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技驚群雄

關燈
都是大驚失色。

    馬如龍忍不着又叫道:“這似乎不是比拚内功吧?” 原來烏蒙用的是大擒拿手法,加上蒙古武士最擅長的摔角功夫要把李思南摔倒的。

    他内力比拚不過李思南,隻好自食前言了。

     烏蒙冷冷笑道:“勝者為雄,你管我用什麼功夫?誰叫這小子老是取巧,不敢和我真個硬拚呢?”大笑聲中,把李思南高高舉起,作了一個旋風急舞,就要把李思南猛力的抛出去。

     但說也奇怪,他要把李思南抛出去,李思南竟似附在他的身上一樣,隻用兩隻指頭反扣他的手腕,他就抛之不動。

     李思南一聲冷笑,說道:“你要和我比拚内功不是,那就好好的接注吧。

    ”話猶未了,烏蒙已是覺得有如千斤重壓,壓在他的身上。

     李思南用上“千斤墜”的功夫,本身的力道加上烏蒙攻他的力道給他借用了來,全都壓在烏蒙身上,烏蒙如何禁受得起?雙膝一軟,登時跪在地上。

    李思南雙指扣着他的脈門,左手和他的右手仍是牢牢抓注,身子懸空。

    烏蒙雖然跪倒地上,依然擺脫不開。

    又羞又氣,又急又驚! 李思南笑道:“大多禮了,我不敢當,咱們是不是還要再比下去?” 烏蒙早已支持不住,再三求饒,隻怕就要耗盡全身氣力,筋斷骨折而亡。

    無可奈何,隻好不顧羞恥,連忙說道:“李大俠,我比不過你,我認輸了。

    ”李思南哈哈一笑,雙指松開,站到地上,說道:“起來吧,别客氣了。

    ” 這一場李思南勝得光彩之極,但龍象法王的大弟子敗得這樣慘,可是面目無光了。

    他哼了一聲,就想親自下場,卻有兩個武士,先他而出。

    一個名叫呼韓邪,一個名叫巴真,身份與烏蒙相同,都是成吉思汗生前選拔的十八名“金帳武士”之一。

    龍象佳王坐了下來,心裡想道:“他們聯手,恐怕還是勝不了此人。

    不過讓他們先打一場,讓我更能摸透對方的武功,這也很好。

    ” 呼韓邪與巴真并肩一立,說道:“李大俠腰懸寶劍,想必也是劍術的名家了。

    我們意欲讨教劍術,不知李大俠可肯賜招麼?” 馬如龍倚老賣老,又忍不住說道:“比武的規矩不是說明了單打獨鬥的麼,幾時改了?” 呼韓邪溫道:“馬老镖頭,你這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 話猶未了,李思南已是替他接下去說道:“各派劍術,不盡相同,有的劍派,必須兩人合使一套劍法,才顯威力。

    甚至還有徘成劍陣的。

    兩位大概是要用雙劍合壁的功夫吧,不知我說的對不對?” 呼韓邪喜道:“李大俠不愧是個武學的大行家,正是這樣。

    對手一個人,我們是兩人齊上,對手是一百個人,我門也是兩人齊上。

    不過李大俠倘若要固執比武的規矩,我們也不能勉強,這一場隻好不比了。

    ”原來他們是蒙古最出名的劍客,練的一套劍術名為“龍形一宇劍”,一使開來,兩人如同一人,威力極大,從來未曾輸過。

     剛才杜玉門和金光燦比劍之時,這兩個人在旁細心觀看,饒是杜玉門的劍法那樣精妙,也給他們看出好些破綻。

    當然這些破綻倘若要他們和杜玉門單打獨鬥的話,他們是決計攻不破的,但若是讓他們雙劍合壁,他們就有可勝之道了。

     說起來他們早已是躍躍欲試的了,杜金二人給李思南分開,他們失掉了一個和社玉門比劍的機會,亦即是失掉了一個他們自以為可以“揚名立萬”的機會。

    心中都是大感遺憾。

    此時又一個可以“揚名立萬”的機會到來。

    他們還焉肯錯過? 出場之前,他們暗地裡也曾商量過的,在他們的想法,李思南的劍法再高,想必也不會比社玉門更高,而李思南剛把龍象法王的大弟子打得慘敗,此時正是場中“風頭”最健的人物,他們要是勝得李思南,豈非更為光彩?是以在他們“叫陣”之後,擔心的就隻是李思南願不願意應戰了。

     李思南在全場注目之下,淡淡說道:“本門劍術我是略知一二,說到劍術名家,那我怎麼敢當?不過上乘的雙劍合壁很難一見,我倒很想開開眼界。

    所以我還是那句老話,舍命陪君子吧!” 此言一出,呼韓邪與巴真大喜過望,要知韋陀門并非以劍術見長,現在李思南既然這樣說,言下之意,待會兒當然隻是以他的“本門劍術”應付了。

    呼、巴二人俱是想道:“韋陀門的劍術我們早已洞悉無遺,實是不堪一擊。

    你若當真隻用本門劍術,那就活該是你倒黴了。

    ” 當下兩人立即并肩站在場心,呼韓邪左手握劍,劍尖朝天;巴真右手握劍,劍尖指地。

    這是他們“龍形一宇劍”的“起手式”。

    立好門戶,兩人齊聲說道:“多謝李大俠答允賜招,這就請李大俠施展貴派劍法吧。

    ” 李思南忽地說道:“且慢!” 呼、巴二人怔了一怔,隻道李思南是要反悔,正要出言擠兌他,不料李思南卻是如此說道:“雙劍合壁倘若是有兩對高手結成劍陣,威力可增三倍,打來也定然更為精彩。

    我雖然僻處鄉間,孤陋寡聞,也知道完顔王爺手下,有兩位是‘三才劍’的名家,一位是司空濤,一位是呼延化。

    不知我說的對是不對?” 司空濤與呼延化應聲而出,說道:“你的耳朵倒是很尖,對我們的事情居然打聽得這樣清楚。

    不錯,我們雖然不敢自稱名家,卻确實是練有一套兩人合使的‘三才劍法’,你要怎麼樣?” 李思南笑道:“沒怎麼樣,我隻是想開開眼界,見識見識際門的三才劍法。

    請你們兩位,和他門一起,并肩子上吧!” 司空濤氣往上沖,喝道:“什麼,你是要和我們四個人同時交手?” 李思南道:“不錯。

    按規矩我是應該分作兩次向你們請教的,可惜一來時候不早,二來我也沒有這樣多功夫與你們輪流比試,隻好請你們并肩子上了!” 呼延化氣極怒極,反而大笑,說道:“我還沒有見過這樣狂妄的人,好吧,你既然趕着要見閻王,我就成全你吧。

    這是你自願領死,可怪不得我們以多欺少!” 人叢中忽地有個人細聲細氣的說道:“真是一班不知死活的家夥,說什麼“以多欺少”,你以為你就欺負得了人家嗎、焉知人家不會以少勝多!” 這人混在人叢之中說話,說也奇怪,竟然沒人知道說話的究是何人。

     呼延化喝道:“說怪話的是誰,有膽的站出來和我較量!” 那人陰恻恻的笑道:“你比了這場,要是還留着性命,再向我叫陣也還不遲。

    ”聲音細若遊絲,但卻“鑽”進了每個人的耳朵之中,大家都是聽得清清楚楚。

     完顔長之朝着聲音飄來的方向看去,隻見每個人都是緊閉嘴唇(為了怕受嫌疑),根本就不知道是誰說話,完顔長之不禁吃了一驚,心裡想道:“這是‘傳音入密,的功夫,西藏的魔術師雖也有人會用‘腹語’,卻是沒有這樣功夫。

    這人練的内功倒是怪異得很!” “腹語”是不用開口,聲音從肚子裡傳出來的。

    但這樣的“腹語”,隻有站在附近的人才聽得見,而且聲音也很模糊。

    決不能像這個人一佯,能說得若大的一個演武廳,站在任何角落的人都聽得清清楚楚。

    是以聽在完顔長之這樣的武學大行家耳中,立即便知此人是具有“傳音入密”的上乘内功,加上擅于“腹語”的了。

     司空濤呼延化暴跳如雷,不約而同的罵道:“豈有此理!你到底是人是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