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傳拾遺卷三

關燈
危。

    巨源出寶頂,噴湧世間稀,異境流千古,終年福四維」。

     葉法善[太平廣記卷二六著錄,注「出集異記及仙傳拾遺」,文分兩段。

    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三九著錄,與廣記異。

    三洞群仙錄卷十「道元觀燈」條,係刪節廣記後段,知後段為仙傳拾遺之文,今輯入。

    ] 葉法善天師,字道元[「法善天師,字道元」據三洞群仙錄補。

    ]。

    開元初,正月望夜,玄宗移仗于上陽宮以觀燈〔焉〕[「焉」據孫校鈔宋本廣記及三洞群仙錄補。

    ]。

    尚方匠毛順心,結搆綵樓三十餘間,金翠珠玉,間廁其內,樓高百五十尺,微風所觸,鏗然成韻。

    以燈為龍、鳳〔虎〕、(螭)、豹騰躑之狀,似非人力[「虎」據孫校鈔宋本廣記正。

    ]。

    玄宗見大悅,促召師觀于樓下人莫知之。

    師曰:「燈影之盛,固無比矣。

    然西涼府今夕之燈,亦亞於此」。

    玄宗曰:「師頃嘗遊乎」?曰:「適自彼來,便蒙急召」。

    玄宗異其言,曰:「今欲一往得呼」?曰:「此易耳」。

    於是令玄閉目,約曰:「必不得妄視,若誤有所視,必有非常驚駭」。

    如其言閉目距躍,已在霄漢,俄而足已及地。

    曰:「可以觀矣」。

    既●影燈,連●數十裡,車馬駢闐,士女紛委,玄宗稱其盛者久之。

    乃請回,復閉目騰空而上,頃之已在樓下,而歌舞之曲未終。

    玄宗於涼州,以鏤鐵如意質酒;翌日命中使,託以他事,使於涼州,因求如意以還,驗之非謬。

    又嘗因八月望夜,師與玄宗遊月宮,聆月中天樂,問其曲名?曰:「紫雲曲」。

    玄宗素曉音律默記其聲,歸傳其音,名之曰霓裳羽衣。

    自月宮還,過潞州城,俯視城郭悄然,而月光如畫,師因請玄宗以玉笛奏曲。

    時玉笛在寢殿中,師命人取,頃之而至,奏曲既,投金錢於城中而還。

    旬日,潞州奏八月望夜,有天樂臨城,兼獲金錢以進。

    玄宗累與近臣試師道術,不可殫盡,而所驗顯然,皆非幻妄,故特加禮敬。

    其餘追嶽神,緻風雨,烹龍肉,祛妖偽,靈效之事,具在本傳,此不備錄。

    又燕國公張說,嘗詣觀謁師,命酒。

    說曰:「既無他客」?師曰:「此有麴處士者,久隱山林,性謹而訥,頗耽於酒,鍾石可也」。

    說請召之,斯須而至,其形不及三尺,而腰帶數圍,使坐于下,拜揖之禮,頗亦〔習諳〕(魯樸)。

     酒至,杯盂皆盡,而神色不動。

    燕公將去,師忽奮劍叱麴生曰:「曾無高談〔雅〕[「雅」據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三十九正。

    ](廣)論唯〔耽求〕(沈湎)於酒[「耽求」據孫校鈔宋本廣記正。

    ],亦何用哉」?因斬之,乃巨榼而已。

    嘗謂門人曰:「百六十年後,當有術過我者,來居卯西山矣」。

    師居四明之下,在天台之東,數年,乎於五月一日,有老叟詣門,號泣求救,門人謂其有疾也,師引而問之?曰:「某東海龍也。

    天帝所敕,主八海之寶,一千年一更其任,無過者超證仙品,某已九百七十年矣,微績垂成。

    〔近〕有婆羅門逞其幻法[「近」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三十九補。

    ],住於海〔岸〕(峰)[「岸」具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三十九正。

    ],晝夜禁咒,積三十年矣,其法將成,海水如雲,卷在天半,五月五日,海將竭矣。

    〔其〕總天鎮海之寶[「其」具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三十九補。

    ],上帝制靈之物,必為〔婆羅門〕(幻僧)所取[「婆羅門」據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三十九正。

    ]。

    五月午時,乞賜丹符垂救」。

    至期,師敕丹符,飛往救之,海水復舊,其僧愧〔歎〕(恨)[「歎」據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三十九正。

    ],赴海而死。

    明日,龍●寶貨珍奇以來報,師拒曰:「林野之中,棲神之所,不以珠璣寶貨為用」。

     無所受。

    因謂龍曰:「此●石之上[「●」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三十九作「岩」。

    ],去水且遠,但緻一清泉,即為〔佳〕惠也」[「佳」據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三十九補。

    ]。

    是夕,聞風雨之聲,及明,繞山麓四面,成一道石渠,泉水流注,經冬不竭,至今謂之天師渠。

    又一說雲:顯慶中,法善奉命修黃籙齋于天台山,道由廣陵,明晨將濟瓜州。

    是日,江幹渡人,艤舟而候。

    時方春暮,浦漵晴暖,忽有黃白二叟相謂曰:「乘間可以圍碁為適乎」?即嚮空召冥兒,俄有●童擘波而出,衣無沾濕。

    一叟曰:「挈碁局與席偕來」。

    須臾,●童如命,設席沙上。

    對坐約曰:「賭勝者,食明日北來道士」。

    因大笑而下子,良久,白衣叟曰:「卿北矣,幸無以味美見侵也」。

    曠望逡巡,徐步淩波,遠遠而沒。

    舟人知其將害法善也,惶惑不寧。

    及旦,則有內官馳馬前至,督備舟橶,舟人則以昨日之所見具列焉,內官驚駭不悅。

    法善尋續而來,內官復以舟人之辭以啟法善,法善微哂曰:「有是乎?幸無掛意」。

    時法善符術神驗,賢愚共知,然內官洎舟人從行之輩,憂軫靡遑。

    法善知之而促解纜,發岸咫尺,而暴風狂浪,天日昏晦,舟中之人,相顧失色。

    法善徐謂侍者曰:「取我黑符,投之鷁首」。

    既投而波流靜謐,有頃既濟。

    法善顧舟人曰:「爾可廣召宗侶,沿流十裡之間,或蘆洲菼渚,有巨鱗在焉,爾可取之,當大獲其資矣」。

    舟人承教,不數裡,果有白魚長百尺許,周三十餘圍,殭暴沙上。

    就而視,腦有穴,嵌然流膏,舟人因臠割載歸,左近村閭,食魚累月。

     薛玄真[太平廣記卷四十三著錄,三洞群仙錄卷五「元真仙墟」條係刪節,引據廣記而不註出處。

    ] 薛玄真者,唐給事中伯高之高祖也。

    少好道,不嗜名宦,邀遊雲泉,得長生之道,常於五嶺間棲●。

    每遇人曰:「九疑五嶺,神仙之墟,山水幽奇,煙霞勝異。

    如陽朔之峰巒挺拔,博羅之洞府清虛,不可忘也。

    所以祝融棲神於衡阜,虞舜登仙於蒼梧,赫胥耀跡於潛峰,黃帝飛輪於鼎湖。

    其餘高真列仙,人臣輔相「人臣」三洞群仙錄作「神人」。

    ,騰翥逍遙者,無山無之,其故何哉?山幽而靈,水深而清,松竹交映,雲蘿杳窴,固非凡骨塵心之所愛也。

    況邃洞之中,別開天地,瓊膏滴乳,靈草秀芝,豈塵目能窺,凡屣可履也?得延年之道,而優遊其地,信為樂哉」!〔貞〕(真)元末「真元」誤,今正。

    ,鄭餘慶滴郴州長史,「滴」據孫校鈔宋本廣記補。

    門吏有自遠省餘慶者,未至郴十餘裡店中駐歇,與玄真相遇,狀貌如二十三四,神形俊邁,詞多稽古,時語及開元、麟德間事,有如目●。

    又言:「明年二月餘慶當復歸朝」。

    餘言皆神異,問其姓氏,再三不答,懇詰之,雲:「某有志林泉,久棄鄉國,不欲骨肉知此行止,姓薛名玄真」。

    門吏話於餘慶,令人訪尋,無復蹤跡。

    明年二月,餘慶徵還,及到長安,語及異事,給事中薛伯高流涕對曰:「某高祖自左常侍棄官入道,隱終南,不知所終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