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長安道上

關燈
那年仲秋,長安道上,楓紅似火,尤其是昨晚經過一場雨洗,将楓葉洗刷得幾無纖塵,映在豔陽下,長風送曳,頓時起了一片紅浪,絢麗燦目。

     湛藍的天空,白雲舒卷,金風輕拂,一列列雁行振翅高翔南飛,嘎鳴朗空,把長安古道襯托得無比之美。

    夕陽傍山,澄黃而寬敞的官道上,頓起了一陣響亮得得啼聲,遠遠望去,黃塵蔽天,隻見三頭駿馬坐定,三位英氣奕奕武師,三騎四蹄翻飛,風馳電掣而去,後面尚帶着一長串的镖車,距離愈拉愈遠,顯然是任務已完,長安城巍巍雉堞在望,目的地即達,所以寬心放馬而去。

     三位镖師正在馳馬騁懷時,忽聽得身後遠處傳來幾聲輕嘯,觸耳心驚,三人卻是老江湖,立即轉過馬來飛奔,遙見镖車塵頭已杳,便知事情不妙。

    趕到近前,隻見镖車散亂虛擱在官道上,地面上黑鴉鴉一片積-,-身背上滲出一縷縷紫色血絲,顯然是中了匪徒陰毒暗器所緻。

    三人不禁面面相觑,霍地飛下騎來,俯身觀察-體,究為何種毒器所害? 蓦然間,官道兩旁楓樹上,發出數聲怪笑,三位镖師大驚,還未來得及迎面,樹上飛矢一般瀉下幾條人影,手中發出一蓬黑色花雨,隻聽三人“哼……”的一聲,登時死去。

    匪徒中有位紫面、虬髯、鸢肩、魁偉大漢飄身落地,風快地掠向第三輛镖車,一掌劈開鐵鎖,手掌向内一陣撥弄,取出一支墨黑圓筒,他略一張望,收置懷内。

    與同伴直向路邊黃土丘陵中奔去,瞬即無影。

     須臾,-堆中緩緩蠕動着,竟爬出一個七、八歲小童,滿面駭恐之色,四下張望了一眼,便一個勁沖下官道,往麥田中飛竄,漸漸隐沒身形。

     漫天流霞,一抹斜陽,官道上-體橫陳,镖車零亂着,車檻上尚有一枚白绫三角小旗,上繡三顆黃星,隻在暮風中拂動。

    此時,官道上,又起了蹄聲得得…… 一夜之間,執關中镖局牛耳之“三星镖局”全軍覆沒的消息傳遍了長安,兩三天後轟動了關中,以緻於整個武林。

     匪徒膽大包天,敢在密迩長安不足十裡的官道上做下兇案,何況又是白日,這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但究為了何故?兇手是誰?誰也不知道,引起紛紛猜測。

     於是關中武林人士都惴惴不安,談起此事均替“三星镖局”惋惜,官府中初時尚是嚴命捕捉,到後來也是虎頭蛇尾,成了一宗懸案,自此以後,關中镖路居然無比之平靜。

     時光易逝,又是許多年……“三星镖局”的事也随歲月消逝,在人們心中-淡了,已經很少有人提及;然而,真是一宗懸案麼?未必—— 凡事都有因果,一切都在蘊釀中,就像一顆種子深種土内緩緩的将萌芽,終至茁壯…… 長安城南,曲江池北,有一座慈恩寺,唐高宗為文德皇後祈福所建,内有大雁塔,舉國聞名。

    大雁塔系“唐三藏”玄奘西域取經歸來,永徽三年起塔,初惟五層,做西域-堵波,後重加營建至十層,此塔形式與别處迥異,非峭立而建,直聳雲霄,其磚表土心,基層-地甚廣,每層遞減,宛如積木,巍然大物,與寺院金碧輝煌,相映成趣。

     其所雲雁塔,天竺記達親國有迦葉佛伽藍,穿石山作塔五層,最下作雁形,謂之雁塔,蓋取此意。

     慈恩寺前山門至大殿左右兩廂,塑有神像,形态威猛,殿後院中數株古柏,針葉摩挲,青翠欲滴,僧舍栉比連綿,不下數百千間,四方雲遊來此挂單,僧衆不可勝數,頂禮拜佛。

     一日,殘陽餘晖裡,慈恩寺鐘聲肇起,梵呗斷續隐隐若聞,顯示晚課将完畢…… 移時,鐘聲頓寂,一列列僧衆低眉合十返歸雲房。

     松柏之下,立着一個劍眉朗目,潇灑不群的少年,一襲天藍紡衫在暮風中飄拂,飒飒生響。

    忽然少年含笑迎着一個鶴顔清癯老僧走去,低喚了聲:“師父!”恭謹之色透於眉宇。

     老僧微一颔首,目光落在少年面上,凝視了一眼,道:“骥兒,看你近來英氣内-,内功已屆火候了,為師命人喚你前來,隻因為師三月後,即将離此……”說此一頓,又道:“來……随為師到雲房去。

    ” 老僧步履凝重,當先走去。

    少年一面驚詫之色,在後亦步亦趨。

     來至雲房内,少年開口問道:“師父,你離開慈恩寺去哪兒呢?” 老僧撫髯微笑道:“葉落歸根,萬泉彙流,從何處來,更須從何處去,為師功行将完,須返峨眉金頂閉關證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