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弄假成真

關燈
閻鳳嬌笑道:“大哥博學強記,哪有說錯之理?” 梅柏樣不禁問道:“大哥說了一大篇,你還未告訴大哥的費力之理呢?” 長孫骥聰明過人。

    “笑面羅刹”問明“骊珠”用處,豈有不明之理,一旁答道:“小-身懷“骊珠”。

    ” 梅柏樣聞言似是不信自己耳朵,不禁一怔,大笑道:“福緣……福仙。

    “ 長孫骥見“笑面羅刹”好轉,諒其一日之内定可恢複武功,心中略安,但念及閻小鳳身陷蓼心洲,吉兇未蔔,不禁緊鎖雙眉說道:“娘可在此養傷,小婿即刻趕往蓼心洲。

    ” 梅柏樣道:“且慢!” 不刻梅柏樣取出一本小冊兩隻小玉瓶道:“初次見面,無以為贈,此冊為老夫畢生所悟之醫理,以你聰明每日窮究,一年有成,另有一瓶“蜂皇丹”專治各種蠱毒,兩顆“九芝回天丸”非至必要切勿浪費為要。

    ” 長孫骥謝過梅柏樣,拜别“笑面羅刹”如飛般向山下瀉去,三五起落之間,已失在山腳之下。

    秋陽斜照,西風吹舞着松枝,草坪祗剩下“笑面羅刹”梅柏樣伫立着,門口正伸出一顆小腦袋…… 從雲台山赴巢湖走相縣、細陽、渡淮河至鳳陽,經定遠、盧州達巢縣。

     這日,晨曦甫現,旭日尚未從地平線升起,東方早霞縷縷,絢麗燦爛。

     晨風悠悠中,鳳陽郊外顯出一儒生,隻見他—— 唇紅齒白,劍眉星目,一襲灰白紡衫,在風中波伏起揚,益顯得潇灑出塵。

     此時他雙眉緊鎖,神色時露不安,顯然他有急事緊系着心頭,這人正是一路不休不宿,趕往巢湖蓼心洲,搭救未婚妻子閻小鳳的長孫骥。

     他心中惴惴不安“餘仙子”淫蕩成性,手下全是淫惡之徒,閻小鳳落“餘仙子”手中,豈不是羊入虎口? 憂慮之念萦轉於懷,不知奔走多久,已進入淮陽山脈區。

     山路崎岖,身上微微帶汗,不由放緩腳步,慢慢走着。

    正走之際,右側林中忽傳來沉重腳步聲,不時夾着呻吟之聲…… 長孫骥知是有人負傷,不由動起俠義之心,穿林而入,遠處,有一-發雪白的老者背負長劍,雙手緊壓腹部蹒跚而來,口中不時吐出呻吟之聲,長孫骥見這老者不似受傷,但何故呻吟不止? 他心中甚是不解,上前躬身問道:“老前輩,似是有病在身,可有晚輩效勞之處?” 老者停步,擡頭一瞧長孫骥,見是一個儒生打扮,背負藍布裹住兵刃的少年,道:“老朽此病,非一般藥物可治,小哥兒盛意心領。

    ” 長孫骥忙道:“晚輩粗知岐黃之術,老前輩如能将病情相告,或可診治。

    ” 因長孫骥得到“岐黃寶-”日淺,尚無法得到醫理中“望”字訣,所以隻好用“問”。

     老者細看了長孫骥一眼,道:“既是如此,老朽說說無妨,隻恐怕有害於你。

    ” 長孫骥不解地說道:“老前輩此言怎說?” 老者歎道:“苗疆“百花婆婆”最恨有人從中架梁,你不怕她找你麼?” “百花婆婆”?此魔頭久不在江湖露面,難道這老者竟是中了蠱毒不成? 長孫骥正色道:“生有時,死有所,大丈夫豈怕那邪魔外道?” 老者臉露慈容,笑道:“小哥兒,壯志淩霄,他年定可名揚四海,身立一方,隻是老朽身中“金線蠱”不能拭目而待,實為遺恨。

    ” 長孫骥聞言,從懷裡取出“妙手回春”所贈小玉瓶倒出一顆“蜂皇丹”道:“此丹主治各種蠱毒,諒可清除金線蠱。

    ” 老者接過丹藥,隻覺有股辛辣之味沖入腦門,問道:“小哥兒此丹何來?” 長孫骥肅容道:“長者所賜。

    ” 老者微笑道:“既有此丹,必知其名,可否告知老朽?” 長孫骥道:“丹名“蜂皇”。

    ” 老者哈哈大笑道:“天不絕我”蜂皇丹“正是金線蠱-星。

    ”說完,一口将“蜂皇丹”服下,片刻之後,老者腹内雷鳴,閃身樹後瀉下一堆濁物,倏然病已脫體。

     長孫骥見老者蠱毒已清,懸挂閻小鳳之心油然而起,抱拳道:“晚輩有事在身,就此告退。

    ” 老者閃身擋住長孫骥,從懷中取一塊寸方形竹牌道:“老朽受人點水之恩,必湧泉而報,何況救命,今将信物相贈,他日憑物可求一事。

    ” 長孫骥正色道:“施恩望報非君子,何況晚輩隻是慷他人之慨,舉手之勞,豈可言恩?” 老者怒道:“老朽生平恩怨早了,廿年來絕迹江湖,誰知為尋愛徒,重入塵世,遭“百花婆婆”暗算,受你恩惠,救回一命,難道你要老朽來世變犬馬來報答你麼?” 長孫骥見老者執意如此,眉頭一皺,猛觸靈機,雙手接過竹牌,順手又交還老者,道:“晚輩憑牌求老前輩大笑三聲。

    ” 老者接回竹牌,聞言一怔,繼即大笑三聲。

     震得十丈之内樹葉紛紛落下,長孫骥雙耳被震得嗡嗡生痛,忙運功抗住笑聲,忖道:“料想不到此老内功如此精湛,尚幸自己服過“靈鸷生”“紫芝玉液丹”功力增加一倍有餘,不然真叫做弄巧成拙。

    ” 笑聲繞空,環山反應,曆一盞茶時光才停下來,長孫骥道:“如今互不相欠,晚輩就此告退。

    ” 老者凝視着長孫骥道:“且慢!小哥兒來去匆匆,所謂何事?” 長孫骥道:“趕往蓼心洲救人。

    ” 老者笑道:““餘仙子”成名垂卅年,三十九手“追風杖法”仍震驚武林之學,憑你一人之力前往蓼心洲救人?” 長孫骥道:““餘仙子”之“追風杖法”及“拂花鬼指”在晚輩看來,尚不堪一擊。

    ” 老者聞言壽眉一皺道:“滿招損乃不變之理,小哥兒年紀輕輕的何出大言?” 長孫骥忖道:“此老真難纏,自己年輕,出此狂言,也難怪他不信。

    ” 遂道:“老前輩金玉良言,晚輩謹記在心,但先前所言并非誇大之詞。

    ” 老者忖道:“此子可真傲得可愛,待我試試他,若言過其實,老夫不妨暗中助他一臂之力,以報今日救命之恩。

    ” 遂笑向長孫骥道:“如能接得老朽三招,當信所言不虛。

    ” 長孫骥忖道:“聽口氣”餘仙子“尚難接他三招,何不試他三招威力如何?” 遂道:“恭敬不如從命,老前輩請賜教。

    ” 不見老者作勢,隻聽—— “小心了!” 指風已近眉心,長孫骥已從笑聲中測出老者功力深厚,不敢大意,一上來就守住心神。

     今見老者快若閃電般宛由四面八方攻到,暗含莫測之變,無從趨避。

     不禁右掌猛旋,一招三藏絕學“天竺旃檀十八掌”中一記絕指“金童合十”暗含“震脈十三指”之“雙龍奪珠”食指飛出,竟往老者掌心點去。

     老者微噫了聲,翻腕一拂,閃電之間,向長孫骥脈穴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