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

關燈
我這個孝順兒子!” 做兒子的猛地覺到一陣冷氣,全身的肌肉一縮。

    他記起從前在柳鎮時候的一件事:那次他吵過就平靜了,她老人家第二天可起了個大早——一房一房跑去哭訴,隻除開五房裡。

     “她真急了,”他想。

    大太太就隻有這麼一樁壞處:一使起性子來——就什麼面子都管不着,仿佛打算以後再也不出來露臉了似的。

     “我要他們看看我這孝順兒子,唵!你看看瞧!” 嘴裡重複着,她又哭了起來。

     唐啟昆跟發熱的人一樣——幹巴巴地咂了咂嘴。

    腦子裡有一種捉摸不定的東西在那裡梗着:似乎平常他不敢去想的,不敢提到那上面的一些什麼,現在他可非去想一下不可,可是他定了定神之後,又困惑起來:他抓不準心底裡隐藏着的到底是些什麼。

    這仿佛是一種厄運,又仿佛是一種好運道。

    他感到他的頭蓋骨在往下壓着,覺得腦頂上戴着了一頂好幾斤重的鐵帽子。

    身上可熱癢癢的,好象在裡面釀着喜氣什麼的——關不住地打汗毛孔裡流出來。

     其實他近來許多事都還算如意,辦得都順當。

    為什麼他要讓大太太來鬧别扭,來煩他的心呢?于是他悄悄的抽了一口氣。

    他怕這件母子中間的别扭會打斷他的好運。

    他在肚子裡占着卦: “和平解決呢——就都好。

    ” 五二子拿一張小竹椅坐在祖母旁邊,輕輕地替她老人家捶着背,黑溜溜的眼珠子不住地往她爹爹臉子轉動者,顯得幸災樂禍的樣子。

     唐啟昆彎下腰去,擺着一副犯了罪的臉色,軟着嗓子勸她别生氣。

    老年人血氣已經有點衰了,該讓這點兒血氣好好地留着,一來火就得動用許多。

     “娘要是不康健,不那個——我活着有什麼意思呢!” “嗯,我老了:我血氣衰,血氣衰!”她聲音給五二子的小拳頭震得一下子粗,一下子細。

    “我血氣快要用光了,我快要死了:你說的一點不錯,一點不錯!我快要死了,好得很哩,好得很哩,我就會死!” “唉,我不過是記挂你的話。

    我怎麼會咒你死嗄,怎麼會嗄?我不過勸勸你……” “勸勸我,哼!隻要少叫我生氣就是好的噗,唉。

    ” “我哪裡是叫你生氣呢?我是跟你商量商量的。

    ” 他很謹慎地舔舔嘴唇,眼珠不動地盯着他娘。

     “娘,你說呢?那些個——要是放在——” “我不管,我不管!你做你的,我做我的。

    我有我的法子!” 兒子很響地歎了一聲,重甸甸地站起來往外走。

    他步子跨得很慢,腦袋低着,仿佛怕那些地闆出了毛病——一個不小心就會陷下腳去。

    眼珠子可往兩邊溜,想看看别人的臉色。

     就這麼着走出去麼?做娘的一點也不愛惜她兒子,不喊他回頭麼?憑他的經驗——他知道過會兒會打發五二子到他書房裡去叫他的。

    不過—— “不過她如今肝火太旺。

    ” 未了——他自己打了轉身。

     “唔,”他打個手勢表示這件事有了轉機,因為他們母子向來很融洽的。

    “我們商量下子看:到底是大舅舅家好,還是——還是——還是别的地方好。

    ” 唐啟昆站在那裡,一直到大太太張了嘴——他才坐下去。

    他又恢複了先前那種精細勁兒,機密地跟他母親談着。

    随後他放心的樣子點點頭,行了一下深呼吸。

    于是他躊躇了一下,就更加秘密地湊過臉去。

     這時候五二子捶着背的兩隻手淩了空。

    她側着臉聽了一下。

    悄悄地跑到房門口往外面張一張,把門關上了回到原位。

     “這樣子,”二少爺小聲兒說,“那就這個樣子好了。

    那——那——唔,一定是大舅舅家了?明兒個就送去?” 他們動手得很快。

    唐老二一到自己房裡拿了電筒,就跟大太太開了那些鎖着的房門,翻起箱子來。

    五二子守在門口,沖着黑地裡東看看西看看。

    有時候小心得過了火,她手一張,壓着嗓子叫: “慢慌子!” “怎麼?” “好象有聲音……” 裡面的人趕緊停止了動作,面對面瞧着。

    院子裡似乎有蟋蟀叫。

    什麼地方雞啼了起來,嗓子是嗄的。

     “哦,沒得什麼,”五二子又說。

     到大亮五點鐘的時候,他們已經打好了包。

    大件的給裝進了三個蔑箱子——外面看來很不值錢。

    大太太主張這些由她跟雷老太太送去,還帶着五二子。

    啟昆老二該到丁家去送侃大爺的行,這麼着不打眼些。

     五二子把嘴一扁: “嗯,雷老太太——一叫她同去就壞事!” 唐啟昆可狠狠地瞅了他母親一眼:要讓老年人去做這些事——沒有做兒子的照應,那他不放心。

     “先把這事辦完了,丁家我下半天去。

    ” “小侯,小侯!”一吃了早飯他就叫。

    “去喊五挂車子!大舅老爺寄放這塊的東西——今天要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