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李代桃僵

關燈
?” 李芷芳笑道:“你那位楊姑娘呀!” 耿電心頭蔔通一跳,“她為什麼要這樣說話?” 臉上一紅,說道:“對,李大哥,你給我打聽打聽,不知她到了祁連山沒有?” 耿電在為楊浣青擔心,也在挂慮楊守義等人。

    卻不知這兩個人都已經到了涼州了。

     且說楊守義扮作一個進城探親的鄉下人,他來到涼州的時候,正好碰上李學松帶領的一彪軍馬出城。

    楊守義躲在一旁,隻見帶隊的是個少年将軍,不由得暗暗吃驚,擔了一重心事。

     青龍幫有個弟兄,名叫王吉,在涼州開一間豆腐店,王吉見他來到,又驚又喜,連忙貼上一張“修整爐竈”的字件,關上店門,說道:“楊香主,你怎的一個人來到這兒?” 楊守義道:“我的事慢饅告訴你。

    我先問你,你可知道官軍出城,為了何事?” 王吉說道:“正是去攻打咱們的祁連山的。

    ” 楊守義道:“領兵的那個少年将軍,你可知道是什麼人嗎?” 王吉說道:“聽說是涼州總管李益壽的兒子。

    ” 擔心的竟是事實,楊守義不由得叫聲“苦也!”頹然坐下,心裡想到:“我這番來得可是真不巧了!” 王吉詫道:“李益壽的兒子聽說是有幾分本領,但憑這小娃兒也未必破得了咱們的祁連山!” 楊守義道:“你不知道,我正是想來偷會他的。

    ” 王吉大為驚異,說道:“楊香主,他是攻打祁連山的前鋒啊,你要會他幹嗎?” 楊守義道:“你聽我說。

    ”把可以告訴王吉的一一說了。

    王吉這才知道事情的重大,出乎他的想象之外。

     楊守義道:“總管衙門裡有沒有咱們的卧底?” 王吉道:“有一個在煤炭行裡幹搬運的弟兄,每隔幾天,送煤球到衙門去。

    裡面的差役,可是沒有咱們的人卧底。

    ” 楊守義道:“好,那麼咱們去找這個弟兄,請他打聽裡面的消息。

    最緊要的是耿公子的下落。

    ” 王吉說道:“他結識的隻是一些下人。

    象這等重大的秘密,恐怕不易打聽得到。

    ” 楊守義苦笑道:“我何當不知,不過既是沒有别的線索可以恨查,也隻好姑且試它一試了。

    ” 王吉正要開門出去,忽聽得外面又當當當的敲起銅鑼,一面叫道:“關門關門!有貴人經過,大家不許出來!”随即有一隊兵了跟着開來,大聲叱喝,把街上的閑人趕回家去。

     楊守義皺眉說道:“什麼‘貴人’經過,弄這樣大的陣仗,鳴鑼開道?” 過了一會,外面肅靜無嘩,隻聽得啼聲得得,自遠而近。

     楊守義從門縫偷偷張望出去,隻見一個少年将軍,騎着一匹高頭大馬,從街上經過。

    起初一看,他還以為是李益壽的兒子,仔細一看,才知道不是。

     少年将軍後面有兩個随從,楊守義覺得這兩個人似曾相識,蓦地想了起來,不由得吃了一驚。

     原來這個人名叫西門柱石,是江湖上一個著名的大魔頭西門牧野的侄兒。

    許多年前,楊守義曾經和他見過一面。

     楊守義暗自想道:“這厮乃是黑道上的人物,怎的卻甘心做了什麼貴人的随從?” 心念未已,隻聽得西門柱石說道:“李益壽這老兒對咱們倒是客氣得緊,把咱們當作了欽差大臣啦。

    ” 那少年将軍道:“翦長春應該早已到了涼州了,怎的不見他來迎接咱們?” 楊守義不覺又是一驚,心道:“這少年口氣好大,翦長春官居金國禦林軍副統領,他的口氣,竟似把翦長春當作他家的奴才!” 人馬經過之後,街上恢複常态。

    王吉出去打聽,回來說道:“楊香主,你知那少年将軍是什麼人?” 楊守義道:“是不是金國的王室子弟?” 王吉道:“不錯,他是當今皇叔兼領金國禦林軍的完顔長之的兒子。

    ” 楊守義吃驚道:“哦,原來他就是完顔豪,怪不得口氣這麼大。

    ”心想:“完顔豪武功十分了得,他來到涼州,一定是住在總管衙門,要救耿電,隻怕是更不容易了。

    ” 由于完顔豪來到,涼州全城戒嚴,待到準許行人恢複通行時,已是将近黃昏時分了。

     王吉和楊守義去找那個煤炭行的弟兄,果然不出所料,他對有關耿電的消息毫無所知,在總管衙門裡,他結識的也隻是廚子和小厮這一類人,要打聽也無從着手。

     楊守義隻好吩咐他道:“明日你送煤球去,不妨藉故逗留久些,留神聽他們的閑語,說不定可以找得什麼線索。

    ” 回到王吉那問豆腐店的時候,鄰居一個賣菜的老頭過來笑道:“老王,你這間豆腐店名氣可是不小呀,今天有一個遠道來的女客人專程來買你的豆腐呢。

    我告訴她,你這間店正在修整爐竈,今天歇業。

    她臨行時說明天還要再來。

    ” 王吉吃了一驚,連忙問道:“你怎麼知道她是遠道來的客人?” 那老頭說道:“她的口音和咱們城裡人不同,我一聽就知道了。

    後來我問她住在那裡,她果然是住在鄉下的。

    原來她是鄉下大戶人家的丫頭,說是奉了主人之命,特地要來買你王麻子的豆腐的。

    ” 原來這老頭見識淺陋,平生足迹不出涼州城門,離城十裡之外,他就認為是“遠道”了。

    當然他也不懂分别各地的口音,隻要聽的不是涼州城裡人的口音,就一概稱之為“外地人”。

     王吉笑道:“我這位表叔才是遠道來的客人呢,他是三百裡外的地方來的。

    ” 那老頭看了楊守義一眼,咋舌說道:“哦,那麼遠。

    怎的我從未聽你提過有這麼一位貴親?” 王吉笑道:“這年頭窮人家那還談的什麼‘走親戚’?我和表叔斷絕音訊已有十多年了,說句笑話,若不是他今日找來,我還不知道他還活着呢。

    ” 那老頭歎口氣道:“這話說得是。

    常言道得好:窮居鬧市無人間,富在深山有遠親。

    和我一同住在這城裡的同宗子侄,也經常是成年都沒有來探望我一次呢。

    貴親老遠的來探你,這份人情可是難得!” 王吉說道:“有件事情請你幫幫忙。

    ” 那老頭道:“常言道得好:遠親不如近鄰。

    我做得來的,一定幫你,你說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