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技驚群雄

關燈
仕玉門兩脅均露空門,左邊空門是虛,右邊空門是實。

    不過必須有李思南那樣高深的劍術造詣方能洞察無餘,金光燦劍術雖高,尚還未能達到李思南這樣的境界,由于社玉門以虛作實,以實作虛,掩飾得很好,金光燦被“假裝”所蒙蔽,在他眼中看出來,卻是社玉門左邊的破綻更大了。

     高手搏鬥,時機稍縱即逝,金光燦無暇細察虛實,心想攻擊對方右邊的“空門”,雖然也可占到上風,究不如攻擊對方左邊的“空門”,一招便可制敵死命,他求勝心切,生怕夜長夢多,于是心念一動,立即變招,.劍鋒轉了方向,刺向對方左脅。

     那知他變招雖快,杜玉門比他還快,因為社玉門正是要誘他出這一招的,早已有了準備了。

    金光燦的劍尖剛剛觸着他的衣裳,他的劍尖業已刺着金光燦的虎口。

     金光燦長劍墜地,心頭一片茫然,這變化來得大突兀了,一時間他還未知道自己究竟是因問緻敗。

     不過他被劍尖刺着的虎口,卻并沒有皮破血流,隻是留下一點紅點。

    他是個劍術的大行家,當然知道這是對方手下留情了。

    要是杜玉門下殺手的話,他的一條右臂,非得和身體分家不可,還有一層,社玉門剛才還擊他的這一招,是以長劍當作大刀來使、劈斫之勢極為兇猛的,但在那關鍵的時刻,霎眼之間,杜玉門便可以把兇猛之極的劈斫一變而為輕靈的刺削,這沖收發随心、強弱如意的劍術上乘境界,金光燦自問也還未能達到,是以他雖然輸得糊裡糊塗,卻不由得他心中不服。

     杜玉門收了劍勢,止步凝身,心裡也自暗暗叫了一聲“徼幸”,微笑說道:“金大人劍術非同凡響,仕某十分佩服。

    ” 金光燦隻道他說的乃是“反後”,臉上通紅,哼了一聲說道:“我學藝不精湛輸了給你,你還何必說風涼話兒?” 杜玉門說道:“金大人,我是繳幸承你讓了一招,剛才要是你刺我的左脅,我恐怕早已輸給你了。

    這不是你學藝不精,而是我行險求勝,徼幸獲得成功而已。

    ” 金光燦呆了一呆,這才知道自己是着了人家的道兒,在那關鍵的時刻,以實作虛,以虛作實,判斷錯了。

     不過判斷錯誤,那也還是自己的錯誤,怪不得人家。

    而且杜玉門在大獲全勝之後,非但沒有半點驕态,還肯但白的說出緻勝之由,确是不愧名家風度,不但衆人喝彩,金光燦也不能不為之心折了。

    當下金光燦拾回長劍,拱手說道,“金某得杜大俠謬贊,雖敗猶榮,杜大俠劍術已達爐火純青之境,金某是輸得口服心服的。

    ” 班建侯看見杜玉門劍術如此精妙,亦是不禁暗暗吃驚,心裡想道:“倘若比拚内功,我是決不會輸給他的,但我一雙肉掌,卻難保不敗在他的利劍之下。

    ”要知比武的規矩是要讓雙方各展所長的,不能因為自己不擅劍術,就要别人也放棄兵刃,和自己硬拚内功。

     不過,雖然說班建侯剛才沒有明言要接下面一場,語氣之中,卻是有了這樣的暗示的,以他的身份,豈可食言? 正在班建侯心意躊躇,想要出場而未出場之際,一個蒙古武士已是搶在他的前頭走出來了。

    這人是龍象法王的第三個弟子,名喚宇文化及。

    也是以前成吉思汗手下的十八個“金帳武士”之一。

     宇文化及笑道:“完顔王爺、班總管,貴府的武士已經接連比試了兩場了,也該輪到我們現醜啦。

    我們不遠千裡而來,為的就是要見識見識中原好漢的本領啊!” 班建侯心頭大喜,想道:“杜玉門這可要碰上克星了。

    ”原來龍象法王門下五個弟子,宇文化及雖然排行第三,武功卻是以他最強。

    不但“龍象功”已煉到了第七重,使的獨門兵器“金剛圈”尤其是刀劍的克星。

     杜玉門冷冷說道:“好漢兩宇我是不敢當的、真是好漢的活,也不會與閣下交手了。

    ” 宇文化及怒道:“你是說,我不配向中原的好漢領教麼?” 杜玉門道:“閣下切莫誤會,我的意思隻是——” 宇文化及道:“隻是什麼?” 杜玉門道:“武功好的未必就可以稱為好漢,何況我的武功并不好呢。

    ”這話其實是繞個彎兒罵宇文化及,比說他不配還更甚些。

     宇文化及皮笑肉不笑的打了個哈哈,說道:“好說,好說。

    誰不知道社先生是追魂劍的掌門,何必自謙?嘿嘿,請杜先生這就追我的魂吧。

    ”“當”的一聲,登時隻見金光耀眼,紫電飛空,原來他的“金剛圈”,名副其實,是用黃金鑄造的。

     杜玉門唰的一劍刺去,宇文化及的金剛圈滴溜溜一轉,蕩開他的長劍,響起了一串震耳欲聾的金鐵交嗚之聲! 社玉門一個盤龍繞步,斜身進劍,倏地變招,冷電精芒,耀眼生缬,抖起了七朵劍花,一招之間,遍襲敵人七處穴道。

     宇文化及雙圈疾轉,攻中帶守,隻聽得叮叮當當之聲不絕于耳,杜王門的長劍在他這對金鋼圈的封鎖之下,竟是遞不進招。

     兵器上是宇文化及占了便宜,但社玉門的劍法差不多已到了随心所欲的境界,豈能為他克制?他碰上強敵,精神倍振,一柄長劍盤旋飛舞,矯若遊龍,登時和宇文化及打得個難分難解!迫切之間,雖然攻不破對方的防禦,但宇文化及想要利用兵器的特殊功能,鎖拿他的長劍,卻也不能。

     這一戰旗鼓相當,看得衆人更是心驚目眩。

    但杜玉門吃虧在剛剛和一個不相伯仲的劍木名家劇鬥了一場,氣力自是不如宇文化及之能持久。

    鬥到了将近百招,杜玉門額頭見汗,心裡想道:“久戰下去,隻怕難免受他兵器所克,好,我索性冒險攻堅,與他一拚!” 心劍一動,險招即發。

    匹練以的劍光,徑向他右手的金鋼圈中插去。

    金鋼圈本來是可以鎖拿刀劍的,他把長劍插入圈中,正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燈”。

    可說是冒險之極! 這霎那間,場子裡靜得連一根針跌在地上都聽得見響。

    隻見金光白光糾結一團,倏然間“當”的一聲,宇文化及的一隻金鋼圈已是套在杜玉門的長劍之上。

     原來杜玉門這一劍快如閃電,宇文化及來不及鎖拿他的長劍,若不縮手棄圈,隻怕脈門已然中劍。

     杜玉門劍勢未衰,劍尖仍然指向宇文化及的要穴。

    宇文化及忽地喝道:“都給了你吧!”左手一揚,金鋼圈飛過來,恰恰又套在杜玉門的劍上。

     杜玉門劍上套着兩隻金鋼圈,突然間隻覺一股極為強烈的旋轉力道牽引着他的長劍,長劍似欲脫手飛去。

    原來那兩隻金鋼圈套在他的劍上仍是轉個不停的,宇文化及使的這招名為“三轉法輪”,正是他敗中求勝的絕招。

     杜玉門功力若是勝過對方,這對金鋼圈可以甩開,如今卻是剛好旗鼓相當,他若不抛開長劍,可就難免要給對方這一招“三轉法輪”所傷了。

    當機立斷,無可奈何,杜玉門隻好也把長劍向對方擲去。

     衆人看得目眩心驚,陡然問發出一陣暴風驟雨的喝彩聲,大家不約而同的松了口氣,俱是想道:“雙方兵器脫手,這一戰大概是可以和和氣氣的結束了。

    ” 那知宇文化及卻是不甘罷手言和,采聲未絕,隻見宇文化及己是倏的轉身,一躍而上,喝道:“勝負未分,我與你再決雌難!”聲出招發,“呼”的一掌就向杜玉門當頭劈下! 原來宇文化及自恃他有第七重的“龍象功”,雙方比拚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