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糕的《國語文學史》
關燈
小
中
大
當蔣君同我做“好朋友”的時候,照例我每月的最後一天拿到薪水以後,總很高興的跑到伊那裡去:“到東安市場去吧,買東西去!”“好吧!你又是去買書,買亂七八糟的書!”伊這麼笑着說了一句,便跟着我走出門了。
從伊的宿舍到東安市場并不很遠,所以我們照例是不坐洋車,緩緩地步行走去。
我還清楚地記得:那一天,仿佛是小雨初晴,陰沉沉的天氣,北河沿地上的泥土還很濕。
伊是穿了皮鞋,新做的八塊大洋一雙的皮鞋,所以隻顧昂頭挺胸地走去。
我呢,腳上一雙一元八角買來的布鞋已經穿了兩個多月,布面的前後都已經磨破了,在路上一溜一溜的實在是不勝其苦。
“到東安市場去買皮鞋吧。
有錢隻顧買書,自己用的東西全不注意,真是淘氣!”伊似嗔帶笑的說。
“好吧!一雙皮靴——八塊大洋,呀,我窮鬼買不起呀!”我們一面談,一面走,不知不覺間已到東安市場了。
我還記得那一天争論的結果,皮靴是仍舊沒有買成,照例我在書攤上買了許多新出版的書,伊又到布店裡量了些布,一個月的薪水便用光了。
那一天買的幾部書之中,我還清楚記得的,是内中有一本淩獨見編的《國語文學史》——當我在書攤上發見這本書以後,我仿佛同捉着一個賊似的,因為在買書的不多天以前,我在“何往”先生的家裡,“何往”先生一手拿着紙煙,一手執着筆作文,笑嘻嘻的對着桌上的《國語文學史》說:“槽糕,商務印書館竟出版了這樣的書!”那時還有一位朋友也在旁邊,他聽了“何往”先生的高論,便伸手把桌上那本書輕輕地拿走了,我還沒有看見那本書的内容——究竟那個《國語文學史》糟在什麼地方呢?這個問題在我腦中盤旋了好久。
現在已經在書攤上發現了這本大著,那有放過它的道理,于是便不問三七二十一把它買了回來。
我把這本書夾在皮包裡,好像關着一個賊似的,心中隻想回家的時候,仔仔細細拷打它一番! 不料這本書在我的書架上擱了一個整年多,我自己還沒有親自看過它一次。
有一天,一個姓葉的朋友來玩,他要向我借這本書看,我說:“這本書是不值得看的,糟糕!”姓葉的朋友于是沒有借書就走了。
過兩天,又有一個姓楊的朋友來玩。
他又要向我借這本書看,我說:“罷了,這本書也值得看麼?糟糕!”那位姓楊的朋友也被我說得沒趣的走了。
幾天以前,曙天因為要選詩,跑到我這裡來借參考書,一眼便瞧見書架上的那本《國語文學史》,伊說:“這本書我拿去!”一面說,一面伊便把書架上的那本書拿到書袋裡去了。
我說:“這樣糟糕的書也拿去參考麼?拿去有什麼用處?” 曙天把這本書拿去看了兩天,便又拿來還我了。
伊說:“你說這本書糟糕,究竟錯在什麼地方呢?”——這一問倒把我這個“瘋子”問住了,因為“糟糕”兩個字是“何往”先生口中說出來的,但是,“究竟糟在什麼地方呢?”曙天這個問題,不讀《國語文學史》是不能回答的,所以我當時隻好沉默了;因為說來也慚愧,罵了一年,《國語文學史》倒沒有翻過半頁! 昨天因為一個小問題而生了大氣以後,自己倒在床上也覺得有些無味了。
順手到書架上取書,便把淩著的《國語文學史》帶下來。
“我雖然沒有詳細的看,可是大略的翻了一翻,覺得它搜集的材料很不少。
”(黎錦熙序中語)——我的翻是從後面翻過來的,因為這一本三百五十九頁的大書,我實在沒有留神來從頭翻起。
我從後面翻到三百四十六頁,看見有許多“楹聯”,我想“楹聯”也可以入文學史麼?且看這副妙聯: 大着肚皮容物 立定腳跟做人 我當時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試問淩先生,這副妙聯是什麼用意,是罵人還是勸人?再看“育嬰堂”的妙聯: 我是一片婆心把個孩兒送汝 你做百般好事留些陰骘與他 這種妙聯簡直是“糟糕!”試問把“孩兒”丢在“育嬰堂”裡是不是“一片婆心”?試問是不是受經濟壓迫或者是舊禮教壓迫(如私生子)才把“孩兒”丢在“育嬰堂”裡?淩先生,你老如是相信“陰骘”的,我勸你趕快把這本《國語文學史》的版毀掉,省得“贻誤人家子弟”,流毒無窮! 到了三百三十四頁,淩先生索性把他自己
從伊的宿舍到東安市場并不很遠,所以我們照例是不坐洋車,緩緩地步行走去。
我還清楚地記得:那一天,仿佛是小雨初晴,陰沉沉的天氣,北河沿地上的泥土還很濕。
伊是穿了皮鞋,新做的八塊大洋一雙的皮鞋,所以隻顧昂頭挺胸地走去。
我呢,腳上一雙一元八角買來的布鞋已經穿了兩個多月,布面的前後都已經磨破了,在路上一溜一溜的實在是不勝其苦。
“到東安市場去買皮鞋吧。
有錢隻顧買書,自己用的東西全不注意,真是淘氣!”伊似嗔帶笑的說。
“好吧!一雙皮靴——八塊大洋,呀,我窮鬼買不起呀!”我們一面談,一面走,不知不覺間已到東安市場了。
我還記得那一天争論的結果,皮靴是仍舊沒有買成,照例我在書攤上買了許多新出版的書,伊又到布店裡量了些布,一個月的薪水便用光了。
那一天買的幾部書之中,我還清楚記得的,是内中有一本淩獨見編的《國語文學史》——當我在書攤上發見這本書以後,我仿佛同捉着一個賊似的,因為在買書的不多天以前,我在“何往”先生的家裡,“何往”先生一手拿着紙煙,一手執着筆作文,笑嘻嘻的對着桌上的《國語文學史》說:“槽糕,商務印書館竟出版了這樣的書!”那時還有一位朋友也在旁邊,他聽了“何往”先生的高論,便伸手把桌上那本書輕輕地拿走了,我還沒有看見那本書的内容——究竟那個《國語文學史》糟在什麼地方呢?這個問題在我腦中盤旋了好久。
現在已經在書攤上發現了這本大著,那有放過它的道理,于是便不問三七二十一把它買了回來。
我把這本書夾在皮包裡,好像關着一個賊似的,心中隻想回家的時候,仔仔細細拷打它一番! 不料這本書在我的書架上擱了一個整年多,我自己還沒有親自看過它一次。
有一天,一個姓葉的朋友來玩,他要向我借這本書看,我說:“這本書是不值得看的,糟糕!”姓葉的朋友于是沒有借書就走了。
過兩天,又有一個姓楊的朋友來玩。
他又要向我借這本書看,我說:“罷了,這本書也值得看麼?糟糕!”那位姓楊的朋友也被我說得沒趣的走了。
幾天以前,曙天因為要選詩,跑到我這裡來借參考書,一眼便瞧見書架上的那本《國語文學史》,伊說:“這本書我拿去!”一面說,一面伊便把書架上的那本書拿到書袋裡去了。
我說:“這樣糟糕的書也拿去參考麼?拿去有什麼用處?” 曙天把這本書拿去看了兩天,便又拿來還我了。
伊說:“你說這本書糟糕,究竟錯在什麼地方呢?”——這一問倒把我這個“瘋子”問住了,因為“糟糕”兩個字是“何往”先生口中說出來的,但是,“究竟糟在什麼地方呢?”曙天這個問題,不讀《國語文學史》是不能回答的,所以我當時隻好沉默了;因為說來也慚愧,罵了一年,《國語文學史》倒沒有翻過半頁! 昨天因為一個小問題而生了大氣以後,自己倒在床上也覺得有些無味了。
順手到書架上取書,便把淩著的《國語文學史》帶下來。
“我雖然沒有詳細的看,可是大略的翻了一翻,覺得它搜集的材料很不少。
”(黎錦熙序中語)——我的翻是從後面翻過來的,因為這一本三百五十九頁的大書,我實在沒有留神來從頭翻起。
我從後面翻到三百四十六頁,看見有許多“楹聯”,我想“楹聯”也可以入文學史麼?且看這副妙聯: 大着肚皮容物 立定腳跟做人 我當時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試問淩先生,這副妙聯是什麼用意,是罵人還是勸人?再看“育嬰堂”的妙聯: 我是一片婆心把個孩兒送汝 你做百般好事留些陰骘與他 這種妙聯簡直是“糟糕!”試問把“孩兒”丢在“育嬰堂”裡是不是“一片婆心”?試問是不是受經濟壓迫或者是舊禮教壓迫(如私生子)才把“孩兒”丢在“育嬰堂”裡?淩先生,你老如是相信“陰骘”的,我勸你趕快把這本《國語文學史》的版毀掉,省得“贻誤人家子弟”,流毒無窮! 到了三百三十四頁,淩先生索性把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