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他的愛情(3)
關燈
小
中
大
到了山頂,他為她引吭高歌:“跟我去爬山吧,山上有雪蓮花,跟我去采雪蓮吧,用它裝飾咱們的家……”
然後她高呼:“我愛你。
”聲音在山谷中久久回蕩。
他和她幸福地坐在山石上,聽老夫婦回憶他們很久以前的愛情故事,對眼前這對經曆風雨相濡以沫的老夫婦羨慕不已。
臨下山前,他們站在刻着“緣”的岩石前,把相機交給老夫婦。
于是就有了這張照片。
現在承載它的相框壞了,他不知道還有沒有修複的必要,不知道是把這張照片收起來或是丢掉。
他還是決定去配一個新鏡片。
既然蚊子還活着,他無法擺脫痛苦的煎熬。
打開電視,随便找了個節目。
蚊子忽隐忽現,有意不讓他看好電視。
若不去管它,于心不甘,總想打死它萬事大吉,而當拍打它的時候,卻總是落空。
他的雙手一次次拍合在一起,卻一次次讓蚊子逃之夭夭,而他好像在為電視裡的人喝彩似的,掌聲雷鳴,經久不息,似乎不止他一個觀衆在鼓掌,似乎節目有多精彩,其實電視裡正在播出的是晚間新聞。
久而久之,他把手拍疼了。
掌心紅腫,手指粗壯,就像被國民黨對他的手用過刑,貼在臉上火辣辣地燙,他想如果這個時候将手伸進水裡,應該能聽到“嗞啦”一聲。
他想起她總說自己手冷,他便會抓住她的手,而這個時候才發現,她的手并不涼,比自己的還暖和。
他說你的手挺熱的呀,她說那也别松開。
哪怕是在夏天,她也總是抱怨自己的手涼。
惹不起還躲不起嗎。
他現在除了躲避,已無計可施。
他終于明白為什麼三十六計走為上了,也終于明白了她的出走。
他去了通宵影院,想在那裡睡個覺,明早再回家。
電影院裡人不多,他找了個遠離音箱的位置躺下來,對上映的電影并不感興趣。
銀幕上正放映着高曉松的《那時花開》。
他看過這部電影,是和她一起看的盤。
那時他在系裡的實驗室做畢業設計,守着一台高配置電腦,老師不在的時候,他就把她叫來看盤,《開往春天的地鐵》、《周漁的火車》、《花樣年華》、《我愛你》、《一聲歎息》……他們喜歡看愛情片,而且隻看愛情片。
中國的看完了就看外國的,《廊橋遺夢》、《羅馬假日》、《失樂園》、《鋼琴情人》、《泰坦尼克》……電影看完了就看電視劇,相繼找來一套《東京愛情故事》、一套《将愛情進行到底》、一套《過把瘾》,還有一套《東邊日出西邊雨》隻看了一半,可惜他的畢業設計做完了,而她已經在網上訂了一套曆史更悠久的愛情老片《渴望》。
有時她會像片中女主人公那樣對他耍耍小性子、撒撒嬌,當他意識到這是哪部片子中的情景是,就會忍俊不禁,然後一本正經地模仿男主人公是如何安慰女主人公并擺脫糾纏的。
《那時花開》是他畢業設計完成前他們看的最後一部片子。
第一遍的時候,沒看太懂,第二遍還是沒有看懂,也許導演自己對這部片子也不是很懂。
現在他沒有再看一遍把這部片子搞懂的願望,這是一部講述主人公們大學期間和畢業後愛情的片子,他連自己的愛情還沒搞明白是怎麼回事兒呢,更不想去關心别人。
他一心隻想着睡覺。
卻久久不能入睡。
不是因為電影中搖滾樂的幹擾,是這兩天已經形成條件反射,隻要一黑燈,就感覺蚊子正繞着他嗡嗡飛,讓他渾身發癢,總感覺有東西落自己身上了,坐起來又打又撓,還影響了後排看電影。
其實什麼也沒有,隻是心理障礙。
他想讓工作人員打開燈,他睡覺不怕亮燈,但這是不可能的。
你不怕亮,别人還怕呢,在座的多少對戀人不就是圖這裡黑才買票進來的嗎,要是把這裡弄得跟大街上那麼亮,人家來你這裡幹什麼。
這個道理他懂,這裡曾經也是他和她頻繁光顧的地方。
上學的時候,他們總想待在一起的時間長一些。
傍晚時候吃完飯一起去教室,卻并不怎麼看書,兩個人淨聊天了,那時候他們有說不完的話。
教室十點關燈哄轟人,他們就在校園溜達,或者坐在長椅上倚在一起。
宿舍十二點關門,如果這個時
”聲音在山谷中久久回蕩。
他和她幸福地坐在山石上,聽老夫婦回憶他們很久以前的愛情故事,對眼前這對經曆風雨相濡以沫的老夫婦羨慕不已。
臨下山前,他們站在刻着“緣”的岩石前,把相機交給老夫婦。
于是就有了這張照片。
現在承載它的相框壞了,他不知道還有沒有修複的必要,不知道是把這張照片收起來或是丢掉。
他還是決定去配一個新鏡片。
既然蚊子還活着,他無法擺脫痛苦的煎熬。
打開電視,随便找了個節目。
蚊子忽隐忽現,有意不讓他看好電視。
若不去管它,于心不甘,總想打死它萬事大吉,而當拍打它的時候,卻總是落空。
他的雙手一次次拍合在一起,卻一次次讓蚊子逃之夭夭,而他好像在為電視裡的人喝彩似的,掌聲雷鳴,經久不息,似乎不止他一個觀衆在鼓掌,似乎節目有多精彩,其實電視裡正在播出的是晚間新聞。
久而久之,他把手拍疼了。
掌心紅腫,手指粗壯,就像被國民黨對他的手用過刑,貼在臉上火辣辣地燙,他想如果這個時候将手伸進水裡,應該能聽到“嗞啦”一聲。
他想起她總說自己手冷,他便會抓住她的手,而這個時候才發現,她的手并不涼,比自己的還暖和。
他說你的手挺熱的呀,她說那也别松開。
哪怕是在夏天,她也總是抱怨自己的手涼。
惹不起還躲不起嗎。
他現在除了躲避,已無計可施。
他終于明白為什麼三十六計走為上了,也終于明白了她的出走。
他去了通宵影院,想在那裡睡個覺,明早再回家。
電影院裡人不多,他找了個遠離音箱的位置躺下來,對上映的電影并不感興趣。
銀幕上正放映着高曉松的《那時花開》。
他看過這部電影,是和她一起看的盤。
那時他在系裡的實驗室做畢業設計,守着一台高配置電腦,老師不在的時候,他就把她叫來看盤,《開往春天的地鐵》、《周漁的火車》、《花樣年華》、《我愛你》、《一聲歎息》……他們喜歡看愛情片,而且隻看愛情片。
中國的看完了就看外國的,《廊橋遺夢》、《羅馬假日》、《失樂園》、《鋼琴情人》、《泰坦尼克》……電影看完了就看電視劇,相繼找來一套《東京愛情故事》、一套《将愛情進行到底》、一套《過把瘾》,還有一套《東邊日出西邊雨》隻看了一半,可惜他的畢業設計做完了,而她已經在網上訂了一套曆史更悠久的愛情老片《渴望》。
有時她會像片中女主人公那樣對他耍耍小性子、撒撒嬌,當他意識到這是哪部片子中的情景是,就會忍俊不禁,然後一本正經地模仿男主人公是如何安慰女主人公并擺脫糾纏的。
《那時花開》是他畢業設計完成前他們看的最後一部片子。
第一遍的時候,沒看太懂,第二遍還是沒有看懂,也許導演自己對這部片子也不是很懂。
現在他沒有再看一遍把這部片子搞懂的願望,這是一部講述主人公們大學期間和畢業後愛情的片子,他連自己的愛情還沒搞明白是怎麼回事兒呢,更不想去關心别人。
他一心隻想着睡覺。
卻久久不能入睡。
不是因為電影中搖滾樂的幹擾,是這兩天已經形成條件反射,隻要一黑燈,就感覺蚊子正繞着他嗡嗡飛,讓他渾身發癢,總感覺有東西落自己身上了,坐起來又打又撓,還影響了後排看電影。
其實什麼也沒有,隻是心理障礙。
他想讓工作人員打開燈,他睡覺不怕亮燈,但這是不可能的。
你不怕亮,别人還怕呢,在座的多少對戀人不就是圖這裡黑才買票進來的嗎,要是把這裡弄得跟大街上那麼亮,人家來你這裡幹什麼。
這個道理他懂,這裡曾經也是他和她頻繁光顧的地方。
上學的時候,他們總想待在一起的時間長一些。
傍晚時候吃完飯一起去教室,卻并不怎麼看書,兩個人淨聊天了,那時候他們有說不完的話。
教室十點關燈哄轟人,他們就在校園溜達,或者坐在長椅上倚在一起。
宿舍十二點關門,如果這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