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傳拾遺卷一

關燈
「著青裙,入天門,揖金母,拜木公」。

    時人莫知之,子房知之,往拜之曰:「此東王公之玉童也。

    所謂金母者,西王母也。

    木公者,東王公也。

    此二元尊,乃陰陽之父母,天地之本源,化生萬靈,育養群品。

    木公為男僊之主,金母為女僊之宗。

    長生飛化之士,昇天之初,先覲金母,後謁木公,然後昇三清,朝太上矣。

    此歌乃玉童教世人拜王公而揖王母也」。

    子房佐漢,封留侯,為大司徒。

    解形〔去〕(於)世[「去」據孫校鈔宋本廣記正。

    ]。

    葬於龍首原。

    赤眉之亂,人發其墓,但見黃石枕,化而飛去,若流星焉,不見其屍形衣冠,得〔素〕(索)書一篇及兵略數章[「素」據孫校鈔宋本廣記正。

    ]。

    子房登僊位,為太玄童子,常從老君於太清之中。

    其孫道陵得道,朝崑崙之夕,子房往焉。

     月支使者[太平廣記卷四著錄,三洞群仙錄卷十三「漢武四多」條,係節錄。

    ] 漢延和三年春,武帝幸安定,西胡月支國王,遣使獻香四兩,大如雀卵,黑如桑椹。

    帝以香非中國所乏,以付外庫。

    又獻猛獸一頭,形如五六十日犬子,大如貍,其毛黃色。

    國使將以呈帝,帝見使者抱之以入,其氣禿悴,尤●其所貢之非。

    問使者曰:「此小物,何謂猛獸」?使者對曰:「夫威加於百禽者,不必計其大小。

    是以神驎為巨象之王,鳳凰為大鵬之宗,亦不在巨細也。

    臣國此去三十萬裡,常占東風入律,百旬不休,青雲幹呂,連月不散者,中國將有好道之君矣。

    我國王將仰中土而慕道風,薄金玉而厚靈物。

    故搜奇蘊而索神香,步天林而請猛獸,乘〔毳〕(肥)車而濟弱水[「毳」據孫校鈔宋本太平廣記正。

    ],策驥足以度飛沙,契闊途徑,艱若蹊路,于今十三年矣。

    神香辟夭殘之死疾,猛獸卻百邪之魍魎。

    夫此二物者,實濟眾生之至要,助至化而升平,豈圖陛下乃不知貴乎!是臣國占風之謬也。

    今日抑鑒天姿,乃非有道之君也。

    眼多視則貪〔婪〕(恣)[「婪」據孫校鈔宋本太平廣記正。

    ],口多言則犯難,〔心〕(身)多動則〔淫〕(注)賊[「心」「淫」據三洞群仙錄正。

    ],〔身〕(心)多〔飭〕(節)則奢侈[「身」「飭」據三洞群仙錄正。

    ]。

    未有用此四多,而天下成治者也」。

    帝默然不平。

    帝乃使使者●猛獸發聲試聽之,使者乃指獸,令發一聲,獸舐唇良久忽如天雷霹靂之響,又作,兩目如●磹之炎光,久乃止。

    帝登時顛●,掩耳振動,不〔能〕(然)自止侍者[「能」據陳鱣校宋本太平廣記正。

    ]〔及〕(乃)武士皆失仗[「及」據孫校鈔宋本太平廣記正。

    ]。

     帝忌之,因此獸付上林苑,令虎食之,虎見獸,皆相聚屈蹟如也。

    帝恨使者言不遜,欲罪之。

    明日,失使者及猛獸所在。

    至始元元年,京城大疫死者太半。

    帝取月支神香燒之城內,其死未三日者皆活,香氣三月不歇。

    帝信神香,乃秘錄餘香。

    一旦,函檢如故,而失神香也。

    此香出於聚窟洲人鳥山,山上多樹,與楓樹相似,而香聞數裡,名為返魂樹。

    亦能自作聲如群牛吼,聞之者心振神駭。

    伐其木根,於玉釜中煮取汁,更以微火熟煎之,如黑●狀,令可丸,名為驚精香,或名振靈丸,或名返生香,或名振檀香,或名卻死香,一種六名,斯實靈物也。

     王母使者[太平廣記卷四著錄。

    三洞群仙錄卷十六「靈膠續弦」條係刪節。

    ] 漢武帝天漢三年,帝巡東海[「東海」三洞群仙錄作「北海」。

    ],祠恒山。

    王母遣使獻靈膠四兩、吉光毛裘,武帝以付外庫,不知膠裘二物之妙也。

    以為西國雖遠,而貢者不奇,使者未遣之。

    帝幸華林苑,射虎兕,弩絃斷。

    使者時隨駕,因上言,請以膠一分,以口濡其膠,以續弩弦。

    〔續訖〕[「續訖」據三洞群仙錄補。

    ],帝驚曰:「此異物也」。

    乃使武士數人,對牽引之,終日不脫,勝未續時也。

    膠青色如碧玉。

    吉光毛裘黃白,蓋神馬之類。

    裘入水終日不沈,入火不焦。

    帝悟,厚賂使者而遣去。

    集絃膠出自鳳驎洲,洲在西海中,地面正方,皆一千五百裡,四面皆弱水遶之。

    上多鳳驎,數萬為群。

    煮鳳喙及驎角,合煎作膠,名之「集絃膠」,一名 「連金泥」。

    弓弩以斷之絃,刀●已斷之鐵,以膠連續,終不脫也。

     嚴遵[三洞群仙錄卷十七][「君平蔔筮」條著錄。

    ] 嚴遵字君平,蜀郡成都人也。

    留情黃老,博覽群書。

    常以蔔筮為業,與人子言,依于孝;與人弟言,依于悌;與人臣言,依于忠。

    遵之善屬文,依老子莊生之旨,著書十餘萬,名曰指歸。

    後舉家昇天,宅舍亭臺亦隨飛去。

     劉向[三洞群仙卷十二][「劉照青藜」條著錄。

    ] 劉向,成帝之末,校書於天祿閣,夜遇一老人,黃衣植青藜杖,叩門而進。

    問姓名?「我即太一之精,天地聞卯金之子,有博學之才,而下觀之」。

    遂出懷中所牒,有天文地圖之書,授向而去。

     楊雄[三洞群仙錄卷十][「楊雄墟墓」條著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