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克赫士特女士

關燈
選修科目單上,簽一個名字,這在達爾頓制叫做“工約”(Contract)。

    一個工約學習完了,應該可換新約。

     在達爾頓制的學校裡,每天上午為“自由學習時間”,下午為“團體會議時間”。

    在上午自由學習時間裡,學生可按照他所選的功課,自由在實驗室裡學習。

    他所選的“普通學科”(The accademicSubject)如國文,算學,地理,曆史等科,他可以依自己“興味的限度”(The interest·span)定自己工作的時間。

    他今天上午愛學國文,他便可以跑到國文實驗室裡去;愛學曆史,便跑到曆史實驗室裡去;愛學地理,便跑到地理實驗室裡去。

    他自己可以在一個上午學習一種功課,也可在一個上午學習兩種功課,也可在一個上午學習三種功課。

    最要緊的是學生每次離開實驗室前,都應該把他自己每日所做的成績算一算,記在教師的“分科圖表”(The Teacher'sSu-bjectgraph)上面。

     下午的會議有幾種,有“學生會議”,有“分組會議”等等。

    這些會議之目的,在發達團體的自覺心與創造性。

    學生會議是學生把自己的成績互相報告,互相讨論。

    在分組會議的時節,教員可把學生功課上錯誤的地方,詳細說明,以供學生讨論。

    在達爾頓制的學校裡,凡随意學科如手工,體操,美術等科是在下午舉行的。

    這些科目有由學校劃定時間,而且也有分班學習的。

     關于達爾頓制的實際應用,真是複雜而且精密,千言萬語也說不盡,能看英文書的人,最好是看專書。

    以上所說,隻是一個簡單而又粗淺的報告。

     (四) 我們都知道柏克赫士特女士的達爾頓制是在Maussachussetts的“達爾頓中學校”(TheDal-tonHigh School)開始實行的,本來應該叫做“達爾頓實驗室制”(TheDaltonLaboratoryPlan),簡單說起來,就是“達爾頓制”(The Dalton Pl-an)。

    “達爾頓”的名詞是由“達爾頓中學校”借用來,“實驗室”的名詞是從一本書裡找來的。

    這正和我們《語絲周刊》的“語絲”二字是從《我們的七月》的一首詩上随便翻着的。

    天下事無巧不成話!一九〇八年那一年,柏克赫士特女士因為讀了Edgar JamesSwift——的一本Mindinthe Making,大受感動,在那裡面找着“教育實驗室”一個名詞。

    但是實驗室這個名詞是這樣容易找,實驗室的發明卻并不這樣簡單。

    我們知道達爾頓制是一千九百二十年二月,柏克赫士特女士在達爾頓中學校才開始實行,到現在剛剛五年。

    但是柏克赫士特的革命精神,對于舊式制度的反動思想,在十餘年前已經蘊藏在心裡。

    積十餘年的革命精神,積十餘年的努力奮鬥,積十餘年的研究經驗,柏克赫士特女士的達爾頓制才完全告成。

    我們的膚淺的教育家看呵!你們隻是在國内的中學大學畢過業,隻是在國外的哥倫比亞,什麼劍橋打過滾,隻是在什麼雜志報紙上發表過幾篇論文,你們也配做教育家嗎?你們隻是偷竊一點學理,翻譯兩本書籍,開創幾個野雞學校,你們也就滿足了嗎?沒有革命的獨創精神不能研究文學,不能研究哲學,不能研究教育,也不配做人。

    柏克赫士特女士于一九〇四年起,開始為小學教員。

    小學教員是教育界中最苦的買賣!柏克赫士特女士的學校,學生有四十餘人,程度又極不齊,共分八級教授。

    她一個人要教八級的學生,自然是嘗盡千難萬苦。

    但是艱難困苦在懦弱無能的人看來自然是畏途,在富于革命精神的人看來,是給他一個改革的好機會。

    因為那裡的教室很少,她便把那裡的儲藏室改為教室,叫學生在儲藏室裡工作,把儲藏室分為幾部份,各科分開工作,在儲藏室的角上标明。

    因為那裡沒有操場,她便把那裡的大廳,花園改為遊戲場。

    她這種種方法都是她自己特創的,也就是後來爾達頓制的開端。

    但是這種獨自發明的方法,同舊的辦法不同,社會是到處一般頑固的,那裡的頑固社會,自然極端反對。

    柏克赫士特卻并不把這種頑固社會放在眼裡。

    她隻是晝夜努力于學校内部的改良,疲精勞神于她的各科教學,所以學期終了,學生們的成績都很好。

    學生們很好的成績,足以打破社會上一切頑固的迷信,所以後來學生的數目也忽然增加。

    這種情形自然增加了柏克赫士特女士許多勇氣。

    一九一一年她就開始為八歲至十二歲的小孩拟定一種“教育實驗計劃”。

    當時的教育界中人們對于她的計劃還很懷疑,學校中也不許她去試驗。

    她隻能在街道巷口找一班同道的學生口頭提倡。

    直到一九一三年,這種計劃才已經成熟,她的目的也換過方面來,她知道改革不是一點一滴地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能成功的,她的精神注重在學校生活的改組。

    她的目的是要教師能發揮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