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克赫士特女士

關燈
我們談起柏克赫士特女士,自然便想到她所發明的達爾頓制。

    達爾頓制是“一種教育改組的方法”。

    (Awayofeducational reorganization)達爾頓制是對于現行的“年級制”采一種革命态度的。

    我們且先談年級制的弊病。

     年級制從John S.Comenius極力提倡以來,也有了三百餘年的曆史。

    現在世界上的學校,大都采用年級制。

    吾國自清代光緒變政,設立學校,同時年級制也輸了進來。

    年級制是以教員為中心,以教科書為工具,聚智愚不同的學生于一級,不問學生的個性,使他們同時學一樣的功課,在一個教室内聽講。

    聰明的人嫌教師教得太慢,呆笨的人嫌教師教得太快。

    聰明的人隻得坐在課堂上打瞌睡,看小說,混時間,等着呆笨的人的追趕;呆笨的人卻整日整夜的忙着,連吃飯,睡覺,如廁都沒有工夫,結果還是追趕聰明人不上。

    所以有一次胡适之先生同我們一班小朋友說笑話,“你們也想進學校嗎?我以為學校是為呆笨人而設的。

    ”對呀,現在所謂年級制的學校,的确是為呆笨人而設的。

    一本陳文編的《算術》,聰明的學生隻要兩個月就演完了,學校裡偏要教上一年半載;一部顧颉剛編的《初中國文》,聰明的學生隻要半年就可讀完了,學校裡偏要教上三年四年。

    況且在同一時間内,一定要強迫許多學生聽同樣的幹燥無味的功課,所以有時教員正在堂上津津有味的講“修身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學生的頭腦裡,也許竟在想,“賈寶玉初試雲雨情”,“景陽岡武松打虎”。

    年級制的講堂上的教員是一隻猴子,他隻顧站在台上玩把戲,也不知台下的人是在歡喜,是在厭惡。

     達爾頓制是對于年級制的一種革命,一種反動。

    正因為大家都吃年級制的苦吃夠了,正因為大家痛恨年級制已到極點了,所以達爾頓制自柏克赫士特女士提倡以來,不過四五年,已風行世界各國。

    但是我們研究過教育史的人,總應該知道:每一種的教育制度與方法,決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每一種制度與方法都有它的理論的來源,都有它的祖宗的來曆,都有它的發展的程序。

    達爾頓制也不是柏克赫士特女士從天到地,從地到天的空想出來的。

    它是“杜威的教育學說”的應用;它是“孟特梭利教學法”的擴充與改進。

     我們知道柏克赫士特是私淑杜威而受業于孟特梭利之門的,她的思想當然免不了受他們很大的影響。

    杜威曾到吾國講演,他的教育哲學,自然知道的人很多。

    他生在民主主義(Demoncracy)的國家,況且他又是實驗主義者,所以他的教育學說,一方面注重個性的自由發展,一方面又以為學校生活,就是社會生活。

    孟特梭利教學法,以自由為根本基礎。

    其實她所主張的“自由論”,其思想的根源是從盧梭來的。

    盧梭主張“社會自由”,孟特梭利則主張“普遍自由”(Universal Liberty)盧梭絕對排斥一切的知識和書籍,大聲疾呼的高唱“返于自然”,把所有的教育制度,根本攻擊得不留餘地。

    西洋的教育學說,可以說是盧梭以前是一個天地,盧梭以後又是一個天地。

    從盧梭以至杜威,孟特梭利,柏克赫士特,其根本教育思想多有線索可尋。

     我現在不能多談這些教育進化史上的許多空洞問題,這些問題隻好讓中國的未來的“孟祿博士”做教育史的時候,再來細說。

    我們現在且讨論柏克赫士特女士的達爾頓制的根本原理。

     我們研究達爾頓制的根本原理,把柏克赫士特女士在她的著作中所說的話,歸納起來,可以得以下三條原理: (一)自由研究 許多人總以為柏克赫士特女士所謂自由是放縱的,無限制的,無範圍的,其實是大謬不然。

    柏克赫士特女士自己說得好:“喜歡做什麼便做什麼的小孩,不能算是自由的小孩。

    ”達爾頓制的自由是有計劃的,有秩序的,有限制的。

    達爾頓制中所謂自由,是讓學生有自由研究科學的機會,使每個人都有機會表現他的天才的真相,沒有時間表的限制,不限定于某一時間要強迫他學習某種幹燥無味的科學,不限定于某一時間内關住他于某一冷酷的教室。

    我們研究心理學的人,當知道沒有自由便不能引起興味,沒有興味便不能引起努力。

    達爾頓制中的自由研究,是讓學生對于每種功課都有學習的興味。

    達爾頓制的教員是不應該采取嚴格的幹涉态度的。

    達爾頓制中的教員是看守者(Watcher)和助理者(Helper),不是指揮者(Dictator)和向導(Cicerone)。

    孟特梭利的教學法是以自由為基礎的,達爾頓制也一樣的以自由為基礎。

     (二)協力合作 杜威女士(EvelynDawey)說:柏克赫士特女士的意思,是以學校為社會學的研究室(Thesociolegical labortory)而富于團體生活的組織。

    這種思想完全是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