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自我系統的起始

關燈
以不完善的經驗方式,用通常非常簡單的符号組織而成,且由片面理解的某些生活方面組成。

    這些方面在此時被看做是&ldquo可怕的&rdquo,稍後,就将會被分化為伴有敬畏、恐懼、讨厭或害怕的事件。

     非我這一最初的人格化進展通常十分緩慢,因為它來自高度焦慮的體驗&mdash&mdash這是一種非常拙劣的教育方法。

    這樣一種複雜而效果相對欠佳的認識現實的方法,自然會導緻經驗組織的進展相對緩慢;而且,這些經驗在很大程度上被斬頭去尾,以至難以說清它們實際上是什麼。

    因此,這些以不可思議的情緒為特征的經驗&mdash&mdash這意味着這種經驗在被觀察到時,會導緻母親表現出強烈的禁止姿勢,同時還會導緻嬰兒出現強烈的焦慮&mdash&mdash并不像其他兩種組織那樣對任何事情都有着清晰而又有用的指導作用。

    因為以不可思議的情緒為特征的經驗(它們通常是以非我的人格化來組織的)不可能與因果有明确的聯系&mdash&mdash不可能用讓人印象深刻的方式來處理這些經驗,這些讓人印象深刻的方式是我們在後來解釋我們的參照過程時所用到的&mdash&mdash這些參照過程作為相對原始、簡單、不完善的象征,在整個生命曆程中一直存在。

    這并不是說成人身上的非我成分是嬰兒期的,而是說,非我成分,就其基本方面而言,實際上超越了交往術語的讨論範圍。

    非我是一種非常&ldquo私下的&rdquo(private)生活方式。

    不過,正如我在前面已經說過的,非我通過我們稱之為夢魇的這種令人極不愉悅的情緒的爆發,會在每個人&mdash&mdash或者,近乎每個人,對于這個統計數字,我不敢保證&mdash&mdash童年期之後的不同生活階段表現出來。

     我認為,這三種關于我的最初人格化,就像早先時候客觀上相同的母親的兩種人格化一樣區别明顯。

    但是,随着我的人格化的不斷發展,母親的人格化也會出現某種變化。

    在嬰兒後期,有證據表明,這種最初的人格似乎已經融合了先前好母親和壞母親這兩種迥然不同的人格化;而且,我們發現,在嬰兒期結束後的一年或半年内,隻在睡夢等相對模糊的心理過程中,才清楚地顯示出作為好母親和壞母親的育兒者的雙重人格化。

    但是,誠如我在前面曾提出的,當我們考慮構成心理障礙問題的特别失效、不當的人際關系問題時,會再次發現,用這種雙重事件開始組織經驗的傾向,不論從何種意義上說,都沒有完全消失。

     自我系統的動力機制 根據成為好我的基本合意性,根據在涉及日益變得重要之他人的情境中焦慮稍微增加就會發出警告的日益增強的能力&mdash&mdash焦慮稍微增加,也就是欣快稍微減少&mdash&mdash一種極其重要的次級動力機制出現了,它完全是人際經驗(這種人際經驗産生于在追求一般需要和區域需要的過程中所遭遇到的焦慮)的産物。

    我把這種次級動力機制稱作自我系統。

    作為一種動力機制,它是次級的,因為它沒有任何特定的相互作用區,在其背後也沒有任何特定的生理裝置;但是,它事實上可以使用所有的相互作用區,可以使用所有從人際視角看具有整合性且富有意義的生理裝置。

    通常情況下,我們會發現,它的觸角遍及所有可能出現焦慮之領域中的人際關系。

     成為好我的基本合意性(essentialdesirability)另一方面也正好說明了焦慮的基本不合意性。

    既然好我的最初人格化基于通過溫柔而增強滿足的經驗,那麼,自然就存在一種活生生的好我的基本合意性。

    而且,既然此時嬰兒的感覺能力及其他一些能力已經成熟&mdash&mdash甚至有一些證據表明此時空間知覺(這是出現最晚的知覺之一)也很可能出現了&mdash&mdash随着這一基本合意性,自然就出現了不斷增強的碰到細微禁止就發出警告的能力&mdash&mdash細微的禁止也就是細微的焦慮。

    就當前讨論的目的而言,這兩種情境都是涉及另一個人&mdash&mdash育兒者,或多個育兒者&mdash&mdash的情境,而且,這個人正在變得越來越重要,正如我在前面已經說過的那樣,這是因為她的溫柔合作的表現,由于她試圖教導嬰兒并使其社會化,而變得複雜起來;而這使得他們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複雜起來,因此要求嬰兒更加有效地分化禁止姿勢等。

    正是出于這些原因,嬰兒後期便逐漸形成了一種經驗組織,這個組織最終将在人格方面具有驚人的重要性,而且完全來自嬰兒此時所涉及的人際關系&mdash&mdash而且,這些人際關系在嬰兒的一般需要和區域需要滿足方面,有其動機(或者用一個比較好懂的詞來說,有其原動力)。

    但是,出于育兒者的社會責任(這種責任涉及嬰兒需要的滿足),便出現了嬰兒的組織,我們可以說這個組織是一種指導如何與這個重要他人一起生活的動力機制。

    所以說,自我系統是一種教育經驗組織,它由于回避焦慮事件或使焦慮事件降至最低限度的必要性而産生。

    注81自我系統的功能活動&mdash&mdash現在我是從動力機制的一般視角來談論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