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巢湖之畔
關燈
小
中
大
醉月樓”孔二先生歎道:“人言孟振飛有子,盡傳衣缽,果然不假,-女今後當防此人一、二為要。
” “無影女”恭聲答道:“-女緊記在心。
” 三人原來同住在“醉月樓”内,孔二先生與長孫骥是鄰房,秦素娥則在最後一進包下一棟廂房。
她剛到門口,早有春桃上前迎接,道:“小姐回來了。
” “無影女”淡淡一笑道:“姆媽醒了沒有?” 房内一蒼老聲音道:“孩子,我早醒啦。
你出去探聽出甚麼沒有?” 秦素娥一見那鬓發蒼蒼的老妪,便埋首在她懷裡,将酒樓上如何遇見孟炳,一五一十地說出。
鬓發蒼白的老妪見秦素娥将黃清說得天上少有,人間僅見,那一股神情從未有過,不禁笑道:“世上如真有潘安再世之貌,姥姥絕不肯放過這機緣,走,我們娘兒們去瞧瞧,讓我臨老開一次眼界,瞧瞧他比起你師兄誰優誰劣?” 春桃、夏蓮、秋菊、冬梅等四婢自然也不肯放過這種機緣。
且說孔二先生與秦素娥分手後,似是與長孫骥特别投緣,要了一壺酒,幾樣小菜,就到長孫骥房中淺酌對飲。
孔二先生有意筵前問難。
長孫骥口若懸河,上自諸子百家,而至天文地理,對答如流,議論高超,令孔二先生有相逢恨晚之慨。
原來孔二先生無意在酒樓遇見長孫骥時,就發現這位少年人,英華内穎,為一個絕無僅有的上好練武資質。
因此頓生良樹難得,機緣不再,如得此子傳以衣缽,夫複何憾之想。
更是接談以後,一切都非常符合理想。
於是喜得這位“賽仲連”老懷有無比的快慰,但他焉知眼前這少年人,武功已到了不可測之境? 二人正在交談之際—— 門簾起處,一個十三、四歲的青衣丫鬟進來向孔二先生福一福,道:“孔老前輩,小姐與姥姥求見。
” 孔二先生聞言,忙道:“請。
” 就在這時,忽然飄進一陣香風,接着又響起一陣環-之聲。
長孫骥舉目一瞧,但見羅衫飄曳,走進來一個面貌如花,風姿卓絕的雲裳少女。
雲裳少女身後,跟随着一個鬓發蒼白的老妪。
老妪身後是三個青衣丫鬟。
孔二先生起身道:““仙-姥姥”十年未見,您武功又增進不少啦。
” “仙-姥姥”順口答道:“彼此,彼此。
” 姥姥一進房就被長孫骥絕世豐标所懾,看得發呆。
在她心目中,這少年,人如玉樹臨風,形比祥麟威風,目若朗星,瞳如點漆,鼻如垂膽,唇若塗脂,無一不俊,無一不美,并且英風逼人,豪氣幹雲。
姥姥愈看愈愛,不禁緊握着長孫骥雙手,道:“小哥兒今年多大年紀了?” 長孫骥道:“晚生雙十年華。
” 姥姥接着又詢問長孫骥姓名家世,以及前往何處? 長孫骥又将酒桌上所說的重覆一遍。
姥姥又仔細地打量着眼前的少年,說道:“小哥兒獨身遊學,若無防身之道,如遇強梁豈不時時吃虧,如能棄文從武,老身保你多十年,少七載必揚名四海,雄霸一方。
” 長孫骥笑道:“晚生一個寒儒,身無長物,本無所懼,讀書不忘學劍,古有明訓,若能求得名師,學得周身武藝,為弱打抱不平,心所願也,惟孔老丈相告,世多盜名之輩,千金易得,名師難求,奈何?” 姥姥瞧了孔二先生一眼,笑道:“世上雖多盜名之輩,能者亦不乏其人,小哥兒看我家小姐武功如何?” 長孫骥望了改裝後含情脈脈的“無影女”一眼道:“秦姑娘千金之體,敢在江湖上走動,諒已受過名師指導,晚生門外之漢,未敢妄評。
” 秦素娥嘴角一翹,響着銀鈴般聲音,道:“姆媽,人家公子根本就不懂麼,叫人家怎能回答得出?” 姥姥笑道:“那有甚麼關系,姆媽告訴他不就得了。
” 接着對長孫骥道:“我家小姐乃武林三老之一“栖霞老人”愛孫,家學淵源,輕功達水上飄萍,内功能十步之内隔空指穴,飛鳳掌法深得其母真傳,伏魔劍法江湖一流高手,無人能敵,一手菩提珠更是百發百中,公子認為這武功高不高?“ 長孫骥聞言,不禁瞧了“無影女”一眼道:“高……高!” 秦素娥見狀不禁莞爾一笑,豔煞,美極! 姥姥又道:“小哥兒若想學得我家小姐這般武藝,眼前就有一位名師,你怎不拜?” 長孫骥笑道:“姥姥敢是要晚生拜秦姑娘為師?” 秦素娥笑得打跌,連四個丫鬟也笑得花枝招展。
孔二先生隻撫杯微笑。
姥姥佯怒道:“你真是有眼不識泰山,孔二先生,深得儒家真傳,卅六手散拳天下無敵,琴、棋、書、畫,件件俱通,上天文,下地理,土木營造,奇門術算無所不能,江湖罕有敵手,與你同是斯文一脈,至今尚未收徒……” 突聞秦素娥嬌喝道:“何物膽敢在此竊窺?” 右手一招,一縷銀光破窗而出。
隻聽窗外,一聲悶哼,接着寂然。
秦素娥尚欲探身出去,被孔二先生一攔道:“人早走了,追他作甚?” 月明如晝,遠處屋頂竟傳來呼喝之聲:“我道是誰膽敢前來竊探本派,原來是華山派的幾個老不死。
” 另一個蒼老的聲音道:“點蒼五老并非三頭六臂,卻有膽含血噴人,是英雄手下見過高低。
” ““華山三醉”不愧高手,此地不便動手,湖邊見下高低。
”一陣衣袂輕飄飄聲,須臾人聲俱寂。
孔二先生笑道:“-女這顆菩提珠不但傷了敵人,更引起了華山、點蒼兩派火拚。
” 長孫骥不解地問道:“來的可是華山派?” 孔二先生笑道:“非也!” 長孫骥又道:“點蒼派?” 孔二先生道:“也不是,來人乃是孟家手下,因受傷經過他們屋頂時,腳步略重,引起兩派互相猜疑,造成火拚局面。
” “無影女”瞧着“仙-姥姥”道:“姆媽,我們去瞧瞧。
” 姥姥笑道:“這有甚麼好瞧的?” 秦素娥不依地道:“不啦,我要去麼?人都說看名家對手,勝過從師三年,有這好的機緣,怎能不去?“ 姥姥無可奈何地道:“華山、點蒼與我等無恩無怨,去瞧他們會引起他們誤會。
” 秦素娥小嘴一翹道:“我們隻在遠遠地瞧,有甚麼關系?” 說着一頭已埋入“仙-姥姥”懷裡,姥姥撫着她螓首道:“好……好……去……去……别這樣,你瞧黃公子在笑你了,還不起來?“ “無影女”難為情地坐正身軀,偷偷地瞧了長孫骥一眼。
隻見長孫骥嘴角含笑,雙眸凝視着自
” “無影女”恭聲答道:“-女緊記在心。
” 三人原來同住在“醉月樓”内,孔二先生與長孫骥是鄰房,秦素娥則在最後一進包下一棟廂房。
她剛到門口,早有春桃上前迎接,道:“小姐回來了。
” “無影女”淡淡一笑道:“姆媽醒了沒有?” 房内一蒼老聲音道:“孩子,我早醒啦。
你出去探聽出甚麼沒有?” 秦素娥一見那鬓發蒼蒼的老妪,便埋首在她懷裡,将酒樓上如何遇見孟炳,一五一十地說出。
鬓發蒼白的老妪見秦素娥将黃清說得天上少有,人間僅見,那一股神情從未有過,不禁笑道:“世上如真有潘安再世之貌,姥姥絕不肯放過這機緣,走,我們娘兒們去瞧瞧,讓我臨老開一次眼界,瞧瞧他比起你師兄誰優誰劣?” 春桃、夏蓮、秋菊、冬梅等四婢自然也不肯放過這種機緣。
且說孔二先生與秦素娥分手後,似是與長孫骥特别投緣,要了一壺酒,幾樣小菜,就到長孫骥房中淺酌對飲。
孔二先生有意筵前問難。
長孫骥口若懸河,上自諸子百家,而至天文地理,對答如流,議論高超,令孔二先生有相逢恨晚之慨。
原來孔二先生無意在酒樓遇見長孫骥時,就發現這位少年人,英華内穎,為一個絕無僅有的上好練武資質。
因此頓生良樹難得,機緣不再,如得此子傳以衣缽,夫複何憾之想。
更是接談以後,一切都非常符合理想。
於是喜得這位“賽仲連”老懷有無比的快慰,但他焉知眼前這少年人,武功已到了不可測之境? 二人正在交談之際—— 門簾起處,一個十三、四歲的青衣丫鬟進來向孔二先生福一福,道:“孔老前輩,小姐與姥姥求見。
” 孔二先生聞言,忙道:“請。
” 就在這時,忽然飄進一陣香風,接着又響起一陣環-之聲。
長孫骥舉目一瞧,但見羅衫飄曳,走進來一個面貌如花,風姿卓絕的雲裳少女。
雲裳少女身後,跟随着一個鬓發蒼白的老妪。
老妪身後是三個青衣丫鬟。
孔二先生起身道:““仙-姥姥”十年未見,您武功又增進不少啦。
” “仙-姥姥”順口答道:“彼此,彼此。
” 姥姥一進房就被長孫骥絕世豐标所懾,看得發呆。
在她心目中,這少年,人如玉樹臨風,形比祥麟威風,目若朗星,瞳如點漆,鼻如垂膽,唇若塗脂,無一不俊,無一不美,并且英風逼人,豪氣幹雲。
姥姥愈看愈愛,不禁緊握着長孫骥雙手,道:“小哥兒今年多大年紀了?” 長孫骥道:“晚生雙十年華。
” 姥姥接着又詢問長孫骥姓名家世,以及前往何處? 長孫骥又将酒桌上所說的重覆一遍。
姥姥又仔細地打量着眼前的少年,說道:“小哥兒獨身遊學,若無防身之道,如遇強梁豈不時時吃虧,如能棄文從武,老身保你多十年,少七載必揚名四海,雄霸一方。
” 長孫骥笑道:“晚生一個寒儒,身無長物,本無所懼,讀書不忘學劍,古有明訓,若能求得名師,學得周身武藝,為弱打抱不平,心所願也,惟孔老丈相告,世多盜名之輩,千金易得,名師難求,奈何?” 姥姥瞧了孔二先生一眼,笑道:“世上雖多盜名之輩,能者亦不乏其人,小哥兒看我家小姐武功如何?” 長孫骥望了改裝後含情脈脈的“無影女”一眼道:“秦姑娘千金之體,敢在江湖上走動,諒已受過名師指導,晚生門外之漢,未敢妄評。
” 秦素娥嘴角一翹,響着銀鈴般聲音,道:“姆媽,人家公子根本就不懂麼,叫人家怎能回答得出?” 姥姥笑道:“那有甚麼關系,姆媽告訴他不就得了。
” 接着對長孫骥道:“我家小姐乃武林三老之一“栖霞老人”愛孫,家學淵源,輕功達水上飄萍,内功能十步之内隔空指穴,飛鳳掌法深得其母真傳,伏魔劍法江湖一流高手,無人能敵,一手菩提珠更是百發百中,公子認為這武功高不高?“ 長孫骥聞言,不禁瞧了“無影女”一眼道:“高……高!” 秦素娥見狀不禁莞爾一笑,豔煞,美極! 姥姥又道:“小哥兒若想學得我家小姐這般武藝,眼前就有一位名師,你怎不拜?” 長孫骥笑道:“姥姥敢是要晚生拜秦姑娘為師?” 秦素娥笑得打跌,連四個丫鬟也笑得花枝招展。
孔二先生隻撫杯微笑。
姥姥佯怒道:“你真是有眼不識泰山,孔二先生,深得儒家真傳,卅六手散拳天下無敵,琴、棋、書、畫,件件俱通,上天文,下地理,土木營造,奇門術算無所不能,江湖罕有敵手,與你同是斯文一脈,至今尚未收徒……” 突聞秦素娥嬌喝道:“何物膽敢在此竊窺?” 右手一招,一縷銀光破窗而出。
隻聽窗外,一聲悶哼,接着寂然。
秦素娥尚欲探身出去,被孔二先生一攔道:“人早走了,追他作甚?” 月明如晝,遠處屋頂竟傳來呼喝之聲:“我道是誰膽敢前來竊探本派,原來是華山派的幾個老不死。
” 另一個蒼老的聲音道:“點蒼五老并非三頭六臂,卻有膽含血噴人,是英雄手下見過高低。
” ““華山三醉”不愧高手,此地不便動手,湖邊見下高低。
”一陣衣袂輕飄飄聲,須臾人聲俱寂。
孔二先生笑道:“-女這顆菩提珠不但傷了敵人,更引起了華山、點蒼兩派火拚。
” 長孫骥不解地問道:“來的可是華山派?” 孔二先生笑道:“非也!” 長孫骥又道:“點蒼派?” 孔二先生道:“也不是,來人乃是孟家手下,因受傷經過他們屋頂時,腳步略重,引起兩派互相猜疑,造成火拚局面。
” “無影女”瞧着“仙-姥姥”道:“姆媽,我們去瞧瞧。
” 姥姥笑道:“這有甚麼好瞧的?” 秦素娥不依地道:“不啦,我要去麼?人都說看名家對手,勝過從師三年,有這好的機緣,怎能不去?“ 姥姥無可奈何地道:“華山、點蒼與我等無恩無怨,去瞧他們會引起他們誤會。
” 秦素娥小嘴一翹道:“我們隻在遠遠地瞧,有甚麼關系?” 說着一頭已埋入“仙-姥姥”懷裡,姥姥撫着她螓首道:“好……好……去……去……别這樣,你瞧黃公子在笑你了,還不起來?“ “無影女”難為情地坐正身軀,偷偷地瞧了長孫骥一眼。
隻見長孫骥嘴角含笑,雙眸凝視着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