文書,鐘玄紹的餘黨都不問罪,衆人慚愧誠服,州部于是安定。尹法略與王僧粲相持數月,建康城平定之後,楊公則回到湘州,衆賊黨方才散去。

    天監初(502),按功勞封劉坦為荔浦縣子,食邑三百戶。遷任平西司馬、新興太守。天監三年(504年),遷任西中郎長史,去世,終年六十二歲。劉坦的兒子劉泉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