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

關燈
到底唐老二接到了丁壽松一封信。

    裡面有這麼幾句話: “侃大老爺未有家來,即要代錢家來雲雲。

    二少爺保重身體,念念為幸,早家來至要至要。

    ” 二少爺把信往口袋裡一塞,自言自語地說: “唔,非家去不可。

    ” 他覺得他的理由很充足,沒什麼對不起亞姐。

    于是第三天就挾着皮包過了江。

     家裡跟平常一樣,整個公館靜悄悄的。

    大嫂還是沒有回來,連祝壽子也見不了面,仿佛這孩子竟成了丁家的孫子。

    大太太告訴他: “六月初十老太爺的陰生——那個寡婦都沒有帶祝壽子家來磕頭。

    ” 她背地裡老是叫大少奶奶做寡婦。

    可是說話的時候盡疑神疑鬼地盯着二少爺,好象要看破他的心事。

    五二子在旁邊就用眼睛眨呀眨的,似乎叫她祖母說話留神點兒。

     唐啟昆咽下一口唾涎,拼命裝出副滿不在乎的臉色。

    他知道他母親的脾氣:有什麼别扭總不馬上發作,尤其是他剛剛到家,她怕兒子太辛苦。

    不過瞧她那副神色總有點不對勁,五二子也有點鬼頭鬼腦——仿佛她們祖孫兩個已經定下了什麼計謀的樣子。

     “借錢的事她曉得了啊?”他疑心着。

     即使她沒知道,他過節沒在家裡過——就可以成了他一個罪名的。

     大太太可隻用種輕描淡寫的勁兒談到端午節: “那天迎賓樓來要帳,我們說你不在家。

    ” “唔,這筆帳我當時忘記了。

    ” “端午我們到丁家去了下子。

    ” “丁文侃呢,怎麼樣?” “沒有家來。

    他們說他們部長病好了。

    ” 嗯,正好。

    他得趁丁文侃還沒回來,把大事情搞妥當一下。

    于是他又成大地在外面跑,心老是興奮着,并且顯得很有精神,好象大病了一場的人——養得比從前更結實了一樣。

    他很有把握地對十爺說: “這回一定辦得好,你看。

    何老六到杭州去了,怎麼又要到這塊來呢,要是他不買田的話。

    ” 請何雲荪吃過幾次飯,他們慢慢地談得有點結果了。

     “老實告訴你,”何六先生紅光滿面地嚷,“我是達觀的:田不田倒不在乎。

    小兒明年大學要畢業了,忽然異想天開,要買點個田玩玩。

    錢是非張羅下子不可。

    不瞞你說,我實在窮得要上吊,哈哈哈哈!……十爺十爺,你說呢?——我們總是為子孫作牛馬。

    我倒想得開:作牛馬——就作牛馬。

    你說我這個主意錯不錯,十爺你看,嗳?” 可是那姓何的還居心要把這件事延宕一下,聲明要“從長計議。

    ” “總是好的,”唐啟昆想。

    “隻要他答應買——我就不怕。

    ” 隻有一樁事他決不定:要不要告訴大太太呢?他老人家是個精明人,也許會打出些好主意來。

    不過她常常談呀談的會把話題岔開去。

    她會打賣田扯到錢,扯到借債,不把我的首飾贖家來呀!…… 他想着打了個寒噤。

    這些别扭頂好不去引起它。

    他這就對别人說話似地在肚子裡發揮這一層道理:真是的,何必呢?她老人家這麼大年紀,還要逗她生氣做什麼嗄。

    他頂要緊是一個娘:他不能拿這件事來叫她操心。

    他得等到安排停當了再告訴她。

     這天晚上他把丁壽松喊到他書房裡去。

     “丁壽松,你去代我辦一樁事:這個幾天裡面要代我辦好。

    ” 他要叫丁壽松跟十老爺到何雲蘇那裡去——有點個生意要談談。

    他認為他自己去跟對方面對面來計議——可不好意思。

    并且這姓丁的在這方面是個行家。

    他已經打定主意把這瘦子當做親信人了。

     那個可結裡結巴的: “何——可——何六老爺那塊呀?” “小聲點個!”二少爺壓着嗓子叫。

    “怎麼?你不高興去啊?” “不是,不是,”丁壽松輕輕地分辨着。

    身子縮做一團,不敢擡起眼睛來,隻看看桌上那本牙牌神數,又瞟瞟闆壁縫——好象想要打那裡鑽出去。

     二少爺沒注意這些。

    他瞧了瞧桌上擺成一排的骨牌,脊背往後一靠。

    然後拿一副辦事老到的派頭關照丁壽松許多話。

    他叫别人知道葉公蕩是出名的好田,該探探何雲荪的口氣——出到什麼價錢。

    老實說,他二少爺真有點舍不得出手,不過既然答應了人家,他當然不反悔。

    他已經寫信告訴管田先生了。

     “懂不懂,懂不懂?——你把這些話都跟他談。

    懂不懂?” “懂”,丁壽松眨着右眼,很難看地笑着。

     心裡總還是不服氣: “怎麼的呢?怎麼偏偏要找到那個姓何的呢?” 他想了一下前次小火輪上的情形。

    何六老爺竟跟他談了那麼多天,還打衣袋裡掏出煙屁股來抽。

    看來那家夥沒什麼了不起——跟他丁壽松一樣,連官艙都不坐一下。

    于是他把下唇兜了起來,用手指抹了抹下巴。

    他覺得他可以象個老朋友那麼去找他:他記得何仁兄那次上船,還是他讓了點兒位子——那個家夥才有地方坐的。

     這時候二少爺顯得很高興: “這回——我倒要望望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