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詳傳

關燈
夏侯詳,字叔業,谯郡谯縣人。

    十六歲時,父親去世,服喪期間因哀痛過度而傷害了身體。

    在墓前的茅屋中居住三年,曾有三隻腳的鳥飛來栖在門上,大家都感到奇怪。

    服喪期滿,刺史殷琰召去補主簿之缺。

     宋朝泰始初年,殷琰以豫州反叛朝廷,宋明帝派遣輔國将軍劉面力讨伐他,攻守一連數月,軍民的危機感日益加深,殷琰準備向北魏求救。

    夏侯詳勸阻殷琰,說:“今日之舉,本來是要效盡忠節,若國家需要,便應歸身朝廷,怎麼可以投靠北面異域呢?況且魏軍的駐紮之地近在淮水,一支軍隊不能測定去留,恐怕有所圖謀。

    現在如果派使者去誠懇求和,劉面力必定厚相慰納。

    如果不信,請允許我去充當使者。

    ”殷琰同意。

    夏侯琰求見劉面力,說:“将軍的包圍如銅牆鐵壁,刀劍如霜,城内将士,如同困獸。

    軍民害怕被殺,都想投靠北魏。

    我之所以出城見您,是要表示忠心,願将軍弘揚曠蕩之恩,垂霈然之惠,解圍而退避三舍,那麼都會相率而至。

    ”劉面力同意了他的請求。

    夏侯詳強調說:“務必慎重,當如您所言。

    我請求回去傳達命令。

    ”劉面力派他回到城下,他向城裡人呼叫,傳達劉面力之語。

    當天殷琰和其他人等都出了城,一州得以保全。

     劉面力為刺史,又以夏侯詳補主簿之缺。

    不久,出任新汲縣令。

    治理有方,頗有獨到之處。

    在刺史段佛榮管轄的範圍内,堪稱表率。

    轉任治中從事史,仍遷别駕。

    曆事八将,州将稱之。

     齊明帝為刺史時,夏侯詳以其不俗的才貌得到齊明帝的器重。

    齊明帝輔政之後,令其出都,準備委以重任。

    每當邀請他及同鄉裴叔業日夜晤談時,他總是末略不酬。

    齊明帝以此事詢問叔業,叔業轉告夏侯詳,詳回答說:“不為福始,不為禍先。

    ”因此對齊明帝有所冒犯。

    出任征虜長史、義陽太守。

    不久,建安戍被魏包圍,齊明帝仍然委任夏侯詳為建安戍主,帶領邊城、新蔡二郡太守,并督率光城、弋陽、汝陰三郡之衆将士赴建安解危。

    夏侯詳到達建安,魏軍也向後撤退了。

    在此之前,魏在淮水設置荊亭戍,常常騷擾、掠奪老百姓,多次反攻也不能制止。

    夏侯詳率精銳部隊進攻,寇賊大敗,全部棄城逃走。

     建武末年,征為遊擊将軍,出任南中郎司馬、南新蔡太守。

    齊南康王治理荊州時,遷任西中郎司馬、新興太守,便道先到江陽。

    當時始安王遙光在京邑舉兵,南康王長史蕭穎胄還未來,中兵參軍劉山陽已在州中,山陽副手潘紹欲謀反,夏侯詳僞稱和潘紹議事,當即在城門殺掉他,州府才得以保全。

    遷司州刺史,辭去其他職務。

     高祖舉兵時,夏侯詳與蕭穎胄一同追随。

    西台建立後,任命夏侯詳為中領軍,加散騎常侍、南郡太守。

    凡軍國大事,蕭穎胄參與決策的機會多于夏侯詳。

    當高祖包圍郢城而久攻未下時,蕭穎胄派遣衛尉席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