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糕的《國語文學史》
關燈
小
中
大
的兩首大作也扯到文學史上來了,我們且恭讀淩先生的兩首大作:
狂風
半夜忽然有狂風,
吹得風戶叽咕,
夢中糊塗未細辨,
驚呼有賊撬牆洞。
城站酒家 城站一帶酒家多, 生意盛衰竟若何。
爐前如有年少婦, 可斷酒客必滿座。
這樣淩先生自己也知道“卑劣得很”的詩,倒要扯在《國語文學史》上來!中國近代就是無詩人可入文學史,也何至于勞及淩先生!後來我又想,人類自私的心是免不了的,假如我來做文學史,一定要把我許多肉麻的情詩都抄在文學史上,也許連從前C君送我的情詩也要抄上去呢。
我大略把淩先生的《國語文學史》翻了一遍,覺得有很多地方與“何往”先生的大著《國語文學小史》相同。
“何往”先生的大著雖未出版,但他的油印本在我這裡也有一本。
淩先生在他的自序上說: 《國語文學史》,胡适之先生已編到十四講了,大可拿來現成用一用,為什麼還要另編呢?這裡面,卻有兩個理由: 1,他主張從漢朝說起,我卻主張從唐虞說起。
2,區分時期上,他隻分兩期:北宋以前為第一期,南宋以後為第二期。
我卻認為必須要分四期:自唐虞到周為第一期,自秦到唐為第二期,自宋到清為第三期,民國以後為第四期。
這樣說來,淩先生的意見完全與胡先生不同,也許淩先生的意見比胡先生高得多,真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了!”(注,聽說淩先生是胡先生國語講習所裡面所教出來的高足。
)老實告訴淩先生罷,上面所說罵你著作“糟糕”的“何往”先生,就是你的大老師胡适之先生!你說你的著作不是抄襲的,我且随便舉出一段來: 胡著《國語文學小史》說: 南唐割據江南,正是兒女文學的老家,故南唐的詞真能纏綿宛轉,極盡兒女文學的長處:後來李後主(煜)亡國之後,寄居汴京,過那亡國的生活,故他的詞裡往往帶着一種濃摯的悲哀。
兒女的文學最容易流入輕薄的路上去。
兒女文學能帶着一種濃摯的悲哀,便把他的品格提高了。
李後主的詞所以能成為詞中的上品,正是因為這個道理。
淩著《國語文學史》:說(一百四十二頁) 做兒女戀愛的文學,最容易流入輕薄的路上去,南朝的《子夜歌》,就是好例子。
後主在位的詞,也免不了這個毛病。
兒女戀愛的文學,能夠避去輕薄,羼入厚重的真摯的悲苦的情操進去,就成詞中的上上品了。
後主亡國之後的詞,好過在位時節的詞,就是這個傾向啦! 這一段我不敢說淩先生抄襲,也許是“賢者所見略同”,——也許還不能算是淩先生的“賊贓賊證”!但是我要問問淩先生:《子夜歌》怎樣“輕薄”?《子夜歌》裡何以沒有“真摯的悲哀的情操”? 我大略的把淩先生的大著翻了一遍,大概,淩著可分兩部分:一部分是暗暗抄襲胡著《國語文學小史》的,大體上還說得過去,一部分是淩先生自己做的,像漢以前的文學,宋以後的文學幾章内,引證的錯誤,詩詞句讀的荒謬,論斷的離奇,真可令人大笑三日,可惜我沒有許多閑功夫,不能一一替他抄出來! 寫到這裡,手也酸了。
我真傻,這樣熱的天氣,不學郁達夫先生坐在樹底下對着水去,卻在這裡做歪文章同淩先生搗亂,真是何苦來!但是我想,商務印書館現在正登起大廣告,叫高級中學生買淩著《國語文學史》來讀,——我的弟弟正在中學讀書,也許要上淩先生的當了! 白花幾角大洋是小事,把許多似通非通的文學觀念裝到小孩頭腦中去,才真是冤枉呢!我怎樣可不寫篇小文把這個鬼葫蘆插破!我又想,做中國文學史真不容易,謝無量,淩獨見那樣頭腦不清的中國人是沒有做中國文學史資格的,藉耳士(Giles)那樣荒謬的外國人也沒有資格來做中國文學史!著作中國文學史的大業,推來推去,也許不能不推到北京的文豪們的身上!然而文豪們隻顧聚餐,在中國做學生也活該倒黴!——也許到我兒子進中學的時代,中國還沒有一部可以讀的文學史出版罷! 一九二四,八,七。
(附記)這裡所根據的胡适《國語文學史》,系他初次在教育部的講演稿。
城站酒家 城站一帶酒家多, 生意盛衰竟若何。
爐前如有年少婦, 可斷酒客必滿座。
這樣淩先生自己也知道“卑劣得很”的詩,倒要扯在《國語文學史》上來!中國近代就是無詩人可入文學史,也何至于勞及淩先生!後來我又想,人類自私的心是免不了的,假如我來做文學史,一定要把我許多肉麻的情詩都抄在文學史上,也許連從前C君送我的情詩也要抄上去呢。
我大略把淩先生的《國語文學史》翻了一遍,覺得有很多地方與“何往”先生的大著《國語文學小史》相同。
“何往”先生的大著雖未出版,但他的油印本在我這裡也有一本。
淩先生在他的自序上說: 《國語文學史》,胡适之先生已編到十四講了,大可拿來現成用一用,為什麼還要另編呢?這裡面,卻有兩個理由: 1,他主張從漢朝說起,我卻主張從唐虞說起。
2,區分時期上,他隻分兩期:北宋以前為第一期,南宋以後為第二期。
我卻認為必須要分四期:自唐虞到周為第一期,自秦到唐為第二期,自宋到清為第三期,民國以後為第四期。
這樣說來,淩先生的意見完全與胡先生不同,也許淩先生的意見比胡先生高得多,真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了!”(注,聽說淩先生是胡先生國語講習所裡面所教出來的高足。
)老實告訴淩先生罷,上面所說罵你著作“糟糕”的“何往”先生,就是你的大老師胡适之先生!你說你的著作不是抄襲的,我且随便舉出一段來: 胡著《國語文學小史》說: 南唐割據江南,正是兒女文學的老家,故南唐的詞真能纏綿宛轉,極盡兒女文學的長處:後來李後主(煜)亡國之後,寄居汴京,過那亡國的生活,故他的詞裡往往帶着一種濃摯的悲哀。
兒女的文學最容易流入輕薄的路上去。
兒女文學能帶着一種濃摯的悲哀,便把他的品格提高了。
李後主的詞所以能成為詞中的上品,正是因為這個道理。
淩著《國語文學史》:說(一百四十二頁) 做兒女戀愛的文學,最容易流入輕薄的路上去,南朝的《子夜歌》,就是好例子。
後主在位的詞,也免不了這個毛病。
兒女戀愛的文學,能夠避去輕薄,羼入厚重的真摯的悲苦的情操進去,就成詞中的上上品了。
後主亡國之後的詞,好過在位時節的詞,就是這個傾向啦! 這一段我不敢說淩先生抄襲,也許是“賢者所見略同”,——也許還不能算是淩先生的“賊贓賊證”!但是我要問問淩先生:《子夜歌》怎樣“輕薄”?《子夜歌》裡何以沒有“真摯的悲哀的情操”? 我大略的把淩先生的大著翻了一遍,大概,淩著可分兩部分:一部分是暗暗抄襲胡著《國語文學小史》的,大體上還說得過去,一部分是淩先生自己做的,像漢以前的文學,宋以後的文學幾章内,引證的錯誤,詩詞句讀的荒謬,論斷的離奇,真可令人大笑三日,可惜我沒有許多閑功夫,不能一一替他抄出來! 寫到這裡,手也酸了。
我真傻,這樣熱的天氣,不學郁達夫先生坐在樹底下對着水去,卻在這裡做歪文章同淩先生搗亂,真是何苦來!但是我想,商務印書館現在正登起大廣告,叫高級中學生買淩著《國語文學史》來讀,——我的弟弟正在中學讀書,也許要上淩先生的當了! 白花幾角大洋是小事,把許多似通非通的文學觀念裝到小孩頭腦中去,才真是冤枉呢!我怎樣可不寫篇小文把這個鬼葫蘆插破!我又想,做中國文學史真不容易,謝無量,淩獨見那樣頭腦不清的中國人是沒有做中國文學史資格的,藉耳士(Giles)那樣荒謬的外國人也沒有資格來做中國文學史!著作中國文學史的大業,推來推去,也許不能不推到北京的文豪們的身上!然而文豪們隻顧聚餐,在中國做學生也活該倒黴!——也許到我兒子進中學的時代,中國還沒有一部可以讀的文學史出版罷! 一九二四,八,七。
(附記)這裡所根據的胡适《國語文學史》,系他初次在教育部的講演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