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
關燈
小
中
大
——看你到底能不能辦事。
” 于是丁壽松全身都松動起來。
他不好意思地扭了一下,往四面張望張望,蹑腳蹑手走到了桌子邊。
“二少爺放心:别的事不敢保,這件事倒容易。
我跟何六爺是——是——我跟他早就認得的。
” “早就認得?他辦厘金的時候啊?” “不是的。
在船上。
在船上我跟他——我跟他——” 丁壽松生怕一個不留神會漏出什麼話來,頓了會兒他就改了口: “他跟我搭朋友。
” 唐啟昆“唔”了一聲。
伸出舌尖來舔舔嘴上的胡子,有種軟綿綿的感覺。
他覺得什麼事都很順利,仿佛一離開了省城,所有的别扭就都給撇到那邊岸上,讓他轉了氣運。
這裡他挺了挺腰闆,拿個食指在紅木桌上畫着,動手跟丁壽松談開了。
他告訴他做人的道理:對自己的人要忠心,可是對别人要懂得人情世故。
他拿門房老陳做了個例子:唵,你别看他三輩子沒得兩句話說,做事倒着實有分寸。
他替東家擔憂,也替東家掙面子,掙好處。
二少爺的對頭也就是他的對頭。
“這就是忠,”二少爺用力地說,吐出最後一個字之後還抿了抿嘴。
“忠孝總是做人頂要緊的東西。
比如——大太太辛辛苦苦養了我,我怎麼能夠不報答她,你想想我怎麼能夠?忠跟這個孝,道理還是一個樣子。
一個人存心忠孝就一定有好報:好運氣來了你擋都擋它不住。
唵,是這樣子的。
我啊——我是——呃,你來看我占的這個牙牌數。
……” 丁壽松捧寶物似地捧起那本書來——挨近了那盞電燈。
眼睛可給燈光耀得很難受的樣子老眨着,在第一句上面停下了分把鐘,這才慢吞吞地移往第二句。
他幾乎用了全身的精力來幹這一手,怕一個不留神就會叫那些字句逃開去。
嘴唇不住地掀動着,連漏出了唾涎都沒在意: “中——平。
……上——中。
……上——上。
……二少爺好福氣,二少爺!……” 那下面寫着這麼四句話。
“八九元功己有基,頻添火候莫差池。
待看十二重樓透,便是丹成鶴到時。
” 他雖然不明白這裡面到底含着怎麼個意思,可是他也知道他該怎麼下斷語: “了不得,了不得,二少爺!好心總有好報,這個——八九元功——真是的!要不是二少爺的孝心——唉,真是的!你看看瞧!——十二重樓……别人哪塊有嗄。
你老人家一定會——一定會——唉,了不得,二少爺!” 二少爺莊嚴着臉色,食指跷了幾跷: “下面還有,下面還有。
” “是的,是的。
……解曰;‘雲布滿山低……’真是的!真是菩薩保佑……” 他把他所知道的贊語全部拿了出來,好象這些韻語是二少爺寫的。
一面他感到身上有一股熱氣在滾着,連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也許因為看着二少爺要走好運了,可是也說不定是因為二少爺待他太好。
“有了苗頭,有了苗頭,”他對自己說,唉,真是的!他得上勁點兒。
二少爺要是轉了運——一定撇不開他丁壽松。
可是二少爺這時候有一個怪想頭:事情太順利了他就有點擔心,他抽了一口煙想: “别的方面呢?” 他似乎覺得世界上的好氣運有一定的限量:這件事太容易了,那件事也許會簡直辦不通。
他緊緊咬着煙嘴子,想到了丁家裡的人,說不定别扭就出在那一邊。
要是文侃一回來就跟他抓破臉子幹一家夥——那—— “不會!”他自己回答。
現在他正象打過一個勝仗的将軍,要再克服敵人的話——他挺有把握。
他可以試試看——瞧着罷。
他兩隻手洗起牌來,并且很沉着地對丁壽松翹翹下巴: “你到那塊坐下子,我還要問一樁事。
” 拿起那本牙牌神數來的時候,他一臉的不願意,跟小孩子端一碗苦藥來一樣。
這回第二第三副都隻有三四開——兩個下下!這麼着一開頭就是: “小心謹慎,不可妄想!” 什麼!嗨,真該死!那四句也簡直莫名其妙!—— “手持利劍剖兇犀,迎刃而解差可喜。
自桧以下無譏焉,其餘不足觀也已。
” 他怕丁壽松瞧見,趕緊把牌一推,合上那本書。
偷瞟了别人一眼,一面他解釋着: “剛才我沒有誠心。
不誠心——當然不靈。
” 這就把紙煙弄熄,移正了身子,用手在額頭上抹了幾抹。
洗牌的兩隻手也小心在意地動着,叫人想到這副骨牌是玻璃做的。
到第二副他就有點着急:總想多湊兒開,可是找來找去隻有一副“二三靠六”。
他瞟了丁壽松一眼,沒聲沒息的念:中平,下下,中平。
這回又不見得好。
他躊躇着:要不要看一看。
結果他把書翻開——找了出來: “語言無味,面目可憎。
若問居心,卑鄙尤甚。
” 那個丁壽松可熱心地起了身,笑嘻嘻的: “二少爺占的一定好。
……這回是什麼?” 邊說邊把臉子往二少爺這邊湊。
忽然二少爺
” 于是丁壽松全身都松動起來。
他不好意思地扭了一下,往四面張望張望,蹑腳蹑手走到了桌子邊。
“二少爺放心:别的事不敢保,這件事倒容易。
我跟何六爺是——是——我跟他早就認得的。
” “早就認得?他辦厘金的時候啊?” “不是的。
在船上。
在船上我跟他——我跟他——” 丁壽松生怕一個不留神會漏出什麼話來,頓了會兒他就改了口: “他跟我搭朋友。
” 唐啟昆“唔”了一聲。
伸出舌尖來舔舔嘴上的胡子,有種軟綿綿的感覺。
他覺得什麼事都很順利,仿佛一離開了省城,所有的别扭就都給撇到那邊岸上,讓他轉了氣運。
這裡他挺了挺腰闆,拿個食指在紅木桌上畫着,動手跟丁壽松談開了。
他告訴他做人的道理:對自己的人要忠心,可是對别人要懂得人情世故。
他拿門房老陳做了個例子:唵,你别看他三輩子沒得兩句話說,做事倒着實有分寸。
他替東家擔憂,也替東家掙面子,掙好處。
二少爺的對頭也就是他的對頭。
“這就是忠,”二少爺用力地說,吐出最後一個字之後還抿了抿嘴。
“忠孝總是做人頂要緊的東西。
比如——大太太辛辛苦苦養了我,我怎麼能夠不報答她,你想想我怎麼能夠?忠跟這個孝,道理還是一個樣子。
一個人存心忠孝就一定有好報:好運氣來了你擋都擋它不住。
唵,是這樣子的。
我啊——我是——呃,你來看我占的這個牙牌數。
……” 丁壽松捧寶物似地捧起那本書來——挨近了那盞電燈。
眼睛可給燈光耀得很難受的樣子老眨着,在第一句上面停下了分把鐘,這才慢吞吞地移往第二句。
他幾乎用了全身的精力來幹這一手,怕一個不留神就會叫那些字句逃開去。
嘴唇不住地掀動着,連漏出了唾涎都沒在意: “中——平。
……上——中。
……上——上。
……二少爺好福氣,二少爺!……” 那下面寫着這麼四句話。
“八九元功己有基,頻添火候莫差池。
待看十二重樓透,便是丹成鶴到時。
” 他雖然不明白這裡面到底含着怎麼個意思,可是他也知道他該怎麼下斷語: “了不得,了不得,二少爺!好心總有好報,這個——八九元功——真是的!要不是二少爺的孝心——唉,真是的!你看看瞧!——十二重樓……别人哪塊有嗄。
你老人家一定會——一定會——唉,了不得,二少爺!” 二少爺莊嚴着臉色,食指跷了幾跷: “下面還有,下面還有。
” “是的,是的。
……解曰;‘雲布滿山低……’真是的!真是菩薩保佑……” 他把他所知道的贊語全部拿了出來,好象這些韻語是二少爺寫的。
一面他感到身上有一股熱氣在滾着,連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也許因為看着二少爺要走好運了,可是也說不定是因為二少爺待他太好。
“有了苗頭,有了苗頭,”他對自己說,唉,真是的!他得上勁點兒。
二少爺要是轉了運——一定撇不開他丁壽松。
可是二少爺這時候有一個怪想頭:事情太順利了他就有點擔心,他抽了一口煙想: “别的方面呢?” 他似乎覺得世界上的好氣運有一定的限量:這件事太容易了,那件事也許會簡直辦不通。
他緊緊咬着煙嘴子,想到了丁家裡的人,說不定别扭就出在那一邊。
要是文侃一回來就跟他抓破臉子幹一家夥——那—— “不會!”他自己回答。
現在他正象打過一個勝仗的将軍,要再克服敵人的話——他挺有把握。
他可以試試看——瞧着罷。
他兩隻手洗起牌來,并且很沉着地對丁壽松翹翹下巴: “你到那塊坐下子,我還要問一樁事。
” 拿起那本牙牌神數來的時候,他一臉的不願意,跟小孩子端一碗苦藥來一樣。
這回第二第三副都隻有三四開——兩個下下!這麼着一開頭就是: “小心謹慎,不可妄想!” 什麼!嗨,真該死!那四句也簡直莫名其妙!—— “手持利劍剖兇犀,迎刃而解差可喜。
自桧以下無譏焉,其餘不足觀也已。
” 他怕丁壽松瞧見,趕緊把牌一推,合上那本書。
偷瞟了别人一眼,一面他解釋着: “剛才我沒有誠心。
不誠心——當然不靈。
” 這就把紙煙弄熄,移正了身子,用手在額頭上抹了幾抹。
洗牌的兩隻手也小心在意地動着,叫人想到這副骨牌是玻璃做的。
到第二副他就有點着急:總想多湊兒開,可是找來找去隻有一副“二三靠六”。
他瞟了丁壽松一眼,沒聲沒息的念:中平,下下,中平。
這回又不見得好。
他躊躇着:要不要看一看。
結果他把書翻開——找了出來: “語言無味,面目可憎。
若問居心,卑鄙尤甚。
” 那個丁壽松可熱心地起了身,笑嘻嘻的: “二少爺占的一定好。
……這回是什麼?” 邊說邊把臉子往二少爺這邊湊。
忽然二少爺